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心即是理?

講個故事吧


應放在國學天人合一的概念下來理解。

一、老子所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所以世間善惡是非,本無定理。唯有一心分別而已。天得一以清,人得一而正。天人合一唯有一心。

二、佛家也有即心即佛,即心即理之說。理隨事變,寬闊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內。心理本一,隨緣而化;緣聚則聚,緣散則散。天人為一,心外何物。圓融無礙,隨心自由,臨機應用,不失其宜。

三、陽明所言亦是,天人合一,心物一體,形而上之道不離形,知行合一,行而下之行不離道




陽光山上摩雲居


心即是理,是王陽明的著名學說。王陽明認為心就是我們的本身那個與生俱來、無所不能的東西,它裡面有良知,這個良知能辨是非、善惡。心就是我們的本有良知,自明是非、善惡就是理。

理就是“天理”真理的意思,我們的心是無所不能的,那我們尋求天理或者真理何必向外去求,有良知的心,真理就在我們心中。所以說心即是理,我們常說“天理良心”,有天理的良心,心當然即是理。同樣散盡天良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壞到極點,沒有天良,肯定是沒有“天理良心”。

我們來看王陽明的這個問題,假如你們能從心外尋求到真理,這個真理是從外面得到的,如何才能和我的心相融?就像做器官移植手術,如果不匹配,是很危險的。理學家們向外尋求真理的方法就是通過書本或學習,可書本里的知識就一定對嗎?這也是心學和理學的一個重大區別,所以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理,這個有良知的心當我們做事的時候,良知就會自動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良知在我們心中,只要在心上用功就行了,所以說心外沒有任何道理。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的良知就是本能,本能是明理的。心外無理,就是要明白、找到我們的本心,向外求“理”就是把心與理分開。

王陽明的妹夫,他最得意的弟子徐愛曾對王陽明的“心即理”產生疑問。他問王陽明,您說天下的道理都可以在心上求,這可能有點問題吧,世界上那麼多道理,你如果不去心外探求,怎麼可能得到?不說遠的,就說孝順父母,忠誠領導,如何在心上求?

王陽明嘆息說:“你這種認識,許多人都有。我想問你,你孝順父母的道理是去父母身上求來的還是你在心上求來的?如果是從你父母身上得來的。那如果你父母死了,你那孝順的道理是不是也跟著死了?你肯定是先有了想要孝展父母的心,然後才有種種孝順父母的行為,孝順父母的心,不過是你的良知指引你面已。如果你的良知光明,沒有被私慾遮蔽,那麼,你表現在侍奉父親上就是孝,表現在對待領導上就是忠誠,等等。

你只需要專注你的良知,不要讓它被妄欲左右,世間所有的真理都會在你行動時出現,你到心外去尋求什麼呢?”

以上所述,就是個人對王陽明“心即理”的理解,請朋友們點評。


心念自在


宋明理學家都講一個“理“字,“理”在現代社會中也很常用。但“理”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理”只是一個“至善”的境界。“至善”本出自《大學》,“止於至善”是統領《大學》的核心思想,而“至善”則是大人之學要努力達到的極致標準。


朱熹雖然明確指出:“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朱子所強調的基本修養路向是格物窮理致知,格一物得一物之理→格另一物得另一物之理→……→窮理知至→本心之明,即通過對外物的窮究促進本心之理的明達與貫通進而達到與至善之天理融通的境界,也就是說以外在的孝、慈、義、禮等德目要求來規範內心的仁德。

而陽明講“至善即吾性,吾性即吾心。”“至善者,心之本體。” 通過誠意、存理滅欲的工夫最終可以達到心未發之中的狀態,在陽明看來,未發已發原是一物,未發之中即是已發之和,意正便心正,知致便物格。

歸結來說,當心未與物交接時,至善是無善無惡,空空如也;一旦心與物交接,至善便表現為中和之道,但兩種狀態下的“至善”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彼此融通的,是天理在心中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極致狀態體現,理是一理,在發用流行過程中不曾有絲毫的增減改變,只是表現狀態不同,但都容攝在心體之中,可謂心即理,理即“至善”。


東方國學


我通過分析《三傻大鬧寶萊塢》裡主人公之一的拉加戰勝恐懼的故事來解釋“心即理”。

拉加是主人公蘭徹是同寢的大學同學,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三點:

