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是不是大學生?

華娛周文王


我們都知道現代大學生是怎麼來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小學+初中學習時間9年,是國家義務教育階段,拿到初中畢業證,想繼續上學,有職高、中專和高中可供選擇,職高和高中學習內容和側重不同,上高中是奔著考大學去的,高中畢業後參加高考(全國統一考試),高考至少要考6門,6門總分過了本科錄取線,就可以上大學了,四年之後拿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取得學士學位,“大學生”這個稱謂才算實至名歸。

再來看看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科舉考試到了清朝,不論身份年齡,考試程序的第一步就是縣級童試,縣試合格,叫“童生”,童生在古代不算功名,童生獲資格參加下一輪☞州府府試,府試合格獲資格參加下一輪☞省級院試,省級院試合格,就是“秀才”了,這時的學子才算有了功名。

“秀才”是古代取得功名的第一步。秀才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大多在秋天,所以又稱為“秋闈科考”,鄉試合格,“秀才”升級稱為“舉人”。

“舉人”才有資格參加會試,會試合格叫“貢士”,“貢士”也叫“進士”。

“進士”參加殿試才能取得最後的功名,“殿試”就是皇帝親自出題並監考的考試,殿試第一名就是“狀元”了。

現代考試分科目,分題型。古代考試不分科目就一種題型,可以理解為古代的“論文”,圍繞著一個題目旁徵博引,闡述見解。學生的全部才華體現在文章裡,放在現代,不喜歡語文也不喜歡寫作文的學生全得“哭暈在廁所”。

古代狀元和現代大學生沒有可比性,不同的時代,人才的培養方式和選拔制度是不同的,現代社會需要全方位人才,課程的多樣性為所有人提供了成才的各種可能性,能不能把握住學習的機會,能不能成“材”,就看個人的造化了。


阿娥你好


這也太小看狀元了,現在大街上一板磚拍死的都是大學生,在古代一板磚只能拍死自己。


我們先統計一下古代狀元數據。從隋朝開始算起,古代科考制度持續了有一千三百多年。而在這一千三百多年裡,總計可考究的狀元也才777位,一年一個都沒有。

再看看現在,大學生?一年幾百萬的產量總有吧?就算是博士生博士後,年年都有人考上,也年年都有人畢業。這個產量和古代狀元相比,那可就太高了。


我們再看一看古代的科舉制度。初入學沒有學位的,叫做童生。童生學成後去參加縣級考試,考過了就是秀才。秀才可以考鄉試,是省級考試,考上了就是舉人。鄉試過後是國家級的會試,考上者為貢士。終極考試就是皇帝主考的殿試,在這裡會誕生狀元,榜眼,探花。

而在明、清時期的殿試,會分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都是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張掛黃榜公佈,俗稱為“金榜題名”。

經過重重選拔的狀元都很厲害嗎?其實並非如此。


古代考試主要考文化,能考中的大多比較會寫文章,對經書有所鑽研。在走上仕途後,或鑽研官場。並不求有所作為的,或遊山玩水,寫一些文人雅士的文章。還有一些甚至窮困潦倒到喝酒都沒錢,唐朝的狀元盧文煥就是如此。

但是話說回來,現代大學生在古代是什麼水平呢?大概就是舉人貢士這一級吧。而古代狀元的水平是在研究生和博士之間!


史之策


其實大家都錯了,現代大學生水平遠超古代狀元!我不解釋,就做個比喻,南山有一片草原,草原裡有100頭羊和2頭狼,北山有100頭羊和40頭狼,還有20只虎和10個獵人。南山的狼生活無憂無慮,北山的虎反而每天辛苦覓食還要防止被害。

於是乎,大家都說北山的虎本事還不如南山的狼!真相呢?要是把南山的狼放到北山來,他活不過5天你信不信,就算北山的虎和獵人不碰他,他在另外40頭狼的競爭下也搶不到食物。北山的狼是過的提心吊膽,覓食困難,但就憑活著,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遠遠在南山的狼之上。

看完是不是有智商被侮辱的感覺?古代的狀元就是南山的狼,現代的大學生就是北山的虎。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分分鐘被一個大學生弄死你信嗎?


