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平安第一

商人逐利,平安第一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这是由商人的职业属性决定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云:“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说的是,琵琶女嫁给商人后,商人为了赚钱、逐利,舍弃温床软枕,离家别妻,外出经商的情形。

古代商人有行商与坐贾之分。行走贩卖货物的为商,驻地出售货物的为贾。二字连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商坐贾,用来泛指所有做买卖做生意的人。

所以古代商人基本指的都是行商,商人主要是通过运输、贩运货物进行交换赚取差价利润。

古时交通不发达,运输的途径主要有二条,一是水运,一是陆运。丝绸之路上的驼队,茶马古道上的马帮等等,皆是陆运。水运的主体是漕运。唐宋元明清,运河漕运基本上是最经济的,能承载最大运输量的水运。

由于商人长途跋涉、低买高卖、远走他方的商贸特性,使得商人始终是份高风险的行业。

对这些出门在外的行商而言,既要能够赚钱,避免亏损,还要能够保证生命财产安全。赚了钱平安回家,那才是重中之重。

祈福神灵庇佑,寻求精神寄托,是古时商人出门前、行程中、交易时、凯旋后,必须要做的仪式和习俗。几乎伴随着商人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商人逐利,平安第一

上海松江仓城,大仓桥畔,有座明代古建筑:“水次仓关帝庙”(灌顶禅院),初建于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董其昌在所撰《水次仓新建关帝庙碑记》中称:“天启二年四月立石”,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易名为“灌顶禅院”。

灌顶禅院的主殿供奉关公神像,主殿内楹联为:“钟鼓齐鸣镇住八方风雨;佛仙成会护持四季平安。

据地方志记载,明清之时,所有负责漕运的官商民夫及其家属,都会在松江仓城启程北上时,前往灌顶禅院,虔诚向关帝祈求人货平安,顺顺利利。久之发展成为松江仓城的民间习俗,每逢朔望之期,关帝诞辰,行商贩夫、民间信众都会来灌顶禅院,祈福健康平安,事业顺利,财源广进。

商人逐利,平安第一

宋元之时,关帝被漕运行业奉为保护神。嘉靖时期的《徐州府志》记载,元代皇庆年间翰林学士赵孟頫所撰《关尉神祠碑记》云:

“庙成,奉牲酒者争门而入,拜于轩陛之间者,至不能容。人之精神萃聚于此,又挟山川之气以自壮,故祷焉辄应,每事必祝其灵赫。然享祀之至,愈久而愈盛。于此见忠义之士,虽千载遗烈,犹不泯也,岂不伟哉!”

徐州洪建关帝庙的碑文记载了关公显圣庇佑商旅的全过程:

某年六月二十二日,五府船全部停泊在徐州洪漏下,忽然间云雾弥漫,狂风暴雨,有如推山倒海般倾泻而下,此刻即使有经验的船夫,面临如此危亡关头,也都非常害怕。船只几乎要被吹翻了,数以千百的官民,哀号声不绝于耳。有虔诚信奉关帝者急切祈求关帝保佑。

这时有人看到空中出现关帝率领很多的车子,千万兵马车骑急奔救助,恍惚听到有“救你!救你!”再三重复的声音。转眼间狂风暴雨立即停止,星月仍旧高挂天空,船夫民众都知是关帝显灵救助,为了感恩关帝神威显赫,特于徐州洪建关帝庙礼拜。

明代笔记著作《五杂俎》中说:“今天下神祠香火之盛莫过于关壮缪,而其威灵感应,载诸传记及耳目所见闻者,皆灼有的据,非幻也。

商人逐利,平安第一

自古云:“跑马行船三分险”,古代科技简陋,交通不便,加上陆运的山路崎岖,草寇抢劫,水运的大风大浪,海盗出没,都给运输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随时都可能货失人亡。

史书上的关羽曾有“亡命奔涿郡”,逃难江湖,生存、创业及发展的闯荡经历;刘关张桃园结义、肝胆相照的故事;恩怨分明、信义卓著的忠心义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风范,使得关公成为商人及移民争相崇拜的道德偶像和精神信仰。

元末明初成书的《三国演义》将关公形象推波助澜,让关公灵异故事更加丰满。商人取材其中章节,将关公奉为本行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

如运输业,车船业,物流业尊奉关公为本行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就是取材自:关公曾经护送二位嫂嫂,千里寻兄,一路上过关斩将,逢难必克,逢敌必胜,最终平安到达目的地,完成任务。

取此涵义,自漕帮、晋商、驼帮等成立商会商帮之初,便将关公尊奉为商旅的保护神,祈望关公显灵庇佑,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商人逐利,平安第一

“丝绸之路”是一条狂沙漫卷、路途凶险的货运古道,缀着驼铃的骆驼商队在荒漠中来往不绝,时常要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类天灾沙患的挑战。

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上,几乎每个丝路名镇都曾建有关帝庙。其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天山关帝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十四年(640年)。

《朔平府志》中有段描写秦晋商人在丝绸之路上的艰辛苦况:“有时驼行沙漠,风吼雷鸣,群集而呼天,继而默祷关公。风过漠平,回忆危难之际,所见所闻,聚点成形,敷衍成章,代代相互传承”。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与夫妇团圆,阖家天伦,云天万里,神会情牵,以为关帝怜悯。有时梦中大事商権,纵难决抉,承蒙关公指点迷津,事果成,以为关帝显灵……

星罗棋布的关帝庙,不仅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闪亮的明珠,更是古代商人长途贩运,祈求关公庇佑平安,凯旋归来的精神寄寓之所。

商人逐利,平安第一

从现代商业经营的角度上讲,无论是经商还是办企,无论投资还是投机,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稳定获利,第三才是超额利润。

对于任何一个离家闯荡、养妻活儿的商人来说,不仅要与天灾水祸相抗衡,更要防备复杂奸险的人性,而后者才是最可怕、最危险的。

南怀瑾在讲演时说,十多年来,他给人写信,最后的祝福语都是写“恭祝平安”。人生最难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气。

商人最大的本金是什么?就是他自己的生命。生命若是不在,金钱和货物积累的再多,对自己也已经毫无意义了。

关公是正气正义的化身,是“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的民间共尊神圣,也是“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的朝廷敕封神明。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瘟、驱邪避恶、捍患御灾、招财进宝的无上法力。关公也因此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商人唯一的共祀的商业主神,集商神和财神于一身。

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给他;以爱护自己身体的信念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对商人而言更是如此,商人以爱护生命的经营理念对待每一位客户,那么客户就可以把信任交给他,神灵就可以把财富交给他。

商人逐利,平安第一。歌德说:“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而宝贵的生命之树常青。”爱护身体,爱护生命,爱惜声誉,才是每个商人首先要学会的保本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