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變騙款 小心“假客服”

“退款”变骗款 小心“假客服”

民警向年輕人傳授“網絡達人安全寶典”

大洋網訊 “雙12”來臨,新一輪網絡購物熱潮也將隨之到來。記者從禪城警方獲悉,就在剛剛過去不久的“雙11”,與網購相關的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環比上升10%。而且受害者超過八成是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

昨日,禪城公安聯合志願者在創意產業園舉行反詐遊園會,尤其為80後、90後年輕網購人群和電商財會人員打反詐“預防針”。

“根據案發規律,‘雙12’期間年輕人最應該提高反詐意識。”禪城反詐民警黃澄介紹,各種網購節期間,發案最突出的詐騙手法依次為“冒充客服退款”“刷單虛假購物”“低價網絡購物”“網購中獎免單”“虛假優惠詐騙”等5類。

支招:勿點來歷不明鏈接

反詐民警黃澄提醒,“雙12”將至,預計冒充客服詐騙、刷單詐騙等會有較高的發案風險,詐騙對象多以20歲至35歲年齡段內具一定網絡消費能力的青年群體為主。

“千萬不能輕信陌生信息。”反詐民警提醒,遇到不明網站客服來電、短信等情況,市民要上官方的網購平臺,與商家、官方客服驗證信息的真實性,不要點開不明來歷的網址鏈接,“當然網購要選擇正規的網購平臺,儘量不要私下交易。”

若市民接到詐騙電話時將如何應對?民警介紹,目前的手機安全軟件都有標註電話性質的功能,“高頻呼叫”“詐騙電話”等標識在陌生來電響起時會出現在顯眼位置,“見到這類電話,直接掛斷是最好的方法。”民警說道。

“一旦出現要求轉賬、填寫個人信息或手機驗證碼時就要提高警覺,謹防上當受騙。”民警表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網購退款是不需要另外提供銀行卡和身份信息的,只需原路返還即可。

典型案例

320元耳機可10倍“退款” 她被騙走8萬元

今年“雙11”期間,佛山就有多位市民遭遇了網絡購物騙局。近日,禪城市民張女士被騙子以“冒充客服”的手法,騙走了8萬元。

事發當時是12月6日下午,張女士接到了自稱是“賣家客服”的來電。對方告訴張女士,稱她在“雙11”購買的耳機有質量問題。“廠家將以購買價的10倍退款,即退還3200元”。由於對方能準確列出張女士購買的詳細信息、日期等資料,她對此深信不疑。

然而,當張女士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後,賬戶竟損失了3200元。隨後,客服以將付款二維碼錯發成收款二維碼、資金被凍結等理由,一步步誘騙張女士申請網貸並轉賬,最終騙走她了8萬元。

網購一床被子“丟了” 他分3次被騙1萬元

今年10月31日,禪城市民陳先生在淘寶網購買了一床被子。可是5天過去了,後臺卻一直顯示物流異常,這讓陳先生感到非常納悶。

“你好,我們已經把錢退回到你的支付寶了,請注意查收。”11月6日上午,陳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是北京快遞物流總公司客服的來電,稱由他們承運的快遞包裹在運送途中丟失,但由於商家為陳先生的包裹購買了保險,目前已經由快遞公司全額賠付了。

陳先生打開支付寶查看,卻沒有找到這筆賠款。快遞客服稱是因為“信用積分不足”。陳先生根據客服的指引,掃描了對方發來的二維碼,進入了一個所謂的“資產核實”的系統,並按要求填寫了銀行卡號、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等信息。結果,他被分3次轉走了共1萬元。

貪圖刷單可享5%“返現” 他本金都沒了

在今年10月底,市民小劉遭遇了網絡刷單騙局。當時,由於想為“雙11”準備“血拼”資金,小劉被網上的一條刷單享受消費金額5%返現的廣告吸引住了。

10月30日下午,小劉根據對方的指引,加入了刷單QQ群,在賺到了第一筆返現金後,小劉完全放下了心。隨後開始了金額較大的刷單,一天內竟將16萬元全部投了進去。

10月30日,小劉發現對方並無返現,本金的16萬元也就此石沉大海,這才驚覺被騙。

(廣報全媒體記者李賢 通訊員李健斌、陳佳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