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诸葛亮造就了《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演义》造就了诸葛亮?

20178384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诸葛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前后《出师表》成就了他“千古名相”的美名,从这个意义上讲是诸葛亮成就了小说。但 同时不能否认,由于罗贯中在小说创作中秉持的“英雄史观”,让诸葛亮的“忠贞”与“智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使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他的神机妙算,先知先觉成为中国最底层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更是《三国演义》成就了诸葛亮。但不能不说,在《三国演义》成就诸葛亮的同时,过于的渲染与神化,也让诸葛亮的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同时,通过对诸葛亮的神化,严重误导了人们认识上关于"知与行”的正确关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这一科学论断,同样适用于诸葛亮。


张建军176101937


并非《三国演义》造就了诸葛亮,倒是因为《三国演义》里面有了孔明使这部奇书天下闻名。

诸葛亮,历史上实实际际的存在,人家本来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进行了艺术加工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小说《三国演义》里以奇谋描写而著称于世。由其是从三顾茅庐开始,一直是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为总方针、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汉这条线为主脉。从第三十八回诸葛亮一出山,就有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进而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到万事皆备只欠东风进而借东风;孔明智算华容道,三气周瑜,计捉张任,智取汉中空城计……直到五丈原身死后遗计杀魏延,死诸葛吓退活司马…。


这些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表达出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忠心护主,使《三国演义》这部奇书不仅在中国而且流传到世界,成为我国大名鼎鼎的"四大名著”之一。

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里塑造的诸葛亮这个人物造就了《三国演义》这部奇书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


神舟六


是诸葛亮造就了《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演义》造就了诸葛亮?这个问题,该如何看待呢?

我认为是诸葛亮造就了三国,同时造就了《三国演义》,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奇才,他的出世对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众多朝代之中,三国是最为人讨论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三国有诸葛亮,这样一个家户喻晓的人物。

诸葛亮从他逝世后,对整个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得到世人的敬佩,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诸葛亮死后,因君主不能给他立庙,百姓主动在路边私自立庙,祭奠诸葛亮,可见诸葛亮是多么深得民心,诸葛亮接班人姜维为了完成诸葛亮遗愿,不惜十一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刘禅投降了,姜维都还在力挽狂难,可见诸葛亮在姜维心胸多么的崇高。邓艾灭蜀后,禁止任何动诸葛亮墓,这是作为敌人对诸葛亮的敬佩。李严被诸葛亮贬后改过自新,希望得到诸葛亮重新重要,但是当听到诸葛亮死后,痛哭流涕,最终抑郁而死,可见李严对诸葛亮的罚是认可的,他也非常敬佩诸葛亮。作为老对手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感叹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表现了作为诸葛亮对手,也是极为钦佩诸葛亮。司马懿后代司马炎统一天下后,感叹到:我有诸葛亮辅佐,何至于此如此劳累,令身边的大臣无地自容。司马炎更钦佩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因为其军事才能突出,追封晋朝武兴王,可见诸葛亮在敌人眼里,地位也非常的高。

诸葛亮去世后,不但上至君主赞颂,作为大臣学习的榜样,下至百姓敬仰,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外交家、战略家、思想家、书法家、音乐家等各类领域的人,都在学习在诸葛亮才能。在三国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诸葛亮由于在百姓心中地位极高,于是纷纷要求刘禅为诸葛亮单独立庙,刘禅拒绝,不是因为刘禅恨诸葛亮,而是中国历史以来没有君主为臣子单独立庙,功臣只能以陪侍君主的身份进去庙宇。最后刘禅因为百姓的要求,不得不主动为诸葛亮立庙,从此开辟了中国作为臣子立庙第一人,从诸葛亮立庙之后,他的香火就没有断过。民间各种关于诸葛亮的事迹层出不穷,对于诸葛亮有没有发生的事迹,都加在诸葛亮身上,使得诸葛亮更加完美,诸葛亮逐渐被推上神坛,称为家户喻晓的人物,被民间推为“智圣”,成为中国忠诚与智慧的代表。

