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輪胎選購祕籍:想要選好輪胎,這些問題你必須弄清楚!

關於輪胎的問題,遇到最多的就是尺寸問題,因為輪胎尺寸有3個變量,而每個變量下都有好多可能的取值,所以不可能所有可以換的可能性都舉例出來,那就授之於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需要知道,這3個變量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輪胎的尺寸一般都是這樣的格式:XXX/XX RXX。簡單來說,/前面的3位數XXX,代表了輪胎的寬度(輪胎寬度分好多種,什麼接地寬度,名義斷面寬度等等,這裡我們不用細究);/後面的2位數XX代表了輪胎的扁平比;R代表子午線輪胎(不過現在乘用車輪胎基本全部都是子午線輪胎了,所以這個R究竟是什麼已經無所謂了);R後面的數字代表輪胎內徑,大體也可以理解為是可適配的輪轂尺寸。

輪胎寬度數字越大,寬度也就越大,數字越小,輪胎就越窄。比如上面問的205/60 R16中的205代表了胎面寬205mm,差不多和一個成年人的手掌差不多寬。

老司機輪胎選購秘籍:想要選好輪胎,這些問題你必須弄清楚!

輪胎變量

輪胎扁平比是輪圈至胎面的高度(我經常喜歡稱其為輪胎高度)與輪胎斷面最大寬度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那麼205/55 R16中的55就代表輪胎輪胎高度除以輪胎寬度的比值是55%。那麼這個數字越小,輪胎越扁;數字越大,輪胎越高

輪胎內徑越大,相應的輪轂直徑尺寸也就越大;內徑越小,相應的輪轂直徑尺寸也就越小。那麼205/60 R16的輪胎內徑就是16英寸,所適配的輪轂尺寸也就得是16英寸。

道理都懂,但數字變了以後到底能不能換?

能不能換,首先要看這輪胎能不能裝上輪轂,再看裝上輪轂後車還開不開得成。

老司機輪胎選購秘籍:想要選好輪胎,這些問題你必須弄清楚!

輪轂

能不能裝上輪轂,還得了解兩個輪轂的尺寸:輪轂直徑和輪轂寬度。上文已經提到輪轂直徑必須得和輪胎內徑一致。而輪轂寬度,是需要與輪胎胎面寬度相匹配的。輪轂寬度一般以J值的方式表示,刻在輪轂背面。

同一輪轂寬度可以與一定範圍的輪胎胎面寬度相對應,對應的表格如下:

老司機輪胎選購秘籍:想要選好輪胎,這些問題你必須弄清楚!

輪胎胎面寬度對應表

裝上了,但裝上了能不能開?

能不能開,需要一些小學水平的數學計算。因為改變參數很有可能會改變輪胎的外徑,外徑變了輪胎滾一圈的距離就變了。而行車電腦裡面的里程、速度、油耗都是基於輪胎周長來的,變太多不準了,那就麻煩了。所以這個直徑變化越小越好。簡單來說,只要輪胎的直徑變化在1.5%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

換好了,換完了有什麼後果?

輪胎的三圍都是對輪胎性能有影響的。各位車主只需要知道,越多橡膠接觸地面,也就是有更寬的胎面寬度,就能有更多抓地力就行。這也是為什麼F1要用那麼寬的光頭胎:最大化輪胎抓地力。

總結

我個人非常不推薦隨意更換輪胎規格,你新車配的是什麼規格,就應該一直沿用這個規格。但如果你買的是個低配車,又實在想升級規格,可以考慮升級為高配車的規格。

比如18款高爾夫,你如果購買的是低配,那麼輪胎規格205/55 R16,可以考慮升級為高配的225/45 R17甚至GTi的225/40 R18都可以。當然,R後面的內徑換了,4個輪轂也得跟著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