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周至到户县,七十二道河脚不干”,周至自古被称为“金周至”,“金”字便得益于周至丰富的水资源。《周至县志》记载,周至襟山带河,以山重水复而得名,由于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

西安人引以为傲的黑河水库,就坐落在周至这座小县城。作为西安城市供水最大的水源地,周至县每年约向西安市供水36500万m3,相当于“三个西湖”,有效解决了西安用水紧张的问题,为西安的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一条河的骄傲

家里水稻一串串一扁担打出一口井

在62岁周至人董军民的记忆中,故乡的水是一生难忘的美好记忆。“跳下水里能摸鱼,进到山里采核桃,家里水稻一串串,一扁担打出一口井……”董军民儿时的记忆是当时周至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周至的水多。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水源大大小小有14条流经周至。其中,黑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二爷海,流域面积2258km2,全长125.8km,全段位于周至县境内。

1998年黑河水库建起。据周至县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周至境内的黑水饮水工程向西安的有效平均年供水量在3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在80万立方米,占西安居民饮水的80%左右,按照西湖总容积1.1亿立方米的数据推算,

周至境内的黑水饮水工程每年向西安的供水量将近有3个西湖那么多

除了黑河,周至向西安集中式饮用水供水水源地还有田峪、㠇峪2条河流,均发源于秦岭北麓。田峪河为黑河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色草坪,峪口以上流域面积253km2,多年平均径流量8775万m3,年供水量约为800万m3。㠇峪河也是黑河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四方台,峪口流域面积为6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068万m3,年供水量约为700万m3。三个水源地每年约向西安市供水36500万m3,有效解决了西安用水紧张的问题。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周至的水好。

“黑河、田峪河、㠇峪河流域内植被茂密,人类活动程度较弱,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周至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刘建国告诉笔者:“特别是黑河源头,基本无人类活动,水质最高可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且富含多种矿物质,是生活饮用水的优质水源。”

黑河的水质好到什么程度?“经常有城里人扛着空的大水桶,开着车跑到这里来灌满河水带回去。走路口渴了,用手掬一捧河水就能喝,而且喝了不拉肚子。”董军民不无骄傲地说。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一个县的付出

曾经的“金周至”退变为经济小县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周至人那会儿可能刚有点发展意识,西安就出现了缺水问题。”刘建国回忆。

“当时是保证上游‘吃饭’还是下游城市吃水的问题,县上的领导曾多次到黑河沿线各个村子做工作,要保护水源地,不让村民们伐树,不能到河里洗衣服,不能随意开采矿资源。最终,‘吃饭’给‘喝水’让步。”1998年,黑河饮水枢纽工程实现大坝截流,2000年11月导流洞封堵,水库开始蓄水,它自西向东经过周至、户县、长安供入西安,从根本上解决了西安市的水荒。

解决了西安的“水荒”,曾经的“金周至”却面临了新的难题。

周至地下水位开始逐年下降。以前打的井,开始不出水了,由于灌溉井缺水,村里再也没有人种植水稻。“由于水库的拦蓄作用,水库大坝以下河道基本断流,造成黑河在平原的流径区内地下水补给匮乏,地下水位逐年急剧下降,一些沿河附近乡镇,如马召、楼观、司竹、尚村等镇及自然村大部分饮水井及灌溉井吊空或干枯,以前打一两米就能出水,后来是打十几米也不见水,时间越长,一些平原地区村民甚至向下打井两三百米才能找到水,区域内群众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已经十分困难。直到后来开展‘人饮工程’,一些村民才在深井中打到水。”刘建国说。

另一个难题是周至县防汛压力倍增。每年冬季到夏初,是周至的灌溉季节,也是周至的旱季,为了保证西安城市用水,周至要采取限制灌溉,而到了每年七、八、九月,周至降水量开始集中,大坝承受不了巨大水量,水库开始泄洪,给下游的河道带来防汛压力大。

“夏天的时候一有洪讯,天天都要关注,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怕出现问题。”刘建国说。

影响最深远是周至的“金字招牌”。从1998年黑河水库建起,在GDP等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周至始终位于西安13个区县的最后一位。

为了保护水源地的生态,让西安城区市民喝上放心水,这座小县城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房子不让重新盖,养猪、放羊怕污染水源,不能随意砍伐树木、开采矿资源,为了保护环境,工业几乎断绝。“无工不富”让这座生态县城,成了经济小县。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一代人的守护

毫无怨言扛起一份责任和重托

尽管面临重重难题,周至人却始终尽职尽责、毫无怨言的守护着一份责任和重托。

1996年起,陕西省、西安市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城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城市引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条例》、《西安市黑河饮水系统保护条例》等规定,要求重点保护黑河附近水源地。

保护水源地是周至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周至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水源地保护条例和黑河引水系统保护条例,不断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机制,确保了西安供水的安全。

“水源保护重在预防,等到发现问题再去处理就已经晚了。”本着这样的理念,周至县制定了《秦岭北麓水源地保护区巡查制度》,明确巡查职责,不断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做到问题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编制印发了《周至县湖长制实施方案》,确定了县、镇(街)、村三级“河湖长”,做到河湖长责任全覆盖,河湖长职责责任到人。全县严格按照水源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水源地划分方案和技术要求,在保护区安装标识牌、界标、警示牌、宣传牌等,不断强化宣传动员,增强群众水生态保护意识,做到了水源保护、节约用水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黑龙潭|