唐朝李世明、李靖非常钦佩诸葛亮,军神李靖学习诸葛亮兵法,精通诸葛亮兵法,专研诸葛亮阵法,最后辅佐李世明一统天下。李靖说:乐毅、韩信、诸葛亮占必胜,守比固。可见李靖是多么崇拜诸葛亮。

直到明朝罗贯中,这个人在民间没有名气,诸葛亮也是他的偶像,于是他开始收集各类关于诸葛亮的事迹和故事,开始编写《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小说中,既有正史也有小说的层分,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出世对于明朝引起了更大的影响,演义中不但将诸葛亮描绘的更加完美,更是把关羽推上了神坛,中国本来的武庙十哲,占据武庙位置,但是由于演义的出现,武庙的祭奠者开始换主,将祭主换为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齐名。从此之后,武庙由姜子牙转为关羽。

总得来说,因为诸葛亮的人品、才华、精神成就了他流芳千古的美名,才会有后面系列的故事,是诸葛亮成就了罗贯中,成就了《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一生的概括,只能有钱穆大师的一句话来形容:一诸葛,足以使三国照耀后世,一诸葛如两汉;


汐水柔情


回到这个问题,首先要说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之中的区别,《三国演义》中存在许多民间传说,许多情节都是为了丰富故事情节而添加进去,而《三国志》更加实记。

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刻画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角色,甚至有些神化,比如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借东风,木牛流马,空城计等等……

而据三国志记载,火烧赤壁虽然诸葛亮有参与,并出谋划策,但主要是由周瑜一手策划,更别说什么上坛借风的传说,可以说跟诸葛亮关系并不大。草船借箭据说是赤壁之战六年后的事情了,当时孙权一条船巡视曹操时被弓箭手猛烈攻击,当船快翻时,孙权命令将船转身另一边承受,这样船又平稳了,跟诸葛亮没一点关系。而空城计历史有记载,但也像演义中那么神奇,当时诸葛亮以阳关设空城计,并在城头与司马懿对话,可想双方距离有都近,而且据记载,当时司马懿有二十万大军,阳城只是很小的一个城池,司马懿的军队能把它围上几个圈;诸葛亮必败的情况下,演义却书写诸葛亮成功吓退司马懿二十万大军,显然也偏离现实。



据说诸葛亮的老婆是一个大才女,在演义中却没有记载,包括木牛流马、诸葛连弩、攻打孟获时克制禽兽战的喷火战车,据说都是他老婆画的图纸两点诸葛亮,诸葛亮做出来的,而这些功劳在演义中都归结在诸葛亮头上。


诸葛亮确实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谋将,但三国演义却也把他过度神化了,即是诸葛亮造就了《三国演义》因为他为三足鼎立的三国时期蜀国做出杰出贡献,也是《三国演义》造就诸葛亮,里面各种神奇精彩故事让他妇孺皆知。

谢谢观看,关心关注,有关必回。


小曾看看书


我们应该用辩证法看这提问。首先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三国志》正史上有较详细的记载,都是从正面上肯定了诸葛亮的功绩。他的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战略思想,构成当时天下的整个走向,使刘备明确了建国方向。他提出的联吴抗魏的方针保证了蜀国的安全,使刘备有了战略修正的机会,才能南伐扩大地盘。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保后主的品德是符合中国人的“忠、义、礼、智、信”的主流道德规范。《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唐、宋、元、明各朝民间艺人的口头传说资料,加以提炼,吸取了精华对诸葛亮进行了艺术包装,诸葛亮給神话了,用鲁迅的话:壮诸葛近似妖。让诸葛亮的形象在民间广泛传颂。我个人的观点是诸葛亮造就了《三国演义》,才使罗贯中成为天下第一才子,让《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历史四大名著之一。今天几乎大部分人都读过《三国演义》,人们从中汲取了古人的智慧和用兵之道,使中国人聪明起来,其中的贡献既有诸葛亮的功绩也有《三国演义》的功劳。


