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杭州第3個不下雨的日子 週六又要下雨

今天是12月杭州第3個不下雨的日子 週六又要下雨

進入12月以來,杭州像是被陰雨上了魔咒,來自杭州市氣象臺的數據,截止到昨天,僅12月1日和昨天一頭一尾是晴的,其餘全是雨雪天。嗯,今明兩天也不下雨。氣溫也是一點不友好,特別是最近這些天,北風呼呼地吹,簡直冷到不想講話,每天出門,保暖全靠抖。這才剛入冬沒多久,就這麼冷,真的科學嗎?

週六又要開始下雨了

浙江省氣象臺說,這麼冷,主要是受到前期寒潮天氣以及雨雪過後天空放晴造成的輻射降溫影響,昨天杭州最低氣溫2.7℃,雖然沒有打破12月9日-0.4℃的最低紀錄,但對於南方人來說,這種冬日早晨晴冷的殺傷力不比溼冷時候小。

讓人稍微感到點欣慰的是,今明兩天依舊沒有雨,但是想要有大太陽可能有點難度。杭州市氣象臺預測,今天多雲,2℃-8℃,北風3-4級;明天多雲轉陰,3℃-10℃,東北風2-3級。這兩天都有陽光,但力道不足,更悲催的是,從週六開始,受暖溼氣流和弱冷空氣先後影響,又要新一輪下雨了。

隨著地面冷高壓減弱東移,今天開始溫度在緩慢回升中,但畢竟已經進入冬天了,總體還是偏低,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天全省依舊是大寫加粗的“冷”,厚圍巾、羽絨服,最抗寒的過冬裝備都可以穿上身了。本週最高溫預計8℃-13℃之間。

總歸,難得的沒有下雨的日子,把該洗的洗了,該晾的晾出來吧。錯過今明兩天不下雨,又要等上好幾天了。

南方溼冷PK北方風冷

昨天看到網上有人討論關於南北方冬天的冷,南方人對冬天最深的印象,是被溼冷支配的恐懼;而北方人則最怕冬天颳大風,冷風一吹簡直能穿透身體,連骨頭都有刺痛感。那麼,在同等氣溫條件下,究竟是風寒殺傷力更大,還是溼冷更勝一籌?

中國氣象科普說,溼冷和風寒,描述的都是人對外界氣溫的主觀感受,即體感溫度。除氣溫外,風力和相對溼度是影響體感溫度最重要的兩個氣象條件。冬季時,南方相對溼度常常在70%以上,陰雨天時更高,風一般不大。北方大部風力在2、3級左右,空氣較為乾燥。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體感溫度公式,在5℃時,相對溼度達70%,體感溫度為2.6℃。風力達3級,體感溫度為4.3℃。照這麼看來,在同等氣溫條件下,南方人民過冬要更艱難一點,更容易遭受溼冷的魔法攻擊,而北方遭遇寒風刺骨的幾率相對比較低。

當然,北方的朋友不要不服氣,雖然大部分時候室外溫度比南方人低,但只要回到室內就是最好的取暖方式,而好不容易從寒風中抖回家的南方人,進了門發現家裡,更冷。

接下來,冷空氣一定是一個接著一個來的,而且威力越來越猛,所以,大家一定要裹嚴實,注意保暖。

今天是12月杭州第3個不下雨的日子 週六又要下雨

網紅食材藜麥怎麼吃

天一冷,大家是不是就覺得饞,不自覺地想吃東西?減肥一族最痛苦,總是掙扎在吃還是不吃之間。有沒有發現?這一兩年有種食材突然在健身圈與減肥圈走紅,賣點就是“健康”和“減肥”,它就是——藜麥。

藜麥是什麼鬼?上網隨便搜搜,關於這種原產南美的作物的帖子多如牛毛,特別是很多賣藜麥的店家,貼出的數據看起來讓人無比心動:含有的鈣是牛奶的3倍、能滿足人體所需9種氨基酸、富含大量微量元素、高於大米2倍的蛋白質……

但也有很多人說,它的功效都是炒作出來的。像前不久BBC推出的紀錄片《健康飲食的真相》裡就說了,經過科學研究,藜麥也就是一種普通主食,只是它的升糖指數確實比大米低。

升糖指數,是指食物進入人體兩個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最好多吃一點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從這點來說,藜麥比大米更適合糖尿病患者。

今天呢,我們不多討論藜麥的營養問題,只想說,作為一枚吃貨,藜麥可以怎麼吃。把它和大米一起做成雜糧飯和雜糧粥就不用多說了,搞點花樣,吃飽才能對抗寒冷,是不是?

