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傅作義的一生?

老虎大王1


毛主席曾對傅作義說過一句話:“應該給你一枚天壇一樣大的獎章。”

這一句話固然不能完全評價傅作義的一生,但是作為一個起義將領,傅作義能夠得到毛主席的如此評價,也說明了傅對於國家與民族所作出的貢獻。即便是在後來的10年運動裡,當曾經那些或起義或投誠或被特赦的人又陸陸續續地遭到清算時,傅卻得到了毛、周的保護,沒有受到衝擊,這也說明傅的功績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認。

傅作義能夠始終將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放在心裡,放在第一位,確實值得肯定。

如果拋開政治,一個作為將軍的傅作義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們不少人都知道傅作義“善守”,甚至可以說他是近代最善於守城的將領,可是實際上,傅作義卻更“善攻”,他的守只是一種手段,絕不是目的。他之所以守,也是為了攻,他就像一頭猛虎,先蟄伏起來,然後等待最好的進攻時機!

傅作義出身於晉綏軍,他雖然是晉系將領,可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又受到了閻錫山的防備,不過蔣介石卻一直在拉攏他。

傅作義生於1895年6月27日,字宜生,山西榮河人。1918年自保定軍校畢業後,傅作義入閻錫山的晉軍任職,1926年時任晉軍第4師中將師長,用了8年時間升到中將師長,這個速度已經算很快了。蔣介石發起北伐後,閻錫山為了能夠分一杯羹,也在自己的城頭上掛起了青天白日旗,然後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當時閻錫山為了切斷奉系在北京與保定之間的聯繫,派傅作義去攻打京、保之間的重鎮涿州。傅作義收到命令後,立即點兵出發,連夜奔赴涿州,只用一天時間便拿下了涿州。在閻錫山退回山西后,傅作義以孤軍在奉軍地盤據守涿州兩個多月,張學良集結重兵攻打涿州,卻始終拿傅沒有辦法。

涿州之戰,傅作義可謂是一戰成名,傅善於守城之名也是一時人盡皆知。

後來毛主席給傅寫信時也忍不住說了句:“涿州之戰,久耳英名。”

如果說傅作義在涿州之戰中表現出了讓人驚歎的守城的本事的話,那麼在綏遠抗戰中,傅作義則是如同一頭猛虎般的有勇有謀的悍將!

1936年11月15日清晨,日本人帶著漢奸、日偽軍突襲紅格爾圖,日本人若想攻綏遠,則必取紅格爾圖,所以對於紅格爾圖的進攻也異常猛烈。11月16日,傅作義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迅速作出了“不可消極防守,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主動進攻”的戰略決定。當時日偽軍進攻受阻,所以打算集結好部隊後再一舉拿下紅格爾圖,可是傅作義並沒有給日偽軍這個機會,而是在日偽發動下一輪進攻之前,主動提前對日偽軍發起了進攻,將日偽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此役,傅作義搗毀了日偽軍的指揮部,斃敵1000餘人。

在獲得紅格爾圖戰役的勝利後,傅作義可沒有“守”著紅格爾圖,而是再次主動進攻!這次傅作義要進攻的目標是百靈廟,為什麼是百靈廟呢?用蔣介石的話說是,非此時乘機佔領百靈廟與商都,則綏遠不能安定也。只要拿下百靈廟便可再取商都,商都和百靈廟到手後,綏遠便也差不多能夠安定了。對於進攻百靈廟,傅作義的戰略也很簡單:“以強襲之準備,作奇襲之行為!”傅作義為了奇襲百靈廟,讓所部連夜行軍,攻佔百靈廟周圍陣地,對百靈廟形成包圍之勢,然後在日偽軍援軍到來之前,以山炮營直轟百靈廟高地,迅速攻破日偽軍的防線,最後衝入百靈廟殲滅敵軍!

