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女在朱元璋深夜批阅奏折时送来一碗粥,但是朱元璋下令将其杀死,这是为什么?


在我们现在人的眼中,随便杀人的人一定是暴君,更何况是杀手无寸铁之人。要杀的这个人,还是来关心自己,给自己送温暖的。

那么朱元璋,有没有随便杀一个给自己送粥的宫女呢?还有若是杀了,他凭什么要杀人家。若是没杀,又是如何来的这种传说呢?

我们先不论真假,先说是否真的有这件事?

是的,根据史书记载,当然是野史了,朱元璋确实有杀过这样的一个宫女。

那时候,朱元璋在批阅奏章,天色已经很晚了。当时的朱元璋是又累又乏,也就是在这时候,宫女私下里,想起了什么,灵机一动,就做了一碗粥,端给朱元璋吃。

朱元璋当时吃的还津津有味,可是事后,他觉得不对了。

首先声明,宫女绝对没有害他的心的。只不过他事后想起了一些可怕的事。

你想若是那个宫女在粥里放了一把药,他朱元璋岂不是早就死了。还有那个宫女若是一个杀手,在朱元璋批奏折的时候。因为他没有让别人接近他,宫女却私下里接近了他,这是不是又再说,朱元璋的人身安全是没有保证的呢?宫女若是杀手,悄无声息的接近了他,是不是朱元璋也就没命了呢。

所以,想到了这些,朱元璋就命令手下,把给自己的送粥的宫女给杀害了。

朱元璋通过这件小事杀人,无非就是为了给宫里的人立规矩。只要在皇宫里的人,无论是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规矩办事。

所以,那个可怜的宫女,就成了规矩的牺牲品。

当然,这种记录关于朱元璋的事情,并不是真实的,因为正史上是没有记录的,有记录也是野史上的。

通过这件事,还侧面的反应出来,朱元璋其实是一个滥杀无辜的暴君。

确实呀,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没有少杀那些曾经为自己建立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像朱元璋杀宫女这样的事情,早在朱元璋之前,曹操也干过。

那一次,是曹操在自己的一个宠爱的妃子那里睡着了。在曹操睡着之前,他有告诉妃子,等到几时几刻,一定要把他给叫醒。

可是,当时曹操在外打仗,妃子觉得他很辛苦,好不容易睡着了,不想打扰他,结果让曹操睡过了头。

等曹操睡醒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这个妃子给处死。

大家是不是觉得宫女很冤枉,曹操很变态呀。

又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造成很糟糕的后果,为什么要杀人呢?

其实,这就是他们这些大人物,杀一儆百的做法。

他们无非就是想表达,我的命令比天都大,只有绝对服从我的人,才能活下去,若是对我说的话,置若罔闻,那就是仇敌,那只有死路一条。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曹操,他们都是通过小事件,然后杀人,闹出大动静,其实是在告诉大家,做事要守规矩,要听话,否则,就别怪帝王无情了。


史学达人


朱元璋登基后,每天都要大量的批改奏折,可以说他是一个圣上明君。出自农村底层的他,所以对于农民疾苦深有感触。颁布了很多利民的政策,因此拜朱元璋深受人民爱戴。


但是有一天朱元璋半夜还在批阅奏折,看着自己的江山各种各样的问题,心情不算太好。这时一名宫女送了一碗粥过来以供朱元璋充饥,毕竟晚上也批改奏折也累啊。朱元璋就放下奏折,暂时不去想这些烦心事,端起粥喝了一口,顿时感觉舒服了很多。

朱元璋呆了一会,再次端起粥想喝一口。突然间他停下来动作,似想起了什么。脸色有些阴沉,然后直接下了一道命令,将这名送粥的宫女拉出去杖毙。在一旁伺候的太监宫女都有些奇怪,这名宫女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皇帝要杀她?

