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为什么不推广房车?

董佳羽


房车是将车辆经过加工改造变成车里面可以睡觉、休息的地方,适用出去旅游时,没有住宿的地方的时候。房车在国外是很流行的,但国内却是很少人用的,为什么国内不推广房车呢?

一、用车环境差

房车在国外得到推广是以用车环境好为基础的,国外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出去旅游时常常是没有可以住宿的旅馆和饭店的,有辆房车就不用担心住宿这个问题了。

而且国外还在一些旅游景点设置了专门的房车营地,水电一通就可以用了,使房车变成真正的“旅店”。由于地广人稀,国外的房车也不用担心因为乱停而被罚款这个头痛的问题。

国内和国外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内除了新疆西藏那种地广人稀的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旅游景点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有旅馆和饭店,你开辆房车纯粹就是彰显个性而已,房车比普通车辆大,可能还因为乱停放而被罚款,所以这样的环境是不适合用房车的。

二、房车价格昂贵

房车是很方便和舒适的,但价格是很贵的,房车比普通的车体积大,耗费的油也多,一旦有点损坏,维修的费用也是很高的,购买成本加上维修、使用费用,费用能不高吗?

国内的人均收入比国外低,因此,国外买得起房车的人是比较多的,国内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普通人是买不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还不如用买辆普通的车,住宿就找旅馆或者饭店来得划算,房车是有钱人用来旅游、娱乐消遣的工具,不是普通人消费的起的。

由于用车环境差、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所以房车是很难在国内得到推广的,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得起房车,普通人出去旅游的时候就是直接住旅馆或者搭个帐篷而已。

——END——

你喜欢房车吗?你认为国内不推广房车还有什么原因,欢迎在下面留言和评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关于国内为什么不推广房车,我认为最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多数人不认可房车的生活方式

我们知道,在中国大多数人喜欢住在稳定的居所,房车虽然便捷,但无法给人带来心里上的稳定感,而出行只需要普通小汽车就能达到,因此国内不推广。

2.房车内部空间不够大

房车内部空间总归没有住房的空间大,如果说房车非要内部空间大点,那么房车就必须设计的大些,这样停靠的时候又比较占空间,带来麻烦。

3.房车价格参差不齐,价格与质量比例幅度过大

房车便宜的十万多,贵的几百万,过于便宜的房车往往内部结构过于简单,而贵的房车多数人买不起。





熊本莺


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今天车威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用车环境太差了。房车在国外兴起有使用环境为基础,地广人稀的地方找不到旅店,弄个房车方便又便宜,不少地方有专门的房车营地,水电一接就能用,而且路上检查罚款比较。在国内,除非新疆西藏那种无人区,其他景点纯粹就是玩个性,到处是100元的小旅店。你在房车里干点啥,外面都有几十人围观,随便停哪儿一会过来收费的,再加上路上的交警、协警乱罚款,还是省省吧。

其次在中国,所有消费品都具有装X价值,价值高低不同而已。比如洋酒、洋品牌服装、苹果手机、进口车等,很多时候商品装X价值比实用价值更大,这是中国人生活价值观决定的,无解,也无需解。那么房车能否成为大众的装X产品呢?至少现在还不能。首先是人多地少、租房便宜的国情决定了房车对普通大众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其次房车也不便宜,拿几十万来装X,你得先趁个几千万才行啊。

最后想说的就是中国人力成本低,服务业相对发达国家便宜太多了。放着又便宜又舒适的酒店或者农家乐不住,而去住房车,是让人很难理解的。再说了,中国的环境条件跟发达国家相比也差很远,真要旅游的话,其实并没有太多玩的价值。如果你曾到过,蓝天白云、绿的一尘不染,空气中没有灰蒙蒙的雾霾,而且整个国家都是如此美,相信你对国内旅游就提不起兴趣了。


车威


刚从国外开了十来天房车回来,说说这个问题。我在国外大的小的房车都开过,相比国内而言其实最大的问题配套设施,从硬件设施(露营地、排污站等)到软件设施(法律法规,购车车款等)都没有达到可以推广的标准

。其实房车旅行是个很大的蛋糕,说白了并不是不推广,而是无法推广

先从最基本的硬件设施来说,露营地。可能又有“大神”会来讲了:房车要露营地,玩的太初级了。对,我就是初级,因为我不想停下来没有水用,我不想把洗完盘子的脏水直接倒在野外污染环境,我更不想随地大小便(虽然这个可以掩埋,但是需要找远离水源并且挖至少15cm的坑才能避免污染,很烦)

。如果觉得“高级”的代价是破坏环境的话,那我我无话可说,出去!这里不适合你!