不管是紅格爾圖還是百靈廟,又或者是後來的五原,傅作義所表現出來的作戰風格都是很凌厲的,非猛虎之勢不可為也!所以,傅作義的能耐絕不只是“守城”,他是不攻則已,一攻則必直取敵人咽喉。

1945年蔣介石任命傅作義為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1947年又任命為華北“剿總”總司令,蔣為了拉攏傅作義可謂是不遺餘力,傅也因此成為了聶帥在華北的宿敵,聶帥在傅手上也確實吃過不少虧。

傅作義,可謂一代戰將,他是既能守,也能攻,攻守皆善、皆精!只可惜閻錫山有些防著他,所以沒用好他。蔣介石雖然拉攏傅作義,可是中間終究隔著一個閻錫山。

傅作義被我軍所圍後,蔣介石先後派徐永昌、蔣緯國和鄭介民去北平“勸說”傅作義突圍南撤,但是傅作義始終不為所動,當時蔣緯國甚至用蔣介石的名義對傅說了一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當時蔣介石為了爭取傅作義,確實做了不少努力。

但是,在國家大義面前,傅作義最終還是作出了自己的選擇,北平和平解放,傅所部20餘萬軍隊開出北平城,接受我軍的改編。

你可以說他是懦夫,手握20萬兵力,卻不戰而屈。

但是,對於國家,對於民族,對於歷史,他絕對是一個英雄!


吾與吾國


歷史上對於起義、投誠的將領爭議都比較大,傅作義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抗戰大將,但是國民黨很少提及他的政績,因為傅作義最終選擇了起義。個人覺得傅作義的一生已經盡力了,他畢竟是軍閥出身,思想有反覆是正常的,在解放之後他還是擁護新社會的,為新社會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力量。

傅作義就是我們現在人開玩笑時所說的“家裡有礦”的富二代,他雖然家境不錯,但他的思想先進,不想安安穩穩做個煤老闆二世。他從小喜歡騎馬狂奔,在15歲時就已經響應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加入了少年革命先鋒隊。後來傅作義在武昌起義之中離開家鄉,隨著起義軍打清軍。

後來傅作義報送進入保定軍校,在校期間成績優越,為後來的軍旅生涯打下了基礎。畢業之後,傅作義加入了閻錫山的晉軍。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1927年,傅作義攔截馮玉祥有功,一路升到了師長。

閻錫山投靠南京國民政府之後,傅作義從太原深入奉軍腹地,一舉拿下涿州,並且憑藉這場戰役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抗戰爆發之後,傅作義積極投身抗日前線,他在長城抗戰之中的功績得到各界的讚美。一直到抗戰勝利,傅作義一直活動在抗日前線,履立戰功。

傅作義夜襲包頭是一場非常經典的戰役,1939年12月,傅作義對包頭實行了奇襲戰略,消滅了大量日本鬼子的有生力量,使得日軍南下的企圖未能得逞,從中可以看出傅作義驚人的作戰能力。

1949年平津戰役,天津守軍被殲,傅作義審時度勢,率部起義,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這無論是對他個人還是對人民來說,這都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正是他的這一抉擇,成為他一生之中飽受爭議的經歷。北平和平解放後,很多人將傅作義稱為叛徒,覺得他背叛了國民黨。但是也是因為他,讓北平的古建築免於了戰火的侵害。解放後,傅作義擔任第一任水利部長,一干就是22年。

傅作義少年的時候在黃河邊遊歷,對於黃河氾濫對百姓造成的危害深有感觸,他在那個時候就十分精通中國水系,繪製了黃河全圖。在擔任水利部長之後,他兢兢業業,將半生奉獻在新中國的水利事業之中。他還創立了新中國第一所水利學院,為國家培養水利建設方面的人才。毛主席對傅作義的評價十分之高,無論是他在解放戰爭之中的功勞還是他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對我們國家做出的貢獻,主席都給了他高度的肯定,直言傅作義的功勞足夠一枚天壇一樣大的獎章。

關於傅作義還有一個趣聞,當年傅作義讓陳長傑誓死保衛天津,給北平留時間。但是天津被攻破之後,北平和平解放了。國慶十週年的時候周總理帶著傅作義給陳長傑敬酒,大約是想兩人能夠冰釋前嫌。傅作義這位抗日名將值得我們敬佩,咱也不要閉著眼睛瞎黑人,特別首都百姓不能黑他,就憑他的抗日功勳,保住了北平,就已經值得我們尊重。


