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YC173554759


春秋战国,为什么不能叫冬夏战国?

不管春秋还是战国,都是后人起的名字,项少龙到了那个年代,如果直接说出“春秋战国时代这个名词,是要被别人当做神经病的。

春秋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鲁国的史书《春秋》,战国之所以叫战国,是因为西汉时刘向汇编这本史书时,给它起的名字就叫《战国策》。

不光是鲁国的史书名字叫《春秋》,周王室编纂的史书也叫作《春秋》,各诸侯国编纂的史书同样也可以叫做《春秋》,这种编年史记载而成的书,在那个时代都叫《春秋》,还有《春秋左传》、《吕氏春秋》,它们都也叫《春秋》。

有人说之所以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只知道有春秋两季,这是误解。

《诗经·小雅·四月》里有这样的词句:“四月维夏、冬日烈烈”。


《周礼·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练,夏熏玄,秋染夏,冬献功。”

看来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发明了冬与夏的称谓,也明确的指认它俩是四季之一。再联想到古代中原一带,已经是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因此这冬夏是已经存在的季节名词,不容置喙。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本编年体史书称做《春秋》,而不是《春夏秋冬》、或者是《冬夏》呢?

一年下来,叫春夏秋冬,当然准确,好像稍有点嫌长,春秋应该就是它的缩写,之所以不用冬夏为缩写,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古代春秋两季有大型祭祀活动,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这两个季节是非常重要的季节,各诸侯国君也要赶往周王室所在地,搞一些祭祀、会盟等活动。

二、春分秋分这两个时间点日夜同长,象征着公平。

三、春天和秋天是中原地区最适合活动的季节,播种前与收获后,大家闲余时间也比较多,无需猫冬和避暑。

四、秋天收获完毕,大家备足军粮,看谁不顺眼才可以出手教训,吃饱了才能搞事情。

五、以上可见,国家大事基本都发生在春秋二季,在编年史书上占据了绝大部分篇章,因此叫做春秋,再合适不过。

六、也有记载,说孔子作春秋经,是“始于春,终于秋”,所以叫做春秋。

七、春夏秋冬在表示季节之前,其实也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春代表东,秋代表西,而古代,设左、右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东西也代表着左右,所以史书与“春秋”相互对应。

八、西周之前,的确存有一年只用春秋两季来表述的这样的一段历史时期,相对春、秋这两位老资格而言,夏、冬这两个季节的定义要来得晚一些,因此,采用春秋来描述一年的时间,符合先入为主的逻辑。

一家之言,难免疏漏,谁还有新的观点,欢迎补充!


历来现实


众所周知,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当然,这都是后人对它的划分,当时人并没有这种说法。

春秋起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计295年。那么,这段历史为什么被称为春秋呢?这就得从鲁国史官以及大名鼎鼎的孔子说起。

鲁国是周朝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一直设有史官,负责把各国大事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由于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因而这部编年史就命名为《春秋》。

《春秋》所记录的史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起,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止。但为了叙事的完整方便,实际上春秋开始于前770年周平王迁都;至于止于前476年而不是《春秋》一书中的前481年,是因为汉朝时刘向在考订《战国策》时,把自前475年到前221年的历史称之为战国。这样,为了两段历史的衔接,春秋就止于前476年。

孔子曾对《春秋》进行了修订,现存版本,便是他老人家的杰作。由于记事洗炼,意在言外,后来产生了春秋笔法这个词语。又由于秉笔直书,后来又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说法。因而,《春秋》被尊为六经之一。


聂作平


看了本题所有的答案和解释,大同小异,都归结到史书《春秋》上,算是基本正确。可是,这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鲁国史学家编写的这本书叫春秋,春秋最早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从象形文字演变的角度来看,在长江以南的珠江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远古的象形文字春夏秋冬是表示方向的,相当于那时长江流域以北的東南西北。南方人看一年的气温和植物的生长,只有春天和秋天,没有夏天和冬天。所以表示时间时,春秋就是一年。这四个字介绍到北方,经过漫长岁月,才演变为一年四季。

鲁国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夏商周时期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心。史学家们在编写东周前半部时期的历史时,为了反应北方争霸,东西对进,此起彼伏的历史,就用了春秋二字,形象地表示这段历史就是东部和西部争霸的时期。用这两个字,还表示了文人对时代的不满,即春秋无义战,就是东方势力与西方势力的对抗。

具体地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为西周时期。从此东周王室只有象征意义,列国争霸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为战国时期。

鲁国史学家编写巜春秋》,主要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春秋》经过孔子删订,补充了同时代北方其他国家的事件和与鲁国的关系,成为最完整的记载。汉代以后这本书被奉为历史经典,所以春秋概念为世人所知,只是人们已经忘记了春秋表方向的初始意义,只知道时间概念了。


幻想的野草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个历史年代歌大家都很熟悉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周是分为两个时期的。

这两个时期一个是春秋时期,一个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呢,简称为春秋,它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但是还有一个说法,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这段时间。

这个时期是周王的势力减弱,而诸侯群雄纷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他们史称“春秋五霸”。

那诸位看官可能要问了,战国好说,因为正是战争混乱的时候,所以起名战国。那春秋之名又何来呢?

