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说:“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你为什么创业会失败?

有数据统计,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843万人,如果合并技校等非高校毕业生人数,需要安置就业的毕业生保守估计超过一千二百万人,找工作成为“毕业生寝食难安”的事情。某知名网站数据显示,招聘岗位下半年减少数百万之多。好消息是,国家在最近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创业者说:“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你为什么创业会失败?

大学生创业渐成趋势,但是许久没有看到“双一流大学”学生创业成功的报道。“双一流大学”的学生,个人的知识素质无疑高于普通高校的本科专科生,为什么创业成功率低?一是因为创业者少,二是因为创业艰难。

“双一流大学”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生的人数相对集中在信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专业,这些专业很受科技型企业和国企的喜爱。比起创业的辛苦和不确定性,毕业生或者找到薪资高、实力强的公司,或者投身科研,也有毕业生“理智地”选择考入国家计划内编制,端起铁饭碗,“求稳不求富”。对许多毕业生而言,这也是最好的“就业体现”。

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社会在发展,各行各业都存在变数,现在的年青不代表日后的年青,现在的“双一流”学生找工作相比一般高校毕业生容易,但几年后势必会面对更多“双一流”学生的冲击,总要遇到“事业的天花板”。

人生难能可贵的是一辈子心想事成,要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创业是最好的选择方式。若想创业成功,首先不可缺少“拼劲”。或许,“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于普通本科专科生的原因,缺乏“破釜沉舟”、“死磕到底”的勇气是原因之一。要想做大事,成大事,不光是要有技术、能拉来融资,更主要的是有勇气抓住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创业者说:“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你为什么创业会失败?

总有热血沸腾的“双一流”学生去创业。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独角兽创业公司名单显示,估值高的创业公司,创始人绝大多数是从名牌大学毕业。但数据没有显示的是:创业的失败率和风险也都是非常高的,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中小型企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倒在路上,夸张的说法,是平均每分钟倒闭2家企业。

两名今年从“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一位就读上海某名牌大学医学院,大学期间做过医疗代理,成功捞到“人生第一桶金”,毕业后直接推掉几家offer,选择自行创业,继续医疗代理,主推“中药贴”:哪痛贴哪儿,疗效显著,而且成本低、市场广,能够吸纳加盟店商;另一位就读浙江某名牌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投身实业,租厂房买设备,生产一种塑料包装材料,据称低毒环保,符合国家环保方向,预测市场前景良好。

半年后的今天,两位“双一流”学生的创业之路陷入停滞:“中药贴”的市场因为投入少、收益大,入行门槛低,导致大批商家涌入,其中不乏有商家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致使该类产品的市场突然火爆、又突然熄火,家里退货的“中药贴”堆积成山;另一位生产的产品造价高,无法被用户接受,销路滞塞,产品积压,“出师未捷泪满巾”。这就是冰冷的现实:创业,不会因为“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市场就会温情脉脉,网开一面。

创业者说:“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你为什么创业会失败?

创业不是闲庭信步的轻松,前途未必花团锦簇。创业与读书刷题、科研探索真是两个世界、两种人生。创业不是在奔向光明的未来,而是每天在担心失败的纠结中挣扎,人与人,人与事,拓市场,找门路,应付各种开销,失眠脱发,违心陪笑,林林总总的乱事烦事缠身。都说“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老板”,但是,创业前所有乐观的预测统统敌不过市场和政策方面的风云变化。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如果想创业,切忌“好高骛远”,先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是否具备:人脉、资金、产品、伙伴、经验等创业必备条件。多看创业的那些成功人士写的人生经验当然有好处,但人人际遇不同,别人成功的路,你或许根本无法复制,更别祈祷命运的眷顾。因此,即使全心身投入,也很可能没有带来一点回报,没有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要创业。当然,如果创业过程中有“贵人相助”则“另当别论”。

创业者说:“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你为什么创业会失败?

再者,一些“双一流”学生社会起点高,眼光自然相对较高,“把目标定在赚多少钱上”,很少愿意伏低身子,从最简单的事情入手:比如最容易赚钱的“吃”,比如离不开的“快递门店”,似乎从事这类“工作”不算“创业”,唯有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写字间,从事的“高大上”项目能够一夜之间被投资人看中,这才叫创业。但我见过的任何一个老板,任何档次的老板,从小饭店到高新电子企业,几乎是什么都会的人,包括装箱拆卸。

如果大学毕业,确实不甘平庸想去创业,奉劝三思而后行:美国有家权威机构调查过,平均创业成功者,都有至少五次的失败经历。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之道阻且长。不要奢望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企业家,能够像一只卑微又勇敢的蚂蚁一样活下去,在残酷并且公平的市场倾轧中活过三年,才是真正迈开创业的第一步。

最后,说一句忠言:如果真的想创业,最好的选择是发挥自身特长,在擅长的领域里做擅长的事情,会少走许多弯路。最好的创业地方,其实是得到母校的帮助,因为母校会给予资金、税费、贷款、导师等支持;甚至允许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创业者说:“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你为什么创业会失败?

所以,只要舍得力气,有智有谋,创业总会“云开日出”。不过,门槛越低的行业,越需要动一动脑筋,尽可能避开他人走过的路。(谢谢您的本次阅读,敬请继续关注作者“观海松说教育”。如果您有更好建议,敬请评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