木劍溫不勝


遼瀋戰役結束後不久,傅作義參加了蔣介石11月4日在南京召開的最高軍事會議。 傅主張在天津、塘沽六十公里處建築弧形陣地,平津之間建立碉堡群,迎戰入關之揮放軍。他認為堅守華北是全局,退守東南是偏安。蔣同意了這個意見。 11月18日,解放軍第四野部隊攻佔山海關。至12月22日,傅作義的十一兵團三十五軍、一。四、一O五軍、十六軍都先後被殲滅。張家口守軍五萬餘人突圍逃跑,被東北解放軍第四縱隊及楊成武、李井泉兵團全部殲滅於張北地區。 1949年1月,傅作義毅然舉行北平和平起義,率領五十餘萬官兵走向人民陣營。 繼北平和平解放之後,傅作義又為推動綏遠“九·一九起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9年5月25日晚上,林彪、聶榮臻、賀龍、羅榮桓等領導人在北京飯店接待傅作義,就解決綏遠問題進行商談。28日,中共代表與傅作義代表通過談判,簽訂了綏遠問題協議。

8月20日,傅作義偕鄧寶珊及隨員一行赴綏遠,並攜帶現洋二十萬元,作為給綏遠部隊的慰問金。傅到歸綏後接待了軍政人員和地方士坤的來訪,傳見了營以上的軍官,又由董其武陪同分批檢閱了歸綏駐軍,分發了慰問金。歸綏官兵見傅作義安然無恙,反共分子的種種謠言不攻自破。官兵們領到慰問金,感受到共產黨政策的寬容溫暖。 傅作義於9月10 日到達包頭,召集綏遠各地軍、師、旅級高級軍官和政府官員、地方士紳,共商綏遠起義的問題。


經過傅作義多日的工作,大多數人都願意跟他走起義的道路。 為了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召開之前實現綏遠和平起義,傅作義決定於9月19日通電起義。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批准命傅作義為綏遠軍政委員會主席。 新中國建立之後,傅作義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出任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水利部部長及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9月27日,在懷仁堂舉行的隆重授勳典禮上,毛澤東親自授予傅作義一級解放勳章。1965年,當選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74年4月19日,傅作義因患癌症逝世,終年七十九歲。


李三萬的三萬裡


傅作義是抗日戰爭國民黨第一名將!薛嶽孫立人通通靠邊站!



國民黨軍隊中,榮譽勳章主要有三個層級,國光勳章,青天白日勳章和雲麾勳章。傅作義獲得了第二枚國光勳章,當然第一枚是老蔣自己拿去了。

對比網上流傳的其他國民黨戰將,我們不妨來看看。薛嶽,王耀武,孫立人,李宗仁都曾在抗日戰爭中拿到青天白日勳章。而被網友封為神的張靈甫,不過得到了幾塊寶鼎勳章和雲麾勳章。

國光勳章設立於1937年,在此之前,青天白日勳章是軍隊中的最高榮譽。國光勳章設立到1949年10月,只有兩個人得到了國光勳章,一個是蔣介石,一個就是傅作義!

為什麼傅作義能夠得到大多數軍人可望不可即的國光勳章?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能和實打實的戰績。

1939年,長沙會戰期間,傅作義對日軍發動主動攻擊,從河套出發千里奇襲包頭,歷時半月,殲滅敵人兩個團又300至400人,毀敵坦克4 輛,汽車60餘輛。日軍捲土重來,我軍後撤,但隨後傅作義再次攻擊五原,擊斃水川一夫中將等日軍300餘,俘淺治慶太郎等50餘人,殲滅王英偽軍兩個師,獲戰利品甚多。

相比薛嶽號稱三次打贏長沙會戰,殲敵11萬,卻拿不出一個日軍俘虜和一點點戰利品,五原大捷是實打實的勝仗,更是國民黨軍隊首次收復失地。

但,這一次傅作義拒絕了國光勳章!這是多少將士可望不可即的夢想,傅作義居然拒絕了!

1946年11月,傅作義從共產黨手中奪回了張家口,這幾乎是解放戰爭中國民黨的唯一的一次勝仗,蔣介石大喜之餘,把第二枚國光勳章給了傅作義!

不過,最讓人熟知的傅作義,是“和平將軍”的形象。

1947年12月,國民黨成立華北剿總司令部,傅作義擔任總司令。一年時間,傅作義帶領55萬精銳,固守張家口北平和天津,最終在解放軍的打擊下不得不投降。

傅作義在北平天津和平解放前夕,還有一戰之力,參照之前涿州戰役,太原戰役等戰例,解放軍要武力拿下北平和天津,絕不是一件容易事。傅作義的和平行為讓北平200萬民眾免遭戰火,北平完整保護了文物古蹟,居功至偉。

1954年開始,傅作義擔任了20年的水利部長,同時成為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創辦人,為我國水利事業做出傑出的貢獻。

