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開始討厭宋江、劉備、洪秀全而開始喜歡曹操、李鴻章了?

陰天的雨28079673


因為在社會中吃的虧多了,就會知道“

寧交真小人,不友偽君子。”


忽悠百姓當炮灰

曹操大軍來抓劉備,劉備卻蠱惑新野百姓曹操大軍多麼可怕,來了就三光政策!導致大批百姓攜家帶口尾隨劉備。小時候看下段情節,會跟隨作者的寫作技巧下意識認為這是劉備仁德。但看的歷史多了就會發現,劉備太不地道了,這是拿新野百姓當炮灰了!

記得再看明朝抗倭初期的時候,倭寇驅趕老百姓到與明軍對戰戰場的中央,然後明軍和倭寇從兩邊開始屠殺百姓,百姓殺完了戰鬥結束,明軍割首級回去領功勞,倭寇搶財物回去休息,就是這麼戲劇。劉備看著給自己當炮灰的新野百姓,心情很明軍和倭寇將領差不多吧。

鑄造大錢掠財富

公元214年,劉備率軍兵圍益州,益州城高池深,易守難攻,軍隊士氣大受影響,為鼓舞士氣,劉備與所有將士約定:“攻下成都之日,劉璋府庫中的錢財自己分文不取,全部與大家分享”

於是,劉備大軍士氣大振,不日既攻下益州。由於劉備沒能接手益州府庫的錢財,馬上就面臨錢不夠花的問題了。於是手下人劉巴便建議劉備,鑄造直百錢,說白了就是劉備用原本只能鑄造一枚錢幣的材料,鑄造一個新樣式貨幣,然後告訴所有人這枚硬幣值100個原先的貨幣,以此來騙取老百姓手裡的真金白銀,不出一個月,劉備的庫府裡就充盈了,但原本富足的益州百姓,生活一下了都拮据了。

反觀三國時期的曹操,就被很多人吐槽發死人財,太損陰德,而且隨著摸金校尉這一職業受到影視作品和小說的青睞,吐向曹操的口水就越來越多了。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一個寧願讓自己背罵名,發死人財的梟雄,和一個以鑄造大錢的方式直接掠奪活人財富的“道德君子”,你更討厭哪個?還會有幾個人會說劉備好?



瓦爾登的船伕


先說劉備。

劉備:五異其主,四失妻子。這在演義中成為劉備的主要經歷,劉備愛哭,成為劉備的主要標籤。

投靠公孫瓚,投靠袁紹,投靠呂布,投靠曹操,投靠劉表,當時我們劉皇叔幾乎把當時群雄投靠了便。於是人們就會有一個基本的印象,劉備不會打仗,誰都打不過,打不過就投靠你,然後找個機會反你妹的!直到遇上了諸葛亮,劉備終於出頭了,先是得了荊州,然後得了兩川。


最後年紀大了,明明知道自己打仗不行,又要硬著頭皮去,結果劉備集團由盛轉衰。小說的取捨,剝奪了劉備功績分散給下屬。演義給人的印象,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前,功勞都是關張的,得到諸葛亮後,功勞都是諸葛亮的。


魯迅先生曾說國三國演義對他的描寫是“長厚近乎偽”, 就是說把他的仁義忠厚寫得過頭了,讓人看著覺得虛偽。


宋江

宋江,算是活脫脫的現實社會好撥弄權柄耍心眼子的那種人的投影,各種逼人的手段要多下作有多下作......,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犧牲了一幫兄弟的性命!為他洗地的很少。連金聖嘆也說宋江是下下等人物。


他一個小吏,卻能廣施錢財在江湖上傳出及時雨的名聲,錢怎麼來的?反正不是工資。在拉人上山的過程中,真是各種陰毒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先是造謠秦明已反,害死秦明全家,逼得人家無處可去;然後指示李逵砍死了美貌的小衙內,逼朱仝上山;對付盧俊義這樣一個強硬分子,就比較棘手了,先是把他誆出去,再挑撥他的大管家害他。而且,在盧俊義身上,差點就玩脫了!如果不是拼命三郎石秀單槍匹馬劫法場從而拖延了行刑日期,盧俊義已經人頭落地了!


