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戰艦被摧毀後,會造成核汙染嗎?

張慧


不知道聯合國海洋公約裡面有沒有關於戰爭核汙染和擴散的約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戰爭核洩漏是人類不可控的問題,只要戰爭級別上升到核武器或核武器因素的層面,所有的組織機構和行為都將失效,隨之帶來的是人類無法面對的負效應,核材料的物理屬性遠遠超出我們人類所受影響的生存極限,核輻射的存在就像太陽月亮的存在一直持續下去。

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核輻射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很難逆轉的,不同核材料的半衰期各不相同,理論上短期的幾十年長期的幾百幾千年甚至更長。 核洩漏就意味著核輻射的產生,假設核潛艇或核航母因戰爭被敵方擊沉了造成了核洩漏事故,那麼所產生的核輻射對周邊環境能造成哪些影響和危害呢?相對人類來說,少量的輻射量不超過100毫西弗是安全的範圍,超過100人體的白細胞就會慢慢減少身體免疫力開始下降,達到1000時就會出現外在的如脫髮、嘔吐、疲勞、食慾減退等症狀,超過2000時骨髓骨密度遭受破壞,紅細胞和白細胞極度減少或內出血等症狀,這些是長時間處在輻射環境下產生的影響。如果短期內在輻射量大於4000的時候可直接死亡。就算是低量輻射在長期的作用下,人類的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及消化系統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對於其它生物來說,同樣遭受不可逆轉的影響和危害。輕則改變生物的遺傳基因和體型外貌,重則致使死亡或造成大量生物絕種或氾濫成災,撕裂生物食物鏈造成斷鏈或空缺,引發環境走向惡劣間接對人類生存環境產生影響。陸地核洩漏可以採取圍堵疏遠的辦法,在可控的範圍內生活就不會造成危害。海洋核洩漏那才是真正的大災難,真正的不可控不可逆轉的問題。海水洋流世界範圍內流動,一部分海洋生物也會隨著海水洋流時刻的遷徙,我們無法預測它們的行蹤軌跡,有一天無聲無息的進入了我們的腸道,我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得了那種病就可能稀裡糊塗的進了棺材。


外星電子科技


這要看摧毀的是什麼戰艦,如果是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被人打沉了,那或許會有著核洩漏並造成核汙染的情況發生,畢竟驅逐艦體量不算太大,但若是航母被擊中的話,那不用擔心,因為很難發生核洩漏。

航空母艦是這個星球上最難幹掉的東西,這不僅僅是體現在美國對其進行的打擊試驗上。甚至其核反應堆本身亦是如此。工程師在設計航母時便考慮過相關的問題,他們為核反應堆設置了防護措施,若是發生核洩漏,這些防護裝置會將汙染源進行隔絕,抑或是中和。總之沒那麼容易產生核洩漏。


其次若是航母遭到不可挽回的攻擊,那艦上的船員也會在第一時間關閉核反應堆,這是作為一個士兵最基本的素養,02年俄羅斯潛艇出事的時候,俄羅斯官兵就關閉了核反應堆,避免了汙染的危險。還有就是核反應堆原料的濃度並不像核武器那麼高,其所含的濃縮鈾只有3%,而核武器的濃度要達到90%,所以就算髮生爆炸也不會達到核武器爆炸的那種程度。

所以核動力戰艦被摧毀的話,除非一發直接命中反應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否則是不會產生核汙染的。

飛豬漲姿勢


核,這是人類掌握的最強大的力量,不僅用於民用的核電站建設,還被軍隊搬到了各種戰艦上,比如核動力的航母和潛艇,這種設計的優勢顯而易見的:在長達幾十年的艦艇服役生涯中,核動力航母和潛艇都不需要進行燃油的補給,唯一限制艦艇續航能力的只是艦上人員所用的物資和精神狀態。而且可以一直以一個較高的航速巡航不需要擔心油料不足的問題。而劣勢也很明顯:一旦被擊沉,這些飛奔的汙染源很可能造成核洩漏。

核動力戰艦都是將反應堆放置在艦艇最核心的位置的,也就是靠近艙底的地方,這減少了被攻擊的時候反應堆被擊中的可能性,而且即使被擊中也不會發生武器級核爆,因為燃料的濃度無法支持它發生那樣的反應,但是正是因為它不會爆炸,所以它的放射源也並不會因為爆炸而被消耗。船隻如果是反應堆被擊穿沉沒的,那麼從她沉沒開始反應堆就會不停的開始對周圍的海洋造成汙染。而即使沉沒時反應堆沒有受傷,在千米深海的水壓和海水腐蝕等等因素也會導致反應堆的外殼逐漸損壞,最終放射性物質洩露對海洋造成汙染,若是剛好沉沒在洋流區域,汙染甚至會隨著洋流傳遍全球,對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本身造成巨大的災難。

所以不管有沒有傷到核心,核動力艦船的沉沒都會造成生態的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