偉大領袖毛主席評價傅作義——“你是北京的大功臣,應該獎你一枚天壇一樣大的獎章。”


歷史知事


傅作義1895年生於嚴父慈母的山西農家少年,年幼時苦讀四書五經,自幼正直勇敢1910年考入太原陸軍小學,16歲時以晉軍學生軍排長身份毅然參加了辛亥革命起義,於是開啟了近40年的中國職業軍人的生涯。

圖為傅作義。

1927年涿州之戰,傅作義一舉成名。蔣介石給傅作義發嘉勉電:“三晉軍興,鎖鑰九門,形勝之區,兵家所重。傅師長力撐大局,固守斯城。彌著功勳,實深嘉慰。將軍時任晉軍第六軍總指揮,戰天鎮,守涿州,浴血數月。城頭兄弟喋血,城下屍骨城堆,終贏三大守城將軍盛譽。

圖從左至右為:傅作義、蔣介石、衛立煌。

在民族存亡關頭,傅作義抱定捐軀決心。1933年奮起長城抗戰,揮師張家口,禦敵於懷柔,1935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是年11月百靈廟大捷,殲敵盈野,震驚中外。七七事變,傅作義血沸千丈,初戰忻口,再戰於綏南,奇襲包頭,大捷於五原,在烽火連天的歲月裡,傅作義曾修下絕命家書。在抗戰8年裡,傅作義披堅執銳,揮師萬里,戰功卓著。

圖為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解放後在人民日報工作。

內戰開始後,傅作義坐鎮華北,但是鐵血之師,潰不成軍,連自己的愛女也是我們的人,凡軍機要務,竟無密可保,傅作義一邊向我們求和,一邊為了追隨自己多年的部屬的私利,還要和革命力量進行一番較量。新保安一戰,傅作義嫡系三十五軍全軍覆沒,1949年11月21日與我們達成協議,31日解放軍正式接防,北平迎來了改天換地的春天。

圖為1951年,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冒雨視察淮河工程時與民工談話。

解放後,傅作義提出願解甲赴綏遠治黃屯田,於是先後任命他為水利部長、水利電力部長,傅作義在這個職位上恪盡職守達23之年久,他走遍祖國千山萬水,對新中國的水利電力事業迅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圖文繪歷史


提起傅作義,人們一般會首先想到北京的和平解放。正是他,讓北京倖免於戰火考驗,使這座擁有百萬人口和無數珍貴文物的大都市,得以完好無損。

儘管傅將軍的功德令人敬仰,但當時他所承受的壓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畢竟他曾是國民黨的高官。揹負著“貳臣”之名,棄暗投明,他經歷過怎樣的心路歷程呢?這個在戰爭歲月裡屢建奇功的軍事天才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下面,我們不妨沿著傅將軍一生的足跡,去探尋一下答案。

一、一個出身寒門的“軍事天才”。

傅作義小時候家境貧寒,父親是靠背客人過河掙錢養家餬口的腳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貧苦的生活培養了他從小吃苦耐勞的品性。

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傅作義進了閻錫山的晉軍。憑著個人表現,他很快被閻錫山發現,並在晉軍中一路提升。

這期間,他曾率領晉軍一個團拖住西北軍總司令張之江的一個師,最後晉軍反敗為勝。這場守衛戰,讓傅作義聲名鵲起。

而真正讓他天下聞名的,是他指揮的涿州保衛戰。當時晉軍和奉軍正在進行軍閥惡戰。先是晉軍勝,佔領了石家莊、涿州等要塞。

後來形勢變化,晉軍敗退回山西,傅作義的第四師卻在奉軍腹地涿州沒退回,既無外援,又無出路,如同置身死地。

因為涿州位置太重要,張作霖對涿州勢在必得,集中一切優勢兵力,全面圍攻傅作義,試圖甕中捉鱉。

張學良為收復涿州,投入了差不多5萬兵力,而傅作義獨守孤城,兵力不到萬人。

在這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奉軍集中優勢兵力,組織5次大規模攻城,都被傅作義一一打退。

傅作義堅守達3個月之久,成為戰爭史上的奇蹟,時年33歲的他也因此一戰成名。

後來,傅作義歸附蔣介石成為國軍,又在抗日戰爭中屢創輝煌戰績。著名的“五原大捷”就是在他的指揮下取得的。

傅作義的35軍向來以“集合快、出發快、行軍快”而聞名,而且戰術變化靈活,是解放戰爭國軍戰鬥效率最高的一支部隊。

無論是軍閥戰爭,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傅作義都有指揮比較出色的戰役,堪稱現代版的“常勝將軍”。

