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遇到它,請帶回家,藥食兩用,可遇不可求!

在野外遇到它,請帶回家,藥食兩用,可遇不可求!

談到蘑菇,可能更多人只認識那些平菇,杏鮑菇,金針菇之類的常見蘑菇,這類蘑菇算是餐桌上的熟客了,也許還有些農村生活經驗的,會去山裡採些紅蘑,松蘑,草蘑等等,而今天我們來說一種蘑菇,雖然不常見,但卻讓熟悉它的人,如雷貫耳了,去農村的時候如果遇到,請一定要到回家哦。因為其價值十分珍貴,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了。那麼是什麼蘑菇呢?它就是——羊肚蘑,可能很少人聽過這個名字吧,那麼今天就順便了解一下吧。

在野外遇到它,請帶回家,藥食兩用,可遇不可求!

羊肚蘑,小編也是偶然一次下鄉遇到的,那時候根本不知道它屬於蘑菇,只是覺得這玩意長得很奇怪,後來問了老農民才知道它的名字。不過為了對它認識多一點,小編經過查詢相關資料,總結了下並且順便告訴大家吧。據瞭解,羊肚菌,在我國的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南、河北、北京、湖南、貴州等地區均有分佈,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菌類蘑菇,有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適宜中老年人、陽萎、早洩、性功能減退,性慾冷淡性慾冷淡的人、婦女、腦力工作者食用。

在野外遇到它,請帶回家,藥食兩用,可遇不可求!

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

在野外遇到它,請帶回家,藥食兩用,可遇不可求!

羊肚菌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劑,能有效的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對體內黑色素的形成有很強抑制作用,女性食用可起到祛斑美容效果。羊肚菌中還含有抑制血小板凝結的成分,可有效的抑制血液的凝結,藥效比阿司匹林強太多,因此,食用羊肚菌還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

市面上見到的羊肚菌多數是幹品,這是因為羊肚菌產季很短,保鮮極為困難。食用時首先要將羊肚菌幹品發開。發泡羊肚菌很有技巧,不能用開水,也不能用冷水,要用四五十度左右的溫水,這種溫度的水既能保證羊肚菌的香味發散出來,又不會破壞羊肚菌的口感。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鐘後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淨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澱泥砂後要用於燒菜。切記這酒紅色的原湯是羊肚菌味道和養分的精華所在。(本文旨在普及植物知識,請勿當做藥用指引,切勿親自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