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人搓澡,而南方人不搓?

唐那人


这或许是从古至今慢慢的养成的习惯吧,北方南方的温度差异,洗澡的频率

我是山东的,春夏秋洗澡频率高,冲一下而已,很少搓,冬季的话可能几天,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那时候身上就感觉脏

我个人感觉这是南方北方不一样的地方的原因吧

而且,北方泡澡的话,一泡,身上一搓就有

长时间环境温度差异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吧


唐朝地铁


笔者是内蒙古人,套马大汉一位,曾在武汉学习,重庆工作。第一次来到大武汉,准备洗澡的东西时,带来的搓澡巾都将南方的同学震惊了,他们表示从来没见过,重庆也一样,不用搓澡巾。看的出来题主也是位北方人。

回答问题一,南方人不搓澡能洗干净吗?

能洗干净。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南方的人(不仅仅是南方人)需要高频率洗澡,武汉和重庆的天气是南方的典型天气,温热、潮湿、无风,基本需要每天洗,最多两天洗一次。洗的勤,也就洗干净了。2、虽然不搓澡,但是南方有浴花,配合沐浴露,产生大量泡沫,是搓澡巾的良好替代品,也能洗干净。3、南方干净,没有大风,灰尘少,身体不会粘上较多灰尘,身体不会太脏,不太需要搓澡巾。

回答问题二,为什么只有北方人搓澡?

1、风沙大,出了汗以后沾染大量灰尘,清洗时候需要强力辅助工具(搓澡巾)才有效。2、北方人洗澡频率并不如南方大,可能和北方缺水的地方较,人们没有高频率洗澡的习惯。隔几天才洗一次,需要强力清洗一下。

后话:笔者用过浴花后,觉得浴花相对比较温柔,对皮肤损伤肯定小一些,就一直用浴花了。


康乐苑


我的同寝室有一位四川姑娘,上大学之前都不知道搓澡巾是啥,第一次一起去洗澡,姑娘看着我们一个个“自残”,心疼极了。全程洗澡她只用了十几分钟搞定,我们另外三个北方人足足磨叽了一个小时。后来第二次去洗,她为了迎合我们的速度,故意放慢,然后尝试用搓澡巾,结果一搓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没有掌握正确搓澡方法的她,真是皮开肉绽的感觉。上一个寒假,别人都往家带大学当地的特产(大学在山西读),比如带点醋呀什么的,只有川妹子一个人默默的买了十个搓澡巾带回了她大四川。后来听说十个搓澡巾被分别赠予了她的亲朋好友,她周围的小伙伴都爱上了搓澡。😂



Fern_陈哞哞


看评论实在淡定不了了,我是辽宁人,在南京,芜湖,昆明都待过,比较有发言权了吧。先说北方,我小时候大众浴池已经比较普及了,但是老家那时候热水器还没倒家家都有的那种程度。在6到9月份的时候用大洗衣盆在院子里用太阳晒热水,每天晚上家人洗澡用,最多一个星期肯定要去浴池搓澡的,要不然毛巾一擦都有泥垢。几天不搓澡身上都刺挠的不行。因为,北边气候干燥,风大,没有南方气候那么湿润,城市树木也少,东北这边烧的是煤,大风一刮,都是土,你就是个水晶人吹一天也能搓下二两泥来。冬天只能在家简单洗洗,零下二十多度,哈尔滨那边零下三十多度,没浴霸,不怕感冒你随便洗。现在都住楼房了,基本上每天都冲冲澡,但是隔几天还是得去搓澡,先冲澡,打遍肥皂,千万不能用沐浴露,沐浴露用完皮肤打滑,搓不下灰。然后泡澡,泡二十分钟后去搓澡,有条件可以做个奶浴和按摩,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在说南方,南方的冷是阴冷,我们这边是干冷,南方的热叫潮热,北边是燥热。夏天刚到南方的时候,有种在汗蒸房的感觉,分分钟衣服就能被汗打透了,身上发粘,要是不洗澡的话感觉第二天身上都能长出蘑菇的感觉。但是,在南方,灰尘,也就是我们说的皴,确实比较少,白衬衫穿一天领子不会变色,冲凉后身上就比较清爽了。所以说,不是北方人不爱洗澡,南方人不搓澡,气候,生活条件决定了哪里的习俗,哪里都有爱干净的,哪里都有邋遢的,不用地域攻击,请尊重当地习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懒蛋吃货113918076


关于洗澡:北方人叫搓澡,南方人叫冲凉?