螃蟹在剝我的殼77653052


這是狀元被黑最慘的一次,說句不怕罵的話(我也是大學生),如今的大學生給狀元提鞋都不夠資格吧。

自唐朝正式確立科舉考試製度,至清末最後一次開科取士,1300多年來,即便加上那些割據政權和短命王朝,中國歷史上的狀元總數也不超過592個,比皇帝的數量多了不到100個。

大學生有多少?據統計,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20萬人!

1300年全國不到600個狀元,1年全國就畢業820萬大學生,咱們這是拿頂級鑽石和破銅爛鐵比呢!

古代狀元和現在大學生完全沒有可比性。

古代科舉考試是官員選拔制度,狀元統一由會試或殿試產生,全國統一命題,全國統一排名,全國只能有一個狀元,在此之前要經過鄉試、會試等層層選拔。


如今的高考不過是高等教育制度,各省試卷都不統一,各省排名,而且沒有門檻和預選賽,只要是個高中生就能報名參加考試。

如果硬要拿現代和古代比較,只有公務員考試,而且是國考才略有可比性。

國考也是官員選拔制度,有筆試、有面試、有名額限制,全國統一命題,同一崗位全國同一排名,組織形式和考試規則極大程度借鑑了古代科舉考試製度。

不過國考還是比不過科舉考試

古代舉子一旦進京參加會試,考中了就是進士,進士一甲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只要考中進士,就可以直接做官,一甲三名和二甲靠前的,可以選為庶吉士,直接進翰林院和國家部委,其他靠後的趕赴州縣。

但凡是進士出身的官員,晉升都很快,特別是庶吉士往往十幾年就能幹到省部級幹部,北宋時期的好幾個狀元更是十年就幹到副國級。

國考的考霸(第一名)雖然聽起來很牛,但一樣要從科員,熬年頭混起來,沒關係沒背景,一輩子能混到廳級就很不錯了,退休之前混到省部級,難上加難。


再看如今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當初的學霸,大多數還不如早早輟學的學渣混得好,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為給別人打工,連古代的秀才都趕不上,在明清時期,秀才享有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待遇,與平頭百姓是不同的。

綜上,如今的大學生頂多算一個沒有任何功名的讀書人,在明清時期被稱為“童生”。他們讀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的經歷,也就相當於古代讀書人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刻苦攻讀的過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六月,在這個熱情似火的季節裡,很多莘莘學子即將迎來人生第一次大考,十年寒窗苦,有人通過高考一朝改變命運,待到揭榜時各地便會湧現出文科、理科“狀元”。


同樣是“狀元”,如果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學歷呢?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中國的科舉制度實行千年,到了唐朝得以完善,自唐高祖至清光緒三十年最後一次科考,共1282年間,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的選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幾年才出一個狀元,而現在的“狀元”年年有。


現在的大學每年的錄取人數都在幾百萬,這一數據表明現在的大學生跟古代的狀元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古時候讀書人少,科舉考試也是不定期舉行,經過層層篩選以後真正能進到殿試選拔的前三甲,而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狀元,也就說這個成績是全國考試第一名,第二名為探花,第三名為榜眼。


古代的讀書名頭,先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幾年時間苦讀進階。



古人想走科舉之路並不容易,先不說幾年一次的科考,就說從鄉試到殿試的層層選拔,有人從稚氣少年直到古稀老人也沒能打通進階之路,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他也是讀書之人,最後生活落魄。


古人剛開始入學是沒有學位的,初入學叫童生,相當於現在的小升初義務教育,童生學成後就要去縣裡參加秀才的晉級考試。


考過了就是秀才,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生,秀才學成就去參加鄉試,考過了是舉人,這個學歷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但看古人的學識程度,古代的舉人放到現在也是985名校學霸。


鄉試過後就可以參加國家級的考試了,叫會試,考上了就成為貢士,考過了貢士才能參加由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由皇帝親自評出狀元、榜眼、探花。