因为当时朱元璋没有要求吃粥,所以这碗粥其实是宫女做的,许多人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朱元璋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认为如果有人来暗杀他,那他岂不是没命了,甚至连小宫女都可以接近他。


而朱元璋的生命安全也就得不到保障了,所以朱元璋就希望通过杖毙这个宫女,来警告周围的人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要让他们知道今后没他的允许,不能随便靠近他不然都要被处死。

没有人敢反对朱元璋的命令,自然也没有为那名无辜的宫女求情。况且这位宫女是在朱元璋批阅奏折的时候进来送粥。并未得到皇帝的命令,明朝是有着严格的宫廷制度,就连一个妃子想与皇帝亲近都需要经过多重的审批,何况是一个宫女呢。

两者之间的等级也相差巨大,就好像一个员工未经允许便进入管理层办公室献殷勤,难免让人心生怀疑。或许仍然会有的人会觉得他的行为太过小心谨慎,太过草芥人命了。但追溯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的境遇便能理解。
作为明朝皇帝朱元璋来说,一个农民出身自幼父母双亡,做过和尚也要过饭。生死交战带领子弟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对自己的安危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当时国家刚刚稳定,外敌和仇家都还在。他明白身处这个国家权力最高的位置上,安全保卫不能有丝毫松懈。

所以朱元璋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可能的。


史之策


朱元璋不止杀了婢女,还杀了侍卫和内务府等一些人。朱元璋将其杀死主要是考虑到几点:

1.首先内务府大臣没管理好御膳房,深更半夜能熬粥说明管理不严,假如在粥里下毒,恐怕朱元璋早就一命呜呼了。

2.宫中侍卫也没有尽到责任,假如婢女是刺客,现在朱元璋已经死去多时了。婢女能轻易的进入他工作的地方,说明侍卫工作没做好。

3.以儆效尤,让他们工作细致,不要玩忽职守。

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了朱元璋的多疑,以及明朝时期重法厉刑。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一手开创的明朝,经历过九死一生,尔虞我诈的夺权阴谋,所以他不论大事小事都一手抓,为的就是加强皇权,将权利牢牢集中在自己手里,因此也使他自己更加多疑和不安,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忙碌。

朱元璋的残忍实际上是皇帝的怀疑和怀疑心理。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当我没有坐在王位上的时候,我用尽一切手段篡夺王位,但是当我成为皇帝的时候,我用尽一切手段阻止某人反叛和暗杀。

这和曹操杀死值班士兵和他的妃嫔是一样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生杀夺予是他们手里的权杖。回顾历史,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不是生性多疑,残暴好杀呢?

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之道将知道他住处的婢女斩杀。隋文帝生性多疑,对自己最为亲近的儿子女儿也不能全然的放心,而废太子杨勇。

李世民怀疑武将徐元郎,将其赐死。

这些经历过尔虞我诈的夺权阴谋的统治者,使他们对一切可能成为分庭抗礼、威胁皇权的力量严加防范,重刑诛戮,企图以此稳定统治秩序,确保长治久安,万世一统。


小生聊史


朱元璋是天生的帝王,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在刘伯温的教导下将帝王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宫女深夜送粥听着浪漫温馨,实则蕴含着巨大的杀机,朱元璋识破了其中的破绽,故将宫女诛杀。大家试想,作为帝王的朱元璋深夜批阅奏折,这些奏折都是国家机密,一个宫女如何进得重地?皇帝有专门的御厨、门外有可信的太监宫女伺候,不得圣喻宫女岂能进入机密重地?因此老朱认为这个宫女可疑,杀而绝之,不仅排出了隐患,还杀鸡儆猴!

老朱一生摸爬滚打,凭着过硬的本事当上了皇帝,想杀他的人也不少。比如丞相胡惟庸害怕老朱杀他,于是想先下手为强,以家中水井出醴泉为由,邀皇帝去光赏,实则府中埋伏死士,欲将老朱谋杀了。老朱兴冲冲地要去看奇观,行至半山有宦官云奇拼命阻拦圣驾,虽打着死去活来亦不放老朱过路。老朱心中大惊,登山顶一观丞相府,发现里面伏兵如麻,刀枪如林,警戒异常,方知胡惟庸有谋逆之心!

老朱晚年残暴好杀,但凡看不顺眼的人都被他极刑处死。比如一次宴会上,一个宫女服侍他时小心翼翼,面有惧色,心有不满。回个头来,这名宫女与旁边的太监有说有笑,春风满面,如桃花盛开一样美丽!老朱不由得大怒,喝令锦衣卫将这名宫女当着那名太监的面活活打死,尸体扔到荒山喂野狗!老朱此举让宫中太监、宫女十分畏惧,此后相见再不敢窃窃私语,打情骂悄了。

我认为老朱杀送粥宫女跟曹操杀盖被宦官是一个道理,目的都是让身边的人对他敬畏异常,让身边的人无法揣度圣心!作为一名帝王,让身边的人敬畏自己,让身边的人猜不透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让身边的人依法度行事,而不是帝王喜好行事。一旦身边的人掌握了帝王的喜好,那么帝王就会被身边的人控制,权力就会旁落!


