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万生灵。杨村一中本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由高三13班的邢祎然同学做《勿忘国耻,祈愿和平》的国旗下讲话。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三13班的邢祎然。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勿忘国耻,祈愿和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1937年,南京城破,三分之一的建筑物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30多万同胞惨遭日寇杀戮,血腥的南京大屠杀震惊世界!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南京财经大学95后大学生周量羽在回答“南京大屠杀与你我有何关系”问题时曾说:“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我们这些享受着GDP 红利的一代,现在站着的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八十余年。”是啊,八十一载倏忽而逝,但国耻难忘,国殇犹记。南京大屠杀惨案于今日仍深深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它时刻告诫着人们无论是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以国史为鉴,以兴国家。

习近平主席对拿破仑曾说的“中国是一头昏睡的雄狮,一旦他醒来,世界将会为之一歌”作出回应,他说,今天中国这只雄狮已经醒来,但是他是一只文明的狮子,和平的狮子,可亲的狮子,我们为南京大屠杀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中国的“国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重要方式。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但历史同样教会我们要向往和平,坚守和平。吾辈青年,身为少年才俊,国家之栋梁,更应肩负起国之大任,铭记国耻,勤苦作学,以少年之强助国家之兴旺,笃前行而勿欣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不负民族之厚望,展我才俊之锋芒;勿忘昨日之国殇,铸我明日之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每一位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

都是国家之伤、民族之痛。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上,刻满了遇难同胞的名字。

四年前的今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

宣示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四年来,

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

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

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每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都是这段历史的活证人。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

今日之祭奠,

不只是民族的悲怆,

还有历史的训诫,

告诉每一个中华儿女国耻在心、重任在肩。

当谨记:吾辈当自强!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今日之铭记,

不是宣扬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

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当明白: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广场上,高高耸立着《和平女神》雕塑。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部分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