一、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叫“春秋”的来源

在这里,有书君告诉大家,春秋之名是因为一本书而得名的。这本书就是孔子修订的《春秋》。

在这里一定要敲黑板注意一下,《春秋》这本书不是孔子写的,而是是孔子修订的。这本书是鲁国的史官们记录自己国家,也就是鲁国的历史的。

它并没有记载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历史内容。

有人可能会问了,春秋时期别的国家都不记载自己本国的历史吗?有书君在这里回答大家,各个诸侯国其实也都记载本国历史,而且记录本国历史的书名也叫《春秋》。

可惜的是别的诸侯国写的《春秋》都丢失找不到了,而只有鲁国记录的《春秋》幸运地留传了下来。

孔子本身就是鲁国人,对本国也算是了解,所以他便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写的《春秋》加以整理和修订,也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儒家经典之一《春秋》。

这本《春秋》记录着从鲁隐公到鲁哀公,总共十二代君主242年的历史。它把这段时期所发生的大事都记录了下来,以供后人们参照,让人们从历史中借鉴以及吸取教训。正是由于它所记载的这段时期,与东周历史的时间分段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们才把这段历史以《春秋》命名,称为春秋时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段历史以《春秋》这本书命名,称为春秋时期的。

那话又说回来了,这本书为什么叫春秋,它没有记录鲁国夏冬的历史吗?

二、《春秋》这本书,为什么会起名为春秋

《春秋》这本书当然记录了鲁国夏冬的历史了,它之所以起名为《春秋》而不是《夏冬》也是有原因的。

1.春秋两季是诸侯朝觐和会盟的 时节,发生的事比较多

因为在周朝,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

这两个季节没有严寒,没有酷暑,天气不冷不热,也正适合诸侯驱车去朝觐周天子。

这样的天气,他们在路上也不会太受罪。

春季去朝觐,各诸候国可以把过去一年,自己国土所发生的事做一个总结,也算是我们现在的一个述职报告了。

而在秋季,丰收时节,各诸侯国也可以备些礼物,带上自己国土的特产为周天子献礼。

周天子呢,在这个时期就会听一听各诸侯国在自己国土职守的情况,也会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或者是再分配一些任务,交待给各诸侯去做。当然在这个时期,周天子也能顺便了解了各诸侯国的衷心程度,让自己心里有数。

而且在这段时间呢,各诸侯国之间的使者也会相互往来,趁着好时节,去拜访拜访邻国,交流交流情感。

有时候几个诸侯国还要时不时地搞个会盟什么的,一起交流交流政治走向,治国之方什么的。

这样看来,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动都是发生在春和秋这两个季节的。

所以春季和秋季在书中着笔就会占很大的比重,所以会以《春秋》命名。

2.农耕为主的古代,春种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当然都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了,春种与秋收。

春天正是农忙的时候,各国呢也都不会想着去发动什么战争,先把农耕搞好,这才是首要的。

地都种不好,而去想别的,那这个国家就麻烦大了。

所以呢,在这时候国家的君王为了保证本国今年有个好收成,保证百姓们都能丰衣足食,他也要很忙。

他们忙什么?当然是要把他们治理国家的能力发挥出来呀。

他需要协调国内的资源,处理好农业与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国家有个好收成。

所以呢,许多和农业有关的具有影响的政令都会在这一时期发布。

许多有效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也会在这一时期进行。所以呢,春季发生的大事就会比较多,当然记录的也就多了。

3、秋季是粮食丰收和各国酝酿战争的最佳时期,所以记录的事情比较多

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所以也要记录下来。

而有的国家呢,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骚扰或侵占别的诸侯国。

这个时期由于可以保证粮食的供应,也就具备了发动战争的条件。

而农民在这个时候秋收完毕,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农活了,所以也具备了征调入伍的条件。

