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抚养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孩子?

朱维妙


婴儿在6、7个月的时候,开始对特定的人产生特有的依恋,如果这个依恋对象离开了,婴儿就会表示抗议。以孩子和母亲为例,如果孩子的母亲离开了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愤怒地抗议,然后会安静地绝望,最后会表现地冷淡疏离,仿佛对母亲毫不在意。这种抗议→绝望→疏离的顺序,是孩子对依恋对象离开后的标准反应。

与成群结队的动物比起来,离群索居的动物更容易遭受到天敌的攻击。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年幼、生病和怀孕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依赖行为,因为这些情形下个体面对攻击的时候会显得更脆弱。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够和自己共同面对危险的对象。

依恋并不等同于依赖。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对于外部世界是最依赖的,但是,依恋却要在婴儿6、7个月的时候才出现。依赖会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减少,而依恋则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一个成年人依赖别人,我们会认为TA不成熟;如果一个成年人无法与他人建立依恋关系,我们会怀疑TA是否情感成熟。

亲密的人际关系被认为是人类健康和幸福的基础。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社交软件越来越多样,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会因此而产生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和那些关系并不亲近,却有助于我们建立自我意识的人打交道,比如,邻居、快递员、售货员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依恋,因为习惯了和TA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如果换一个人的话,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智来智往


估计很多人看到“安全依恋”这几个字一头雾水,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什么是“安全依恋”,然后再谈如何抚养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孩子?

孩子和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有四种:安全型依恋,抗拒行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最健康最理想的依恋关系,这里只详细介绍“安全型依恋”,其它三种依恋关系中,孩子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这里不再做具体介绍。

什么是安全型依恋?

发展心理学家安斯沃斯设计了陌生情景实验,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步:妈妈和小婴儿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让婴儿自由玩耍。第二步:一个陌生人进入这个房间,妈妈离开房间。第三步:陌生人离开房间,妈妈返回房间。


实验过程中小婴儿的反应变化非常明显,安斯沃斯和她的研究者们将小婴儿的变化都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小婴儿的表现是:妈妈在时,小婴儿能很好的适应陌生环境,并能自由的探索环境周围的事物。妈妈离开,陌生人进入后,小婴儿会表现出不安的心理。但妈妈返回房间后,小婴儿会立即向妈妈寻求安慰和抱抱。

而其它三种依恋关系中的小婴儿表现的有些复杂:妈妈在或不在,都不能自由探索环境,妈妈离开时反应漠然,妈妈回来后不会寻求安慰,可能会对妈妈拳打脚踢,可能会一直黏在妈妈身边不去探索,对妈妈的情绪会有些矛盾等等,小婴儿的这些表现说明没有与妈妈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如果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依恋关系糟糕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不合群,没有办法融入群体生活,性格冷漠,攻击性很强。

安斯沃斯和他的研究团队所得出的安全依恋型孩子的表现是一种

非常理想的状态。现实生活当中,只有极少的孩子才能建立这种理想的安全依恋关系。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的能够给孩子最高质量的陪伴,在养育孩子时,让孩子尽量朝向安全型依恋关系发展。


到这里,终于谈到了题主的问题。

如何才能抚养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一、照料者或者抚养者不要变来变去

在孩子不到三岁时,抚养者最好是妈妈。妈妈上班后没时间怎么办?最好选择固定的抚养者,尽量不要这周外公外婆,下周爷爷奶奶,孩子越小,适应能力越弱,如果频繁的更换抚养者,会让小婴儿缺乏安全感,无法跟抚养者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二、给孩子提供安全的心灵港湾

父母或者抚养者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孩子在外受到挫折,遇到困难时,家里始终都有一个温暖的人会安慰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让孩子陷入孤独的境地。

三、及时满足小婴儿的需求

小婴儿不到一岁时,哭了,饿了,困了,尿了,大人尽量及时满足他。不要以为满足小婴儿是溺爱,不到一岁的宝宝还没有心智能力能够要挟父母,小婴儿的需求基本都是围绕生理需求展开的,或者说是条件反射展现出来的。大人越及时满足宝宝,小婴儿越能跟抚养者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四、养育孩子不要太粗糙

大人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敏锐的回应孩子,孩子出现问题时及时帮助孩子,正确引导孩子。陪伴孩子时,尽量做到全心全意,好的陪伴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父母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来至少半小时,高效的陪伴孩子。

精神分析学认为,孩子的人格在六岁就基本定型了,六岁后的人际关系、性格、能力等都是在重复六岁前跟抚养者建立的内在关系模式,所以,孩子越小,越需要精细的养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