曹操

明人張岱講過一件好笑的事:“昔有柳先生行九者,與徐文長先生評論古人,常恨孔明不善兵,歷指可破魏擒操處皆失著,至欲裂眥。及去,文長先生送之,扉半闔,睨而曰:‘不道短柳九,辦殺曹瞞。’聞者絕倒。”這位柳九先生,紙上談兵還嫌不過癮,直欲穿過時光邃道,親手宰了曹操方才解恨。

無論史書也好,戲臺上也好,曹操大概從來沒讓人喜歡過。亂世奸雄,歹毒之徒,叫人喜歡不起來。雖說後來有史學家、文學家乃至偉大領袖替他翻案,稱讚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但沒用,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那樣混帳話的傢伙,誰喜歡得起來呢。

我偏喜歡曹操。從古及今,行“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事者何其多也,滔滔不絕,滿目皆是,可曾有一個人肯承認的,肯說出來的?沒有。而且還一個個口口聲聲“寧人負我,我不負人”,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唯獨曹瞞小兒,一片天真,怎麼做,便怎麼說,不遮不掩,從裡壞到外,討喜。有句話說得好:

“偽君子的可惡之處,不在於他不是個好東西,而在於他不是個好東西偏偏還裝成個好東西。”

曹操不是好東西,但他不把自己裝成好東西,別人都裝,獨獨他不裝,單這一點,就讓人喜歡得不得了!

別的不談了。


山海品讀


頭一個是宋江,曾經很受中國人的追捧,為啥?因為第一此人仗義疏財,喜歡送人錢,誰不喜歡?第二此人只講江湖義氣,不親女色,這個在古代理學時代是個優點。第三此人忠義雙全、替天行道,這個有點玄乎,但他不造皇帝的反,這個確實符合主流價值觀。

但後來就不行了,大家都有點厭惡這廝,為啥?第一第三姑且不論,關鍵是在第二點,新時代來了,大家都在看曹雪芹瓊瑤的男女情感戲,你不親女色,那就沒有情感可談,而沒有這個,基本上你就被拋棄了。而且所謂的義氣是假,坑人是真。譬如說硬把扈三娘配給王英,王英樂意了,可現代的觀眾全不樂意了,你這不是把鮮花插牛糞麼?林沖老婆也沒了,憑啥不給林沖?美女配英雄不是很好?所以大家一致認定宋江是個變態。

次一個是劉皇叔,大家所熟知的劉備是演義裡的劉備,沒啥別的本事,好哭。打仗靠關張謀略靠諸葛,自己啥都不會。原來大家誇讚他的仁義,實際上一瞧,啥仁義啊,儘自私而已。

第三個洪秀全,原來說是農民起義領袖,可往實裡一掃,幾乎就是個銀棍加鞋教頭目。金田起義那會他就選了十五個老婆,到了廣西永安增加到三十六個,到湖北再選六十個,待進了南京城,偌大天王府,整了1168個妃子,1200個女官,簡直就是明清帝王的威力增強版。

這時候反過來看以往的反面人物曹操、曾國藩,卻截然不同。曹操雖然好色,可老婆丁夫人發飆,他居然好聲好氣伺候著,直到實在忍無可忍,才送她回孃家,可還是一有空就去看她,如果氣消了就打算接回來好好過,實在是丁夫人不肯回頭,這才最終放棄。


曾國藩就更不用多說了,絕對算不上天分高,考了七次才中舉,年輕時還暴脾氣,不止罵同僚,甚至還罵過皇帝,最終卻華麗轉身,成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連梁啟超、毛潤之都稱讚他的成就。很多人未必有他的成就,卻有他年輕時的壞脾氣,看著寫曾國藩的書,一種天生我才自有用的感覺就油然而生:難道我也會華麗轉身?

