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内陆的开放高地在郑州货真价实地实现了”


黄奇帆:“内陆的开放高地在郑州货真价实地实现了”


“内陆地区的开放高地在郑州是货真价实地实现了”。

12月12日,第四届中国创客领袖大会在郑州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出席大会时,高度评价郑州发展成就,认为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开放新高地的任务上,“河南郑州带了个好头”。


黄奇帆:“内陆的开放高地在郑州货真价实地实现了”


会前黄奇帆先参观了郑州的国际机场和综合保税区,为郑州在内陆开放上的思路和速度高度点赞。

他认为,成为开放高地,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必须是大都会。在中国超过1000万的城市就是“超级大都市”,郑州这个“超级大都市”发展潜力和人口优势巨大;

必须有国际交通枢纽地位。郑州目前是中欧班列的铁路口岸,又有航空港区的国际机场枢纽地位,高铁四通八达,是全国十大高铁枢纽站之一。从交通的层面来说,郑州已经是国际化的交通枢纽;


黄奇帆:“内陆的开放高地在郑州货真价实地实现了”


必须是口岸高地。郑州拥有中国海关设置的一类口岸,现在郑州海关已经实现了与全国其他一类口岸关检互认,信息共享。郑州海关关检的货物,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到达国内其他一类口岸都不用再重复关检。这就是内陆可以成为一类口岸开放高地的原因;

必须有一个大平台。中国一共三十个保税区,郑州的保税区从零做起,五年时间做到五六百亿美元的规模,在内陆地区后来居上,在全国排到前几位,建起了进出口贸易的大平台;

必须有一个大产业。郑州拥有全国领先的手机制造产业,这是国际贸易交往的工业产业支柱之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入驻终端智能制造企业约190家,2017年手机产量达2.9亿多部,全球每7部手机中就有1部来自郑州。


黄奇帆:“内陆的开放高地在郑州货真价实地实现了”


被称为“金融市长”和“中国最懂经济的市长”的黄奇帆分析了郑州当前的发展,认为以上五点郑州都做到了,“郑州已成中国内陆开放高地的标杆,我要对这个开放的高地表示祝贺!”


黄奇帆:“内陆的开放高地在郑州货真价实地实现了”


据悉,郑州是全国“铁路十字路口”,中国唯一的“米字高铁”在此汇聚。

近年来,郑州紧抓“一带一路”有利时机,构建了空中、陆路、网上三条“丝绸之路”,逐步向国际性综合枢纽之城升级。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陆上丝路”越开越密,“网上丝路”发展迅猛。

“三条丝路”让河南和20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联系,12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河南投资兴业,跨境电商“郑州模式”让世界商品“一站到家”;打通世界的中欧班列(郑州)每周去、回八班均衡开列。

开放的郑州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奔跑着拥抱世界。

郑报融媒首席记者 石大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