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有話說」劉石:沒有“三農問題”,只有農業問題

“三農問題”提法不科學

「大咖有話說」劉石:沒有“三農問題”,只有農業問題

沒有“三農問題”,只有農業問題。

「大咖有話說」劉石:沒有“三農問題”,只有農業問題

劉石 美來眾聯|美生農業 董事長



在中國,“三農問題”是切實存在的。對此我總結為:農村的空心化,農業的碎片化和農民的貧困化。

▶ 農村的空心化體現在:有老人,無青年;有人口,無勞力;有土地,無資金;有政策,無落實。

農業的碎片化體現在:有耕地,無規模;有數量,無質量;有生產,無產業;有政績,無業績。

農民的貧困化體現在:有犧牲,無認可;有付出,無回報;有苦幹,無出路;有貢獻,無地位。

但是“三農問題”的切實存在,以及三個詞彙都有“農”字,並不代表“三農問題”的提法就是有道理的和科學的。以筆者之見,這大有望文生義的嫌疑。

農業講的是產業問題,是關於農業產業發展戰略,結構,分工,規模,形態,水平,效率,政策等一系列問題,是涉農所有問題(不僅僅是“三農問題”)的根本性和核心問題;

農民講的是農業產業的從業人員的問題,涉及收入,身份,社會地位,技術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問題,是次級問題

農村是農業生產發生的場所和農民生活的環境問題,是從屬問題

這三個涉農問題的邏輯關係是:如果農業不發展,農業生產沒有利潤,農民的經濟收入沒有保障,農民的社會地位也就不會得到改善;如果農業和農民沒有好的出路,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就不會有好的前景。

「大咖有話說」劉石:沒有“三農問題”,只有農業問題


農業、農民和農村的概念涉及的內涵不同,層級不同,邏輯關係不同,把這樣三個問題並列到一起,缺乏科學的依據,甚至會誤導我們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如果“三農問題”的邏輯可以成立,工業、工人和工廠是不是可以並稱為“三工問題”?軍事、軍隊和軍區問題是不是可以並稱為“三軍問題”?

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都需要有嚴謹的邏輯,這是規劃和制定解決方案的基礎。非常可惜的是,“三農問題”從提出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也引起了國家高層領導人的高度和持續的關注。但是中國的理論界對農業問題缺乏深入、細緻和嚴謹的研究,缺乏實踐操作的經驗,多數為人云亦云,一直沒有釐清其中的邏輯關係。

與此相關聯的是,當前被炒得熱火朝天的“新農村建設”存在著巨大的邏輯和實踐誤區。沒有明確的以農業發展為前提,以農民的收入水平提升為保障的“新農村”只能是美好和虛幻的“願景”。

▶ “新農村建設”到底是給誰建設的新農村?是給種田農民還是給休閒養老的城裡人建設的?

▶ “新農村建設”除了房屋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其內涵是什麼?是否有制度、資源、資金和人才的保障?

▶ “新農村建設”是否可以在中國廣大農村被複制,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還是隻是樹一、兩個樣板,講概念,講故事,講政績?

▶ “新農村建設”的建設過程和建成之後是否可以自我支撐和可持續發展?還是在領導樹立了一、兩個樣板之後就被“斷供”?

……

在農業和農民問題沒有明確的解決路徑和方案的情況下,大肆炒作“新農村建設”,顯然有本末倒置之嫌。對於“三農問題”的解決也不會有實質性的幫助。

“三農問題”的提法應該屬於人民群眾的“喜聞樂見”,但嚴格意義上講,很不科學。“三農問題”混淆的產業,農業人員和環境問題,混淆的主次矛盾,不利於主要矛盾,主要問題的聚焦和解決。

要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就應該聚焦在中國的農業問題上,不必“王顧左右而言他”。解決了中國農業的出路和發展問題,其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綱舉目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