所以,喜歡曹操、曾國藩,厭惡宋、劉、洪,很正常。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為什麼有人討厭宋江劉備洪秀全呢?因為這三個人都是草根出身。宋江,刀筆小吏。注意是吏而不是官,想當於政府的一般人員,連個股級都算不上。劉備呢更不用說了,家境貧寒,賣草蓆的,不得已只好從軍。洪秀全,考了四次連個秀才都沒考上。

不得不說,這三個人都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最後三人成功逆襲,硬是鼓搗出一番事業。三人的所作所為和結果不盡相同,但主要還是因為出身低微,倒致一些人討厭。

那麼曹操和李鴻章呢?曹操的父親是太尉曹嵩,三公之首。本人還被舉孝廉,剛參加工作就被任命為洛陽北部都尉(相當於區縣一級公安局長),根正苗紅。而李鴻章,一路科舉順利,考中進士後入了曾國藩名下。看看這二人的出身跟上述三人相比,天壤之別。

不用說曹操和李鴻章同樣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雖然結果和歷史上評價不一樣,但由於出身好,逐漸受到大家的喜歡了。


神舟六


宋江


以前認為宋江是大義之人,水滸一百零八好漢的領頭人,之後,隨著對他了解的深入,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喜歡這個人,特別是他的優柔寡斷,完全不適合當一個領頭人。

最後受朝廷招降,害的很多梁山好漢死去,估計很多人就是因為這一段才不喜歡宋江的。

劉備

“吾乃中山靖王之後”,估計這是看《三國演義》中劉備最經典的一句口頭禪,劉備最擅長的就是哭和賣情懷,這是小時候對他的印象。


長大後,才發現這是一種高深的用人手段,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稱天下有兩人可以稱雄,一是曹操本人,二是劉備,一直不解,後來才知道,劉備光是“籠絡人心”,便是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

如果現在有人不喜歡他,或許是覺得他有些虛偽吧!

洪秀全


以前覺得清廷腐敗,所以反清的便值得支持,雖然清政府談不上有多值得維護,可相比於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和“太平天國”,清政府還是有一定先進性的。

曹操


以前認為他是“奸臣”,現在說他是“奸雄”。曹操不僅求賢若渴,待人真誠,從他身上,更能感受到一股豪邁的英雄氣息。

能文能武,文不如孔明,武不如呂布,工不如滿寵,但天下之才皆其之才,皆為他所用,這或許就是有人喜歡曹操的原因所在。

李鴻章

“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

因李鴻章簽訂馬關辛丑,所以很多人因此把他定義為一個“賣國賊”,可身為朝中大臣,他也只是替朝廷背黑鍋而已,可後人罵的不是慈禧,而是這個對中國近代化有突出貢獻的功臣。


當時日本的伊藤博文久仰清廷李鴻章大名,在(19世紀)70年代就以李鴻章為榜樣,而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個“後生”,在馬關議和讓李鴻章飽受罵名。

越瞭解李鴻章,就越會發現他的辛酸與無奈,也會更為欣賞李鴻章。

如果想了解李鴻章,可以去看一下紀錄片《檔案》(還原一個真實的李鴻章)。

金兔歷史,期待你的關注,喜歡歷史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哦!


