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应该是大步幅还是高步频?为什么?

军220060334


速度=步频×步幅,从这个公式里你可以看出,高步频,大步幅,这样你的速度才能快!

但是对于我们普通跑步人群来说,尽量不要追求大步幅,如果你的步幅大,身体受到的冲击就大,关节,肌肉,韧带就容易受伤!



所以我更建议大家采用高步频来进行跑步,小碎步就是类似地高步频训练!

跑步的时候把步子迈得小一点,这样冲击力就小,脚踝和你的膝盖受到的伤害就小!

我就看过一些跑步新手,他们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把步子迈的老大,总以为这样就能跑得快,结果受伤的就是自己,不是脚踝扭伤就是膝盖拉伤!


一般来说,跑步新手把步频维持在140到160之间就可以了!

随着跑步水平的提高,你可以尽可能的提高步频,最好能达到180以上,甚至接近200!

其实对于以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跑者,我们的速度没必要太快,配速保持在六到八之间就可以了,这样身体很健康,关节韧带也不容易受伤!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步频呢?


1. 节拍器训练法

专业的跑步app上都有节拍器,我们应该先把节拍器的节奏设置的低一点,然后一点一点的进步,最好能把自己的步频训练到180以上!


2.

跟随跑法

你身边肯定有那些高水平的跑者,你可以跟随他们的节奏一起跑,这样就可以反向促进你的进步,让你的步频越来越快!


3. 格子训练法

健身房都有那些固定的格子,你可以在那里面进行跳格子训练,快速的摆腿,快速的切换,这样就能够让你的步频快速的提高!

对于我们正常水平的跑者,我们应该注重健康,不要过分的追求速度,速度越快,你身体受伤的概率越高!

如有疑问,欢迎评论,有问必答!

获得更多的跑步知识,您可以点击上面的头像关注我!


跑者的天堂


如果您只是为了健康而跑,那就高步频吧,如果您是为了追求跑步成绩,为了跑得更快,那您同时需要大步幅和高步频。

1.对于为了健康跑,不追求成绩的跑者

 如果您刚刚开始跑步,或者只是为了健康而跑,推荐您步子小一点,步频高一点。

 跑步时着地的冲击力很大,而且随着跑步速度越高冲击力越大,随着跑步的步幅越大冲击力也越大。

 步幅大 = 冲击力大 = 受伤风险高

 大步幅需要强大的肌肉,否则很容易受伤。

2.对于追求成绩的跑者

 速度 = 步幅 * 步频

 要想跑的快,要么提高步频,要么增大步幅,要么两者都提高。

1)短跑冠军

博尔特 步幅 2.33m 步频4.3步/秒(258步/分)

苏炳添 步幅2.08m 步频4.8步/秒(288步/分)

2)马拉松冠军

基普乔格 步幅1.9m 步频185步/分

高桥尚子 步幅约1.45m 步频215步/分

3.提高步频的训练

1)跟着节拍器的

2)跟着高步频的跑友

3)加快摆臂

4)跟着密集的标志桶跑

5)绳梯训练

另外不要去迷信步频180/分,这个数字只是因为换算成秒刚好除的尽。240和120也能除尽60秒,但是1秒4步一般人做不到,1秒2步又太慢是走了,于是才有了1秒3步,1分钟180的说法。

4.增加步幅的训练

1)跟着大步幅的朋友

2)跟着间隔大的标志桶跑

3)一步跨几个台阶

4)增加髋关节的柔韧性

5)腿部力量训练

6)下坡跑习惯大步幅

谢谢您阅读到了最后。好人一生平安


跑者阿飞


跑步时应该是大步幅还是高频率:二者如何选择,很多人很纠结,出现东施效颦。很多普通路跑爱好者喜欢模仿那些著名非洲中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大步幅跑,练到一定程度,没有效果,反而使下肢出现伤病。这是为什么呢?

