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个卖枣的,为什么如此骄傲?

一览众河小


《三国志》没写关羽的出身,可以肯定他跟张飞一样,出身都不好。《三国演义》中写关羽推着一辆车子,没说上面装的是什么。央视《三国演义》说是卖绿豆,张飞来问罪时还抓了一把捏得粉碎。《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自负到了自恋的地步,说好听点是独步天下,说难听点就是目中无人。

关羽之所以如此,一是天性使然,二是确有资本,三是机缘巧合。天性使然就不用说了,我们来看关羽的资本: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古人迷信相貌,认为才能不凡的人容貌必异于常人,容貌与众不同的人当然本领也大,以后的成就也大。

关羽的伟岸、美髯、枣面、眼眉,一看就是英雄之姿。关羽又素有忠义之心,忠义之志,有浩然正气者,光明磊落,自然多了几分骄傲。关羽流落江湖就是因为出于义愤,打死了豪强。此次投军,想的是为国尽忠,这样的人确实有资格骄傲。关羽结识了刘备和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英雄惜英雄,这又是值得骄傲的资本。

这个机缘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刘备虽落魄,但毕竟有皇家血统,这无疑是金字招牌一块。张飞是万人敌,颇有家资,又有人送马,队伍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同样值得骄傲。关羽本人也是万人敌,本领不在张飞之下,且有勇有谋,老大刘备要仰仗他,老三张飞要听他的,也值得骄傲。后来的温酒斩华雄,关羽名扬天下。委身事曹,但始终不忘桃园之义,对嫂嫂尊敬如母,天下人无不敬佩。

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神勇和忠义足以封神。后坐镇荆州,东吴肃然。降于禁,斩庞德,更是名震华夏。关羽的一生时时值得骄傲,处处可以骄傲。然而,骄傲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成就了他,最终也毁灭了他。关羽被刘备集团给惯坏了,被成功给惯坏了,被名声给惯坏了,当然,主要还是被自己给惯坏了。


上头派掌门


首先关羽是否是卖枣的有待商榷?全书通篇未作介绍,正史《三国志》没有提及,《三国演义》里也没有提及,在《三国演义》里关羽对于自己是这样介绍的“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原来,关羽是逃难的,那么关羽是以何种形象出场的呢?对其出场如此介绍道:“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这车上是否有装东西,还是空的,笔者悔昔认为,应该是装了货物的,可是具体装了什么物件呢?那就不得而知了,从其推车的形象,再到其窘境长期流亡在外,不做生意,靠什么养活自己呢,总不可能到处推辆车好玩吧?故而我们可推定车上装的是关羽贩卖的货物,并以此为生?说白了关羽的职业就是个推车卖杂货的货郎。

关羽早期的职业非是卖枣的,而是卖杂货的货郎,且听分析道来

推车卖货非关羽一人尔,后周皇帝柴世宗当年未做皇帝前,为了补贴家用,他也推车贩卖过货物(茶叶)这行当,可见,推车卖货不足为奇!

故而,对于,坊间说关羽是个贩卖枣子的,对于这一点来说,笔者悔昔是不同意的,因为通书没有明确或者含糊介绍,故而,说其贩卖枣子就太扯了,所以,说关羽是个卖杂货的货郎(与后世挑担卖货的货郎有异曲同工之处)还是比较准确严谨的。

关羽出道时本来就很厉害,因为杀了恶霸才跑路的!



悔昔道来




徐克文0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一个人性格骄傲,与身份和成就的关系并不大。我记得孙涛的经典小品的经典台词之一就是:“我是保安,我骄傲!”一个人骄傲与自身成长的环境关系可能更大!

清朝以前,关羽的出生一直悬疑。后来发掘出了关羽的墓碑,才发现原来关羽的家庭是文人家庭,可以说是书香家第。文人大多比较傲!尤其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的地位本来就高,而且文人习惯于看不起武将!关羽或许就是在这种家庭背景的熏陶下才培养出了“骄傲”的性格。所以有很多关羽读书的片段。

其次,关羽并不“傲”,一个能刮骨疗毒的人是有骄傲的本钱的,但是关羽的骄傲只针对将领,对普通的士卒还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最后,关羽卖枣或许有其事。因为关羽杀了恶霸,一路逃难,或许会倒腾枣子,甚至偷枣来卖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认识刘备之前,关羽并不是专业“卖枣”的!他或许搂到什么买什么!