因而在这个时期发生战争的事件特别多,因为季节刚好,不冷不热。粮食也备足,不担心后方无粮草供给。那在这一时期记载的战争事件也会比较多。

所以《春秋》主要记载的都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的事件。

一年中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个最重要的交替,也就把春秋也做为一年的代称了。

因此《春秋》就取名为春秋了,从字面上来看也就是指代历史,指代光阴。

一段时期,一部书,这也就是春秋名字的来由。

从《春秋》这部书中,我们窥视到了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们所经历的事情。这是一个最坏的时期,但是在这样的时期内,又诞生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诸子百家就像百花齐放一样,在这样一个时期把文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直到现代也仍然是我们的文化之宝,值得我们一直学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欢迎来到熊二读史。(本文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

“春秋”是我国先秦时期一段历史的称呼,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虽然春秋战国经常连在一起用,但是春秋和战国其实是分成两段的。这两段合到一起,又称东周时期。

要知道,处于亚洲大陆东部北温带区域的中国,自古便有春、夏、秋、冬四季。

哪一年都有春秋二季,但是独东周前期这段历史以“春秋”命名,足见其特殊性。

为什么将东周前半段的历史,叫做“春秋”呢?

因为号称万世师表的孔子,编写了一部史书,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的名字就叫《春秋》。

《春秋》这部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正好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到三家分晋(前476)的这段时期没差多少。

因为《春秋》这部书的重要影响,人们便用“春秋”这个名字,来称呼这段历史。

那么孔子编订的这部史书,为什么叫《春秋》呢,何不叫《冬夏》?

中国自古重历史记载,“君举必书” ,设左、右

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小篆“”字,源于甲骨文,表示手拿竹简。

记事的史官就按照年月日,记载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有点像现在的写日记一般。这就叫编年体史书,记载一年春夏秋冬之事,但是用春夏秋冬四字作为书名有点太长了,就省略点,叫做“春秋”。

可能是古代人也知道春秋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不似夏天火热,冬天贼冷。唯独春天万物复苏,秋天天高气爽。

因此“春秋”就成为史书之别称,进而又成为东周前期这段历史的名称。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历史宝藏


中国上古时代以日月运行来确定一年的时间期划,以草木萌发来定春种耕耘盼收获,以黍稷成熟来定秋收烧禾待来年。所以,那时的先人“知春秋不知有冬夏”。

一年一年,历史进程发展。至中古时期,观星术发展进步,特别是到尧为王时,命曦氏和氏两家四兄弟分别于东南西北四方来观测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确定了春夏秋冬。所以就有后人臆会“东方甲乙木属春,南方丙丁火属夏,西方庚辛金属秋,北方壬癸水属冬,中间戊巳土”的五行学。

其实,尧用此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四季生产生活。如:春天撒民于四野以耕种採集,夏天收民于高台以避水害濡热,秋天和民收获集藏以备冬,冬天使民狩猎肉食及皮毛以御寒过冬。这些史话都记载于《书》。

至孔子时代,中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精英的治理,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文化文明也极度发达,用孔子的话就是“郁郁乎文哉”、“文质彬彬,相得益彰”;特别是周的文明历史更进一步,对国家、君王、领主的各项活动都会有及时准确的记录,历史终于如日月星华般灿烂盛放。

所以孔子激动地说:“吾从周”!他在整理记录自己的国史资料,对从鲁隐公元年至哀公27年(公元前722年~前468年)共255年间的天下大事记时用了《春秋》,就是记载编篡当时的一段历史史实。

后其学友左邱明根据《春秋》又补充解释当时的历史记录,以《春秋左氏传》流传千古。

因此,春秋就是历史的代名词。

而孔子所篡记的这个时代,正处于东周迁都建国后开始国家兼并政治动荡文化多元发展时期。后世历史学家也就将东周前期这个时段到战国时期之前的中国历史用春秋来替代啦!


用户绿水青山高克林


诚邀。在我国春秋时期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那么为何那个时期叫“春秋”呢?


历史上,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又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因为东周自平王东迁后开始逐步衰落,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区分它们也是为了更好的熟悉历史。

春秋战国的前后划分断代、不符合通常的以改朝换代为明确标志的断代规律;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封建制、井田制到私田制、礼崩乐坏进一步加剧、铁器牛耕生产力提高等等这些,几乎全部都是纵贯整个春秋和战国时代的渐变过程。


事实上,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与史学界具有权威性的第一次有意识划分。 有人认为认为主要是跟孔子修订的《春秋》、和刘向编定的《战国策》这两本书有关,但这只是一种观点而已,必须要强调的是,这最多算是出处的由来,却并非对春秋、战国时代有意识的划分的根本依据。

《春秋》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是鲁国的史书,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五十年左右(《左传》和《谷梁传》《公羊传》稍有差别,但也不大)。基本大致对应后来划分的春秋时代。

