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信息系统要如何进化才能满足医联体和远程诊疗对于信息安全协同的要求?

Richard20161128


随着医疗机构之间共享影像信息资源、并开展异地诊断和远程会诊的需求日益显现,对医疗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传输、存储以及安全认证、授权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医院,早已经不再满足以子系统为边界的功能设计实现,而是天马行空地要求不同系统间颠覆性的融合,改进使用体验。”

【互联网+】

医联体,需要“连体”又“连心”

“互联网+医疗”的模式能够提高二级医院以及基层、社区医疗水平和医生诊断效率,可以通过将基层医疗机构与专业的大型医疗机构影像诊断中心或区域三方影像中心连接起来。

由专业医生集中诊断,通过互联网实现检查结果协同互通,体现时效性、交互性的优势。

并逐步实现更多维度(临床、病史、病理等)医疗信息的全面协同、互通。

颠覆式技术在医联体信息协同的落地式体现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IPFS协议的去中心化医疗信息系统,是颠覆式技术融合在医联体信息协同的落地式体现。

这是目前行业独有的尝试,已在多家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通。

随着更多的主流用户发声、去中心化的医疗信息系统最有可能随着性能的不断优化而上位为市场主体。

【远程协同】

影像及标注、报告可在Region Studio实现远程协同

【Region Studio】: 研靖信息科技公司研发的信息系统

我们可以帮医联体、医生组织低成本、低风险、简单方便的架构实现信息协同

【研靖科技】用亲民的价格“每个医生工作电脑1000元人民币”,架起协同的桥梁。

常用场景:

  • 专家远程审阅报告
  • 区域影像中心与医疗机构,影像数据互认互通
  • 医疗健康大数据
  • 协同科研&教学
底层的IPFS协议及授权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共享;无需处理数据的导出、导入,省去了繁杂的工作流程,轻松应对批量协同工作任务;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协同

对于医院来说,“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对数据安全、数据共享无疑有十分积极的参考作用。

宏观上来看,医疗行业需要更积极地以共享数据推动医联体、分级诊疗、医疗大数据产业链的形成;

从微观上来看,医疗机构对患者隐私负有保密及安全责任。

【优势】

  • 安装简单:只需在医院现有的计算机安装Region Studio,即可完成搭建
  • 超级成本实现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扩容
  • 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
  • 共享医疗设备资源,提高设备使用率,减少重复投入
  • 解决不同医疗机构高端医疗资源匮乏的难题
  • 优化医生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 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望】

我们最大的期待是在人工智能方面。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不足以提供更多的医生支持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人工智能被寄予的作用是扩大供给。如果人工智能通过学习,掌握了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服务更多人,这将是很大的贡献。

【结语】

去中心化医疗信息系统已走上舞台,这是颠覆性的系统架构

协同是必须,一个行业的推进并不是一家企业或者几个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几家创业公司能够推动起来的,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有识之士能够共同参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行业才会推动得更快、更稳,走得更远。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快来加入共同推动吧


笔者公司主推【去中心化医疗信息系统】,让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智慧医疗发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医疗AI及医疗信息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

也可以搜索服务号“研靖精准医学影像”,关注了解更多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