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进攻柏林时,不害怕美英背信弃义断苏军后路吗?

用户9426810751248


1945年柏林战役打响之时,苏联集结了白俄罗斯第一第二集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攻击250万人进攻柏林。

战役开始之前,苏联经过维也纳攻势和东普鲁士战役逼近德国本土的奥斯河、尼斯河,而英美联军也刚刚到达易北河,两边距离德国柏林仅有100公里。可以说,无论是英美还是苏联都已经知道战争的胜利即将来临,接下来就是看两边如何快速突进,看谁先拿下柏林了。

从地图上看,英美军的前线位于易北河(拉贝河),而苏联的前线位于尼斯河,两边战线中间夹着柏林。从地图上看,除非英美发射JB-2导弹轰击苏联补给线,否则从哪来的断苏军后路?两边压根是在柏林战役在易北河会师的好嘛!

在1945年4月16日柏林战役打响之后,苏军先遣部队快速穿插包围德国军队,大圈小圈一起包。在4月25日美军的一只小分队与苏联的先遣队在易北河正式会师,这标志着二战欧洲战场的同盟国全面胜利。因为易北河会师,莫斯科特地鸣礼炮庆祝,这都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

至于你说在4月25日-5月9日这段时间英美会不会断苏军后路,这个也不用担心。在易北河会师之后,英美距离柏林最近也得100公里以上,而苏军的主力部队的补给都是从东边运来的,也就是说跟英美没什么关系。

至于说英美会不会撕毁雅尔塔协议给苏联来一下子。

暂且不论英美是不是脑子抽了,如果英美真的背信弃义在易北河发动攻势给苏联来一下子,那么苏维埃的红旗就不是插在波罗的海和德国了,那就是插到德国,插到意大利,插到法国最后插到英伦三岛上去了。


利刃军事


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时整体的战争格局是什么?同盟国合力对抗德、日、意轴心国,而苏联是同盟国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如果美英此时为谋小利断苏军后路,战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首先,彼时的纳粹德国虽然行将就木,但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两组数据予以佐证:斯大林为攻打柏林共计投入超过两百六十万兵力、战役开始第一天,苏军从当天清晨发动进攻到傍晚时分只推进了六公里!

如果美英在战争进行期间反水,原本可以预见的胜负将变成未知,原本负隅顽抗的德军很可能因此反败为胜,甚至还有可能发起新一轮的反攻,欧洲战事将进一步推迟结束的时间。

还有一种更坏的可能:美英趁机反制苏军,很有可能再一次将苏德推向同一阵营来对付美英;尽管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让其彻底与苏联反目,但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斯大林不无再度媾和的可能;届时,世界大战或上升到新高度!

抛开假设回到实际,在攻打柏林之前经苏联一再要求,同盟国决定将柏林划归为苏联战区,目的就是为了一雪前耻。但美英也深知主打柏林会后战对于整个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尽管攻至柏林附近的美英联军曾萌生过抢夺胜利果实的想法,但无奈自己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根本无力完成规模如此庞大的战役,更不要说取得胜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美英主动让出攻打柏林的机会,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间接的削弱苏联的实力!任何人都能预见,希特勒为了保住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必然倾尽全力!巨大的伤亡和战争投入在所难免……(如此关键时刻,美英发难苏联,脑子瓦特了么)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一九四五年三月底至四月初,苏军取道东普鲁士进入柏林东部;而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蒙哥马利元帅的美英盟军则是从德国西部进入柏林。由于苏军和美英盟军分别从东、西两线夹击德军,故而西线的美英盟军不可能去截断东线苏军的退路……。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遭德国‘’巴巴罗萨‘’闪电突袭三周年之际,两百五十万苏军在东线向德军发起了收复白俄罗斯的‘’巴格拉季昂‘’作战行动,以及收复乌克兰的利沃夫-桑多梅日等作战行动。苏军在收复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并全歼德军二十八个师后,与乌克兰比邻接壤的波兰也被苏军占领。一九四五年三月,朱可夫元帅、科涅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分别指挥的三个方面军从德国东普鲁士进入柏林;取得西线阿登作战胜利的美英盟军也迅速抵近德国西部。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二日,盟军第三集团军作为先头部队,在乔治-巴顿中将的指挥下强渡莱茵河,从德国西部向柏林推进。苏军从德国东部进入柏林,美英盟军从德国西部进入柏林:

双方先头部队只可能在柏林会师(见附图),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实施上,美英盟军都不可能去截断苏军后路。

朱可夫元帅与美英盟军在柏林会面


Mrttlzz99


苏军进攻柏林是否担心英美背信弃义断了苏军后路呢?显然是不用担心的。

柏林会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一共集合了白俄罗斯第1第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共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我们再来看看德国方面的兵力,德军主要是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共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一共约8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苏联方面先后突破了奥得河,尼斯河等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并且采取多路向中心攻击,经过激烈的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那么在苏联进攻的时候会担心美英在背后给自己来一刀吗?很显然是不担心的。