说回露营地,国内的露营地实在是太少了房车出行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进两出,其中接电在极端环境下可以用自带发电机(虽然效果不好),但是进水没有营地是不行的。而进水之后用完的污水也需要排放,特别是我们的饮食习惯重油烟,餐具清洗完的水以及人体的排泄,都是需要一个“基地”来保障后勤的。

而这个最基础的设施没有的情况下是推广房车是病态的。可能有人会说“房车不能存污吗?”,能是能,但是存完了也要倒啊,去公共厕所吗?再说污水,我有在车里洗碗洗到污水箱满的情况,4个人吃饭的碗。

软件设施,房车购买或租赁。购买就不说了,在国外那时平民产品,到了我们这里就变成了奢饰品了。租赁市场也很小,其实说白了也不是租赁市场小,而是中国房车的保有量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其中一批是土豪玩票的,和另一批狂热爱好者,

能租用的车就更少了,既然四舍五入等于零,那还谈什么推广?

在最后的法律法规上,其实我们这一块还有待完善。房车分为一体式和拖挂式,一体的就是我借的那种,而拖挂也还分为6m以上和以下。6m以上的拖挂房车还需要特殊的驾照,不过说了也没什么*用,因为买得起的人通常不愿意在国内受这个罪。还有一点就是其实房车进市区很烦,不是进不去,而是进去了没有停车位可以给你。而进不了市区就很难给房车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总体而言,在这个还在起步的奇葩阶段,想要推广房车还为时过早。


秋秋就是那个秋秋


作为一个曾经跟国产汽车公司对接很多年的供应商,我个人的看法是:即便在未来N年之内,房车也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广泛推广,说白了就是不实用,老百姓更是买不起,也没有兴趣买!

最近十几年来,国内老百姓有车一族的数量越来越多,自行车甚至大有成为锻炼工具的趋势,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也是越来越高,平民百姓已经有相当多的部分有资本购买汽车,但是就目前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和实际收入来看,虽然汽车的销量越来越高,但绝大部分老百姓购买的都是实用型车辆,说白了就是价格适中、使用方便、并且便于出行生活的车辆,所以近些年国内自主品牌出产的汽车在国内市场上以轿车和SUV为主,这一类车辆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普遍符合大众的心理标准,也便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行,所以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多年,这些车辆都将是老百姓常用的出行交通工具。



但相比较之下的房车,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来说很不实用,说的更直白一点,买它干什么?

出行休息方便?抱歉!平常老百姓不是大明星,也不是金融业巨头,平常没那么多外出远行,每年即便有外出,恐怕大部分都是外出旅游,直接通过旅行社就搞定了交通工具和住所,何苦去买这种价格昂贵的房车?别说庞大的油耗,普通老百姓哪里接受的了!



其次就是价格,动辄上百万起价的房车,价格目前是国内老百姓接受不了的,也有相对便宜的简装版房车,不过对于资本有限,并且出行较少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还不如购买正常的家用汽车,除了高收入群体能够购买这种交通工具之外,普通老百姓没有这种资本购买这样的交通用具,既没有资本,也不需要用这样昂贵的车辆来体现自己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虽然房车历史年头也并不短,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并没有真正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因此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相关车辆一旦发生损坏或者维护,在目前国内的地域能够进行相应维护的服务点并不多;房车庞大的身躯,除了富人可以停在别墅区或者其它特殊停车场之外,普通老百姓在正常的居民区很难找到停靠地点,出行存放都不方便,在未来房车就算进行大范围推广,也要必须等到相应的配套设施得以提前推广之后,老百姓恐怕才有考虑购买它的可能。


