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中学生讲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原因?

有寶


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的美国,由于战后红利,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为一个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尤其金融行业,在债券、股票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史上的奇迹。而这些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发财致富,投机、投资备受青睐,整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

一、危机来的太猛,民众蒙圈,胡佛“无动于衷”。

1929年,胡佛当选总统,作为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英雄”,他上任后极力推行自由主义,信奉政府不干预政策。各大证券交易所挤满了交易的人群,股票行情一路高涨,各企业的股票上涨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人们见面时只谈股票,举国上下都淹没在坐着赚钱的“美梦”中。

然而,他上任不到一年,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这一天,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当天就有11个金融家自杀。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86000家企业破产,约5500家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突然之间到来的危机,还是让民众彻底蒙圈了。

伴随着他放任自流的、不干预的政策,导致到了1932年时,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整体水平倒退至1913年。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升到1700万以上,占全国劳工总数的1/4。失业的人们生活困难,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无家可归,用木板甚至牛皮纸搭建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方被被他们戏称为“胡佛村”,以此来宣泄对胡佛的不满。

二、二元制体制给了人们发泄情绪的渠道。

民众的不满情绪发泄,一种是推翻当局,一种是更换总统。美国的二元制体制,给了他们这样的选择,他们决定更换总统。虽然,经济危机有自己的规律,这确实不是胡佛能控制的,但至少,他在任期间却没有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却顽固坚持自己自由主义的信念,拒绝干预政策。人们不答应了,他们要通过换总统来发泄不满,让不信任的总统下台,是最好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在胡佛外出竞选所到之处,人们报之一片嘘声、怪叫、沉默,以及臭鸡蛋、西红柿。赌博公司开出的赔率高达1:7。

1932年罗斯福参加大选,他指出:当前的自由主义政策导致了投机行为和生产过剩;他拒绝承认和纠正错误,还将崩溃的原因归罪于其他国家;不懂民生,迟迟不发放赈济等等。这些批评,都代表了当时人们的诉求,他们看到了希望,罗斯福成为他们走出困境的救星。竞选的结果已经可想而知了,他以2282万张选票的绝对优势大获全胜。

不管是一元制体制,还是二元制体制,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不是专门研究体制的人,但是从这次危机来看,我发现在历史上,凡采用一元制的国家,一旦民众不满,很可能就被民众推翻;而二元制或议会制的国家,不需要推翻体制解决问题,如果民众不满,只需要更换总统或重选议会,不满宣泄了,自然就安定许多。

三、干预政策,快速回复民众的信心。

罗斯福当选的那一年冬天,是第4个也是最糟糕的一个大萧条的冬天,全国至少有1300万人失业,全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当他提出要改革传统经济政策,强调政府干预并引导经济时,还是引起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民众拭目以待。

一是给银行“打针”,解决信用危机。

首先做的就是整顿股市。因为他认为大萧条是由疯狂的股市崩盘而触发的,为尽快恢复国民的信心。“非常时期当立非常之法”,他制定《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联邦政府迅速取代美联储,担负起金融监管职能,激活现金流,“让钱转起来”。

其次,解决信用的危机。他下令全国银行歇业三天,这相当于“中止支付”,也就是禁止人们取钱。3月9日通过《紧急救助法令》,对有偿付能力的,命令其尽快复业。短短两天重新开业的银行就有14771家。伴随着整顿,又接连采取一系列的重大措施以加强黄金储备。宣布放弃金本位;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等等。对黄金储备的管理,有力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制止了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保障了美元的信用。

最后,通过《联邦证券法》成立了证交会,对全国的证券交易所、投资公司、券商们实施全面监督。由于联邦政府给银行打的这些强心针,银行信用很快得到恢复,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有了保障,大量破产的现象不再出现,纷纷恢复营业,人们对银行也有了信心,同时对理财诸如炒股等的投资也更为谨慎,经济得到了好转。

二是通过《农业调整法》,拯救农业。

广大农民在这场大萧条中受害严重,农民们一如既往地从事长时间的艰苦劳作,但因为农产品产量太多,市场价格奇低,城里的千百万人虽然饿,却买不起这些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他竭力促使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从法律上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控制生产过剩。最终,物以稀为贵的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价格开始回升。由于他一系列调整农业的措施,农业得到了复兴,也为工业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工农业之间的平衡。

