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祕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歷史不允許我們喜歡日本這個國家,但是在某些方面,拋開歷史情節不說,這個國家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的!歷史止痛,我心銘記,本文以和平心態分析,歡迎發表您的觀點: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及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獲獎,以表彰他們“通過抑制負免疫調節在癌症治療方面的發現”。

現年76歲的本庶佑為治療癌症造新藥作出了顯著的貢獻,他在自己的實驗室中得知了自己獲獎的消息。至此,進入21世紀以來的18年,日本人拿了18個諾獎,距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已實現大半。

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秘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日本何以在科學方面有如此令人驚歎的成績?日本人如何看待這一點?日本的教育和中國的有什麼不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專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高益民教授,他多年從事教育基本理論與日本教育問題研究,對我們提出的一系列日本教育問題,娓娓道來,侃侃而談。看完這篇訪談,相信大家會對日本教育與中國教育改革,有進一步的思考。

Q

“錢學森之問”一直是困擾中國高校教育的一個謎團,而日本似乎在這一點頗有建樹——從諾貝爾獲獎人數上來看。您覺得日本在這點上比較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在哪?

A

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中國人的反應似乎更強烈。日本人當然都很高興,但媒體因此而對日本教育制度表達自信的並不突出,特別是很少有人拿這件事與基礎教育相聯繫。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國的教育特別是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並不是為了培養個別的高精尖創新人才,而是培養絕大多數的國民,當然所有的人都應該有創造性,。日本人對培養創新人才的培養提的少一些,主要是還是提每個人的創造性的培養。在中小學,則特別培養孩子的協作精神、秩序觀念、自律能力(當然也包括創造性)。

不過,諾貝爾獎公佈之後,日本的媒體也會去採訪這些諾獎得主和親戚朋友,但似乎他們更關心,這個諾獎得主中學參加過哪個俱樂部或者社團?打籃球還是踢足球?年輕的時候都有什麼興趣愛好,還參加哪些其他活動。很少從這些諾獎得主本人的經驗之談來看,他們也沒有把這個獎當做畢生追求,得獎只是他們做科學研究的一個附帶的結果,他們通常都強調,做科學工作的沒有人是為了做諾貝爾獎去工作的。所以很多諾貝爾獎得主會反對國家有意識地拿出一部分錢去打造某個團隊,取得某項成果。他們覺得這是違背了科學精神的。這幾年,諾貝爾獎獲獎者也不只是京都大學、東京大學等少數傳統名校名校,地方一些好的大學也培養出了不少諾貝爾獎獲得者。

科學的發展和學術的繁榮需要很多條件,比如社會寬容、學術自由,當然還有國家的投入。以平靜的心態面對諾貝獎,不是一味地為了得獎而得獎,這種社會氛圍需要長期的積累薰陶。日本的很多諾獎得主都感謝大學給了他們比較充分的自由——課題研究努力做就好,不出成果也不要緊,因為科學研究就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這個環境或許在拿諾貝爾獎上是比較重要的原因。

Q

我們平常會聽到兩種關於日本教育的聲音,一種說日本教育非常嚴,冬天小孩子穿短褲在戶外活動,培養吃苦耐勞的本領;另一種說日本教育很輕鬆,是“寬鬆教育”,兩者似乎有矛盾,您怎麼看?

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秘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網傳日本小朋友冬天的“短褲訓練”

A

這裡可能有一些誤讀。

冬天穿短褲,對日本老百姓而言談不上什麼挫折教育,更沒有中國一些媒體說的那樣是為了弘揚“日本精神”或“大和精神”,其實讓孩子少穿只是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日本老百姓普遍覺得少穿衣服有助於身體健康,特別是孩子少穿不易感冒,加上日本多數地方冬天的氣溫沒有中國北方那麼冷,所以日本的孩子冬天也常穿裙子或短褲。這和中國人有很大不同,中國的醫學和保健理論總是強調,吃的喝的一定要是熱的,穿的也也一定要暖的,特別是在北方,家長們普遍認為是穿得越保暖越好,所以會穿多一些。。

