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我第一次聽他的課是在2015年。”吳曉波老師對這個時間節點印象深刻。

吳曉波老師口中的他,指的是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

2015年4月,吳曉波頻道舉辦了第一場“轉型之戰”大課,需要邀請一位講師,他既要有互聯網的基因,還要對製造業熟悉,放眼國內,還真不好找。最後確定,請吳聲老師來講。

聽完課後,吳曉波老師在觀後感裡這樣寫到:“聽眾彷彿坐進了一個近乎暈眩的信息大轉盤。他講課的那陣子,總理剛提出了互聯網+,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觀念的破壁和新方法論的營建。這一點,吳聲做到了。他一下臺,就有十多個企業主追著他跑。”

“開腦洞”“案例多”“信息密度高”“每次遇見困擾,吳聲老師的理論總會閃現”,此後吳聲老師很多的演講裡,百匠君都會收到這樣的反饋。

今年12月30日,珠海橫琴島,吳聲老師將在吳曉波年終秀上做《群峰並起刷新消費場景》的主題分享,300位新匠人將在現場和我們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過去我們經歷了哪些消費場景迭代?如何實現固有觀念破壁?2019年,會有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帶著這些疑問,百匠君採訪了他,為你提供一些劇透。

吳聲老師最初的演講題目是《新消費的特徵與機遇洞察》,在和百匠君定稿的時候換成了現在的主題——《群峰並起刷新消費場景》。

前者聽起來像一本書,後者聽起來更像一次交流。

這是第一次,百匠君的採訪從拆解演講題目開始。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群 峰 並 起

第一反應,百匠君認為“群峰”代表著幾個割裂的存在。

對於這樣的理解,吳聲老師不置可否,反而給了百匠君一條時間線。

1979年、1992年、2000年、2008年、2018年。

他說,今天討論場景的升級和物質最大化的迭代分不開,改革開放是非常清晰的標誌,此後基本每隔十年,我們都能看到場景的更迭。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改革開放初期,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就是,一個人成家立業的時候,大家會問,你家有沒有縫紉機、冰箱、洗衣機。蘇南模式、義烏模式、倒爺、價格雙軌制、國有企業改革、民營企業崛起、深圳特區,種種場景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觀念的衝擊,它是以物質衝擊為代表的。

1992年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大家對物質有了扁平的認知,我們知道了日本電器、德國製造、美國汽車,場景的轉變是基於我們對國際化、全球化的理解。

下一個新消費形態的典型範式就是電子商務。以1999、2000年前後噹噹、卓越相繼成立為標誌,電子商務帶來了非常重要的消費概念更新。

到了2008年,電子商務越來越深入人心,尤其有了雙十一之後,我們對於物質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多樣化成為了主旋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年,越來越多小的圈層、亞文化成為小眾的現實,小眾的趣味開始定義大眾流行。

1979年、1992年、2000年、2008年這四個節點,是一代人和技術信息關係變化的重要時間節點。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吳聲老師在這條延展的時間線上看到了消費場景的迭代:物質從匱乏到盈餘,渠道從實體化到融合化,消費者從標準化到個性化。

到了2018年,我們不僅有線上購物的升級,還有傳統意義上的百貨業的升級。多樣化的時代,背後是場景的豐富。

你是喜歡電競還是德撲,喜歡馬拉松還是瑜伽,不同的人群調性標籤因為這樣的審美分層,被劃分為一個又一個的部落,或者說社群。這也是我眼中的“群峰”。

他們是一個個“雞犬之聲相聞”的部落,彼此具備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屬性,卻在“並起”的過程中,打破了“次元壁”,成為了看似割裂實則交互的“群峰”。

“聰明人,會從這裡看到機會。”吳聲老師這樣總結。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刷 新

這是一個動詞,在吳聲老師的演講題目裡,主語是“群峰並起”。

但是刷新的背後站著一群人。

“40年,我們對產品的訴求終於從‘需要’變成了‘想要’。”這是百匠君這次採訪裡聽到吳聲老師語氣最強烈的一句話。

“想要”的東西定義了我們是什麼,“想要”才能更多地指向不同的人群和亞文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樣的刷新從支付邏輯可見一斑,從現金到信用卡到貨到付款最後是移動支付,其實隱含的邏輯就是支付手段的便捷性和效率的遞進,也表明消費文明的升級。

這不是60 後、70後、80後、90後的專屬標籤,也不是00後登上了歷史舞臺,它的本質是一代人和技術關係的迭代,是人對網絡文明、全球化認知的分層。

迭代的過程中,大家逐漸獲得了理解自己的一種能力,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以前用戶的場景是被商家、被渠道、被流量定義的。現在,從小紅書到知乎,從微博到微信,用戶逐漸擁有了完整的信息對稱能力,每位用戶都是超級個體。

每年都要看上百家案例,吳聲老師說,他很開心,在產業鏈上他已經看到大家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這是一個消費者主權的時代。

消費者背後,一群溫暖的生產者正在為“刷新”蓄力。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去年年終秀,吳聲老師的演講裡重點提的是新中產。今年,在新中產之外,他頻頻提起新匠人。

他說,新匠人們是消費者主權時代願意去鑽研並滿足用戶訴求的“新生產者”。

他眼裡的新匠人是有溫度的。新匠人的產品或許是可替代的,但是新匠人卻沒人能替代。他們通過產品讓我們知道美好是有意義的,新匠人就是從“需要”到“想要”的範式中生逢其時的狀態。

今天新匠人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個技藝傳承的問題,它的本質是在推動這個時代社會觀念的進步。

他們用產品把美好一一奉獻在用戶的眼前。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消 費 場 景

在吳聲老師的眼裡,所有的消費場景更新,其實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

“以前,我們對消費的指向是粗放式的,你家有電視,你開小汽車,你穿運動鞋。現在是聯名款,比如很多企業都會來找吳曉波頻道聯名:亞朵吳酒店、吳酒、新匠人×故宮宮廷文化等,這樣的產品背後是分層的個性化匹配。”

仔細去研讀這些消費場景,會發現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個是用戶本身的迭代,一個是技術的迭代。

以前想要你把自行車送到我家,很多技術能力是不支撐的,那個時候物質是稀缺的,無論多麼便宜它都是稀缺品。

而現在,我們和技術的關係要怎樣協調?

中國新經濟有了快速發展並在與傳統經濟對立的同時,要如何對其進行解構與融合?

個性化人群的消費模式有什麼特點?

這又預示著多少行業機會?

商業公司應如何提前佈局?

2019年,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會在哪裡?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12月30日,珠海橫琴島,這些問題的答案,吳聲老師會當面告訴你。

12月30日 珠海橫琴

“預見2019·國運70” 吳曉波年終秀

吳聲老師將分享他的所感所想

你從來都不是被00後拍在沙灘上的|吳曉波年終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