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冶金科技樹是怎麼被點開的?

獨霸藍星的兔子


中國古代冶金髮展史主要可分為青銅時代和從早期鐵器時代到完全鐵器時代兩部分。我國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500年左右開始進入鐵器時代的,在早起的文明國家中我們使用金屬的時間相對較晚,但是由於中國在冶鑄技術方面的發明和創新,青銅冶煉和生鐵冶鑄技術的發展,使得中國的冶金業很快後來居上,躍升為世界的前列。

我國的青銅時代在夏王朝建立時期開始,夏王朝的青銅器冶煉技術標誌著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開端,也標誌著我國古代人民正是告別石器時代走向新文明,在商周時期青銅的冶煉達到鼎盛時期。而鐵冶煉技術開始於從春秋時期,東周、秦漢到南北朝時期得以發展,在唐宋元時期達到最高潮,在明清時期又得以擴展,發展了鑄造、鍛造、有色金屬生產和加工技術。

古時期銅或鐵製文物,主要為兵器、生產工具、禮器等,如作為國寶級文物的司母戊銅鼎,中山王鐵足銅鼎,還有許多古墓中挖掘出的鐵製兵器等等,我們可以看出冶金技術的發展,無論是銅器時代還是鐵器時代都與國家的發展需求、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開眼看歷史


中華冶金科技樹的起源:

金屬在現代社會中是跟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材料,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冶金便是從礦石中提取金屬和金屬化合物,通過各種方法制成一定性能的金屬材料,冶金技術從銅鐵冶煉開始,那麼銅鐵的冶煉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古代青銅器)

銅的冶煉被認為是人類文明的開始。中國古代冶金技術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時期興起,也就是說人們常說的銅石並用時代用火和製陶技術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人們開始把自然銅當作一種石頭來打造。在打造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銅具有石頭所沒有的延展性,慢慢發覺從經過火燒之後更容易敲打成型,溫度越高越容易融化,此時人們修築並開始使用陶窯燒陶用火的溫度和製陶技術的改進,為這一切奠定了基礎。

此時銅的冶煉技術不斷進步,獲得重大發展,銅器越來越多,品種也越來越豐富,在夏朝就進入了青銅石器時代,商周時期的冶煉技術又得到了水平的提升。但是鐵的冶煉技術比銅的原技術要難得多。從銅到鐵,經過了一個很長的時間段。本人認為冶鐵最早的時間不會晚於春秋中期,經過考古資料發掘的春秋晚期的鐵器有很多。當時鐵器分佈的主要地域以湖南和江蘇為主,出土過鐵條鐵塊等。。。(古代冶金步驟)

可以說銅鐵的冶煉敲開了冶金技術的大門,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冶金業的科技樹是在新石器時代後期被點燃。成為中國科學冶金技術發展史上的重要一刻。


獨霸藍星的兔子


答:我舉兩個比較經典的例子吧:中國古代,秦朝,青銅器的發展迅孟,泰軍士卒的武器甚至是類似流水線工藝製作的青銅器,然而鐵器的工藝基本沒有發展,這就是科技樹發展的開始吧,應該是秦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