1、害怕考試,以至於燒香拜佛

2、跳樓自殺

3、面試拒絕公司的要求

因為家庭過於貧困,拉加的心中充滿恐懼,比如他怕高,怕考試通不過。

他總是在燒香拜佛,祈求能夠通過考試。大家一定還記得他在宿舍樓下的大樹下拜佛的情景。他想拜佛來獲得自信。

這個階段的他,想要尋得神靈的保佑,而神靈在外部,所以才要燒香拜佛。

在中國,我們不信某一個特定的神,但是我們也有至高無上的“神”,它的名字叫做“天理”。

後來,拉加在校長門口撒尿被校長告知:他被開除了。

那一刻,他的腦海中閃過臥床的父親,體弱的母親以及痴呆的姐姐,他徹底被恐懼打垮,於是從校長室縱身一跳。

很幸運的是,他活過來,並且通過了考試。當最後他坐到面試官面前的時候,面試官說:

“你的性格太直率了,如果你能夠改變你的態度,我們可以考慮你。”

此時的拉加,已經不再需要拜神了,因為通過九死一生的考驗,他明白了,真正的佛不在外面,而就是自己的那一顆心,所以他說:

“我斷了兩條腿才有了這種態度,我不想這麼輕易地失去他們。這樣吧,你們留著你的工作,而我保留我的態度。”

面試官被他的真誠和自信打動了。

他為什麼不再害怕,因為他找到了他一直在拜的神,就是自己的心,這就是心即理的通俗理解。

對於王陽明來說,他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先是在外面去求聖人之道,經過龍場的磨難之後,他堅定地相信,原來聖人之道就在自己的內心,心即是理,根本不需要去外部尋找。

這即是我對於“心即理”的通俗化解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作者陳橋。


作者陳橋


心即理,它可以有兩點內涵,讓我們充分了解人的內心世界。

第一點,每個人的心都是有個理的,這個理就是對世界的映射和認知。人不同,理不同。心不同,理不同。

第二點,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理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天理在,這就是“人人可以做聖賢”,就是“吾性自足”,也是古人講的“在明明德”,再陰暗的內心也有一線曙光,既然是人,就會“率性之謂道”,人性的光輝始終是人類的希望所在。

社會治理的訣竅,就是通過人性的光輝來啟發人性的光輝,就是“欲明明德於天下”,必須由領導者自身修身的結果決定。如果領導者自己滿嘴謊言,那這個世界一定是騙子的天下。上樑不正下樑歪,上行下效,都是“心即理”的原理作用。


網紅書記開聊


談談王陽明的“心即理”

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之一,並且是基石,綱領性思想的基礎。

在陽明所處時代(明代),一直是朱子的理學佔有主導和統治地位。朱子的理學觀點認為理在物上,格物致知。因此,陽明首先是個理學的擁護者和堅信者。突然有一天腦洞大開,找了根竹子,格了七日七夜,希望能格出竹子之理,但結果呢?失敗了!換來的是刻骨銘心的失敗,自己還病倒了。自此以後,王陽明開始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格物看樣子行不通啊。這就是他年青時候的經典“陽明格竹”的故事。

瞭解王陽明成長和心路歷程的人都知道,之後就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說的是某天晚上,被貶任的陽明先生在一個山洞裡,飢腸轆轆,身心疲憊,結合歷年來痛苦的遭遇,想死的心都有了。這時候,老天爺在他腦門上一拍,瞬間頓悟。說到頓悟,按理來說,這是禪宗裡的叫法。陽明同志其實照搬了很多禪宗裡的東西(這個之後有機會再展開)。他悟道了什麼呢?他起身思索出一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並大呼“得道了!得道了!!”從這一天開始,他徹底否定了朱子理學。那聖人之道究竟是什麼呢?陽明先生提出,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就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並進一步指出,心即理。

說到心即理,心到底是什麼呢?心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是由心構成,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學說。而理便是宇宙中的規律。心與理的關係,是共生關係。我們所有人的內心所想,都是一種理。而良知是心之本體。我們格物不再是格真實的物件,格的是心中不好的意念(為善去惡)。所以,心即理推出了一個更高逼格的儒家學說,將儒家思想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用最通俗的一句話來說,我們要追求無私慾、懲惡揚善的內心世界。這就是天理。陽明心學的出現,具有重大的哲學性突破。同時,為解放人的思想和內心,開啟了一扇歷史性的大門。