但是日本的父母通常希望通過體育鍛煉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這是沒有疑問的。前不久那個日本小朋友跳箱的視頻就很說明這一點——日本的家長和學校都很鼓勵孩子的體育鍛煉。但中國這些年因為是獨生子女政策,家長對孩子的疼愛過度,學校也不敢大意,怕惹麻煩。這樣一來,學校體育就跟不上了,有時因為一個學生出的一點小事,學校整個學期的體育課都受到影響。近幾十年我國學生體質的持續下降已經開始引起了大家的重視。

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秘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日本小朋友“跳箱”視頻,孩子們相互鼓勵

但加強對孩子的綜合教育,包括生活能力上的訓練,這和“寬鬆教育”並不矛盾。日本的“寬鬆教育”,主要就是針對過去學校教育過於偏重課堂,強調知識灌輸,導致學生壓力過大,無法開展創造性地學習、發展個性而提出的,提出要給學生減輕知識方面的壓力,更加“寬鬆”一些。但對於品格教育、身體鍛鍊,不存在“寬鬆”的問題。

Q

日本學生有沒有學習壓力?和中國孩子的學習壓力比較有哪些不同?對中國減負的主要借鑑意義是什麼?

A

學習壓力在世界各國都是存在的。在我們國家表現得尤為突出,原因很多,比如與我們的社會資源特別是教育資源相對有限,但我們的人口眾多,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又比較高。大家都想通過爭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達到未來得到更好的社會資源的目的,所以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

日本的學生壓力大一直是個社會問題。以前日本的企業實行終身僱傭制,如果能進入一個大企業,例如松下、索尼等,一生的飯碗就得到了保障;與之配合的還有“年功序列制”,就是根據工作的年限來逐步升級工資。職員到了40歲自然會有40歲的收入,到了50歲自然會有50歲的收入,非常穩定。但問題是進去以前的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為了得到一個終身僱傭制的崗位,日本的學生們也是拼命學習,要上好大學,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處於優勢。

但近些年來,日本社會也有了一些變化,特別是人口的持續下降以及經濟變化所導致的就業特點的變化。少子化使日本進入到了“大學全入時代”,只要你想上,當個大學生並不是一個大問題(當然上好大學始終是一個大問題)。此外,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工作形式更加多樣化,除了穩定的大公司,大家的選擇空間也比較大,有些人甚至更喜歡靈活的就業方式,那種一定要進大企業的壓力在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在發生一些變化。特別是與我們相比,以往所說的“考試地獄”那種惡性競爭已經算不上很大的事了。

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秘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當然我們國家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一些趨勢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看到:例如隨著國家迅速的發展,教育的總體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又比如二孩生育的放開,以後家裡不只一個孩子,家長的育兒觀也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也都會帶來更多的變化。

其中,家庭教育理念的變化還是比較重要的。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從客觀條件看不需要發愁出路的問題,但好多家長群裡的氛圍還是在暗自較勁,比拼教育投入——“別人的孩子上了好幾個班,我家的才上了一個,怎麼辦?”諸如此類,構建著一種群體性焦慮。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績排名往前提一提,做了很多非理性的事情,給了孩子很大壓力,損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代價是很大的。但不少家長甚至還認為,只要是考上了好大學考出好成績,這些小的心理創傷是可以慢慢恢復的。

但實際並不是,一張被揉皺的紙怎麼可能再攤平呢?很多學校也還是這樣,為了提高一分的成績,犧牲一個假期的現象仍然存在。

Q

日本不同階層家庭的學生在受教育的問題上差異大嗎?在促進教育公平的方面,日本做出了哪些努力?