二、特殊歷史時期的雙重身份。

1949年初,隨著三大戰役的結束,國共在中國的政治地位開始換位。在此時期,也產生了一個遊離於國共兩黨之間的特殊的政治群體。

傅作義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員。與其他人相比,他反覆的過程更為複雜糾結。

北平的和平移交,傅作義靠向了共產黨,但當時他的綏遠軍尚未易幟,因此又很難說他完全脫離了國民黨。這種橫跨兩邊的狀態,讓傅作義在一段時間內政治身份很不明確。

1949年1月21日上午,傅作義在北平中南海宣佈與中共達成和平協議。蔣介石即私下安排,派遣國防部長徐永昌前往北平,對傅作義做最後的爭取。據徐記載,傅作義對他痛哭,說自己做了錯事,對不起人。

之後,傅作義又託徐向蔣遞交了一份呈文。呈文就政治、軍事、經濟、外交、黨建等等問題,向蔣提交了一份全面的獻策。表達了要做蔣的孤臣孽子的決心。

而他在呈毛澤東的上書中,則稱蔣介石,閻錫山賣國,幻想第三次世界大戰,封鎖海口、濫炸人民,沒有希望等等。

其後他又在呈蔣的上書以及與徐永昌的一系列談話中說中共賣國,美蘇戰爭不會遠,建議封鎖、轟炸電廠,並稱中共不能成功等等。

其言論翻雲覆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一邊言談反反覆覆,一邊他又積極部署綏遠起義。當時,綏遠的軍政頭面人物孫蘭峰,在起義問題上態度不甚明朗,稱病住進醫院拒不簽字。

傅作義親自去對孫做動員。他說:“共產黨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基礎……

從北平和平解放到現在,事實證明我們是做對啦!路是走對啦!”在他的勸說下,孫最終簽了字。

由此,我們看到截然相反的兩個傅作義,那種明顯的政治與人格的撕裂。

他生於亂世,從一個小派別綏軍起家,最後成為國民黨一個戰略集團的首領。

在爾虞我詐的仕途升遷過程中,他看到過太多的群雄起消、世事輪迴。

於是他以舊式軍人的世俗經驗,來應對國共的權力互換的。

他在政治上選擇了另一方,而其情感或多或少還停留在原來那一方,兩者尚未統一。

傅作義一面舉行綏遠起義,一面對徐永昌痛哭,便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這是改朝換代的歷史更迭所產生的特殊政治群體及其特有的雙重人格表現。

三、潛心新中國水利事業,心繫祖國統一的愛國老人。

其實,傅作義很早就露出了水利部長的潛質。如果不是生逢亂世,或許他早就是了不起的水利專家了。

早在綏遠抗戰時期,他就帶領部隊一邊抗戰,一邊建設,讓綏遠有了“塞上江南”的美稱。

新中國成立後,傅作義從出任第一任水利部長起,他踏遍了全國的山山水水,從天山腳下到莎經之濱,從松遼平原到珠江三角洲的水利電力工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在發生嚴重水災時,傅作義親赴抗洪搶險第一線,對新中國的水利電力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除了心繫國家建設,他更心念祖國統一。

在一些公開場合中,他積極呼籲臺灣“舊同事”回祖國看看。他在公開信中寫道:

“臺灣有些舊同事死去了,他們有些是我一起抗過日的,我深深地悼念他們。”

“血濃於水,葉落歸根。大陸是咱的家,7億同胞無不殷切期待,熱烈歡迎親人歸來。”

直到1974年因病去世,國家未能統一成了傅老畢生的遺憾。

縱觀傅作義將軍跌宕傳奇的一生,我們看到了一個年輕時聞名遐邇的軍事天才;

一個歷史風雲變幻之際,深明大義的愛國將領;一個為了新中國建設鞠躬盡瘁,時刻心繫祖國統一的愛國老人。

儘管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他曾經一度舉棋不定,迷茫過,但他最終選擇了民族大義,保全了國家財產。

