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何怀疑尉迟恭谋反?尉迟恭有哪些功绩?

asd57362118


在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里,君主最怕的就是大将们谋反,一有传闻,必将杀之,因此许多开国皇帝在江山稳固之后,就大肆杀戮有功之臣,像刘邦、朱元璋之流,但也有另类的,像赵匡胤就是采取“杯酒释兵权”削去他们的兵权,李世民也是采取怀柔政策,除非你确有谋反之心罪大恶极,他很少杀有功之臣。


最近有多人向李世民举报尉迟恭有谋反之意,这也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重视。

尉迟恭,铁匠出身,力大无穷,后随刘武周起兵反隋,李世民打败刘武周后,尉迟恭归顺李世民,成为了李世民的一名得力大将,多次舍身救主,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从马上摔了下来,差点被李元吉射死,尉迟恭救起了李世民并反手一箭射死了李元吉,还率兵到李渊那里逼宫,要李渊将兵权交给李世民,因此尉迟恭是李世民夺取皇位的第一功臣。

尉迟恭被李世民封为鄂国公,官至右武侯大将军,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还劝李世民善待李建成及李元吉的党羽,不要赶尽杀绝,而是宽以待人,使得像魏征这样的国之栋梁能够助李世民使大唐走向繁荣富强。

李世民对于尉迟恭的人品非常欣赏,甚至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恭,但遭到了尉迟恭婉拒,他超喜欢他的黑白夫人。


尉迟恭性情耿直,喜欢争强好胜,也爱在同朝大臣中显摆显摆,有次在朝廷席宴上出口不逊,辱骂当朝执政大臣,并将前来劝架的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打了一顿,后来遭到了李世民的严厉训斥,尉迟恭收敛了许多。

尉迟恭淳朴忠厚,勇武善战,屡立战功,特别是玄武门之变立下特等功,就有点居功自傲,有点飘了,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样的人都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和他们争辩不休,也是和这些人关系恶化,后来有人恶意诬陷他要谋反。


一次、两次举报,李世民只是笑笑而已,渐渐次数多了,李世民就不得不问。

有次,李世民与尉迟恭在一起闲聊,吕四娘突然问尉迟恭“听说你要谋反,是不是有这回事?”,尉迟恭听到这话,先是一愣,愤愤地说“我的确想谋反,我当初为了大唐出生入死,如今身上都是当初留下的伤痕,现在天下已定,你就怀疑我要谋反了”,说完脱下身上的衣服,扔在地上,只见过去的刀伤、箭伤满身都是;李世民也被他的举动给震住了,急忙让他穿上衣服,安抚他说“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我就是相信你才这么说的呀。”


尉迟恭回去后也反省自己,有时太张狂了,得罪了不少人,自那以后他再很少过问朝政了,处于退休状态,与他的黑白夫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直到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陪葬于昭陵。


尉迟恭淳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性格耿直,品德高尚,正因如此,后人将他做为门神,画图流传至今,虽说居功自负是尉迟恭的不足之处,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他的纯朴,做事毫无心机。


遗产君


尉迟恭的传说

一、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隋末唐初的著名将领,因为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夜不能寐,随即派尉迟恭和秦叔宝守卫宫门,唐太宗李世民才睡安稳。在民间逐渐演变,二人成为了武门神的首选,替代了以前的门神地位。(武门神图)

二、尉迟恭年少时是个铁匠,臂力过人,后世好多铁匠把他作为“铁匠守护神”。(尉迟恭打铁图)

尉迟恭的功绩

尉迟恭原来是刘武周手下,后被李世民降服,跟随李世民征战屡立战功。

一、征伐王世充、窦建德,一救李世民

公元620年,王世充立国号为“郑”,称帝。归顺唐朝后的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

1.有一日,李世民让尉迟恭陪同去打猎,正好遭遇王世充大军来挑战,看到李世民后派大将单雄信率骑兵进行突袭,尉迟恭迎战单雄信,一枪将单雄信挑落马下,保护李世民杀出包围(第一次救李世民)。随后率军进击王世充军,擒获王世充手下将军陈智略,俘获6000余人。

尉迟恭勇冠三军,被任命为玄甲军(李世民的亲卫精锐骑兵千人)四统领之一,其他三2.王世充接连战败,求救于已经自立为“夏”的窦建德。621年3月,窦建德率10万余众驰援洛阳。李世民令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尉迟恭等主力在虎牢关抵御窦建德。李世民和尉迟恭相互配合,亲赴第一线,屡次斩杀窦建德小股部队,迟滞窦建德部队,最后在虎牢关相持一个多月,窦建德军疲惫有东归之意,窦建德决心最后一战,唐军却以逸待劳,等中午时候,窦建德军纷纷饮食、饮水,唐军乘势出击,一举击溃敌军,并俘获窦建德。主力会师洛阳,王世充自知不敌,随即出降。夏和郑这两个割据政权被消灭。