2014-09-24美浴生活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有讨论在洗澡习惯上是有南北差异的问题,北方人好像喜欢用毛巾搓澡的多,并且有专门的搓澡巾。也蛮多数量的北方人在很奇(Yan)怪(Su)的问:你们南方人不用搓澡巾能洗的干净吗?

这个。。。由于我不是北方人,也难得去北方,以前去的时候也没怎么注意洗浴搓澡的搓澡巾长什么样子,只好在网上补了点课。不过在上海的浴室里倒是有看到过有人拿块浴室提供的毛巾在很用力的搓擦身体,还有专门擦背的服务,服务员可以很努力的把毛巾卷在手上搓擦,直到身体皮肤泛红,看的我有点触目惊心,老觉得这个是在虐待自己啊。

直至前几天在微博上请教了网友才知道,北方的搓澡巾搓起来比我看到的更厉害,搓澡巾的质地相对比较粗,给我感觉上像砂纸一样,那也太厉害了,这是可以直接损伤皮肤的,过度的清洁也可使皮肤上的保护性的油脂完全搓掉,使得皮肤干燥。过多的搓落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细胞,也会大大的降低皮肤的保护作用。

如果再不注意搓澡巾的卫生,尤其是与他人共用搓澡巾,深入到皮肤表层的搓澡巾还可能传播一些皮肤疾病。

尤其是干性皮肤、冬痒症、鱼鳞病、湿疹等皮肤性疾病的人更不应使用搓澡巾,彻底洗去了表皮油脂后失去保护,反而使得抵抗力下降,疾病加重。

我大约了解了下,也是因为早年北方缺水,洗澡时间间隔相对较长,所以洗澡时会注重清洁程度,洗的会比较彻底。但是现在毕竟条件比过去要好很多,基本家家户户都有浴室,都可以很便宜、很方便的买到诸如沐浴露、洗浴用的香皂等等,基本上至少在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会至少一二天就会洗次澡,已经没有必要像以前一二周洗次澡一样这么用力的搓擦。

可能很多人已经习惯这样洗澡了,这个世界上最难改的就是习惯,只是习惯有好有不好,这种有损健康,至少也是有损皮肤的习惯个人建议还是试试其它的方式,温柔点对待你的皮肤。

******************

说说南方人的习惯,个人不可能代表所有南方人,只是说说不同,上海的洗澡用的工具我是知道的。

上图这东西可能都知道,北方叫丝瓜络,南边上海附近叫丝瓜筋。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出产,以浙江、江苏、江西等地的质量较好。(图是网络上找的,如有问题请与我联系撤换)

丝瓜筋的用途也很广,好多地方主要用它来洗碗,甚至还能入药,不过上海主要用它来洗澡。

洗澡也并不是用来搓澡的,主要还是用来打上沐浴露或香皂,使得泡沫丰富作用,然后轻轻擦拭身体,不太会很用力的搓擦。

丝瓜筋在欧美和日本等地使用也很普遍,用途很我们差不多,大多数还是用来洗澡的,他们一般会在丝瓜筋上装个木柄,以方便擦拭自己后背。我自己也喜欢用丝瓜筋来洗澡。

丝瓜筋缺点是新的时候太硬,等用旧了又太软,不硬不软的时间太短,需要不停的换,好在便宜。

******************

还有一种东西叫沐浴球,可能因为现在丝瓜筋不流行了,在城市里也比较难以买到,所以在很多超市里都有卖沐浴球的。一般是尼龙材料制作,很便宜,好一点的会用植物纤维制作,也有磨砂型的比较粗硬的款式,上海看到很少。一般喜欢用沐浴露的喜欢用这个,稍微倒上一点沐浴球就可以起大量的泡沫。

缺点是这玩意是尼龙制作的,触感不怎么舒服,和塑料耙子在身上抓区别不大,也不够高大上。

******************

还有一种洗澡工具我要隆重推荐的,就是天然海绵,英文叫Sea Sponge,人造海绵就是根据这个来的。海绵是动物,是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既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躯干和四肢,更没有神经和器官。它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着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和珊瑚差不多,活着也是不易。

天然海绵长的并不怎么样,但是优点很多:

1. 当然是纯天然,吸水性强,是人造海绵的2-3倍。耐用,富含矿物质,不会起静电,天然海绵不易长霉菌。人造海绵使用一周后就产生细菌。

2. 天然海绵的PH值的酸碱度适中,湿润后超级柔软,在欧美被很多皮肤专家推荐用于婴儿以及皮肤敏感人士使用。婴儿的皮肤比成人要薄很多,现在欧美已经普遍使用天然海绵给0-6个月的婴儿洗脸洗澡。

3. 天然海绵的清洁力度是普通用手的数倍,可用于深层洁面和洁肤,去角质和预防粉刺。即便擦拭浴缸也要比人造海绵快一倍。

4. 用途广泛,还可以用于卸妆,只要稍微倒点卸妆用品在海绵上,使海绵湿润即可,可深层清洁,效果很好。当然也可以洗碗,擦拭高档皮具等等,反正和擦拭相关的都可以试试。

注:人造海绵一般由聚氨酯材料制成,还有点轻微毒性,出厂前会用消毒剂浸泡,所以不但洗澡不要用了,洗碗也少用,我对这个没研究,现在市面上大概也就3M的可能靠谱些。

天然海绵在古罗马时代希腊人就知道海绵的好处了,广泛用于洗澡洗碗,还用于做油漆刷子,头盔的衬垫等,到今天希腊等地方出产的海绵还是最好的之一,在地中海、红海等地方很早就开始人工养殖了。

个人原以为用天然海绵洗脸洗澡应该已经是常识了,特别是女孩子,但是周边一圈了解下来不是这样,大多还是在用沐浴球,或者是洗澡勤快的直接拿手擦沐浴露,所以这篇特地推荐下这个绿色、天然的洗浴工具。

而且这东西不贵,一般在某宝上的价格几十块人民币就可以,虽然在希腊、澳洲好的大概也要几十块美金了,不过一般选希腊产的几十块的也足够了。

根据硬度,也就是粗糙程度不同有分洗澡或洗脸,以及婴幼儿用等选择。


美浴生活


个人脚得还是习惯问题。刚上大学的时候,寝室哥儿6个。老大贵州,老二邯郸,老三福建,老四老五黑龙江,老六湖南。第一次一起打完球去澡堂子洗澡,见到我(老四)和老五用搓澡巾在身上咔咔地蹭,弄得皮肤通红,老二倒是没吃惊,其他三位当时就问了。然后我们就搓澡巾一事进行了一番辩论,南方三个认为南方天热,天天冲澡,身上不埋汰,所以从来没用过搓澡巾,也没必要用;而北方三个认为南方人不搓澡是怎么生存下来的?不得埋汰死啊。最后,南方哥仨用了一次搓澡巾,被弄的龇牙咧嘴的,当看见自己身上搓下来一地的皴时,顿时傻眼了,靠,原来这么埋汰,而且搓过澡后身上想被按摩了一番,非常舒服和解乏。后来他们也就爱上搓澡了。毕业多年后,有幸到南方,才发现,南方真的没有搓澡巾卖。


GBRJay


哈我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后来自我解答了,自我感觉还是蛮有道理的,哈哈。我是一个地道的山西人,机缘巧合来到广西上大学。全宿舍五个人,除了我一个北方,四位全是广西本地的。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南北方文化差异立现,其中就包括这个搓澡问题。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搓澡巾真的很不习惯,感觉还像没洗干净,最后忍不住买了个洗澡巾。他们看到的时候都惊呆了,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到这种东西。但实际上我感觉在南方确实不怎么需要这种东西,我在家能搓灰,在广西基本没有。我感觉是因为北方较干,灰尘颗粒漂浮在空中,容易被吸附到人体上,而南方潮湿,就算夏天也是潮热,灰尘颗粒不易被吸附,而且南方树木众多,绿化较好,没有北方那么多灰尘。


有一天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过去,南方天气热点,人们天天洗澡纳凉,有的地方一天几遍,加上水资源丰富,洗澡方便,常态化了,所以身上不怎么脏。反之,北方温度低点、水资源少,洗得少,身上积累的灰多,除尘就得下功夫。




漆毅淮安



你这个说法扬州人肯定不同意。扬州的搓澡师傅天下闻名,据说还得到过乾隆爷的亲笔题字。鼎盛时期的扬州大大小小澡堂能有接近2000家,扬州总的常驻人口也才只有400万。从这个数据你就知道扬州人能有多爱搓澡了。扬州算标准的南方城市吧。