海纳百川233699882


姑且说三国演义和诸葛亮是相互成全,相互成就吧。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里,细数英雄人物不胜枚举,但是单单这诸葛亮可谓是其中风口浪尖的智者化身,不但帮助刘备建立蜀国使其能够三分天下,而且从各个角度把诸葛亮的智慧,军事,政治,甚至文学修养方面都刻画入神,入木三分。

而,诸葛亮的事迹材料也是三国演义的一大亮点。使得三国演义所表现的英雄人物更具特色,更富戏剧化。更加表现了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人生豪迈和三国时期江山才子的时代风流。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豪杰成就江山,还是江山成就豪杰?不如就说他们是共赢的吧!



鬼谷策


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三国演义中诸侯亮形容,肯定对其民间的形象有所影响,作者对诸葛亮的描写简直完美到极点,多智近乎为妖了,简直无所不能,算无遗策。

为什么?因为诸葛亮身上可以集古代读书人所向往的品质,忠君爱国,建功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他的智谋另说,但是在这一点上是历史上少有人能比拟的,所以作者对其进行了神话般的形容,使他的小说形象超越了他实际的历史形象。

那么实际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那么神?答案是没有,他确实是个智谋过人的人,但是实际上他的内政才能超越他的军事才能,没有三国演义中动不动就什么锦囊妙计,什么草船借箭,什么借东风,有一件事发生在诸葛亮去世几十年后,一个军阀占了蜀地,就认为自己有超越诸葛亮的才能,特地将诸侯亮曾经身边伺候的一个老者招来询问,自己和诸葛亮比较怎么样?这个老者已经年龄很大了,说的意思将军我看来已经很成功了,但是和武侯在世时比还是有所不及,诸葛武侯在世时我伺候多年,只是感觉他有一个优点,任何事情只要交到他手里处理,就会无比妥帖,用现代话说就是能搞定而其他人没有异议,这一点老者到现在没有看到一个人能够比的上的。

因此,客观的说真正的诸葛亮也确实是一个很少有人能比的品德能力各方面超强的人,但是却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被神话的妖人。



紫玄修行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一,数百年来万口传颂,家喻户晓。其中塑造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蓝脸的典韦、羽扇纶巾算无遗策的诸葛亮、舍身救主,百战百胜的赵子龙、老当益壮的黄忠,文武双全的周瑜,摔孩子的刘皇叔……”哪一个不深受百姓熟知和喜爱?

诸葛亮只是这其中的一个而已,所以不是诸葛亮成就了《三国演义》,只能说有了诸葛亮的三国更精彩而已!要说是《三国演义》造就了一个武圣关羽,倒是没假!

赞同的请互关点个赞,以便更好地交流学习!


白亦诗部落


近一段胡邹八扯问答层出不穷,题主问‘是诸葛亮造就了《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演义》造就了诸葛亮?’此问题是否滑天下之大稽,诸葛亮是什么年代的人?《三国演义》小说又是什么年代的事?不学无术之人能问此问题,心怀叵测腹黑之小人,才能提问他自己都说不明白的问题!


手机用户50902211138


个人觉得:首先,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之一,两者互为需要、互有影响。

其次,《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的诸葛亮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这是《三国演义》作为小说的艺术需要决定的。可以这么理解,没有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没有如此精彩绝伦的《三国演义》,一个人虽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可以影响历史进程的发展轨迹。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当然中国历史上类似这样的人不胜其数,然而除了东汉末年的三国历史颇为精彩妇孺皆知《三国演义》功不可没。诸葛亮的形象开始神话了!

第三,《三国演义》脱胎于《三国志》,罗贯中以此大量吸收平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丰富了三国故事情节、丰满了所塑造的已刘备集团为主的三国群像,特别是诸葛亮的形象。

总之,以诸葛亮为首的三国群英成就了《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把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群英从官方推向普通大众。

再多感慨一句‖而且诸葛亮如此才能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打动读书人,成为一个古代士人心中永远的理想偶像。想成为诸葛亮一样的人,却又害怕成为诸葛亮那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