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祕

中華文明綿延不絕,三大古文明已經中斷。當今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是古埃及文明、古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河文明以及中華文明。前面三大古代文明都已經中斷或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而中華文明仍綿延不絕,至今活力充沛。

古印度文明由當時古印度人創造,卻被來自阿姆河和錫爾河草原的雅利安人中斷,雅利安人創造力了吠陀文化與種姓制度,並把雅利安-旁遮普族語帶到印度。古巴比倫文明,最早由阿摩利人創造,古巴比倫先後遭到赫梯人、亞述人與波斯人佔領並統治,古巴比倫文明逐漸中斷或消逝。古埃及文明最早由北非土著居民與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而成後逐漸建立國家並創造。隨著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與阿拉伯人輪番佔領並建立王朝,古埃及人創造的文明逐漸中斷或消逝在歷史背影中,只剩下高聳入雲的金字塔及其他遺蹟矗立在空曠的沙漠中。這三大文明之所以稱之為中斷或消逝的古文明,是因為創造文明的民族已經不存在或者融合到其他異族統治時期的民族中,文明的形式以遺蹟方式供人憑弔瞻仰,其文字已經無人使用,只以古文字方式存在;少量文獻書籍猶在但需要專家破譯才能讀懂。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四大文明所處區域

中華文明不同於上述文明,它是一種從未中斷的文明。文字雖經不斷變形簡化,但一致流傳使用至今;歷史典籍汗牛充棟,絕大多數流傳並保存完整;建立中華文明的主體民族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並居住在本土,主體民族沒有被歷史上入侵或建立王朝的少數民族融化,而是少數民族被主體民族漢化,因此不能說中華古文明延續至今,而應該直接表述為中華文明延續至今。

中華文明植根的優越地理環境,是文明延續的有力保障。簡單說,中國地形從東西南北四面拱衛著中原,中原就是中國的地理中心。中國北面是廣袤而寒冷,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東面與南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與印度洋;西南面是高聳入雲的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與縱向排列具有茂密叢林的橫斷山脈;西面是綿延2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與浩瀚沙漠。如此的地理環境構成了華夏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個東面、南面與西面三面封閉,北部平原唯一敞開的地理單元裡。整個地理環境,導致了中華文明可以在相對安全的空間內發展,唯一需要對抗的敵人,就是北部強大的遊牧民族。其他外部民族很難從東西南三面侵入中原從而改變中華文明的進程。幸運的是,當十九世紀西方強國不遠萬里從海上來到中國掠奪財富的時候,資本主義殖民時代已經進入強弩之末晚期,英國、西班牙等國殖民地開始紛紛獨立,英法等資本主義強國已經由早期通過殖民掠奪財富變為通過不公平貿易獲得財富。加上中國地理上地處遠東,客觀上加大了資本主義強國侵略中國的代價,中國避免了像印度一樣淪為西方完全殖民地的命運,中華綿延不絕幾千年的文明進程沒有中斷。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中國山川地形

古埃及文明位於非洲的東北部,以尼羅河為中心,其東西為乾旱的沙漠,北面瀕臨地中海,南部是廣闊沙漠,尼羅河縱貫全境。古埃及雖然很少像兩河流域那樣,經常遭到遊牧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但事實上,這種地理上的天然的屏障並沒有限制埃及與近東和地中海世界發生關係。從遠古時代起,通過紅海海峽和蘇伊士海峽,地中海沿岸強悍民族,以及來自阿拉伯民族不斷與古埃及人發生戰爭,地理環境對外來文明侵入的屏障作用就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古埃及文明走向滅亡。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古埃及尼羅河流域

古兩河流域文明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接亞美尼亞高原,南臨波斯灣,東與西伊朗山脈為界,西與敘利亞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整個文明發生地除了南部面向海洋尚可阻擋外力侵入外,就幾乎沒有地理屏障可以抵禦外來力量的衝擊。所以當面對來自地中海的馬其頓人、羅馬人以及東方的波斯人輪番入侵時,便無法擺脫文明被湮沒的命運。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新月沃地與古巴比倫王國

古印度文明北依喜馬拉雅山、南臨印度洋、東接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古印度北部有平原,還有兩條大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恆河。南部有高原,有富饒的森林。“一面圍山,三面環海”的地理位置構成了古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其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形成了獨具面貌和個性的文明單元。但不幸的是,印度西北部與現今阿富汗交界的興都庫什山脈有一狹長區域,正好是雅利安人以及中亞等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通道,恰到這一通道導致印度歷史上多次淪為外來民族統治對象。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地形