三是“以工代赈”,解决下岗再就业。

在城市,失业的工人比农民的日子过得还要惨。1933年5月,他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将各种救济物资迅速拨往各州,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州用来直接赈济失业者和贫民。随后又施行了“以工代赈”,也就是说国家出工资来建设基础设施。当时联邦政府支出的工程费用仅为180亿美元,却带动修筑了800多座校舍与医院、12000多个运动场、近1000座飞机场,这些钱经过工人的消费,又带动了企业的起死回生。成为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工程。这些社会立法对民众,特别是靠工资吃饭的人很有好处。尤其是随后颁布的《社会保险法》,更是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后记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方面运转不仅恢复正常并且大为提高,社会生活也很稳定,新政把美国拉回了人间。作为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成功典范,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崇,而他也得到民众的普遍爱戴,连干了四届(宪法规定最高只能连任两届)。令人称奇的是,他还是唯一一位坐着轮椅的总统。


小白杨文化传媒


商业社会中,资本的天性是要挣更多的钱,贪婪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的结果,就是生产出来的物资多到没有办法卖掉。一个企业的商品滞销无足轻重,千千万万个企业的商品滞销了,就意味着千千万万个企业主失去了现金流,没有办法去采购新的原材料,新的设备,雇佣更多的人——更为重要的是,也开不出薪水了,于是大量的工人失业。


工人没有了薪水,就没有钱去购买这些企业主生产的商品,整个社会的流动性陷入了停滞。

这种情况发生的本质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的矛盾,因为缺少社会全局性的统筹,当经济发生了难以调和的供需矛盾时,经济循环停止了。

首先反映在股市上。股票是经济好坏的晴雨表,就在1929年5月份,美国的股票表现非常抢眼,反映出美国人对经济的超强信心。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1929年的5000亿美元的市值,是很多美国家庭一生的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很多美国人突然间陷入到了赤贫的状态。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的失业人数从400万上升到1700万,经济倒退回1913年的水平。

当时胡佛政府主政,他采取了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企图依靠市场调节来改善经济现状,但是毫无作用,这种做法加剧了经济危机持续发酵,使美国经济跌入了谷底。人民不满情绪高涨,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从纽约州的州长任上成功竞选美国总统。

罗斯福借鉴了胡佛政府的失败举措,在排除了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共产主义经济理论,当时的苏联发展的不错),在保存市场经济和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即是罗斯福新政。


在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是全部经济生产活动由国家统筹安排,罗斯福新政因此也在一定意义上摒弃了完全的市场主义路线,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

1、罗斯福先从银行业下手整顿,关停了将近一半没有兑付能力的银行,使得金融市场先稳定了,人们可以贷款了。然后取消金本位,将黄金截留在国内。

2、在工业领域,则是要求各行各业制定行业规划和标准,使得行业能够有自律行为,不准私自开足马力生产,加强了政府对供需层面的控制。

3、在农业领域,更是要求农民销毁过多的农产品,比如农产品和牛奶等,甚至屠宰牲畜,政府给予补贴。这与中国人当时的物资极度贫乏的状况有不同,美国人的生产过多,在生产端占用了大量的资源,使得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因此罗斯福新政的首要一点,就是把工农业总产量都降低。供给少了,价格就自然上升,因此在统计角度的GDP也随之上升了。

4、再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举措:以工代赈。美国政府大量举债,兴建了很多至今还在运转的基础设施,包括1000多个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雇佣超过全国劳动力一半以上。那些因为工农业减产而找不到事情做的人,都有了去处。他们领到了工资,又开始消费。这些钱最终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资本家的手里。

5、为了稳定美国国内形势,对那些朝不保夕的工人,罗斯福制定了延续至今的劳保法案。第一个出台工人福利制度的是德国的俾斯麦,罗斯福则规定工人月薪的1%缴纳社保,政府也拨付相同的部分。这样,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

6、做完了这些,罗斯福采取了措施,使得美元贬值了40%,使得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助于出口,消化掉高企的库存。

7、罗斯福又大力改革了行政机构,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一号行政命令,建立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的办事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大大增强了总统的威权,使得罗斯福之后的总统的权力越来越大。这一点,在美国国内也有相当争议。


罗斯福在新政实施过程中,大胆地采用了计划经济的长处,使得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谷底,并且避免了法西斯主义的上台,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这种处理经济危机的做法给后世的经济学家也提供了分析案例,逐渐发展成为“凯恩斯主义”。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全世界遭受经济危机影响各个国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都有罗斯福新政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