使人民免受戰火塗炭。單就這一點而言,他就是中華民族的功臣,足可以名垂千古!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閻錫山手裡的王牌,傅作義算最有名的一個。作為晉軍將領,傅作義出身保定軍校,經歷過辛亥革命,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後來促成了北京和平解放,使這座擁有百萬人口和無數珍貴文物的大都市,得以完好無損,單就這一點而言,他就足可以成為中華民族的功臣,留名千古。

傅作義是山西榮河人,今天叫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家境貧寒,父親叫傅慶泰,年輕時靠在黃河渡口背客人到對岸掙腳力錢養活一家人,後來開了店鋪,收入才好些。就是這樣一個腳伕出身的人,竟然將兒子傅作義送進了太原陸軍小學讀書,後來又送進了保定軍校,這個父親了不起,眼光長遠。

1918年,傅作義從保定軍校第5期畢業,被分配到了閻錫山的晉軍。正因為父親吃苦耐勞的品性的影響,傅作義進入晉軍後,特別刻苦,受到上級官長矚目,進入晉軍第八年就升為團長。1926年,西北軍攻山西,晉軍敗退,傅作義獨守大同的天鎮縣,西北軍總司令張之江安排一個師進攻天鎮,傅作義一個團堅守三月餘,拖住一個師,硬是守住了,最後晉軍反敗為勝,傅作義功不可沒。通過天鎮守衛戰,閻錫山發現了傅作義這個將才,立升旅長,不久升中將師長。可見,傅作義是個帶兵的好將才。北伐戰爭勝利後,閻錫山任傅作義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第五軍團總指揮兼天津警備司令,傅作義與北平警備司令張蔭梧、綏遠都統徐永昌等一起,成為了閻錫山的主要干將之一。

傅作義真正天下聞名,是他的涿州保衛戰。當時,閻錫山投靠了蔣介石的國民黨,與原來要好的奉軍張作霖分道揚鑣,為此兩軍開打。先是晉軍勝,佔領了石家莊、正定、涿州等要塞,後來晉軍敗退回山西,傅作義的第四師卻在奉軍腹地涿州沒退回,可謂孤軍深入,既無外援,又無出路,如同置身死地。因為涿州位置太重要,張作霖對涿州勢在必得,指令張學良任攻打涿州總指揮,集中一切優勢兵力,全面圍攻傅作義,頗有甕中捉鱉的味道。

張學良為收復涿州,投入了差不多5萬兵力,而傅作義獨守孤城,兵力不到萬人,而就是在這敵後懸殊達5比1的情況下,奉軍集中飛機、坦克和步騎炮多種優勢兵力,組織5次大規模攻城,但一一被傅作義打退,涿州城巋然不動,傅作義堅守達3個月之久,成為戰爭史上的奇蹟,時年33歲的傅作義也因涿州戰役而一舉成名。

後來,由於閻錫山心胸狹窄,傅作義頗有不滿,不久,蔣介石任傅作義為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綏遠省主席,傅作義正式離開閻錫山,成為了國軍。傅作義在抗日戰爭中也戰績輝煌,尤其是1940年的五原大捷,為國民黨在抗戰爆發後第一次收復失地,戰鬥中還擊斃了日軍中將水川一夫,轟動全國。

解放戰爭期間,傅作義任華北“剿總,在國民黨節節敗退的情況下,最後率部起義,和平解放了北平。解放後,傅作義出任水利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為新中國的水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帝國的臉譜


傅作義的老部下陳長捷對老長官知之甚深,他曾這樣評價傅作義的一輩子——

不說硬話,不做軟事。

1895年6月27日,傅作義出生在山西榮河縣安昌村的一戶農家。其父很會持家、發家,早先在黃河灘種地,農閒時做擺渡掙腳力錢。稍有了一些積蓄後,開始販煤。1900年,慈禧太后避難西安,其父傅慶泰抓住煤價飛漲的機會,拿出全部家當租船販煤,發了大財。

照現在的說法,傅作義是煤老闆的兒子,城裡的富二代。

小時候,傅作義就好忠義,愛騎烈馬,讀三國。16歲考入太原陸軍小學,不久就參加了同盟會的少年革命先鋒隊。辛亥革命爆發後,傅作義應聲而起,擔任起義軍學生排排長,隨閻錫山據守娘子關。

民國成立後,傅作義被保送入北京清河鎮第一陸軍中學,系統學習軍事。據說,那時候的傅作義極好鑽研歷朝歷代的著名戰役,這為他日後一流的戰場大局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期間,還有另一件事對傅作義的影響也很大。

一年寒假回家,傅作義問人借了20塊銀元。其父得知此事後,沒有責備他,而是將他帶到了黃河岸邊。

其父問,知道家裡的錢是怎麼掙來的嗎?