明清時期的狀元地位特殊,新進狀元可享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也比同榜者快。


按照這個道理推算,古代的狀元是有可能直接入中央政治局的,最差也能做箇中科院院士,所以現在的大學生要想跟古代的狀元一論高低,那差的還真不是一點兩點。



我國古代的每一位狀元,基本上都是一位

書法大家,甚至還是詩詞界的大家,比如,唐朝張若虛、賀知章、柳公權等。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有書君祝願備考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取得好成績。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不是。大學生比狀元差太遠了。

狀元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殿試,是科舉的最後階段。

古代讀書,名頭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

童生並非是孩童,而是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才能取得的最初級的功名,或者說是文憑。

也就是說,啟蒙階段,按現在講叫義務教育,通過中考之後,才相當於童生。換句話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生。

生員就是俗稱的秀才。秀才不好當,通過童試,六等成績裡的第一等,才能當上秀才。他們參加的是院試,即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之後,秀才會升為舉人,參加鄉試。大學生,僅相當於舉人。但是舉人這個階層也有不同,除了一般的舉人,還有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的監生、廕生、官生、貢生。這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雜牌大學和名牌大學。

當然了,大學生的地位遠不如舉人,但也這麼算了,就當是古代扶持高文化人群的政策吧。

舉人之後,是貢士。參加的考試叫會試,頭名稱為“會元”。貢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進士,也就是學科的最後最高的等級,相當於博士。狀元則是博士裡是第一名。

貢士和進士,其實更接近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不過,難度要大太多。因此,也可以認為,他們就是文科裡的碩士和博士。

所以,大學生比起狀元,那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畢竟,現在大學生很多見,但是全國範圍的考試,能考到博士第一名,這就太不容易了。


純鈞LHGR



夏普洱


狀元,高於大學生很高程度,相當於國家面向大學生,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第一名!


狀元,是古代科舉考試,全國會試錄取的、即將全部授予官職的貢士,參加科舉考試最高層次考試、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分等定級,獲得三甲第一名!

一.古時的讀書人,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稱為童生,俗稱白衣;你看,《水滸》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童生應該相當於現在接受初級教育的高中生,可以參加相似中等專業的入學考試了。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

以明、清時為例,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式等層次考試,考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入學、教學、出仕為官。


二.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取得入縣學、府學學習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政府供給膳食,不能出仕為官,向上層次考試不弟,可搞教育辦私塾謀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

秀才起碼應該相當於現在的中專生,可以就業工作辦學教書育人了。

三.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秀才)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你看《儒林外史》范進中舉,競然高興的瘋了!


舉人應該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參加省級地方公開招考公務員、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取者,可以出仕為官了!


四.會試,由國家禮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舉行考試,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貢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研究生了。

五.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會試、殿試應該相當於現在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的考試,全部授予官職,第一名稱狀元,歷史上多有成為乘龍快婿——駙馬爺的。



六.連中三元:鄉試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皆中者稱連中三元,歷史上確曾出現過,不過極少,十幾人而已。


z山海


這個本身沒辦法類比。單從知識面上講,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超過古代狀元。但古代狀元是全國考試第一,並且考完直接授官職,大學生怎麼可能這樣呢。如果還要對比,大學生相當於秀才到舉人,事實上鄉試類似於公務員考試,中舉後就有做官資格。


而會試殿試相當於從全國公務員中再次選拔高級幹部。前面都說的對。就最後一段有點問題。古時候的狀元和現大學生,這兩個根本就不能比,兩者學習的體系就不一樣。如果硬要比較的話,我覺得古時候的狀元也比不過現在的大學生。比如現在學習的數理化外語及大學專業知識等都是古時候不敢想象的。