A

在日本社會,首先有個比較顯著的社會特性,就是有著龐大的中產階級隊伍,貧富差距相對較小。日本有一個口號,叫“一億總中流”——也就是說,日本一億兩千萬的人口,但其中的一億人是中產階級,頂層和底層的人數相對較少。

但是,階層間的差異總是存在的。比如房價就有區域差異,地勢高的地方即使發生海嘯也不會被淹,地價就高一些;有些海邊地勢低的房子地價就低一些。經濟狀況會影響人選擇什麼樣的地方居住。那麼就會有社區的貧富差異,學生生源也會有所不同,因為家庭條件不一樣,文化資本不一樣,學生素質就會有差異。這些問題是社會問題,學校沒有責任解決這些問題。

但學校教育可以儘量地為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教育環境和條件,一定程度上減弱社會經濟條件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日本在這方面做得是比較好的。比如師資的均衡化,在日本叫做“廣域人事”,例如愛知縣的教師是由愛知縣教育委員會來錄取,再分配到各個學校的,工作後的教師也是在縣內流動的。其他方面的教育資源也是如此,縣裡無論哪個區域內的學校,樣子都差不多,校園設施也都比較齊全。教師和其他教育資源的大區域統籌分配,至少保證了區域內的教育公平。

中國也在嘗試採取這些措施,但因為國情不同,實施的情況不太理解。在很多地方,教師名義上是隸屬於市教委的,但實際上某個學校的老師就是某學校的,很難流動起來。由於學校差異大,所以學生反而會想方設法進行流動,從一個學區換到另一個學區去。

由於學校間的差異不大,所以日本的“學區房”概念不像我們這麼強強。反而,一些房價較高的地區的家長還想讓孩子轉到房價較低的地區,因為那裡的家庭收入較高,孩子可以接受的校外資源也比較多,競爭比較激烈,反之房價較低的地區競爭就沒有那麼激烈。

Q

日本民辦和公辦學校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日本校外培訓機構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A

日本在義務教育階段基本都是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基本上集中在高中、大學。極少的一些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是為了滿足經濟條件特別好的人群以及其他特殊人群需要的,比如教會學校等,但比例是非常小的。高中階段的私立學校比例會高一些,到了大學階段私立的就佔了主體。

日本的校外培訓機構始終是蓬勃發展的,這些校外培訓和補習機構一般通稱為“塾”。

有些人認為,校外培訓機構的興起是和“寬鬆教育”有關係的,因為課上學習的內容少了,就只能通過課外培訓機構補充。但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寬鬆教育”實施以前,日本的這些校外培訓機構就已經很發達了,寬鬆教育期間的培訓機構無非是一種延續而已。

不過,隨著教育理念的變化,“塾”本身也在發生著變化。課校外培訓機構本身是一種服務,有些“塾”會有意識針對每個消費者調整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學校教育做不到的事情。義務教育還要要完成國家的的使命,而補習班只是服務於每個學生。所以塾的這種個別化教學也受到不少人的歡迎,也有不少學生更喜歡課外的補習班而不是學校。

補習班的存在,和是不是寬鬆教育沒有關係。根本地說,只要人的差異存在,而教育資源的投入又能幫助人實現階層流動,那麼加上亞洲文化的影響,補習班就很難根除。在日本,國家也不會出面管制這個事。

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秘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Q

在高校選拔機制上,中日兩國有什麼差別?您怎麼看待這一機制的差別?

A

日本進國立和公立大學要經過統一考試,而且考試的科目也比較多,有六七門。這幾年日本也在進行高校入學考試的改革,從考試機制而言,彈性越來越大。

日本的大學有國立、公立和私立之分。國立類似於我們的部屬院校,由國家財政舉辦;公立類似於我們的地方院校,由地方公共財政出資舉辦。要報考國立和公立高校,首先要參加國家統考。考過了第一關之後,再去參加每個學校的第二次考試。第二次考試由所報考的學校組織,往往是各專業進行小論文和專業面試等各種形式的考試。

如果報考的是私立大學,一般不需要參加全國統考,直接到學校參加考試就可以了。有些學校的考試時間還是重合的,這就需要考生自己協調選擇學校。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名古屋大學、北海道大大學、東北大學、大阪大學、九州大學等國立大學等一批國立大學質量很高,不少出過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有一些私立大學很有名,如慶應大學、早稻田大學、上智大學等,都是有傳統、有特色的私立大學,有些學生會選擇這些私立大學。當然,多數學生則是由於國立大學和公立大學規模有限而只好選擇學費偏貴但水平一般的私立大學。但總的來說,現在上大學已經不是壓力,壓力在於要上好大學。