大秦铁鹰剑士


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孩子,经历千辛万苦打天下,终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自己也当上了皇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洪武大帝。

朱元璋是公认的劳模,当了皇帝后也不放松,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话说有一天,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进来一个宫女送来一碗粥。

朱元璋深夜加班,肚子正饿得慌,三两口就把粥喝完。

喝完粥后,朱元璋准备继续工作,却发现这个宫女仍然站在旁边不走,便问:你还怎么还不退下?

宫女娇声回答:陛下劳苦,小女子愿服侍皇上。

朱元璋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宫女是想借机和自己套近乎,想让自己临幸。

这要换做别的皇帝,即便不想临幸这个大胆的宫女,最多也就骂两句,让她滚蛋,可朱元璋何许人也,一向不好女色,一个小小宫女居然敢主动勾引自己,是何居心?

朱元璋大怒道:来人,把这个大胆宫女拉去斩了!

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以上情节,纯属虚构,但故事有原型,见于明人笔记《国初事迹》。

明代人刘辰,字伯静,浙江金华人。朱元璋参加红巾军时,刘辰效力于吴王张士诚麾下,张士诚败亡后,投入明初大将、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帐下,一直活到明朝永乐年间,后来还在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推荐下编修《太祖实录》。

刘辰著有一本笔记《国初事迹》专门记载明初历史人物和事件,尤其以朱元璋事迹为主,很多内容都被列入《太祖实录》和《明史》,后来被明朝人争相引用,可信度很高。

《国初事迹》有一则关于朱元璋的事迹:

“太祖亲征婺洲,有侄男子进女子一人,约二十岁,能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诛之于市,以绝进献。”

有一个侄子向朱元璋进献一名年轻女子,能作诗文,颇有才华,朱元璋却厉声说:“我老朱要打天下,岂能沉溺女色?把她给我在闹市斩首示众,看你们还敢不敢献美女!”

这则记载是为了突出朱元璋是正人君子,英雄好汉,洁身自好,不好女色,绝不是为了抹黑朱元璋的残暴嗜杀,可信度很高。既然打天下时能不好女色,坐天下时也同样不好女色,以朱元璋的性格,还真能干出这种事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朱元璋杀宫女案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还是在小的时候就听老家的说书先生说过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草根出生的朱元璋在获得天下之后,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彻底终结了封建王朝的丞相制度,把权力集中在了自己一个人手中。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堆积如山的'奏折堆在了朱元璋的龙案上。还好,朱元璋是个勤政的皇帝,和他那些动不动就二十年不上朝的后辈比起来简直是一个是天上人间的差距,因此经常半夜三更的还在批阅奏折。

话说有一天朱元璋又是工作到了半夜,突然一个宫女端了一碗熬好的粥上来。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宫女,已经那碗热气腾腾的粥,没有说什么话,转头就下令把该宫女和值班的太监和侍卫全斩了。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说,一个宫女深夜竟然能随便出入自己办公的地方,而且还端了一碗洲过来。这意味朱元璋的人身安全没有得不到保障,今天是宫女进来,明天也许就一个刺客进来;今天是一晚粥,明天也许就是一碗毒药。这后果……

然而,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实际上漏洞太多。

朱元璋乃是九五至尊,而且是猜忌性极强的人,他办公的地方必然是守卫森严,一个宫女又怎么可能如此轻松的进入。朱元璋作为皇帝,他的饮食肯定是由专门的人负责,经过层层把关,一个宫女又怎么会有资格去熬粥送过来。

想来,这个故事怕是有心人故意捏造,为的就是证明朱元璋如何如何的残暴和生性多疑,滥杀无辜。就像在一些资料上,朱元璋被画成了一个歪嘴怪物一样,恐怕也是有心人故意而为之。


胡史乱翔


这件事肯定是无中生有,朱元璋开创明朝之后,据说朱元璋非常勤奋,夜里挑灯批阅奏折,突然有一宫女送来一碗粥,然而朱元璋不但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反倒将这个宫女给杖毙,这又是为什么?