二、征讨刘黑闼,二救李世民

621年7月,窦建德部将刘黑闼起兵反叛,很快占据河北大部和河南一部,同时突厥因刘黑闼依附也于9月4日出兵进击唐。尉迟恭出任行军总管,迅速击退突厥的进攻。12月15日李世民奉命征讨。

622年3月,刘部与唐军相持两个多月。刘黑闼使出了围点打援的计策,暗中派军袭击李勣军,李世民率李道宗袭击刘黑闼军侧后以救援李勣,结果被刘黑闼包围,尉迟恭杀入重围将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第二次救李世民)。稍后,唐军击败刘黑闼部队,刘逃入突厥。

三、玄武门之变,斩杀李元吉,三救李世民

对于玄武门起兵一事,李世民一直犹豫不决,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是坚决支持起兵的,两个人联络其他部将,使李世民终于下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

626年6月4日,李世民率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将埋伏在玄武门,待李建成和李元吉率队靠近,突起袭击,李世民用箭射杀李建成,并追击李元吉,树枝把李世民挡下马来,李元吉趁机用弓弦打算勒死李世民,幸亏尉迟敬德快马赶到,李元吉放开李世民逃跑,被尉迟敬德杀死。政变很快平息下来。论功行赏,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第一,李世民将齐王的财产全部归于尉迟敬德。

四、李世民初登基,尉迟恭败突厥

626年8月8日,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初九日李世民登基。突厥颉利可汗认为,李世民刚刚登基,内部矛盾不能马上解决,这是进占的天赐良机。联络突利可汗合兵二十万,大举入侵唐边,很快到达泾州、武功一带。

尉迟恭临危受命,出任泾州道行军总管,迎击突厥,当时唐朝的各路援军尚未到达,8月24日尉迟恭率军击败突厥前锋,斩杀1000多人,并擒获突厥先锋部将,挫败突厥的行军速度和军队锐气。8月28日,各路援军到达,突厥部看到唐朝已经又准备了,随即讲和,8月30日,李世民与颉利在便桥会盟,宰马歃血,并赠其大量金帛,颉利遂率军北撤。

此后,尉迟敬德很少直接指挥作战,不过功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了,尤其是对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为什么怀疑尉迟恭

一、功高震主。

通过上面尉迟恭的功绩可以了解到,他居功至伟,军队属下众多,功高震主。这导致李世民的皇位和威信受到了一定影响,面对他的功绩李世民感觉到无可封赏。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一样了。

二、性格耿直,居功自傲。

为了限制尉迟敬德在军中的影响,以及他自身性格的原因,李世民将他外放非战争前沿的地方做都督。632年9月29日,李世民举行宴会,尉迟敬德也在被邀请之列,因为座位的排序问题,大打出手,差点将任城王李道宗的眼睛打瞎。被李世民教育后收敛了很多。

三、李世民二次试探,劝退尉迟恭。

1.639年2月,尉迟敬德外放地方任都督,李世民召见尉迟恭,当面说有人怀疑他谋反,这是为啥呢?这下把尉迟敬德惹火了,竟然将衣服脱下,展示自己为李唐身经百战的战伤。李世民比较尴尬,尉迟敬德理解不了啊,赶忙说自己丝毫不会怀疑他谋反的。

2.一日唐太宗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朕想要将女儿许配给你,怎么样?”,尉迟恭叩拜辞谢,说了“富贵不易妻”的道理。其实这是李世民试探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大10岁,李世民的女儿和他相差30岁左右了。

643年,贞观十七年,尉迟恭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要求辞官养老,朝廷随即批复,但是又担心他离开都城无法控制,任命尉迟敬德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从此尉迟敬德开始了16年的隐居生活,不与外界交往,直到去世。


老旺民俗传说


说起尉迟恭,我还是了解一二的,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家家户户,都有门神,一个是秦琼,另一个就是尉迟恭了。

尉迟恭,字敬德,隋唐时期的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据历史记载,尉迟恭是一个纯朴忠厚的人,他以勇猛闻名。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战功累累。尉迟恭一生先后历经三朝,可谓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

单说尉迟恭救唐王不下五六次了,可谓是忠心耿耿啊,可唐王怎么会怀疑他的忠将,爱卿呢。

虽然尉迟恭性情憨直但是他居功自傲啊。见到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宫廷之上厉言争辩,于是和这些人的关系逐渐恶化。大家都懂的,现代的公司里,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的。尉迟恭身边昔日的兄弟们,老的老,死的死,调走的调走。身边没什么人了。

看不惯尉迟恭的,就开始找麻烦,大家都懂的。于是,有人向唐太宗举报,说尉迟恭想谋反。

中间的事情,此处省略。。

后来尉迟恭就开始回家养老,不问世事。








猴哥给你答案


听信小人谗言。玄武门之变帮李世民取得帝位


山东广饶我的家


尉迟恭三朝元老,忠心耿耿,多次求驾,朝中奸臣不满,多次上奏说有谋反之心,所以久之i君王让他告老还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