@藜麥雞胸豆腐丸

主材:藜麥、雞胸、豆腐、香菇、小油菜

配料:黑胡椒粉、蒜鹽、姜粉、料酒、雞蛋、洋蔥碎、烤雞調料

藜麥煮熟後本身無味,許多人可能並不喜歡它的顆粒感。但做成藜麥雞胸豆腐丸,比單純的藜麥口味更豐富,做起來又不復雜。

步驟:

1.香菇和藜麥洗乾淨,分別提前泡發3小時;

2.雞胸肉去掉多餘的脂肪和筋膜,切碎後加入姜粉、蒜、鹽、料酒、黑胡椒粉、雞蛋、洋蔥碎、烤雞調料,順著一個方向攪打上勁;

3.小油菜洗乾淨,選取葉子部分切碎,擠出多餘水分;

4.香菇切碎,豆腐捏碎,全部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勻;

5.用手將肉餡搓成均勻的丸子,表皮裹上藜麥,放入蒸鍋,大火蒸20分鐘即可食用。

@藜麥無花果沙拉

主材:藜麥、豆苗菜、無花果、杏仁片

配料:胡椒粉、鹽、糖醋汁、橙子果肉

用藜麥做沙拉現在很流行,可以借用其他水果的酸甜,或者調製獨特的醬汁,如酸奶汁、糖醋汁等,讓藜麥的口味變得更好。

步驟:

1.藜麥提前泡發,鍋中煮熟,喜歡有嚼勁的建議不要煮太久,保持藜麥稍硬的口感;

2.橙子剔出果肉,一部分果肉擠榨出果汁,一部分果肉切成碎丁;

3.藜麥出鍋放涼,與橙肉和部分橙汁混合,再用胡椒粉、鹽等調味,澆上沙拉醬汁後襬盤,最後點綴杏仁片、豆苗菜和無花果即可。

今天是12月杭州第3個不下雨的日子 週六又要下雨

@藜麥南瓜飯

主材:藜麥、蝦仁、山藥、青豆、玉米粒、胡蘿蔔丁、小南瓜

配料:鹽、橄欖油

這是一款做好了會很精緻的菜,搭配北歐風擺盤,效果非常有米其林範兒。山藥、蝦仁、胡蘿蔔都有獨特的香味,食材搭在一起會有不錯的層次。

步驟:

1.將藜麥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煮開15分鐘,倒入過濾網,瀝乾水分備用;

2.小南瓜切開,挖掉瓤,上鍋蒸10分鐘,注意保留小南瓜的外形;

3.將胡蘿蔔、山藥、南瓜切丁,燒熱水依次將青豆、山藥丁、胡蘿蔔丁、玉米粒、南瓜丁焯水,並把蝦仁煮熟;

4.將所有焯好的食材放在一起,加入少許橄欖油和鹽攪拌均勻,再加入瀝乾水分的藜麥,裝入蒸好的南瓜裡就完工了。

@藜麥焗彩椒

主材:藜麥、彩椒、玉米、蘋果

配料:洋蔥、蘆筍、馬蘇裡拉芝士、鹽

這是一款比較西式的焗飯,因為有芝士的加入,所以口感不會差,但別指望它讓你減肥,有芝士,熱量不會低。

步驟:

1.藜麥蒸熟或煮熟濾水;

2.將蘋果、洋蔥、蘆筍切成小丁,將玉米剝成粒;

3.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放入洋蔥、蘆筍和玉米粒炒香;

4.加入蘋果和蒸熟的藜麥,再加適量鹽調味,並翻炒均勻;

5.在彩椒蒂的部位平切,掏空彩椒,將炒制好的藜麥飯倒入彩椒中,厚厚地鋪上一層馬蘇裡拉芝士,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用180℃上火烤制10分鐘即可。

這款菜品最好趁熱吃,因為芝士融化後的拉絲口感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