如果一個基礎知識優秀的現代人能穿越到古代,這個人將是神一樣的存在。狀元大學生相題並論,不能按人數多少對比,從前的中學生比現在的大學生少的沒法說,不能說中學生知識比大學生高。當然了從前的高中生比現在的大學生在單位還重要。狀元是全國第一名,現在清華北大的博士生也比不上的。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還是難度很高的,考的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而是一個人綜合判斷能力,文字功底其次,最主要是要抓住事情的七寸。我看過一些考題,真的很不錯,但是這一塊不合格的人,他從始至終都不知道考官要考的是什麼。古代的狀元千里挑一,是全國第一名,足夠秒殺現在的清華北大的大學生,更不用說一般大學生啦。古代考試沒有分數這一說,能考上狀元那是有真材實料的,玩不了任何假。不僅文章寫的好,才思敏捷,而且狀元個個都算是個書法家。字寫得差了,甚至是顏值低了都不行。


春日盛宴


狀元,本來是指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但現在也比喻在本領域中成績最好的人。在高考中獲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經常會被人們稱為“高考狀元”,於是就有人將大學生和狀元進行對比,甚至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了,這其實都是不對的,高考狀元其實說的是高考的第一名,這裡的“狀元”和水泥工行業的“技能比賽第一名”意思是一樣的。

那麼,古代的狀元到底是什麼學歷呢?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古代的哪級讀書人呢?

1、古代科舉考試的各等級錄取者: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清朝結束,最完善的是在明朝時期,是以本文都會按明朝的科舉制度作為例子。

參加科舉考試的各級讀書人依次是:

識字者-童生-秀才(生員)-舉人(孝廉)-進士

明代的科舉制度規定,一般的讀書人必須經過縣試和府試才能成為童生,而童生在院試中被錄取者稱為生員或秀才,生員經過鄉試被錄取者稱為舉人,舉人參加會試被錄取者稱為貢士,最後通過殿試確定進士的名次。

2、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在各級考試中,院試的第一名稱為案首,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稱為狀元。

各級考試的第一名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狀元,全國考試就那麼一個,但是中國歷史上不乏創造奇蹟者,居然還有17人“連中三元”,連中三元指的是一個考生在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北宋名相王曾就是三元及第者。

但還有比連中三元更奇蹟的,是“連中六元”,明初的黃觀和清朝的錢棨都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兩位“六元狀元”。

3、哪級考級錄取者可以做官?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只有通過鄉試被錄取的舉人才具備入仕資格。舉人本來是指被推舉之人材,隋唐宋時,也指被地方推舉而赴京應試者,明清則指稱鄉試錄取者。

在各級錄取者中,秀才是一種身份,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功名”在身,受到尊重,也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知縣不可隨意用刑等。而舉人則是有了當官的資格,比如可以當學官或知縣,當然也不一定能當官。至於進士身份,那肯定可以當官了,而且是全國統一分配的官員。

明朝的進士多入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大約是從六品官位,一甲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官位,而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大約是正七品到從正八品之間的官位。

4、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科舉考試哪級讀書人?

這個問題就比較尷尬了,真實情況會讓很多朋友不高興,正如上文提到了,古代的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基本資格,而進士是鐵定當官了,最低是正八品官員,如果按照今天的情況來說,舉人至少可以出任副科長或副主任科員,也就是相當於副鎮長或縣級副局長了。

而當代的本科大學生畢業生如要從政,還必須通過國考或省考,被錄取後從最底層的行政級別開始,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好點,能考取副主任科員的崗位,按照這樣的對比,碩士畢業生只能相當於秀才,其參加的國考或省考相當於鄉試,而本科大學畢業生也就相當於童生,碩士研究生考試相當於院試,也就是說:

高考只是相當於科舉考試中第二極的府試而已,大學生就是科舉考試最低級別的童生身份。

5、狀元相當於哪級學歷?

明清時期,每三年才舉辦一次會試,也就是說,每三年才出一個狀元,在一千多年科舉考試中,出現了數百萬舉人和十多萬進士,但正式狀元只有592人,算上短命政權及武狀元,也才777人,這個數字比各朝代一品官職的人數都要少。

能考上狀元者,當然都不是泛泛之輩,其中就有王維、郭子儀、房玄齡、柳公權、文天祥、楊慎、翁同龢等各代重要人物,他們的學術水平至少相當於當時的博士生導師,甚至院士水平。

通過以上5個小問題,相信已經解答了大家的疑問,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