金兔歷史


宋江,是說水滸傳中的宋江還是歷史上的宋江呢?歷史上的宋江雖然三十六人鬧騰一陣,其實沒有大多的事情可說。水滸傳中的宋江自然惹人討厭。為什麼?第一,這人是典型的貪汙小吏。宋江習慣於仗義疏財,這財從哪裡來?若不是貪汙受賄,很難說得清楚。書中雖然沒寫宋江直接貪,但你看宋江的兄弟美髯公、插翅虎哪個不貪。被髮配江州時,送將賄賂管事的,可見他深通其中之道。說起來,書中雖說宋江是小吏,其實他的權力很大,有點縣官副手、親信的意思,但在古代那不能叫官。第二,宋江排擠出身不高的老兄弟。這點很明確,宋江見著個降將就磕頭下跪,要讓第一把交椅,卻把梁山出身不高的老兄弟們往後排。他自己是什麼出身,又是怎麼活下來的,這點肯定讓人很不舒服。第三、宋江虛偽。這點從他老是要讓位就看得出來,不必多說。第四,宋江狠毒。這點從他毒殺李逵就看出來了。其實武松應該早看出來了,因此選擇歸隱出家。李俊也很聰明。第五,宋江奴性十足。這點不用星火辰多說。第六,宋江除了會權術、會撒錢,沒其它真本事。這點和梁山眾位好漢一比,太過明顯,恐怕排倒數第二的時遷他也未必扛得過。第七,宋江對自己都沒有認同感。譬如他總是對自己小吏的出身耿耿於懷,非要把臉上金印給拔了,可以看得出宋江是個連自己都不認同的人。第八,宋江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譬如強迫扈三娘嫁給色鬼王矮虎,又譬如故意架空有恩於自己的晁蓋的總總行為。第九、偏偏這種人,還當了梁山老大。這就更讓人不爽了。第十,偏偏火熱的梁山,就這樣被他搞垮了。這就不多說了吧。

劉備,星火辰認為劉備是個複雜的人物,不但他很複雜,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對他的認識也很複雜。星火辰對他的認識是不斷在變的,小時候看到三英戰呂布,他的三顧茅廬,很喜歡他。到了十多歲,三國演義又看一遍,覺得他很虛偽。再大點兒,看了三國志,覺得這人不但虛偽,而且簡直是三姓家奴,比呂布尤過之。後來再大點,明白他為什麼要哭了。後來仔細分析他的經歷,認為劉備的一生確實不容易。他可以稱作創業者的典範。因此,星火辰並沒有不喜歡劉備,雖然也經常吐槽他的一些事情,但總體覺得,他在三國三家君主裡,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位。

把曹操一起說了。曹操也是個複雜的人物,但對易中天說他是什麼可愛的奸雄之類的,不以為然。曹操這個人,不但不可愛,還很可怕。這傢伙雖然有詩人的氣質,寫的詩歌雄渾沉鬱,但他時常會失控,一旦失控就會殺人、屠城。真不知道他可愛在哪裡!曹操的起家,其實和袁紹有很大關係,結果曹操反戈一擊,滅了袁紹。至於他的奸詐,是當代很多人喜歡的,其實在古代各個戰亂時期,也有很多人模仿曹操,然而結局未必都是好的。曹操之所以不能統一天下,其實和他的性格缺陷很有關係,也和他過於奸詐外露有關係。其實,還是勸他大家別學曹操,還不如多學劉備。不為其他的,因為大多數人的根基和劉備還是差不多的,雖然他自稱皇室,但其實已經淪為賣席子的平民,而曹操卻是東漢高官之後。

洪秀全和李鴻章也可以一起說,畢竟這兩人是同時代的。洪秀全確實讓人討厭,這傢伙和宋江有類似之處,說一套做一套,最後太平天國的兄弟姐妹們都成了他的墊腳石。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傢伙逃跑的功夫一流,絕對是丟下兄弟們先跑,讓馮雲山、蕭朝貴之類的去墊背。馮雲山、楊秀清其實才是太平天國運動最有力的發起者,蕭朝貴的為人也不錯,可惜啊!不知道老天爺為什麼這麼安排。這便是人的命運了,有些玄妙。至於洪秀全後期的荒淫無恥,就不必多說了。

相比起來,李鴻章為了挽救當時的中國危局確實做了不少事,而且替人擔了很多罵名,日本挨一槍,還讓賠款數額減了不少,至少證明這人是個有責任感的人。當時的李鴻章,得到他對手的高度讚揚,這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明知不可為,卻因為貪戀高位而繼續為之,他的汙名終究是他自己造成的,也沒什麼可說的。

(看星火辰更多文章,請點關注星火辰頭條號)


星火辰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是不喜歡宋江,劉備。而是不喜歡厚黑,不喜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喜歡原來被歷史欺騙了,原來他們是這樣的人。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皆沒有面皮。應了老子那句話,無為,無不為。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是一個道理。