辽宁资深球迷


国内不是没推广,是没向普通消费者推广而已。在国内房车跟游艇,私人飞机这些一样都还算奢侈品,主要面向高端客户。在国外也是面对有闲钱和有闲时间的中高产阶级。



现在没大力推广主要原因还是发展阶段没到那步而已。

第一,我国私家车普及也就是最近这10几年的事,回到十几年前,大部分人还是以摩托车,自行车代步。现在汽车对于国人还只是一个交通工具,主要用于出行和装逼有面子的要求,买车大部分也是为了这两个功能。

第二,房车主要用途就是出郊外旅游,我国自驾游也是这十几年才刚刚起步,主要群体是有车的中产阶级,大部分人还都是背着一身房贷车贷,哪有闲钱去专门买辆房车来旅游。

不过相信不久将来,国内房车也会越来越多的,毕竟普通的轿车suv越野车满足不了国人装逼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自然会有更高的追求。


实现829


为啥房车旅行在美国很火,却在中国火不起来?|自驾地理

不用急~这就给你捋一下啊,继续往下看吧~

90年代当你谈起自驾游还能吹吹牛逼,到了今天,大家也只当是寻常,而要想吹更大的牛逼,你也许要花点心思了:比如开奥拓走最难的进藏路丙察察、单人单车穿越五大无人区、单人单车纵穿亚欧大陆直奔北极圈...

行者无疆,是汽车缩小了人类和世界的距离。然而人们常说:旅行的终点,是家。千百年来的传统,使得我们不论走多远,家永远是我们的牵挂,远方和家似乎成了一对无解的矛盾。

如果房子和车子能结合起来呢?车外面是世界,车里面就是家,开着房车上路,从此旅行进化成了一种生活...当我们大部分国人对房车还一知半解的时候,实际上房车已经在美国走过了 107 个年头。

美国房车百年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汽车,也许他的初衷在于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却没想到后来会改变人们看世界的方式。

20世纪初,一股热爱自然的浪潮扑向美国。

新出现的露营装备造就了早期的美国公路一族,帐篷、睡袋、汽油炉、罐头食品让他们在风餐露宿时,不至于像早期西部移民一样负重前行,

但与其让汽车搭载帐篷四处跑,还不如把汽车改造成一个家?

1885年,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第一辆汽车。

卡尔·本茨: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当时的美国,城市以外很少有铺装道路,加油站也极少,但却已经有人开始探索住在汽车上的可能。他们把日常生活设施加入到家用轿车上,打造车轮上的家,从而把汽车与露营结合起来,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

1910年,美国出现了一批大规模生产的、配备动力的露营车和不带动力的露营拖车,开启了现代房车制造和应用的先河。

1910年,Pierce Arrow 公司生产的Touring Laundau。

1913年起到1925年,一群自封“流浪者”的知名男人——托马斯・爱迪生、亨利・福特、哈维・凡士通及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每年都会开着定制的林肯拖车露营,随着媒体的争相报道,这种休闲方式风靡全美。

1919年,最早的知名房车俱乐部Tin Can Tourists(锡罐旅行者)

Tin Can Tourists在佛罗里达州的Tampa成立,俱乐部今天还存在,会员主要是老式房车爱好者。

随着房车旅行的流行,房车营地应运而生,为房车提供基本的补给,并给志趣相投的旅行者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1922年丹佛曾有一处拥有800个车位的汽车露营地,还有一个9洞高尔夫球场、一个美发沙龙和一座电影院。

20世纪30年代开始,房车运用了飞机的结构设计,采用流线型外观,在车上安装了舒适的床、便利的厨房和供电供水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使房车业得到迅猛发展,从小型房车到大型豪华房车纷纷问世,许多美国房车生产企业在五、六十年代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到了70年代,美国房车的生产和销售达到顶峰时期,进而带动了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房车文化的发展。

房车产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如今全美约有1000万户家庭拥有房车,其中约有60万户家庭是全职房车旅行者。

直到今天

,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即使房车的外形和功能一直在改变,但不变的,却是人们对探险、对浪漫美好生活的追求...

驾驶房车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成为很多美国人最热门的休闲方式之一,也是美国式生活文化的主要内容。

房车:车轮上的家

开着房车走在路上,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使房车能在美国盛行一个世纪之久,甚至“祸害”了欧洲等发达国家?

