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快速地学会作诗呢?

大海的风923


不知道您说的是古诗还是新诗。但不管古诗还是新诗,个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重要的是多学多读多看多背,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

其次,要掌握写诗的法则和要领。古诗和新诗写作方式、语言特点和结构是不一样的,同时各种诗体也都有各自的要求。如古诗要求平仄运用得当、押韵、对仗等。

第三是要有诗味、美感,能引起共鸣和心灵上的震撼及感悟。

第四是要注意充分运用写作技巧和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用典等手法。

笔者曾经写过有关意境的文章,在此也一并奉上。个人愚见,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吧——

  如果把用词比作砌墙,那么意境就是整座建筑的风格、特点和品位。所谓意境,简单说就是指诗词所表达的情境和意蕴,是诗词所描述的景象或状态与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有机统一。

  意,包括情与理,即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认识、理解和发现,一般不是赤裸裸的说出,需要借景物来表现,也即“借景抒情”,这就是诗的韵味。境,指事物的形与神,即经诗人提炼出来的生动形象、生活情境及其精神蕴藉。意与境的结合,可以达到“情景交融、意与境偕、景展意动”的审美境界,所以历来为诗人所重。“语尽而意不尽”就是意境所展现的艺术魅力。

  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文学概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重在一个“情”字,写“景”都是为“情”作铺垫。一首好诗,大都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都离不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创作要素的融入和挥发。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环境的凄凉和生活的寡淡。人在旅途的无奈和世事坎坷的悲叹之情跃然纸上。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挚情意。字面上字字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 可谓道出了“意境”的真谛。

  历代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很多,包括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沉郁悲凉,寂静肃穆,萧瑟凄恻;雄浑开阔,明快高旷,雄伟豪放,慷慨激昂等。不论是何种意境,在优秀的诗词中必定表现出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境界高远、意味隽永的特点。

  除了“意与境融”,意境的表达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

  所谓“传神”指的就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点和精妙之处。如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名句。作者写春天、春色,不是直接渲染阳光明媚、繁花盛开的景象,而是抓住了游园里春色最突出的特点“关不住”,形象鲜明,构思奇特,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再如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乐曲,实际上却饱含了讽刺官吏沉迷于丝管弦乐、声色犬马的意味。而弦乐“纷纷”则是最能代表声色犬马的指代性描述,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其次是要有思想,有境界,有新意,有超凡的想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把境界作为文学的审美理想。他说,“大家之作,其写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认为,诗人之所以是诗人,在于他能把常人习见身处之境地,转化为心中诗的境界。

  王维的《送别》诗:“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诗的末两句也是全诗着眼之处:世间的纷繁喧扰总有终了之日,而山中白云却没有穷尽之时。表达了作者蔑视功名富贵、归隐山水之间的澄澈豁达的心境,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样深刻表达思想情感的诗词可以说历代比比皆是,而那些单纯写景、空洞无物的作品则会很快消失在诗歌的海洋里。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贴切而合乎逻辑、出人意料的想象往往能点燃诗歌的激情,扩展诗意以外的广阔空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丰富想象力的经典之作。把“瀑布”想象成挂着的山水画,把“飞流”想象成自九天而下的银河,画面壮美,震撼人心。诗词中的想象给人带来了更加展阔的场景和感受。

  意境的表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实化虚,虚实相映。李白《望庐山五老峰》中“九江秀色可揽结”的“揽”字,使用的是虚景“实化”的手法,把仅能目见而不可手及的景象加以动感化,化“眼观”为“手揽”,出其不意,妙趣横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审美享受。杜甫诗《夔州雨湿不得上岸》“晨钟云外湿”句,把“晨钟”的声音这种本来不可见的事物用“湿”予以物象化,这种描写手法“超乎其象、法乎其理”,虽出意料,但别有意趣。

  综上观之,意境的表现技巧非常重要,它是成就一首好诗的重要手段。同时一首好的诗词也必然是意味深长、境界高远、思想深邃的上乘佳作。


土麦


本人认为最快捷的方法是:

一,想清楚你要写的诗句的中心思想,即你想表达啥意思的内容。

二,先从最简单四句诗开始,可以是五律诗也可以是七律诗,但是这四句话(或者是叫诗),必须要贯穿一个中心议题,不能天一句地一句地胡写。

三,按照汉语拼音韵母的韵律,诗句中的第一二四句必须要押韵,第三句随便。

如果你是按照以上的要求写的,最简单的诗词就形成了。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对其他的网友有提示作用。


爱喝咖啡的大妈


波涛汹涌天际流,

怎奈拔网不晃悠。

同辉晕船何时休。

我是鱼民小学文化现今五十多岁,自从去年夏天爱好诗词以来,经常看书学习,我作这首不是打油诗还是诗都是自学的。

这是大浪天在海里作业,有浪天船晃悠还晕船,五百是五百元一天,我寻思多能不晕船多好啊!

请名师指点和改正下,说出缺点以后我好知道怎么写诗。谢谢!


鹏程万理695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种读法不是简单的泛读,而是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用这几十个字所表达的意境。第二步就是写,仿写也行。在网络平台上和共同爱好者进行交流,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自己的创作兴趣,掌握平仄的规律。逐步完成自己的积累,夯实自己的写作基本功。熟能生巧,水到渠成。你会从一个初学者到一个内行的转变,在陶治心灵情操的同时,也在向别人传递一种文学能量。


50046512605踏雪无痕


多看书,多读人家写的诗。

按照诗的类型,模仿人家的自己作诗。

反复诵读自己的诗,找出不足之处。

可以适当调整字词,加以改进。

照着这4点做,坚持下去,你也可成为大诗人哦!

嘿嘿,祝你好运!


孤傲的公主媛儿


写诗首先要懂诗,多学习,多积累文化知识。观察事物,促动灵感,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把自已所想所见描述出来!便是一首诗了!


大海122879785



沈扣银


首先多喝水(多阅读),大量的喝水(大量的阅读)

然后沉淀一下

边喝边沉淀

然后你就会湿了


善伪物


写诗比写联难得多,我们可以瞧瞧现在上头条的联对,不讲内容恰不恰当,就能起码的平仄也大部份友们不知道,何讲其它,诗就更无需讲了,我也不知道写,就只好每天向才子学习,看看人家的作品,对自己有点启发


某30094317


写诗没有快速写会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的多读中外诗人的诗,吸取众多诗人的诗的精华才能提高自己的词汇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