都是同盟国

熟悉二战的朋友都清楚,二战时期苏联和英美都是同盟国的一员。在苏德战争中,美国不断的援助苏联,曾经苏联的领导人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美国人的牛肉罐头,苏联军队的士兵也会有很多会被饿死。苏联和美国在当时的关系可见一斑。并且从当时的国际格局来看,英美是不会让苏联输的,如果苏联这般大规模出兵失败了,对于苏联来说必然是元气大伤,德军很可能一举拿下苏联,失去了苏联的英美根本无法与德国抗衡。到时候整个欧洲大陆都会落入轴心国手里,这样一来纳粹就会集结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日本的海上力量去攻打美国所以苏联人清楚的认识到英美是一定不会背叛自己的,起码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下大家还是一条船上的,英美一定会支援苏联以免落入纳粹之手。

苏联人想要战胜德国

我们把视线追溯到1941年的时候,当时的苏德战争给苏联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创伤,如德战争中,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闪电战。仅仅十天的时间苏联红军损失了1200架飞机,之后还是在英美的援助下举全国之力才将德国赶出苏联。对于苏联而言,苏德战争是一个耻辱的存在,苏联的军民迫切的希望可以报仇,攻打个占领德国的首都柏林则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虽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苏联依然一再要求由自己来攻占柏林。题主所提出的担心英美是否会背叛自己这个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是不会存在的。

泰唔国际致力于给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泰唔国际


进攻柏林,本就是美苏英之间的约定。苏军本知道进攻希特勒的老巢会死伤惨重,但依然义无反顾,决心对二战元凶希特勒发动最后一击。最后的结果是:苏军伤亡三十余万人,终于将法西斯德国彻底击败。

至于说苏军进攻德国时美英会不会背后捅刀,答案是肯定的,不会!

一是,当时的反法西斯阵营关系是友好的。德国以闪电战进攻苏联时,美国对苏联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不仅限于食品,还有武器装备。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虽已残疾,但他是历届美国总统中难得的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总统,他不会做出对同盟国不利,让全世界耻笑的事情来。

二是,在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美日正在酣战。美国急须尽快解决欧洲战事回兵美日战事。在全世界最怕兵员伤亡的大概就是美国了。因为美兵伤亡国家要赔付很大。所以美国要尽快结束二战,在日本扔两颗原子弹,也是基于这些考虑。

三是,在苏军攻打柏林时美军夹击苏军,无疑于解救希特勒,让法西斯德国起死回生。当时的美国不会做那样的蠢事。

四是,苏联红军集结了二百多万精锐攻打柏林,当时美国既使想趁火打劫,也很难集中足够的兵力。

二战时,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确实是伟大的,它对轴心国的参战和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全世界人民是认可的。

二战后的美国就难称人意了。


韩枫3897


2战末期,苏军大举进攻希特勒德国大本营,不耽心也不怕美军断绝苏军后路。

〇在希特勒德国节节败退,老巢柏林在苏军兵临城下、面临陷落的形势下:(1)美英军如背信弃义,不打德国而抄苏军后路,必将遭到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谴责,而丧尽民心。决策者被视为希特勒帮凶,成为受千古唾骂的罪人

(2)美苏一且开战,希特勒得到喘息机会,会乘机反扑。最可能向西线发动反击,最终吃亏丶败北的可能是跨大西洋远道而来、后勤补给困难,受德丶苏2军夾击的美军。

〇在太平洋战场,此时美国和日本交战正酣。根据雅尔塔协议,苏丶美丶英在战胜法西斯德国后,将在亚洲远东方向出兵攻击日本,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1)美国这时尚指望苏军出兵,助它共同战胜日本。怎么会在欧洲战场与欧洲开战?(2)美军面临西线对希特勒德国丶东线与日本帝国两线作战,为兵家之所忌。此时,它的决策者再与苏联开战,会比猪脑袋还蠢。

〇当年朱可夫亲自组织丶指挥的进攻柏林的苏军有200多万人,为久经战争考验,能征惯战的精锐之师。其陆军的数量丶规模丶素质丶作战经验远非美军可比。(1)2军真打起来,远道而来自诺曼底等地登陆丶进入中欧地区的美国陆军根本不是苏军对手。(2)据解密资料披露,朱可夫在组织柏林作战时,对防止美丶英军可能的攻击,已作出部署和准备,以防不测。



