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圓周率精確到那麼多位有什麼用,你怎麼看?

魚化龍545


圓周率的定義是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自從人們發現了這個比值之後,就開始孜孜不倦地計算準確值了。古代的劉徽利用割圓術,也就是利用正多邊形的內外接圓,通過層層夾逼原理,計算到3072邊形,算出圓周率π為3.1416,後來的集大成者是祖沖之,他將π精確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結果領先世界一千多年。

事實上,割圓術是將近兩千年來,人們計算圓周率的唯一方式,直到近代分析學的發展,人們得以用無窮級數來計算任意多位π值,現在人們已經計算到小數點之後60萬億位了。

事實上,只要取圓周率後35位,就可以把把太陽系的大小誤差限制在不到一個質子直徑的百萬分之一的範圍內了,人們實際上根本就用不到那麼精確的π值,然而是什麼讓人們這麼多年來依然痴迷去求出更多位數的π呢?

首先,π的算法千變萬化,人們可以通過求解π值這樣的簡單方法去檢驗計算機硬件的性能,每個人都深有體會,硬件配置高,執行軟件的速率都會不一樣,當然求π的速度也就不一樣。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通過一個簡單求π的過程,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檢驗算法的時效性。有的算法可以在經過2步就得到π值後10位的精度,有的算法卻要經過幾百步才能達到一樣的效果。通過簡單的求π過程,我們可以記錄算法的時間和空間的複雜度,為人們的優化提供了更好的參考。在此基礎上改進,人們就會一步步得到更加高效便利的算法出來。


徐曉亞然


圓周率是經典常數,是無理教,無限不循環小數。永遠不可能算盡。為什麼要計算它呢?甚至算出萬億位呢?出於好奇與探索精神。

一、如何用數學公式算出它,百年來,總結出很多不同的級數公式,有收斂慢的,有收斂快的,一個好公式可以很方面地計算π。

二、光有公式還不夠,計算機的字長精度有限,如何改寫算法,使之百位、千位萬位以及億位地算出,需要費盡腦汁,編制複雜程序。

三、有了程序,可以檢驗這個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萬億位的計算得需超級計算機。互相比賽看誰能算出更多位,以刷新世界記錄。

四、研究上億位雜亂無章的小數有何規律、出現概率分佈,這都出於好奇。

五、吃飽了沒事幹的人喜歡搗鼓神秘的π,萬一有重大發現呢。


溫情憶鴻564


我在上初中的時候,曾思考這樣一個最簡單的函數L=xy,在座標中L是個曲線,分別向x軸和y軸無限延伸,用語言表達這個函數就是,L曲線向x軸或y軸無限延伸接近但卻不可能重合。

思考的結果是,我有一種恐懼的心理,無限接近但不可能重合,會有這種事情嗎?

後來再學了點數學知識,就知道了這是一個關於最大化與最小化的函數,x越大y越小或y越大x越小,x趨向無限大時y趨向無限小,反之,y趨向無限大時x趨向無限小。

不是有個哥德爾證明了數理邏輯的不完備性嗎,意思是說數學要是符合邏輯它肯定是不完備的,數學要做到完備性它肯定是不符合邏輯的。我在上初中時的那個思考,實際上就是在思考數理邏輯的完備性問題。

再簡單一點,就說數字1,在數學中1只是一個單純的數字,可要把數字1用到實際應用中,1這個數字似乎可以表達一切事物,一個蘋果,一段愛情,一個家庭,一個歷史階段,等等。可1這個數字真能代表一切事物嗎,不可以的,比如1不能表達為一個上帝,如果1可以表達為一個上帝,那麼1+1=2,這就會出現兩個上帝,上帝只有一個,如果有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上帝出現,則是違背大多數的社會倫理價值觀的。再比如,1不能表達為一個父親,因為從血緣上講每個人只可能有一個父親,如果1可以表達為父親,那麼1+1=2,每個人可能就會有很多個父親了。這就是數理邏輯的不完備性。

回到我初中時曾思考的那個問題,x不可能無限大也不可能無限小,y不可能無限大也不可能無限小。所謂的無限大或無限小都有一個極限,換言之,L曲線一定會跟x軸或y軸重合。

那麼,那個極限的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具體數值是多少?這實際上已經不是數學問題了,而是物理學的問題。

圓周率無限不循環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數理邏輯不完備的問題。宇宙中不存在那個數理邏輯中的圓。



阿杰2327214


π㎡¼-≡‰㎡∷№±∞=π3.1415926535897936384620




爆炒核彈齊天傲霸


因為宇宙無限大又無限小,無基本粒子,也無“圓”!所以π是無限不循環,永遠也證不完!


sjc走刀口


一定有用的,科技離不開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