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我国的古镇千千万,江南的水乡古镇秀气精致,云贵高原上的山水古镇历史悠久,这些古镇不是在江河之间,就是在大山脚下,或者建在较为平坦的川地,是我们印象中的古镇模样。今天老张要给大家介绍一座独特的古镇,也是一座很少见的古镇,因为它是建在一个小山顶上,被称为“云中一把梭”。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这个小镇就是乐山的罗城古镇,在距离乐山市区六十公里的犍为县。罗城镇面积不大,建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古代主要是起军事作用,因为这里处于两地边陲,明清时都在罗城镇西边的营盘山屯兵,用来防范西南少数民族袭扰,以前叫军事铺,也称为罗城铺。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因为罗城镇是建在这个椭圆形的山丘上,所以古镇的建设也是因地制宜,镇里的街道随地形布局,整体俯瞰像一把梭子,就是以前的老式织布机上用的那种梭子,中间粗两头细,古镇主街东西长南北宽,从空中看结构很像一艘船,所以长久以来人们习惯把这里叫云中一把梭。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这只建在山顶上的大船长209米,宽9.5米,街道是船底,主街两边的房屋和建筑是船舷,街道中间的戏楼是船舱,街道东头的灵官庙就如大船的尾篷,灵官庙右边的过街楼正好为船舵,西边的天灯石柱形似大船的篙竿。就这样,整座小镇就构成了一艘气势宏伟、奇异独特的大船,扬帆远航,于是罗城就有了“山顶一只船”的美称。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在明清时期罗城镇因为占有地理位置上的交通优势,曾是乐山远近闻名的旱码头,商贸往来频繁,古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盐等,加上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其它农产品也是交易的主要商品,吸引了周边各地的客商,当年的马帮运输商队常年络绎不绝,罗城成为了这一区域重要的物资集散交易中心。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罗城古镇当年的旱码头地位可以和犍为县的另一座水码头清溪镇齐名。罗城远离江河,古代曾经十年九旱,每逢这个时候,人们就到镇上的灵官庙念诵经文,举行仪式祈求上天恩赐甘露,保佑罗城及周边的无数生灵,灵官庙经历代数次修葺,现在还保存完好。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关于罗城这只大船的来历,镇上流传着不少传说。明末有一位外地来的张秀才在镇上茶馆喝茶,他看到镇里的茶客都边喝茶边唉声叹气,走之前一定要把茶水喝完不剩,张秀才觉得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镇上缺水。张秀才沉默了一会儿说了四句话“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

跟着东坡去旅行,建在山顶的船型古镇,云中一把梭

从这四句顺口溜看得很清楚,张秀才的意思是要想罗城不缺水就要把罗城建成船的样子,于是镇里的人推举张秀才为领头人带领大家造船。在他的领导下,经过数百名能工巧匠和全镇人的齐心协力,拆旧建新,用了三年时间建成了一个船型的罗城镇,从此,罗城古镇便开始兴旺了,来往客商也多了,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商贸重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