而左丘明的《国语》,又称春秋别传,起点早了点(西周),但记载的终止时间也是距离断代很近的智伯被灭(前453年),也就是晋国只剩下三家最强的士大夫-韩赵魏。 不过,这两本史书的终止时间,很大程度是受限于修定者(孔子、左丘明)的所处年代,也就是无意识地划分了春秋时代的结尾。

司马迁的《史记》对这两段历史时期做了明确区分。《史记》里有《诸侯十二年表》和《六国年表》两文,对此做了总结。



《十二诸侯年表》的结尾时间是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六国年表》的开始时间是紧接着的周元王元年(前476年),然后一直到秦统一天下。虽然《十二诸侯年表》的起点比我们现在认为的春秋时代早(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但两表之间的划分界限(前477年),却是现存权威史学著作里第一次对春秋、战国时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也成为了如今春秋战国断代时间的重要依据。

宗法制是周朝的基本制度,也是实施统治的基础。但是“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却在事实和行动上,进行了极具象征意义的旧秩序瓦解。这也就预示新时代的到来,自东周东迁以来,周王室虽然衰落,各诸侯国虽然相互倾轧,这段时间以称霸为主,称为“春秋“;而后期士卿大夫权利日盛,夺得了权柄,出现下克上一事,各国不在以称霸一方为主,而是以吞并为主,也就被称为“战国”。

春秋时期之所以叫春秋时期,也是与其当时的形势有关。


源稚生


从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开始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为我国历史的西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另一说前403年)为我国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也叫东周列国时期。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已基本丧失对四方诸侯的控制,从此形成了诸侯争霸、政由方伯的动乱局面,春秋时代是我国奴隶制开始崩溃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东周前半部分二百四十多年之所以叫春秋时期,是因为鲁国史官所著史书巜春秋》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这段时间基本吻合,《春秋》经过孔子删订,汉代以后被奉为经书,所以春秋代指东周前半部分时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之后为战国时期,直到秦统一六国。


SirJanzen


除了直接原因,可能还有深层原因。

直接原因很简单,就是孔子编纂的那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东迁。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春秋》,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

答案确实很简单,但是为何孔子将其定名为春秋呢?中国文化确实会把一些象征性的名词用来涵盖更大的意义,比如江山、山河都代表了国土。国家、国土内绝不仅仅只有江山、山河,还有村落、城市、田野、家园等等。但用有象征性的词汇涵盖这一类更大的概念确实是汉语的特点。春秋相当于涵盖了所有岁月,还有沧桑感和文学性。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何不叫冬夏呢?你可以说农耕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也是一个理由。但我认为并不简单。你看,我们自称华夏,夏是首当其冲的。但也就是有这个名称而已,关于夏的文化内容、关于太阳崇拜的文化内容,后世存在的太少。我们甚至不知道端午节(端阳节)其实就是上古夏至节在阴历节日中的一个遗留。(五月初五,二十五,芬兰盛夏节是6月25,太阳中心位置自转一周正好是25天。黄帝有25子,耶稣圣诞12月25日。)而研究潜藏着的深层面的文化,很容易发现关于太阳、关于夏天文化的内容。比如米字就是八芒星太阳,各遗址里出土了很多八芒星符号、图形。而浅层文化却很难发现。可见,我们后世的文化是有意淡化夏文化的内容。

夏文化其实就是萨满巫文化,周代破巫风,回归人本位世俗社会。所以必然就会淡化关于夏的内容。西方、中东同样存在这种告别太阳神文化的方面,比如摩西出埃及创立一神教就是反萨满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基督教迫害女巫同样如此。周代诸子百家基本都是一种世俗的世界观,很少讲神神鬼鬼,也只有墨子等少数人倡导明鬼。孔子说的是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就使得不可能把夏作为太重要的文化内容来表述。只言春秋不言夏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化转型。所以也就不可能定名为冬夏了。


國病


先秦时期一年只有两个季节,春和秋,“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秦朝秦字是春去日,秋去火组合而成,后来才添加了夏和冬。孔子在编写以鲁国纪年为时间线、记录从平王东迁到他所处的各国的历史的时候,将书名定为《春秋》。后来西汉刘向私人主持编写了“战国”时的史书《战国策》,《战国策》是三家分晋后到秦统一六国之间的历史,所以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的时候习惯上称之为战国,平王东迁到战国之前的历史由于有类似的史书《春秋》,为了好研究,因此将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春秋”和“战国”是以两本史书命名的,这是乱世的命名法则。后来的“三国”是因为《三国志》,“南北朝”是因为《南史》和《北史》,“五代”是因为《五代史》。人们编写一部分裂时期的史书,史书的名字叫什么,这一时期就叫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