傅作義不解。

其父說,我來告訴你。

說完就拉著傅作義一同跳進了冰冷的黃河裡。

上岸後,其父告訴傅作義,家裡的錢就是這樣掙來的。

傅作義大受震動,從此一生崇尚儉樸。

21歲時,傅作義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在這所民國著名的軍校裡,步兵四大科以及馬術、射擊,傅作義的成績均是拔尖,特別是射擊,全校第一。

1918年,傅作義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隨即就被閻錫山點名要了去,之後便開始了他一戰一揚名的軍旅生涯。

小戰不說,咱們來說說傅作義真正從晉軍中脫穎而出的兩戰。

第一戰,1927年直奉聯合晉軍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傅作義率他的第八團據守天鎮,國民軍猛將宋哲元用一個軍攻了三個月,硬是沒攻下來。

此戰之後,傅作義先升旅長,再升中將師長,善守威名在軍中大振。

第二戰,1928年晉軍對陣奉軍,傅作義孤守涿州城,整整百日,奉軍沒能拿下來。若不是後來閻錫山和奉軍講和,奉軍想進城,恐非易事。

此戰之後,各方對傅作義的膽識、謀略、堅韌大加讚賞,有詩讚曰——

新收涿鹿七千人,百日燕南立大勳。

十六年中千百戰,英雄吾愛傅將軍。

兩戰成就大名之後,1931年,傅作義就任綏遠省主席,正式成為鎮守一方的軍中梟楚、抗日英雄。

1933年3月,隨著日軍侵犯山海關,傅作義率部東進,在牛欄山一帶與日軍血戰,這是自九一八之後,中國軍隊在北方第一次以武力抗擊日軍,可以這麼說,長城抗戰的大幕是傅作義拉開的。

1936年,日本人勾結蒙奸意欲侵犯蒙古,傅作義率第三十五軍等部奮起抗擊,最終擊敗蒙奸德王,取得百靈廟大捷。

這階段正是許多將領為保存自家實力,紛紛觀望的時候,傅作義卻豪邁地表示——

嶽武穆三十八歲壯烈殉國,我已過了三十八歲,為抗戰死而無怨。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傅作義踐行了他的忠義豪言。忻口血戰,太原因實力懸殊失守後,傅作義為了拖住日軍南下,在1939年年底至1940年春的150天時間裡,率部轉戰18000餘里,相繼進行了奇襲包頭、會戰綏西、收復五原三次大的戰役。尤其是收復五原,傅作義部一舉擊斃日軍水川一夫中將等日軍300餘人,俘虜淺治慶太郎等50餘人,殲滅王英偽軍2個師。

由此,傅作義成為中外矚目的抗日名將。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傅作義與我軍多次交手,很少吃虧。1947年12月,蔣介石任命傅作義為華北“剿總”總司令,駐紮北平,統帥晉察冀熱綏五省60餘萬精兵。

1948年11月初,遼瀋戰役結束,傅作義以為我軍至少需要休整三個月,便採取了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局變的方針,結果被窺破,進而讓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我軍攻下天津後,傅作義沒有頑抗,而是選擇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為了千年古城北平免遭戰火,為了北平200多萬市民有家可歸,他放棄了戰,打開城門,成全了和。

此舉讓毛主席當面誇讚,“你是北平的大功臣,應該獎你一枚天壇一樣大的獎章。”

新中國成立後,傅作義主動請纓,做了水利部長,一心治理水患。

遺憾的是,晚年的傅作義還是經歷了一些苦難,在這些苦難面前,因為無能為力,他或許懷疑過、動搖過——

有人說傅作義是投降將軍,在殘酷的歷史下,這不真切。

還是陳長捷說的真切!