中華文明由主體民族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共同創造,成為中華文明延續推動力量。中華文明發軔於黃河中游的關中平原、汾河流域、伊洛河平原、太行山東南衛河平原。華夏族是上古時期黃帝與炎帝部落後裔,兩大部落爆發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東邊的東夷部落及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從周朝開始,華夏族活動範圍由黃河流域逐漸擴大到淮河、泗水、長江和漢水流域。在這期間,華夏族逐步形成為現代漢族的前身,並以此區別於夷、蠻、戎、狄等諸多族群。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8年,以先秦時期的華夏族為核心和主體形成了漢族。漢族人口分佈主要集中於黃河、淮河流域。從永嘉之亂末年起,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到宋、元、明、清時,華南漢族人口便大大超過了華北,清末滿人對東北解禁開疆後,漢族人口進入滿洲,漢族作為主體民族遍及中華大地,人口始終佔據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中華文明歷史上受到過元蒙與滿清少數民族統治,但漢族巨大的人口與語言優勢,迫使統治者不得不從語言、制度與習俗等方面服從漢文明的改造。無論是元朝還是清朝,都自覺的將自己視為中原正統王朝,遵循前例實行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從朝堂公文到民間生活都自覺適用漢民族語言文字。漢語在使用中也逐漸因融進了這些少數民族的習慣用語而變得豐富多彩,漢族也因與其他民族的通婚既加強了民族團結,也形成了新的漢族群體。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56個民族和諧共處

國家的統一與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打下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政治基礎。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中國,實行“車同輪、書同文、度同制、行同倫”,秦漢兩代努力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從此,“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的國家統一整體觀念深入人心。即使在國家四分五裂,諸侯割據戰亂年代,也會有英雄人物不遺餘力、不惜代價追求國家統一。秦漢以來,中國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除了三國和南北朝時代處於分裂以外,絕大多數時期一直維持著國家的統一。自秦始皇實行中央集權後,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都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到明清中央集權專制統治達到極點。中央集權制度建立,權力高度集中,效率明顯提升,客觀上促進了生產力與社會的發展,為這中華文明的延續、繼承和發展打下了政治基礎。反觀歐洲,自從古羅馬帝國曾經統一歐洲嘗試失敗後,面對北歐日耳曼人的南侵,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在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進攻下,也與15世紀初落下文明的帷幕。十八世紀拿破崙等人也嘗試用武力統一歐洲,但歐洲歷史上各民族國家根深蒂固的分裂意識,阻礙了歐洲統一。歐洲自古小國林立,進入中世紀以後,國家、民族之間互相攻擊侵略,國家版圖變化頻繁,民族矛盾不可調和。歐洲再無任何帝國有能力創造統一而連續的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古埃及歷史上最為強盛,但無賴面對其它強悍民族的進攻,都無力維持文明的創造與延續,逐步被其他民族文明或摧毀或覆蓋,消逝在歷史的長河。

謙和包容的民族性格,鑄造了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兼收幷蓄的精神品格。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統治地位,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基本性格。在處理人與人關係上,儒家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處理人與社會關係上,儒家主張仁愛、禮儀與尊群。在涉及人與國家關係上,儒家主張民為邦本,民為貴、社稷次、君為輕,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民本思想。儒家這種不以自我為中心,時時處處推己及人,充分為別人著想,尊重他人意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強加給別人,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和諧共生的思想,在多種文化相處時,善融合、不偏頗、不怨尤、尚和平、主平衡的處事哲學,對促進同一國家不同民族的大融合、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對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營養。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漢字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遺傳密碼,護衛著文明的傳承延續。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載體,一個民族的文明史主要依靠文字記載而保存,文字中斷則以文字為載體的文明中斷,其它文明形式如服飾、建築、繪畫、雕塑等等都只是文字的補充和豐滿。從秦始皇統一文字開始,華夏民族始終使用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一大特點是,文字的讀音可以與書寫相分離。漢字表意的優勢在於雖聽不懂語音,但能看懂字義,文字讀音即使各地不一,方言各異,但人們懂得文字的意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六國文字,只取秦小篆,從此,統一的文字在中原暢通無阻。秦始皇“統一之功”,既在政制,更在文化。行政指令寫在文書上,全國通行,讀書人都能領會文字的意圖。歷史上,漢字經歷了多次文字改革,但改革的目的並不是廢除漢字,而是讓漢字獲得更廣闊使用空間,更加便利人們使用,使漢字能夠承載更多的文化內容。無論是文言文改為白話文,還是漢語拼音改革,無不讓漢字重新激活生命活力。漢字自身具有的內在凝聚力,是其他文明的表音文字沒有的優勢。

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奧秘

漢字的演化

漢字在使用歷史上遇到兩次巨大挑戰。一次是清末民初。被西方堅船利炮打蒙了的中國人開始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從自信滿滿到自卑慼慼,認為是漢字阻礙了中國的進步,漢字成為中華文明落後西方文明的批判對象。當時留日留洋的魯迅、胡適與劉半農等知識分子,就主張廢除表意漢字,改漢字為拼音文字,漢字全面拉丁化,但是因漢字悠久的歷史以及廣泛而雄厚的群眾基礎未能實行。另一次危機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方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興起,歐美國家使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輸入、編輯和輸出處理,極大提高了辦公效率。但漢字數量眾多,在當時硬件條件下,很難解決漢字在計算機鍵盤上輸入與漢字在信息處理和電子照排技術中字模的存儲問題。當時,國內國際對漢字在電子計算機新技術迅猛發展面前的前途感到擔憂。最終,漢字打字輸入問題由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發明人王永民解決,後陸續出現拼音輸入法等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漢字照排系統問題最終由北京大學王選院士解決。

今天,面對中華民族的重新崛起與中華文明的再造輝煌,我們真的應該感謝漢字的發明創造者讓漢字蘊藏著如此巨大的活力與自組織適應能力。漢字,這一中華文明的遺傳符號一定會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再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