明朝成立之后,朱元璋吸取历朝历代的教训,他认为国家之所以覆灭,很大原因就是权力不够集中,所以他废了宰相制度,建立内阁,将皇权进一步提高,而为了处理这些事物,时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这在以前有的皇帝也这么干,所以就出现了宫女夜晚送点心,送汤之类的。

但是到了朱元璋这里,他喝了一口粥之后立刻下达一个命令,就是将值班的宫女和太监全部杖毙。原本他们都是好心好意,虽说这不是她们自己的想法,而是受他人安排,错不在己,但是朱元璋杀他们的理由就是他们太容易进自己的寝宫了,朱元璋心想,这么一个小小的宫女,在深夜都可以进入自己的寝宫,岂不是很危险,万一是来行刺,自己完全招架不住。

所以朱元璋这个做法是为了让守卫寝宫的侍卫和太监都清醒过来,让他们时时刻刻都不能让其他人在夜晚进入自己的寝宫,这样自己就减少了被行刺的机会。这有些类似曹操的手段,曹操也曾杀过值班的士兵和妃嫔。

其实宫女是无辜的,宫女可以说是后宫嫔妃之间争斗的牺牲品,因为后宫妃子们认为皇帝夜读有伤身体,为了显示自己体恤皇帝的辛苦,就经常命宫女太监夜晚送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尤其是汤类,给皇帝送去,祈求以此得到皇帝的青睐。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思维和其他皇帝不一样,竟然觉得这样对自己非常危险,所以杖毙宫女,算是杀一儆百。

其实这也是野史记载,为的就是说朱元璋也有残暴的一面,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个皇帝也是因为宫女送了燕窝,当时皇帝并没有杀了宫女,而是取消了夜晚吃点心的制度,他认为看起来是宫女送来这么简单,实际上牵扯的人特别多,御膳房很多厨子就是如此,经常夜里炖汤,有的是羊肉汤、牛肉汤,都要最新鲜的食材,这个皇帝认为这样非常浪费,所经过的程序太多,所以才取消。

到了朱元璋这里就成了直接杖毙宫女,为得竟然是防止别人刺杀自己,和之前皇帝的节约的主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依羽评来看,这绝对是对朱元璋的诋毁。


羽评郡主




朱元璋杀人是出了名的,而且经常不是杀一个两个,有时一杀就是一片,一杀就是上万,比如四大案,就是杀人数万。

对于斩杀深夜送粥的宫女,完全符合朱元璋杀人的逻辑,为什么这样说呢?

怎么进来的?



但凡皇帝在忙政事,无关闲杂人员是进不来的,因为门卫也好,太监也罢,都会起到一层一层的阻碍。

深夜,当一个宫女轻松来到朱元璋跟前时,一向敏感多疑的朱元璋就会考虑:“这是哪里来的?怎么进来的?意欲何为?”



怀疑一旦有了,朱元璋就会上手段了,因为不想被人袭击或暗算。

如果这个姑娘是侥幸骗过了门卫进来的,那么很可惜,朱元璋这关是过不了的。

谁让送的饭?



如果朱元璋自己点的餐,那么就会轻松吃下,而不是四处质疑。

但看朱元璋的表现,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既然不是自己点的,也不是经常送饭的太监或宫女来送的,那么此事就蹊跷了,会不会有人要暗算自己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下了决心,要收拾送粥的宫女,于是,宫女倒了霉了,拍马屁没拍上,拍到马腿了,真是倒霉至极。

为什么深夜不睡?跑来送粥,有何企图?



宫斗一直是宫廷的传统,一个好好的宫女,深夜送粥,说明是要接近朱元璋,借此获宠,然后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待遇。

但出生贫穷,做过和尚,要过饭的朱元璋除了欣赏马皇后外,对其它妃子兴趣都不大,何况还是这么一个宫女?

如果,朱元璋喝了这碗粥,赏了这女子,那么从此,给朱元璋送粥的人就多了去了,那样宫廷岂不是就乱了?后宫之主马皇后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



于是,为了杜绝此种事情的发生,朱元璋杀了送粥宫女。

看来,送粥风险大,送时需谨慎啊!

看似朱元璋杀的是宫女,其实树得是宫中的规矩,不幸的是,送粥宫女撞上了枪口。

——————————————————————————

(注意:其实,明朝很多故事是来自于清朝,所以这件事情,不排除是清朝黑朱元璋的料,但也说不准,你怎么看呢?)


