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铁帽子王有多少?有些什么特权?

知道的多一点


老一辈都说找工作要找个铁饭碗,就是你不犯错,工作就很稳当不会丢。从铁帽子王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个铁饭碗是一样的。这个爵位是会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像铁打的一样,永远也不会损坏。



铁帽子王正式名称叫“大清世袭罔替亲王”,俗称“铁帽子王”。 它不是官衔,只是一种特殊的爵位,意既后世袭位,不降等级,永袭王位。而清朝宗室的其他爵位,包括其他的亲王,实行的都是“降等承爵”制度,也就是爵位每传一代就会降低一等,一直到平民为止。

整个有清一代,被册封为铁帽子王的一共只有12人,其中还有8人是在打江山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功臣,和平年代的铁帽子王几百年来只有4人,可见要册封铁帽子王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清初的8位铁帽子王是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时被册封的,但当时还没有“铁帽子王”说法。1778年乾隆皇帝恢复了清初八大宗室王爵最初封号,并将爵位世袭罔替的制度明确颁行,这就是最早的“八大铁帽子王”。

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之子)、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侄子)、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和硕怡亲王胤祥(玄烨之子)、和硕恭亲王奕忻(道光帝之子)、和硕醇亲王奕譞、硕庆亲王奕劻。


其实铁帽子王也并非是真正的铁帽子,在这12位铁帽子王中就有两位被剥夺了铁帽子王。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多尔衮,他的亲王爵位不仅被顺治帝拿下,还遭受了开棺戮尸的羞辱;另外一位是怡亲王胤祥,只不过铁帽子不是在他手里失去的,他的怡亲王爵位整整传了八代,传到第九人载垣手里时,他因为在“辛酉政变”中被慈禧太后赐死,夺了“铁帽子王”。

清朝的“铁帽子王”一般拥有四大特权:世袭罔替,尊贵象征;俸禄优厚,地位崇高。俸禄优厚,一年有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开衙建府,赐予世袭罔替王府;死后拥有资格配享太庙,死后享受皇室膜拜和祭祀。而他们其他权利因人不同,要看他们具体担任什么样的官职。

不过大多数铁帽子王的后代只是世袭了亲王的爵位,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担任的实际官职都不高。


知道的多一点


满清历史上总共有12个铁帽子王,大部分产生于入关之前,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后期主要是在维持皇帝权位,获得宠幸的人物。

礼亲王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开国初期英勇善战,后来拥立皇太极和顺治登基,立下大功。

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兄弟的儿子,后来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

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智勇双全,被顺治帝尊为皇父摄政王。

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多尔衮的胞弟,后因天花病逝。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与多尔衮争权不和,拘禁而死。

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与多铎共同反击李自成。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之孙,立下战功,但性格傲慢,被降爵位。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曾孙,屡立战功。

怡亲王胤祥,助雍正夺得皇位。

恭亲王奕欣,道光帝的弟弟。

醇亲王奕環

和硕庆亲王奕劻,因经常替慈禧太后写信获得宠幸,也是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四大特权:

世袭罔替,尊贵象征。

俸位优厚,地位崇高。一年有一万两俸银,一万魱禄米。

开衙建府,赐予世袭罔替王府。

死后拥有资格配享太庙,享受皇帝膜拜和祭祀。


独步天下73103201


清朝,垃圾王朝,一群傻叉,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肯了解世界。雍正王朝中,贪污腐败的根源都是康熙的贝子贝勒贝壳们,他们借国库的钱,赖着不还。拜托大家了,闲着没事就修身养性,别研究垃圾王朝了。铁帽子王对现代的社会发展有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