我们都知道自驾游最大的优越性在于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里,旅行目的地、移动路线、逗留时间都可以自己掌控,这一点,无论你选择房车、越野车还是轿车,都是一样的。

而房车区别于后两者的,是你无需再花大量的时间筛选一家当晚要下榻的客栈,无需担心旺季店家坐地起价或者没房,就连吃的也可以自己解决,因为房车就是移动的家。

端坐在家中,在大自然里随意停走——累了,可以窝在舒适的沙发上看电视、看电影;渴了,车内储物柜中嵌入式的冰箱里,饮料美酒应有尽有;闲了,停下车来,取出后备箱里的躺椅和桌子,在恬静的大自然里尽情享受tea time...

更妙的是——“常常开车到半夜,完全不知身在何处,第二天打开车门,迎接我们的有时是沙漠,有时是大海,有时是密密麻麻的向日葵,有时是一望无际的鲁冰花...”

这是“不可掉头”自驾房车环球之旅的组织者陈翰宾对房车旅行最深的解读。

这辆房车带领陈翰宾奔向“不可逆转”之旅/ 来源:《旅行家》杂志

历时4年,跨越113个国家,行程达23万公里。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 来源:《旅行家》杂志

1971年,前苏联地质勘探小组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但是由于钻探设备崩塌,形成了一个直径70多米的大坑。勘探人员担心毒气有害,点起了一把火,这把火至今燃烧了40多年。

中国房车之路:困难重重

这样一种惬意的旅居生活大概没有人能抗拒,既然房车在欧美国家如此流行,那么现在我国的房车发展得怎样呢?

1999年,这股风终于刮在华夏大地上,可以说是有点晚了。

这一年,冯小刚的贺岁片《不见不散》上映,里面的女主角李清问男主角刘元:“你怎么住在车上?”刘元说:“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跟你说不明白。”

这是房车第一次走进国人的视野。

徐帆和葛优主演的电影《不见不散》

2001年,中天高科首次在国内完成了房车的工业化生产制造,结束了中国无本土房车产业的历史。

2003年,中国房车开始进入小高峰(但保有量仍然很低),华晨、长城、宇通、江铃等公司开始涉足房车,一些房车俱乐部开始涌现。

2007年,我国的房车保有量为 1550辆,到了今天,已经超过 3万辆了。在这将近20 年的发展中,房车行业最明显的变化,在于房车不再是与游艇,直升机并列的奢侈品。

截止至2016,中国与主要房车大国数据对比图

可以看出中美有着巨大的差距,但这也意味着其中蕴含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长,自由随性的自驾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在这样的背景下,自驾游的“升级版”——房车旅行则乘着这股东风,开始热了起来。

2012-2016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走势图

PS:截止至2017年3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有望在201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此时的房车旅行就像是一座正待开发的“金矿”,吸引了投资者的重视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然而在多方配合下本应趁势而起的房车市场却叫好不叫座

纵观国内,房车购买力不强,已经修建好的房车营地内游客稀少,大量基础设施闲置,众多经营者入不敷出,资本观望不前...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边是业界美好的憧憬,一边是冷清的市场,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房车旅游的发展步伐?

让我们先从消费者的角度说起:与美国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房车行业才发展了十来年,市场十分稚嫩,目前仍然处在客户培养期,他们不知道怎么玩,普遍接受率不高,客户基数偏低。

沈先生一家是国内少有的生活在路上的房车一族/ 来源:中国人的一天

2014年他和妻子在儿子恩宝九个月大的时候,放弃服装生意,买下一辆房车,一家三口看世界。

的角度来说,尽管有一些平价的车出现了,但国内房车价格偏高,就连最普通配置的皮卡也要20多万元,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买一辆比较好的中档轿车了。

加上前些年,拖挂式房车上牌、上路难,准驾资格不明确,一体化房车收费标准不明晰,相关部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本就基数偏低的客户群体购车、租车的热情。

国内房车营地

此外,我国房车产业最大的短板就是——营地。21世纪房车网创始人王继东曾说:“房车需要露营地,就像电动车需要充电桩一样。”

近年来国内房车营地建设的确是呈井喷式发展,但由于国内房车基数小,花重资建设(土地成本太大)的营地无法单纯依靠房车盈利,大多数都转型为房车主题酒店,没有相关设施为房车一族提供后勤保障,加上还有营地收费偏高、营地分布密度不够大等问题直接降低了房车一族的期望值。

灰色表示已建成,橙色表示在建中/ 来源:2016中国露营地行业报告

2015年我国建成与在建露营地合计415个,到2016年数量达到958个,数量翻倍 。

中国房车旅行:正在加速中

这样看来,中国似乎无望走向房车时代?