赵凡丁201


答:苏联红军没必要怕,主要理由是:①、苏联红军进攻德国柏林意味着第二次大战进入尾声,全世界人民都盼望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早日到来!若英美盟军此时在苏军背后下毒手“断后路”,那么,就不是什么“背信弃义”的问题了,而是新“法西斯”出现的问题了!其恶劣的行为是有悖逆全世界热爱和平人民的意愿!包括会得到美、英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②、苏联红军进攻柏林是最后的攻坚战!若美英盟军此时与苏军发起“火拼式内战”,无异于给了法西斯德军“起死回生”的机会!让希特勒“渔翁得利”的结果是美、英、苏等方面盟军都不愿意乐见的结果!③、苏联红军进攻德国柏林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美、英、苏、中等战胜国很快就会坐下来分享二战胜利“果实”了!若英美盟军对苏联红军开战!那等于是拿二战胜利“成果”在开国际玩笑!试想:斯大林是一个“铁腕”式成熟的政治家、朱可夫元帅是苏军中的“战神”!朱可夫元帅挥师二百多万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进攻柏林,美英盟军想一口“吃掉”这二百多万钢铁般的战士谈何容易?更何况经验丰富的朱可夫元帅定会防备英美盟军的“异动”!……,若英美盟军真要和苏军交火的话,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同时,这也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斯大林同志则可名正言顺地统帅世界人民共同讨伐英、美新法西斯了!英、美两国将吃不了兜着走了……,这样的结果难道英美盟军愿意看到吗?!谁敢去冒这样大的风险呢?美、英两国领导人愿意为斯大林同志创造这样好的“独享”机遇吗?!


手机用户62670333057




一、美英苏的同盟关系,是苏联不担心美英会断苏军后路的理论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苏属于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同盟国,在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时期,美国和英国对苏联进行了大量的援助,从飞机大炮到枪支弹药,从矿产资源到生活用品,苏联都得到了美英的大力支持,这也对苏联能够获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并且苏联组织大军进攻柏林,是盟军打败纳粹,终结战争的最好途径,同时美英两国也分别在对德日军队作战,苏联的进攻行动也为他们取得胜利提供间接支持,所以,苏军并不担心在这种情况下,美英还有心思、有能力、有机会去断其后路。



二、欧洲所处糟糕状态,是苏联不担心美英会断苏军后路的现实条件。当时的欧洲非常糟糕,在纳粹铁蹄的践踏之下,人口和经济根本没有了保障,到处充斥着战争的硝烟,浪漫之国法兰西也早已屈服于纳粹版图,成为名存实亡的傀儡国家。英国的帝国光环已成往事,根本阻挡不了纳粹铁蹄,而美国一半是在跟日本纠缠,一半是在投机取利,并没有全部投入对德作战,而苏联军队的进攻柏林之举,不但是欧洲战场的需要,也正对美英下怀。同时,苏联也因为德国之前发动闪电战造成的苏军巨大伤亡,以及国家的重大损失,领导人和军队都有浓烈的报复德国念头,反应战争蛋糕少不了美英的,也就不会担心美英会在背后使坏。



三、苏军集结兵力优势,是苏联不担心美英会断苏军后路的底气所在。苏联为成功攻入柏林,集结各路大军约250万人,动用迫击炮和火炮4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000余辆、各种战机7000余架,而德军防御部队不足百万,各种武器装备也远逊于苏军,苏联并不担心会拿不下柏林。既然在进攻纳粹方面,苏联心里有底了,再回来说美英的问题,如果说苏联一点都不担心美英会在背后使坏,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时的二战战局并非是苏联一家支撑,美英都有各自的战场和对手,而苏联又是集结了重装优势兵力,美英不可能抛下对手来掐断苏军后路,如果只是分兵来战的话,苏联的欧洲军团至少可以抗衡一段时间,完全来得及等来国内的援军。

总之,苏军进攻柏林,并成功攻陷柏林,迫使纳粹投降,并非不是冒险之举,但是为什么不担心美英会断其后路,主要就是欧洲战场需要苏联军队的力量抗衡纳粹,还有美英苏都是同盟国的因素,也有苏军已经强大起来、并不怕美英使坏的原因。当然,这都是以现在的眼光度测当时的战局,实际上当时的战争态势远比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


兵谣视角


謝邀。过份背信弃义一般情况下,不可取,不是自取灭亡,就是羸得身败名劣。最后总会被尝失的。况且苏军趁胜前进,势不可挡,着为一国之军事才领者,起码会考虑到方方面面。针对美英的心态,打一回马枪的战斗准备,更是大快人心。豪杰英雄,不是怕多了一两个豺狼,而是生怕豺狼来不了。


伟134682046


不怕,因为当时进攻德国柏林的苏军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有二百多万人,而且朱可夫已经做好了防御英美等国妄动的准备,另外,英美等国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与苏军交战,因为一旦交战打个两败俱伤的话,必被德军趁机反扑,英美将吃不了兜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