他們其實是一樣的人,只不過選擇不同。人性是一樣的,只是劉備選擇抗王道的旗,那他的所作所為必須符合王道,不符合也要包裝美化符合,這樣他就可以吸引選擇王道的人,而選擇王道的人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便於掌控,但是掌控的前提是他必須無錯。就跟說話之前你是話的主人,說過之後你是話的奴隸一樣,只要你要在這條路上走,必須遵守遊戲規則。

曹操選擇的是霸道,他的出身要好一些,對自己更有信心,所以他有資格選,劉備之前織蓆販履沒得選。只能靠仁義道德服人。

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就想陰陽兩面一樣,劉備讓你看陽面,曹操讓你看陰面。但是人都有陰陽兩面。懂了就懂,不懂還是不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觀復其心



劉備本質上講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仁君”,他和曹操一樣是梟雄,他不嗜殺不濫殺,但是需要殺人的時候也絕不手軟,講義氣重道德,但是也不會為了別人犧牲自己。最重要的是他這一輩子從東北奔波到西南,長坂坡之戰的時候,按照當時的標誌他都可以算暮年了。人活到這個份上,心理素質差的不知道自殺多少回了,可劉備愣是不管輸得多慘都百折不撓,最後翻盤。

都說劉備投了這個投那個,但是有沒有注意到,儘管劉備像喪門星一樣妨了一個又一個盟友,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一個個對劉備還是待若上賓。而不管劉備打了多少敗仗,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簡雍這些人對他都始終不離不棄。雖然僅憑有限的史料不可能完整地還原劉備的性格,但是一個能讓許多當世名將為之竭忠盡智,到了窮途末路也依舊生死不改的人,一定是擁有強大人格魅力的人。所有對劉備的評價裡,我覺得最準確的還是陳壽的評價,劉備最重要的特質不是仁德,而是“折而不撓,終不為下”。


萌娃影視庫


比如我

小兒與少年喜歡呂布,就喜歡武力最強的那個。

青年喜歡趙雲,智勇雙全能文能武。

中青年可能就喜歡智力型,諸葛亮,郭嘉,荀彧等等,(我現在在這個階段)

之後的階段嘛,可能運籌帷幄,一馬當先並不適合中老年心態,武力與智力第一已經不是自己追求的了。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畢竟我沒有到六十歲,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留意,新三國臥龍崗裡面的生活。放牛者唱著孔明作的曲子,布衣邀一知己飲酒作樂,哪管這世界誰得了天下。

另外這個問題其實跟李鴻章挺類似的,大概意思就是少時不識李鴻章,老來方知真中堂。年少時只看結果,只有稍微有了閱歷之後才會想知道為什麼會是這個結果。


健康小手冊


首先說為什麼討厭宋江,宋江在《水滸傳》中被刻畫的特別深刻,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比不過及時雨宋江,世代受皇恩的小旋風柴進比不上宋江。可見宋江很厲害,可是宋江無非是個小吏,為什麼受到這麼多人的尊敬?而後一百單八將,齊聚水泊梁山,這個時候兵強馬壯,而宋江一心想招安,然後招安,一百單八將死的死傷的傷,到頭來自己也喝了酒自殺了。那麼宋江被恨在哪裡呢?首先是傳統忠君思想的束縛,其次就是宋江是個偽君子。

其次劉備,一生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匡扶漢室之上,前半生顛沛流離,進入四川之後,卻也順利稱帝。假仁假義、殺害自己的義子。大家恨的都是劉備的虛偽。

再說洪秀全,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卻以失敗而告終,洪秀全自稱天王,限制手底下人的性情,自己卻貪圖享樂,嗜殺成性,恨的是洪秀全鼠目寸光。

再說曹操,雖然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雖然攜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曹操一生禮賢下士,真性情,最終也促使了魏國一統天下。

李鴻章近代知名的大臣,雖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為了維護晚清政府,做到了鞠躬盡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