歡迎朋友們繼續展開討論。


宏燈詩話


先說陽明先生的遺言`吾心光明,夫復何求`。

在心地光明的聖人境界裡,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自然而然的。而普通人境界裡,就要解釋為何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即使聖人門徒,青出於藍者亦鮮矣。對聖人來說,反而是悟道容易傳道難。

心即理,其實是聖心即理。

為何聖心即理?聖人得道成聖,心如太虛沒有染汙,一切明達空廓,沒有半點掛礙。其理是正理、明理、達理。

這樣說還有點玄。說個小事例。陽明先生判案,命脫光盜賊的衣物,至剩短褲時總也不肯再脫。陽明先生由此總結說,盜賊也有羞恥之心,此即本心。

其實這個理,多半可以叫做同理之心。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孔子說,好好色,惡惡臭。有人說,現在有些人鮮廉寡恥,沒有下限。是啊,要麼說聖心即理,不說凡心即理。

那麼凡人即是普通人如你我者,如何理解心即理?可以說一下我的一點心得。

行善止惡,是聖人教誨,無論古今中外。

行善是給予,你給了以後是別人欠你的。

作惡是索取,你索取以後是你欠別人的。

別人欠你的,你有主動權,人家還你時,你可以選擇要或不要。

你欠別人的,你無主動權,人家來要時,你沒有任何選擇餘地。你說我耍賴我就不還,即使你能做到,那隻不過加大你的負債,早晚你要還。所謂不是不報…

故,

行善止惡,就可能有機會放下執著,心無掛礙。作惡多端,就會有更多執著糾纏,債主上門。

這就是心即理的理。

懂了這個道理,可以說是致良知。

做到行善止惡,可以說是知行合一。


柒道友


  1. “心即理”是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最大成果,也是陽明心學的起始。如果我們解釋“心即理”則有些過於抽象,不容易理解。如果將王陽明的思想統起來看則容易理解一些:陽明心學基本可以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心即理、2.致良知、3.知行合一、4.四句教。

  2. 界定陽明心學是一個整體就是由於他不僅提出一個新的哲學思想,而且提出具體的實現路徑。將儒家思想由理學轉向心學,也就是由外在的干預轉向內在的自省,古有:"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之說。那麼“悟性自足”怎麼知道呢,怎麼實現呢?這就是需要結合王陽明思想整體來看。

  3. 如果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概念界定:1和4是認識論;2和3實踐論。從認識論上講,

    “四句教”對“心”和“理”解釋是最直接的、完整的和透徹的。苦於難以理解“心即理”不如解讀一下“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由於“四句教”後來引出很多爭議,這裡不做解讀,個人憑藉個人的認知理解。只是說1是起始,4是總結。2和3是實現路徑。


燕然山下且輕嘯


你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心即是理?

聖人之理,吾性自足,何必外求?

這是

王陽明在龍場悟到的真理。

少年時的王陽明對竹格物幾天幾夜,結果身體格出了毛病。

青年時的王陽明歷經庭杖之刑、牢獄之苦、流放之艱、被追殺的九死一生,最終在龍場悟得生命的最高境界。

在平朱宸濠的叛亂時,把自己悟得的真理用在具體的事務上,也就是事上練,達到了理論和實踐的統一。這是知行合一結合的最完美體現,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平復了朱宸濠預謀已久的陰謀。

到這時,王陽明的心學精髓已至爐火純青的地步,心即是理,自己內心的變化感悟是事物的關鍵所在,自己內心平靜了,就會依真理去做事,那麼就把知和行合二為一,用這種方法去做事,沒有不勝的道理。


處我心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並不是為題主去疑解惑,題太大了,沒那道行講明白,只說說自己的一點理解!

心即理中的心,指的人本身的思想,意念;理和道家所追求的“道”相通,指的是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

心即理,是說理或者道都在人心中,不用向外去尋找。王陽明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理,每個人都可以以心中的理做聖人,區別在於,理被私慾矇蔽多少,一個人所思所行都被私慾控制,他就是俗人,能拋開所有私慾,將心中的理付諸行動,他就是聖人!也就是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每個人都知道父母應該孝敬,兄弟應該和睦,但是被私慾矇蔽後,就會因為諸如財產,親疏……一類的問題造成與父母隔閡兄弟不睦。反之,所有問題都能以心中的理為準則去行動,就是聖人。

附上陽明先生四句教,與大家共同學習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