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高通专利战:无关华为,一场事先张扬的美国公司“内讧”

屋漏偏逢连夜雨。

继新品销量欠佳、股价跌超20%之后,苹果因涉嫌侵犯高通两项专利被诉至法院,其六款产品在华面临禁售。

虽然苹果声称将上诉,但据福州中院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该事项属于专利禁止令范畴,只有一审,不可上诉,没有二审。

苹果高通专利战:无关华为,一场事先张扬的美国公司“内讧”

因此苹果只能提出复议。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专代合伙人王春律师表示,临时禁令没有二审,只可复议一次,但复议期间并不会影响禁令执行。

据华为此前披露,高通是华为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因此不少舆论质疑此案存在诸多商榷空间,比如针对iPhone的销售禁令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行为保全”,但在民事诉讼中,行为保全是一个很少被激活的法律裁定。对此,王春回应称,诉讼禁令最早应用于专利领域,后来民事诉讼法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到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他表示福州中院对于iPhone的“诉讼禁令”既符合中国的法律规定,又符合中国的政策要求。

随着裁定书的披露,此次高通与苹果的专利战背后,就是一场因两个美国公司 “内讧”而引发的商业纠纷。

临时禁令威力何在?

据王春介绍,诉讼禁令最先出现在专利法及其司法解释中,也就是说诉讼禁令最早应用于专利领域,后来民事诉讼法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到整个民事诉讼领域;现在行为保全已经是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应用很成熟的对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了。

此前有说法认为,福州中院作出禁售裁定是冒了风险的,或者说法官认为侵权的可能性很大。万一行为保全裁定有误,苹果公司期间的损失,谁来负责?

王春介绍,一般法院作出行为保全裁定时,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足额的担保,一旦保全有错误,会用担保赔偿被申请人的损失。目前披露的裁定书显示,本案中高通提交了银行提供的三亿人民币的保函。

苹果高通专利战:无关华为,一场事先张扬的美国公司“内讧”

高通提交3亿元保函

如果苹果公司最终能够在涉案专利的无效程序中胜出,三亿保证金不够,苹果是可以要求高通继续赔偿的。业内人士称,法院一般不会主动颁发禁令,某种意义上,该案至多就是商业纠纷。

2017年9月,福州中院内设的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而作出裁定的福州中院亦曾于2018年7月下达“诉中禁令”,芯片巨头美光的Crucial英睿达产品线被禁止在中国销售,但目前依旧可以在京东上轻易购买相关产品,未受禁令影响。此次苹果公司六款产品在华面临全面禁售,但从各大电商平台和苹果直营店的购买情况来看,旧款iPhone的销售目前亦未受到影响。

苹果会遭遇致命性打击吗?

且不说消费者仍可在中国购买所有iPhone机型,长期跟踪苹果公司的分析师对禁令亦不以为然,富国银行认为它仅仅是“新闻风险”,不影响苹果在华的销售情况。

资料显示,此次苹果手机被禁售的原因,是其侵犯了高通的两款软件专利:

1、调整手机照片大小

2、通过触摸屏管理App的程序。

这两项专利之前已被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有效。正因为苹果的侵权行为地在中国,所以高通可以在中国起诉苹果。

具体到本案,禁令本身是针对具体型号的硬件而不是针对软件,而实现涉案专利功能的却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苹果事后以在售手机均搭载iOS 12操作系统为由,表示没有侵犯高通的专利,是说得通的。

苹果高通专利战:无关华为,一场事先张扬的美国公司“内讧”

虽然苹果不会遭遇致命性打击,不过这很可能是苹果命运下滑的开始。

自苹果推出新iPhone以来,订单不及预期、供应商订单减少、评级遭下调等不利消息接踵而至。而苹果与5G芯片领军者高通不和,让苹果5G手机最快要到2020年发布。而目前5G的商用的窗口期即将到来,多份券商研报显示,明年下半年正式启用5G商用化。

苹果和高通的争议点在于,高通指控苹果窃取芯片技术,偷偷交给英特尔,而英特尔8161调制解调器芯片正是苹果下一代5G手机的唯一供应商。(文/小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