蓝风破晓


在很多人的眼里,朱元璋就是一个青面獠牙的怪兽。

朱元璋爱杀人这件事流传的太广了,主要几种说法是这样的,朱元璋喜欢杀功臣,火烧庆功楼所有跟他创业的老兄弟们全被杀死了。第二条是,朱元璋喜欢傻女人,不管是财女悍妇,当然还有今天的宫女。

这些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呢?听我来给你分析一下。

这个故事原来的版本是这样的。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工作量大增每天没日没夜的批阅奏折处理政事,有一个宫女觉得皇上太辛苦了,于是就做了一碗粥去给皇上送去,朱元璋一想,一开始还觉得挺贴心挺温暖的。仔细一想,宫女做饭的食材,谁供应的?是怎么送来的?宫女怎么知道我的所在?如果这个宫女是敌对势力或者造反势力的间谍,那我是不是已经死了呢?

于是宫女就被弄死了。

这个故事有这样几个疑点。

1,朱元璋批阅的文件没有奏折,而是奏章奏表。

2,宫女只负责日常服务,餐饮另有专人负责。

3,宫中食材都有定数,宫女无权动用。

4,朱元璋住的南京故宫规模很大,除非贴身宫女、太监和侍卫,很少有人能知道皇帝的确切所在。(这么大的故宫,怎么找?)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分析,宫女给朱元璋送饭这样的情节,是无论如何不会发生在朱元璋的皇宫里的。

那么,不妨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故事?

现在的人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特别想知道明星们的家长里短,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偷窥欲。在枯燥乏味的古代,皇帝是每个好百姓听过却没见过的存在,每个人都想了解,却没有机会了解。如果谁能编出这样的故事,那一定是备受欢迎的。(对皇宫生活的偷窥欲,是宫斗剧持续火爆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编故事的人,往往也不知道实情。有个流传很广的香艳情节,是清宫嫔妃侍寝,要用被子裹着抬去见皇帝,用完再抬走。这个情节是一个老太监编的,因为皇宫里太监成千上万,真正能见到皇帝的顶多几十个,加油添醋编个故事,他就当真了。

宫女给朱元璋送饭这个情节,估计也是来自于一样的渠道。因此实在不可信!

不过,有一点是很对的!皇帝十分关注个人安全!(皇帝走到哪里,都有乌央乌央的侍卫跟随,安全保障第一位!)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出现了宫女给皇帝做饭送饭的事情,那一定不只是宫女被杀,往往是贴身太监侍卫,御膳房、宫女的上司各色人等都要接受处罚,甚至要在皇宫中开始一场大整顿,安全大排查。

如果我是那个宫女,我一定不会给朱元璋送饭,我给他送点药,献个身,然后就走上人生巅峰了!


历史知事


在历代开国君主中,朱元璋的形象和口碑都不算太好。这个长着猪腰子形大长脸的明太祖,不仅大肆屠戮功臣,还发明了不少酷刑,尽管与他隔着几百年的距离,却仍能感受到一阵不寒而栗的杀气。

关于朱元璋深夜批阅奏折斩杀送粥宫女的故事,已经在网络上传播了很久,而且传得神乎其神,不扫答主也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解读。然而,一旦我们仔细思考变化发现,这不过是个杜撰的故事。

奏折乃是清代的上行文书,明代所用为奏本和题本,根本就没有奏折一说。

在古代官方文书中,有上行文书与下行文书之分,可以分别简单理解为下级给上级和上级给下级的行文。而历朝历代的上行文书和下行文书既有形似之处,又有一定区别。


明代时的上行文书,分为奏本和题本,并无奏折。朱元璋废除宰相后,也并没有传闻的那么累,因为明代设有内阁,有专员对公文进行阅览,并草拟处理意见,最终交由皇帝定夺,这一环节称作“票拟”。

到清代时,最初沿用了明代的制度,但到康熙朝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开始赐予部分官员提交奏折的专利,到雍正朝时,奏折制度全面推行,其中密折仅有皇帝才能阅览,而且雍正帝经常亲力亲为,即便有军机处也不愿让大臣过多插手,才会常常深夜批阅奏折。

因此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朱元璋的时代,既没有奏折一说,也不至于因取消了宰相而忙得深夜亲自批阅奏疏。故而断定这个传奇的故事乃是后人杜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