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放棄研發鷹獅戰機,坦言無力與F-35A競爭,曾擊敗中國殲-11

瑞薩博公司研發的單發輕型戰鬥機“鷹獅”在1988年12月9日進行首飛,於1996年正式加入空軍服役,是第一批裝備歐洲空軍部隊的第四代戰鬥機之一,與法國的陣風、歐洲四國聯合研發的颱風戰機一起被並稱為“歐洲三雄”。鷹獅戰機主要是取代日益老化的的薩博-35和薩博-37戰鬥機,在2005年之後成為了瑞典皇家空軍的主力戰鬥機。與同樣是歐洲國家研發的陣風和颱風戰鬥機一樣,鷹獅戰機也使用獨特的鴨式三角翼設計。在服役之後,鷹獅戰機多次被外界與美國F-16和中國殲-10戰機進行對比,而且也憑藉出色的性價比鷹獅戰機出口多個國際,成為薩博公司的拳頭產品之一。

瑞典放棄研發鷹獅戰機,坦言無力與F-35A競爭,曾擊敗中國殲-11

而在近期,據國外一架軍事媒體報道,瑞典薩博公司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程師透露,薩博公司已經開始考慮放棄研發鷹獅戰機的替代者,也就是薩博公司自己的五代隱形戰機項目。該工程師表示,儘管薩博公司擁有先進和豐富的航空技術,但是卻依然在很多方面嚴重依賴美國的技術,坦言無法在五代隱形戰機上與美國F-35A戰機進行競爭。最明顯的就是鷹獅戰機的發動機來自美國通用電氣研發的F404,同時瑞典也無法研發和生產先進的中程空空導彈,對於非常依賴超視距攻擊的歐洲戰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瑞典空軍採購了大量AIM-120C空空導彈,這款導彈可以賦予鷹獅戰機超過100公里的超視距攻擊能力。

瑞典放棄研發鷹獅戰機,坦言無力與F-35A競爭,曾擊敗中國殲-11

雖然美國洛馬公司研發的F-16是現役中參與實戰次數最多第四代戰鬥機,而鷹獅戰機從未參與過任何實戰任務,但是這也並未影響鷹獅戰機在國際軍火市場受歡迎的程度。與F-16戰機相比,鷹獅戰機在出口時並沒有附加太多的條條框框,並且還提供了大量的升級和改進服務,最關鍵的是鷹獅戰機最新的改進型號鷹獅-E戰機已經開始推向國際市場,對於現役的F-16戰機來說擁有較大的優勢。鷹獅-E戰機除了換裝新型動力系統和航電系統以外,還增加了內部空間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料,並且還加裝了兩個額外的武器掛架,最多可以實現12枚各類型導彈同時掛載。雖然鷹獅-E戰機的作戰性能較強,但是其採購單價卻能夠與美國F-35A戰鬥機相媲美。

瑞典放棄研發鷹獅戰機,坦言無力與F-35A競爭,曾擊敗中國殲-11

西方軍事專家認為,鷹獅-E戰機將會是瑞典薩博公司最後研發的一款戰鬥機,因為五代隱形戰機除了需要合格的發動機、航電系統和其他電子設備以外,武器系統等依然都考驗一個國家的航空技術儲備。而且因為其技術機密性和造價過高的原因,五代隱形戰機很難實現像四代戰機大規模出口,再加上未來各國大部分都會採購F-35A隱形戰機或者蘇-57,所有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薩博公司考慮放棄研發五代戰機。對於中國軍迷來說,對於薩博戰機最熟悉的還是其在演習中曾經擊敗了中國殲-11A戰鬥機,這個“仇”後來雖說被殲-10戰機給報了,但是不可否認的鷹獅戰機依然是一款優秀的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