要知道,中国和美国一样,国土面积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公路体系发达,汽车保有量巨大,我们不缺走向房车时代的条件...美国的房车发展已超百年,而我们还不到20年,无论是政策、思想还是商业模式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而利好消息是,从前年开始,国家已经明确针对瓶颈问题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去年11月,下达文件明确2020年,建成房车营地2000个的目标。

回顾1995年,各大媒体的话题都是:“家用轿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没想到今天我们就有了汽车市场的盛况...现在,我们大可以乐观地说:

中国房车旅行正在加速中,美国房车市场的今天,就是中国房车市场的明天!

对话房车玩家:大道无言

Q1: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房车自驾旅行?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

A:我玩自驾游已经十多年了,大概四五年前就开始深度自驾,随着长时间在外面生活,感觉到太受限制了,没有自由。后来发现有朋友开房车,就开始关注了。

Q2: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不同的旅行体验,房车之旅相较于其他的出行方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A: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由,随心所欲,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吃饭、睡觉,根本就不受约束。完全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有的时候老婆孩子都不适应我这种随心所欲的状态。

近处的这些城市已经自驾得差不多了,现在能有点兴趣的也就是远一点儿的青海、内蒙、西藏等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我要开车去的话,都得两三天以上的行程。所以有了房车以后,就能直接越过周围这些省区,直奔目的地,而且不受这个城市的交通限制,也不用每天找宾馆——住宾馆很麻烦,第二天还得再收拾。开房车的话,你只需要早晚高峰再进出城,效率高多了。

Q3:驾驶房车走过最远的旅程是怎样的?

A:目前来说,这两年除了港澳台没去过,基本都开着房车去了。一般的时间都在一个月以上,行程超过一万公里。这个要比一般的自驾游,舒适度要高得很多。

2016年,大道无言在克什克腾旗

Q4:在路上,你最担心的情况是什么?

A:房车旅游,在路上最担心的除了车辆状况安全问题之外,就是水电补给的问题。因为房车的水电承载量是有限的,想增加舒适度,必须保证水电供应。虽然现在国内有很多房车营地,但是实际上的经营和房车还是有很大的脱节,所以基本上每个房车玩家,都会在车上对水路和电路进行极大的改造和扩充。

Q5:作为一名玩家,对房车旅行者有没有什么建议?

A:作为一个也不算资深的一个房车玩家,我的建议是:第一要爱护自然环境,很多玩房车的驻车两三天之后就走了,留下垃圾遍地。有的玩家在驻车的时候,启用大功率的公放,唱卡拉ok或者是喝酒聊天儿声音很大,对周边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污染,这个得特别注意。

第二个建议是应该敬畏自然,房车和越野车不太一样,很多地方不太适合房车玩儿。我认为,应该充分地客观和评价房车和越野车之间的这个区别,有些地方适合房车深度体验,但是如果是强度很大的越野路线,还是建议要谨慎。

来源/公号:自驾地理


自驾地理


不是国内不推广房车,而是房车对于国人来说还很遥远。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房车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对于国内来说,房车就是个新鲜事物,实际上中国从来不反对新生事物!为什么房车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日常生活,房车不能否替代住房

  • 像美国那样,房子就是车,住在车里,走到哪里住到哪里,这在美国电影里是很惬意的,但是这对于国人来说,这从观念上是无法接受的,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一个城市内生活,没有房子,就感觉始终在外面飘着,没有归属感,因此,中国的房价才这么高,实际上别说是房车,就是租个房子,很多人总感觉不是自己的,不安全。此外从传统观念来说,没房子就没有根,找个女朋友,花个几十万在三四线城市买个房子准备结婚,但是你跟你女朋友说,咱别买房子了,买个房车吧,估计你女朋友会挥手一个耳光,转身就走。