当然,总体上而言,题主所提的问题是有意思的。笔者本人出生在北方,在南方生活了近20年,确实能明显感受到南方人在总体上是没有北方人喜欢搓澡的。像在广州,你几乎很难找到有搓背服务的地方,偶尔一些水疗会有搓背服务,师傅也是从扬州过来的。由于在广州的搓背生意一般,很多师傅都已经离开了广州。


为什么南方人搓背的少?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洗澡频率的差别。南方人洗澡的频率比北方人高,洗澡次数太少的话身体容易藏污纳垢,自然更需要搓背。第二,文化的差异。南方人对身体的隐私比较羞涩,不太习惯赤条条得在陌生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身体,北方人的文化对此并不在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南方人在北方不习惯在公共澡堂洗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比较担心的是,北方人对搓澡的需求也在下降。根据我有限的观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北方人洗澡的硬件条件快速改善。过去,受困于经济因素,北方人洗澡一般只能在公共澡堂进行,因为家中一般不具备洗澡的条件。即便硬件条件不行的时代,北方夏天时公共澡堂的生意也不行,就是因为夏天可以在家中洗澡。如今北方人洗澡的硬件条件解决了,那北方公共澡堂的衰败也就在清理之中。一旦公共澡堂衰败了,搓澡师傅还怎么生存?


据说宋的史书中就已经有了搓澡的文字记录,这项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恐怕过几年真的会到了频危状态了。


李明波论中东



我是山东人,我见过的南方(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人都不搓澡!!记得去青岛上大学,班里三分之二是北方人,另外三分之一是来自南方的同学,头一个学期,来自男方的同学是拒绝去学校的公共浴室的,我问过他们为啥不去,回答几乎都差不多,那就是觉得一群大男人赤条条的在一个地方走很尴尬。当时学校男生宿舍条件很差,六个人一个宿舍,宿舍里没有单独的卫生间,一层宿舍楼一个公共卫生间,洗漱,上厕所都在公共卫生间里。第一个学期,天热的时候,南方的同学们都在公共洗刷间用凉水洗澡!!而且穿着裤衩洗澡!!而且他们洗澡基本很冲凉差不多,不搓澡,到了冬天,公共洗刷间很冷,他们实在忍受不了了,终于去了学校的公共浴池,是我们北方的同学邀请一块去洗的,到了那里他们居然穿着内裤洗澡!!!应该是觉得赤条条在公共浴室尴尬吧。还有就是,来自北方的人应该都知道搓背吧,我们之所以一起去洗澡就是有个相互搓背的,因为背上一般自己够不到搓,所以需要别人搓背。但是来自男方的同学拒绝搓背,应该是不习惯这种洗澡吧。搓澡巾他们也是闻所未闻,不过后来,他们慢慢都适应了搓澡巾和公共浴室。不过搓背是一直拒绝的。我想以下两个因素决定了南方与北方洗澡的差异性,首先经济条件方面,相当一段时间内,南方地区的经济普遍好于北方地区,生活水平也就稍微好一些,体现在洗浴方面就是各家各户基本都有独立的洗浴间,而来自北方农村地区的小伙伴大多都清楚,家里大多没有单独的洗浴间,一切都是在露天的院子里解决的。这就决定了南方的同胞们可以经常洗澡,身上不会积存那么多灰垢,而北方则不同了,很长时间才能洗洗一次澡,身上积存的灰垢自然就多,于是,就会出现“搓澡”这么一说。大多说南方的同学听到搓这个字还是相当吃惊得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北方(秦岭淮河以北)的气候,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寒冷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大多数时间是不宜洗澡的,尤其实在农村地区,所以,很长时间不洗澡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洗澡的时候需要搓掉身上长时间积存的污垢。南方地区温热的时间比较长,大部分时间是适合洗澡的,而且南方多水,洗澡自然方便不少,经常洗澡,自然身上污垢少,不用搓。当然,我相信,随着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几乎家家都有单独淋浴间,洗澡如今已经越来越方便了,“搓澡”这个词在00后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可能会越来越陌生,这种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差异所决定的洗浴差异也会逐渐消除。我相信,再过十年,年轻人所说的洗澡,应该都是一样的洗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