1、大步幅跑,取决于你的髋部各肌肉群力量,肌肉没有力量,没有长时间肌肉耐力就无法完成长时间大步幅跑,而普通路跑爱好者平时除了跑有氧,很少进行发展髋关节各肌肉群抗疲劳能力练习,所以不适合选择大步幅跑;

2、大步幅跑,要求髋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很好,而路跑爱好者准备活动和放松部分很少做拉伸练习,也很少做发展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所以不适合选择大步幅跑;

3、我们国内专业运动员虽然比普通路跑者好,但在步幅方面还是做不到大步幅,这除了与我们平时训练理念要求:“小步长高频率”有关外,还与国内教练员重视运动量堆积,不注意基础素质训练有关;

4、从选材角度看,有研究表明,选材中,亚洲人的体型与非洲人体下肢A下肢B这两个指标差值存在差异,而这个差异是一个杠杆原理,非洲人相对长,这样他们髋关节做功的力臂长,做同样功相对省力,所以他们技术动作偏大步幅

5、非洲运动员臀部脂肪薄,裹在髋关节阻力就小,抬腿就快和幅度大,

6、非洲运动员下肢肌肉偏少,偏轻,更容易抬腿;

7、亚洲人偏灵巧,下肢小肌肉群发达,动作频率快,为此中国运动员、日本运动员中长跑和马拉松技术特点是高频率小步长比较多。


朱运泉


个人经验:

我是步跑或者叫慢跑,跑步的姿势快走的速度,以自己所能适应为准,没有刻意跑多快,且我运动能力有限,但是这种慢跑让我八个月瘦了60多斤体重,我180厘米,最重时248斤,由走路过渡到步跑,最近一次一小时十分钟跑了十公里。没有刻意步频和步幅。



小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需要刻意去模仿谁,跑步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健康的身体,你又不是职业运动员没有必要那么拼,万一不小心把自己跑伤了那就很不值得了!



过去这几年我基本上给自己的要求是每个月跑100公里,就目前来看基本上都能做到了。我在广西南宁生活,所以春夏秋冬都在户外跑,一般是跑8到10公里左右,有时候一个人跑有时候和朋友一起跑,我的步幅和步频基本上都趋于稳定,步幅基本上就是110到130之间,而步频一般是170到180之间。所以我的配速一般都是在430到500之间。



每个人都有他的节奏,他总是会保持一个参数然后去提升另一个参数。比如说如果你的步幅目前是120左右,那么接下来你要提升的是你的频率,如果你的频率在170左右,那么接下来你要提升的可能就是你的步幅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跑量去找到自己的节奏,去找到你身体最喜欢的步幅和频率,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快,会超越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你在像我一样参加了几次半马之后,这个感触会非常深刻。最后说明一下我身高175体重70公斤,也期待大家的分享。


邕城小良


小步高频适合大部分人,可以减少对膝盖的冲击,降低跑步受伤的几率。



老苏爱跑步


专业运动员可以在大步幅的情况下,提高步频,这个是有强健身体和长期专业训练做保障的.

普通业余跑,可以保持一个适合自己的步幅,在心肺能承受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步频,在身体没有达到准专业训练水平的情况下,不用太强调提高步幅的问题。


旺旺3300



做个灰太狼一样的男人


个人认为普通跑者尽量小步幅高步频。高步频会减少脚触底时间,膝关节压力小一点。大步幅的话对腿部力量,核心力量等要求比较高,如果肌肉力量不够,容易导致受伤。可以先把步频保持在一百八至两百之间,再根据自己的肌肉力量等情况慢慢加大步幅


哈哈一笑去睡觉


要看你是什么年龄段的朋友?30左右以下的可以大步幅的训练来锻炼,如果年龄偏大就要选小步也可小高频步!注重的慢跑和出汗,每个人的脚形不同尽量正确选合适自身的跑法,还要选一对专业点的跑鞋(从入门级开停),坚持运动伴你一生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