2、房车对于朝九晚五的国人来说,不实用:

  • 从经济学和实用角度考虑,房车对于日常的上班族、打工族、公务员来说,不适用,性价比低。

  • 既然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能没有房,那么房车的意义就是自驾游。房车的最大优点就是其流动性,一个流动的家,但是自驾游是需要时间的,一般几天的假期没有意义,一两个月的假期还比较靠谱,但是作为上班族来说,不可能有那么多假期,那么买个房车干什么?日常开个宝马上班没人关注你,可是你日常在城市里开个房车上下班,那可就成了抖音的热门了。

  • 另外,房车虽然很方便,走到哪里,住在哪里,吃在哪里,但是,其实际的价格和费用也是不低的,一般的正规改装房车怎么说也要几十万,房车不可能停在闹市区,一般只能停在房车营地,每天需要一定的费用,房车的排量相对大一些,油耗相对要高,如果日常驾驶里程短,还需要固定的电源。花了几十万买个有诸多限制的车,每年还跑不了机趟,性价比实在是不高。

既然生活中不能替代住房,旅行时还有诸多限制,在中国自然不会大规模发展,当然,一些时间充沛的生意人、经济条件好的中老年人,还是有购买房车的需求,但是相对来说,毕竟是少数。

实际上我的梦想也是买个房车,但是这注定是一个没好的愿望。


众口说车


房车发展不起来,是用车环境太差了吗?是路上检查罚款比较多吗?非也,都不是。在国内,有广袤无垠的新疆西藏川西甘肃云南贵州,开着房车去那些地方是人生最美的事情,一路上休游自在,我曾经在扎尕那山下的溪边扎营,群山环绕只有一辆车,周围除了溪水潺潺再无其他声音,那种踏实宁静觉在家里、宾馆里是实现不了的。

警察从来不会查房车,相反,收费站出口的收费员要看行驶证。在国内跑了十万公里,住过山顶、住过山脚、住过闹市、住过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家常便饭,国内治安管理水平比大家想象的要好得多,可以放心去。

很多人会想,放着又便宜又舒适的酒店或者农家乐不住,而去住房车,是不是脑洞开太大了?

会有这种想法的多数不喜欢自驾游,出差都是飞机高铁加宾馆,从来不会想到有一天拿出一千元也开不到房间,或者深夜赶到一个小镇,居然没有宾馆也没有农家乐,家家户户都是自用房。动用所有能力住下来了,还是最老式的棕床加上有霉味的被子。这样的情况下风景再美也让人受不了。


中国的自然环境条件非常好,我已经开了七年,还没去过西藏新疆和东北三省,今后继续自驾游,中国周边的小国也不用去了,没啥看头。

房车为什么没有红?主要原因是平时停车难


原木星空


在中国开房车,去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意义,没人羡慕你。去景观好的地方,人满为患,鞋都能踩丢,没有房车的地儿,还是得不到人们的羡慕,所以就别显摆啦。


对房车不做评价,对中国的旅游资源误解实在让人觉得可笑,但凡你去过边境,看过中国壮美的自然风光你就绝对说不出这么浅薄的话,你总是出没在中国的城市里,当然觉得中国的风景不如欧美。中国根本不需要什么房车,很简单的道理,中国面积不大,人口多,到处都有民居,房车有很多不便,你停车在我这,你得交钱,你要提水,你得掏钱,等等等等,你还得提防各种手段破坏你的车。

在房车发达的国家,也要守规矩,要停在指定的区域内交停车费水电费,卫生费等,乱停乱放也是要受到限制的,别不了解情况瞎说,在中国没必要去用房车因为中国的旅游服务很方便,景点吃住也很方便没必要弄房车,不是不安全中国比真他国家安全的多,只是房车占地也很大,中国人很多没有哪么多的地方停房车所以中国不鼓励发展房车是对的。哈哈。假如有人送你一部房车,但有限制条件,必须自己用,必须每年至少用三十天。我估计绝大部分白领也不敢接受,何况更多的普通草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