“从最开始村民有情绪,到现在大家已经自觉做到了保护。”在黑河管理站站长这个位子上一干几年,王西院亲眼见证了周至人思想的变化。“为保护黑河金盆水库水质,水库上游及库区周围村庄需要进行搬迁,最初很多年龄大的村民不愿意走出深山,离不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市上、县上、镇上、村上的工作人员一遍一遍做工作,政府拿出最大的诚意,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在平原建设了学校,盖起了新房,安置了就业。如今,保护区内原有的一万多村民绝大部分已经搬出了水源地。”

目前,周至县结合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对黑河水源地保护区的陈河镇金井、孙六、大湖、三合、六合、共兴、三兴等7村进行整村移民搬迁,进一步减少水源地人类活动。

刘引全刚刚选好了新房,从陈河镇的深山搬到了集贤镇金凤社区。“四口人住在120多平米的新房里,彻底告别了土坯房。之前在库上,就靠种植玉米和小麦,搬下山后打工方便了,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按照《周至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周至县环境监察大队落实任务分工,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对周至县黑河、田峪及就峪水源地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新一轮的专项行动已解决20余个水源地环境问题。

早在2011年,周至县就为保护黑河水源地,开展过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排查清理违法占地“农家乐”经营户。2011年11月,周至县法院、环保局、公安局、水务局、马召镇等相关部门、乡镇,共300余人深入黑河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强制拆除违法占地“农家乐”建筑物,并对不符合指标的农家乐进行摘牌处理,共拆除违法建筑3处,计1458平方米,摘除17家农家乐牌匾。

黑河水源地保护区位于周至县陈河子、王家河、板房子和厚畛子4个镇内,共16000余人居住于此。为避免生活污水对水源地造成不良影响,周至县投资近千万为4个镇建成污水处理厂。12月15号,污水处理厂将正式投入运营。

为进一步降低黑河水源地遭受污染的风险隐患,黑河水源地保护区两端入口设有专门的危险化学品检查站,对运载危险化学品的机动车实施严格检查和限制。

“目前我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黑河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结果显示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杨建安介绍道。

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不久前,周至县对田峪、㠇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两座水电站进行了拆除。“两座水电站总投资约1600万元,年总发电量约650度电,年产值约200万元。”刘建国说:“经济账算不过生态账,只有生态好了才能有长久发展的可能。保护水源地,不仅是周至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下一代、下下一代不停歇的使命。”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一条路的开拓

周至的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因为保护这一盆“金水”,周至县缺失了一次次的发展机遇。然而,也因为保护这一盆“金水”,周至开拓出了一条崭新的“生态立县”之路,周至的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2018年年初,周至曲江楼观景区工作人员在田峪河景区就发现了一个最少由10只个体组成的朱鹮小种群。众所周知,朱鹮对生存环境要求高非常高,喜欢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还需要筑巢在高大乔木之上。朱鹮选择落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比较优秀的地方,这也直接说明了周至县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周至县自然生态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周至县确立了通过全域旅游和发展生态农业,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近年来,周至县按照“山水福地•诗画周至”定位,围绕“平原看水街,沿山拜财神、访老子、逛周城、游植物园和仙游寺,深山看厚畛子古镇和老县城,沿渭赏百里生态画廊”四大旅游主题,全力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工作,抓紧编制周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同时,周至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围绕“旅游景区+文化小镇+特色农庄+精品民宿”,推进乡村旅游与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相融合,规划布局乡村旅游集聚区、集聚带建设,推出周韵小镇、丝绸小镇等特色小镇。深化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水利”“旅游+健康”“旅游+扶贫”等新兴旅游业态,点面结合拉开大骨架,着力打造富有周至地域特色的“金字招牌”。加大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县城旅游集散中心,打造一批星级旅游区、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提升周至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效应。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聚翁滩瀑布|

流水潺潺,垂柳依依,青瓦黄土墙,水廊竹画舫……南方水乡般的周至县沙•沙河水街,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徜徉其中,人们的心情不觉舒畅起来。统计数据显示,十一小长假期间,周至沙•沙河水街共接待游客102.8万人次,日均人流量达14.7万人次。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周至县委书记杨向喜说: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的农业特色产业是周至最大突出优势。

未来周至的发展,就是要围绕巩固‘三大园区’(一城一园一区),提升‘三大产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生态工业),开发‘三大板块’(秦岭国家植物园、西南塬区、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在护好绿水青山中提升幸福指数,在做优历史文化旅游名片中扩大知名度,在转型发展猕猴桃、苗木花卉等产业中实现富民强县,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的全面提升。”

每年向西安供水“三个西湖”!金周至生态“招牌”愈加响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周至人对这句话的感悟深刻至极。

“如果说金周至以前靠的是水润丰泽的上天恩赐,把握了农业发展的先机,那么未来金周至就要在保护好水源生态上做文章,让大自然的馈赠更可持续、更有内涵、更和谐共生。”杨向喜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