黑句本


英雄的部隊,在薩拉旗聽我奶奶說:小的時候,被門外的咳嗽聲吵醒,爬在牆頭一看是紅軍,都是9歲和13歲的孩子。三九天都凍的咳嗽了,看到紅軍我奶奶才敢開門。有一紅軍拿了一塊羊油讓煮點水,給戰士們喝點,補充點熱量。奶奶一看是打仗的紅軍還往裡面加了點油麵。喝完後他門去打仗去了。走的時候他們說是傅作義的部隊。這麼小的孩子去打仗,保衛祖國。祖國的英雄。


張敏內蒙古呼和浩特


傅作義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

除了上學外,傅作義在三個不同團隊工作過,分別是晉軍、國民黨軍隊、共產黨軍隊,無論在那個團隊,傅作義的表現都是很突出。

傅作義其人,能打仗,有愛國情操,政治頭腦清醒,可以說是個難得的將才,最後的歸宿也不錯。

傅作義能打仗,成名於晉軍



傅作義是山西人,經歷很豐富,18歲時以學生軍的身份參加了辛亥革命,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

民國四年,傅作義入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那是個非常厲害的軍校,在當時的軍校中絕對是最牛逼的存在。

畢業後,也許是故土難離,傅作義回到了老家山西,參加了晉軍。由於表現優異,理論基礎又好,傅作義深受上級領導的認可。

得到晉軍上下廣泛認可發生在1927年和1928年。



發生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在攻擊石家莊時,傅作義擔任警戒任務,表現出色,有此升了團長。

1927年,直奉聯合晉軍和國民黨開戰,傅作義率領第八團駐守天鎮,宋哲元的一個軍打了三個月,愣是沒打下來,有此傅作義名聲大震,戰後傅作義就被提成了旅長,不久又提成了師長,彷彿做了火箭一般,其守城的才能讓其聲名遠揚。

1928年的戰役,傅作義再次名聲大噪。這次開戰是晉軍和奉軍,傅作義先是快速奇襲拿下涿州,然後以萬把人開始守城,沒有援軍,一座孤城,讓奉軍毫無脾氣,最後是晉軍和奉軍和談成功,奉軍才得以入城。

涿州之戰,讓傅作義名聲響徹中華大地,其人也進入了國民黨高層的眼中。

其後,傅作義在中原大戰中也是表現不俗。

傅作義面對日本積極抗戰,凸顯了強烈的愛國精神



1933年,日軍侵佔山海關,拉開了長城抗戰的序幕。

此時很多人在觀望,身居高位的傅作義並未觀望,也未後退,主動請纓出戰。

親臨前線後,傅作義和全體官兵抱著“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無畏精神,和日軍展開了英勇頑強的鬥爭,而且戰爭場面不落下風,可惜國民黨高層簽訂了停戰協定。

在1936的抗日戰爭中,百靈廟戰役肅清了綏遠境內的偽軍,讓日本人西侵綏遠的陰謀落了空。

1937年後,全面抗戰爆發,傅作義在民族大義面前,毫不後退。在日本進攻太原時,連閻錫山都採取了保守方針,而傅作義做出了“死守太原”的舉動,無奈實力相差懸殊,在蔣介石的電報下不得已做了轉移。

1938年12月,傅作義被南京政府任命為第八集團軍副司令長官兼第二戰區北路軍司令,繼續回到綏遠,從此離開了閻錫山的控制。

1940年3月,傅作義率部通過英勇頑強的戰爭,獲得了五原大捷,收復了大量失地。

這些抗日的行為,讓日本人對傅作義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對於抗日,傅作義從未慫過,這充分提現了傅作義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

傅作義政治清醒,大事不糊塗,和平起義,歸宿不錯



內戰爆發後,傅作義很矛盾,都是兄弟團隊,何必自相殘殺?但又沒有辦法。

曾經在山西時,傅作義和共產黨隔河相望,和共產黨有些領導商討共同抗日時有過接觸,對共產黨人的做事和品行很是佩服,特別是周恩來,更是給傅作義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但軍人的使命就是服從,傅作義無可奈何地當了華北剿總司令。

在與解放軍的對戰中,傅作義的部隊沒有占上任何便宜,而且損失慘重,當遼瀋戰役後,除了對戰的華北野戰軍,又加上了東北野戰軍,傅作義沒有任何勝算。

在經過仔細的思考,細緻的斟酌後,傅作義認為解放軍不可戰勝,認為只有共產黨才是這個國家的正確選擇,也只有共產黨才能讓億萬大眾過上幸福的生活。

於是,在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和平起義。

建國後,傅作義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水利部、水利電力部部長,並且擔任了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74年4月19日,傅作義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總體來說,傅作義是個軍事能力優異,愛國精神突出,政治和大局上比較清醒的人,是當時不可多得的豪傑,其一生輝煌燦爛,成名在晉軍,成熟在抗戰,歸宿在新中國的這片土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