日本和中國都在探索高校選拔機制的改革。中國的改革力度大,但與此同時也就比較顯得冒進。我們主要是想想通過改革高考形式,比如“文綜”“理綜”“文理不分科”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日本的改革相對比較緩慢,還是用漸進的、微調的方式。

高考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如可以多次考試,選取平均成績或者最好的成績。像美國,一部分重要的考試已經社會化,由專門的考試公司負責,學生可以一年當中考多次,最後拿考試的成績去申請學校。但日本和中國都有不同的國情,恐怕很難簡單地做到。

Q

日本中小學的老師的工作壓力大嗎?壓力主要來自於哪裡?

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秘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A

日本的中小學不太有收入和職業安全焦慮。因為日本中小學教師多數是地方公務員,收入中等偏上,比較穩定,教師職業也比較得到社會的尊重。

如果說壓力的主要來源,最大的可能是工作時間長。這是日本的一種教師文化,教師每天可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學校要求老師既能夠帶班,又能夠帶社團,很多教師也以此為豪。在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加班都是不給加班費的,老師們都是白白加班。教師工會為此與政府進行過多年的鬥爭。但反過來說,日本的教師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抱怨這些,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說明多數教師還是熱愛這個職業的,責任感也是很強的。不過長時間的佔用也是一大問題。

我國的教師的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的問題比較嚴重。我們都是一個孩子,家長對學校的要求也比較高,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在大大壓縮中國教師的業餘時間和私人空間。

比如一些家長通過電話、微信、QQ隨時隨地找老師,不管在工作時間還是休息時間,甚至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很多學校也要求教師必須公佈私人手機,不少教師的確是心力交瘁。

日本很多學校不公佈教師私人手機,家長可以找教師溝通,但只能是在工作時間,但工作時間也是有很的,例如日本的小學都是全科教師,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半左右教師一直都在教室上課,午飯都要和孩子一起吃。等到下午放學把孩子送走以後教師才可以喘口氣,但這時往往還要進行教研活動、備課、批改作業等。這段時間給教師打電話。日本小學教師現在還堅持家訪,家訪時也可以溝通。溝通非常重要,信息充分、意見交換、情感交流可以促進教師和家長協調配合教育孩子,但是過多的群內交流造成信息氾濫,有的扭曲事實,有的構建焦慮,有時徒勞無益地增加好多額外的工作負擔,這也應該引起注意。

為什麼日本人18年能拿18個諾貝爾獎?揭秘日本教育的特別之處!

Q

您對中國基礎教育生態的改善有什麼建議?

A

教育生態只不過是社會生態的一個縮影。社會生態不改善,只提教育生態的改變,其作用是極為有限的。學校教育要承認這個現實,不要負擔過多本來不該教育承擔的事情。

但是教育內部的事情還是要做好,激發教師的內在動力、促進教師更全面地理解教育和更全面地提升教育能力,是重要的關鍵。但可能核心問題還是在決策部門,比如負擔減不下來,一部分原因就是標準偏高導致的。教育內容的要求超越了孩子的實際,而要求教師都教會教好,只能是為難教師,也讓孩子和家長處於焦慮與忙亂之中。

當然,學校教育之外的問題也需要逐漸解決。例如整個社會對教育的心態或許還需要一些調整,儘管這個調整相當困難。比如在孩子的教育上,人人都焦慮,稍微遇到一點事兒就急三火四的,生怕自己或者孩子沒做好,天天盯著別人的孩子,什麼都怕落下了、丟下了。

當社會瀰漫著一種不穩情緒時,無論改什麼都很難成功。教育更需要沉下心、定住神,才能發現問題並嘗試找到新的路徑。


打開支付寶首頁搜“532164148”領紅包,今天領的都是大包,領到的小夥伴趕緊使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