锄木


性格使然,环境造就。

要追溯关羽开始狂妄自大的时间的话,还真不好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关羽从跟随刘备开始,就藐视一切敌人。不过,那时候他的狂妄表现的还不是太明显。直到后来,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过程之后,关羽才开始洋洋自得起来,后来又有了关羽欲与马超比武时诸葛亮的劝阻,大大的抬高关羽。驻守荆州,水淹七军的战绩等等。

可以说关羽本身的性格就是高傲的,加之战功赫赫,周围的大哥和军师等等也是大大的抬高,这就让自己的心态开始了狂妄的,骄傲的变化,使关羽曾经不屑于五虎将黄忠,赵云。看不上江东孙权,等等。

有句话怎么说?

性格决定命运,环境造就命运。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鬼谷策


我是小狠¥

英雄不问出处.要分几个角度考虑为什么关羽会如此骄傲.

先来看没成名以前.关羽这人的本性其实跟武松有些地方很像.都是英雄本位的人物.有些人是时势造英雄.慢慢发展变成的.而有些人是处处都是把自己当作英雄的.武松是这样.所以.在报官经历官官相护之后.即使知道后果.他也一定会为武大报仇.这样他认为自己才是个英雄.

三碗不过岗也是.真知道有大虫.回去怕不被那店小二耻笑?为了英雄气概和面子也绝不回头.

关羽其实也一样.虽然卖枣出身.但之前是杀过豪强.虽草莽但有英雄气.他自己也确实处处当自己是英雄.你想想这一生.不说演绎.单说正史..羽策马于万军中刺良.割其首级.多么激动人心.视天下英雄无物.说句题外话.正史中记载武将万军中斩将的.也就关羽和秦琼而已.

这样的人还秉烛达旦真君子.每日读春秋.忠义无双.这不都是严格以英雄标准要求自己吗?人家天生就是立志当英雄的.也确实做到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自己一己之力对抗魏.吴联军.曹操都商议迁都避其锋芒.搁你比他还骄傲.

正面的说完了.个人觉的物极必反.从人性讲.骄傲和自卑表现有很多时候是差不多的.大哥卖草鞋.自己卖枣.三弟杀猪还鲁莽.人家曹操富二代.孙权官二代.自卑不自卑就不知道了.哈哈开个玩笑.

总之.这样一个处处以英雄自居.而且确实也有本事.品德又好.瑕不掩瑜.都可以谅解.谁还没个暴脾气.大家也都是可惜了他的结局.骄傲不可取.前车之鉴啊


小狠101


1.塑造傲慢的目的是为他败走麦城做一个性格上的铺垫,如果谨慎,也就不会大意失荆州!

2.罗贯中的目的还是为了拔高关公,因为他不想把他塑造成完美的人,另外他也觉得以关之才,完全有资格自负!好比诸葛亮自比管子\\乐毅!何况,在作者眼里,关的自负未必就是缺点!


鸿运易学


英雄不问出处,艺高胆大,自信。当然,过度自信让他失去了亲人和自己。但他依然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





秋雨明媚


很久以前有位大神研究关羽的武功发现以下问题:

关羽是逃犯,枣从哪里来?

肯定是偷的。

有何依据?

一看武功招式,用竹竿打枣练就了劈砍招式,十分熟练;二看着装,一袭绿衣,有人来查枣园直接躲树上;三看脸色,面如重枣不易被发现。

那么关羽为何骄傲?

一是偷枣从未被发现,二是打枣一打一个准。



无愁Z


在东汉时期的枣一般产于关家枣庄和王寨枣庄关家枣庄大当家关武,王寨的寨主王富贵。然而关羽就是关武的孩子,因为当时生意上的竞争关羽在生意上的摩擦中一不小心误杀杀了王富贵,最后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查,背井离乡,但是关羽平时除了打架,平时也没有做过什么,但是迫于盘缠被偷,无奈于又捡起了家里的卖枣行业,毕竟是富二代,骨子里的傲气还是有的,所以这就是关羽为什么一个卖枣的还那么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