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怎麼挑:耳機的花樣“說辭”原來這麼多?

作為一名音頻編輯,由於經常要撰寫關於耳機等音頻類的文章,因此某寶和某東就成了每天都要巡視觀察的陣地。有名的耳機品類逐漸繁多,進而筆者瀏覽那些知名的耳機產品就比較多了。

但是最近,心血來潮的我想看看別的耳機商家的產品如何。這一看不要緊,各類耳機商家的宣傳標語把我徹底震撼到了。各路賣家神仙使出看家本領爭奇鬥豔,一個比一個“物美價廉”,我真的萬萬沒想到,原來耳機還可以這樣?

隨處可見的“蘋果風格”

記得前些年,耳機價格30元以下的還是平頭式耳機大型其道,而這幾年小作坊的技術明顯有所升,耳機的造型絕大多數都趕時髦蹭熱點地往蘋果身上靠。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這價位耳機普遍“蘋果風”(截圖來自:天貓商城)

這其實也很正常:看似高端的造型能讓用戶期待其高端的聽感價值。這種耳機宣傳標語沒有太多,就是造型“蹭熱點”。那麼這樣耳機音質究竟如何?想來只有自己花15.8元親自體驗下了。

超強性能集合於一身

不是蘋果造型的耳機,也開始宣傳起了各色的“功能集合”。有什麼“6D環繞立體聲”“聽歌220個小時”“震撼立體聲HiFi重低音”耳機從雙核到四核再到六核,更新迭代的速度都快趕上手機了。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3.5元的無損降噪耳機(截圖來自:京東商城)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我的耳朵做啥了,要還我耳朵一個清白?(截圖來自:天貓商城)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5D的KTV震撼體驗,這耳機厲害了(截圖來自:天貓商城)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這有啥的,還有6D環繞重低音呢!(截圖來自:京東商城)

看來賣耳機的商家為了沖銷量,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各式宣傳賣點也是千奇百怪,讓用戶看得是眼花繚亂。為了讓大家能夠挑選到稱心合適的耳機,筆者決定做一次耳機新手向的科普,針對於網上賣家的說辭,逐一進行排雷。

首先跟大家科普的是耳機“動圈”“動鐵”以及“圈鐵”的類型概念。這個對於熱愛音樂的專業人士自然是清楚的,但還是要為小白們科普一下。

動圈耳機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佔絕大多數的耳機。原理就是利用電流流過導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和永磁材料相互作用,推動薄膜振動產生聲音。咱們家裡的固定電話,就是利用的動圈原理進行發聲的。動圈單元的成本可以控制的很低,那些十元耳機的單元成本大概也就一兩毛錢(是真的,這種耳機就是走量)。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動圈單元拆解圖

動圈單元聲音的整體感特別強,高中低頻的銜接自然流暢,整體的平衡性特別好。動圈耳機更容易呈現出鬆軟有彈性的低頻,以及飽滿的中頻。聲場很大但會有些漏音現象,無法完全隔絕環境音是動圈的美中不足。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動圈旗艦榭蘭圖

動鐵耳機是在動圈耳機之後出現的,動鐵是通過一個永磁體和一組線圈,在信號電流的驅動下,驅動連接棒傳導到一個微型具有磁性的振膜的中心點,從而產生振動併發聲。動鐵耳機因聲音素質高、體積小而被廣泛應用。

動鐵耳機的單元體積非常小,可以很輕鬆的塞到我們的耳道深處,這種入耳式的構造也讓動鐵耳機只能做成封閉式;不過它還可以設計成多單元的耳機,有雙單元、五單元、甚至是一邊耳塞就能塞進十二個單元的定製級動鐵耳塞。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動鐵單元拆解圖

這類耳機都擁有很高的靈敏度、瞬態表現和解析等特點,對音樂的動態、瞬間細節表現、聲音密度上都遠勝於動圈耳塞。不過由於體積的限制和密封式的設計,即便是比較昂貴的動鐵耳塞在聲場方面還是沒有開放式動圈耳機大。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威士頓W80動鐵耳機

當然近幾年又有將兩者結合起來的“圈鐵”耳機,低頻用動圈負責,中高頻用動鐵負責,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當然,圈鐵耳機意味著耳機必然有多個單元,所以,要出好聲音還得依賴調音師的好調教才行。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飛傲FH5圈鐵耳機

簡單介紹完現有耳機的類型,我們來批駁一下網上賣家的花樣說辭。首先,正常的耳機並沒有所謂的4D、5D、以及6D的說法。耳機營造出來的是良好的聲場,就是聲音的聲源方向感營造的真實聲音場景。再說了,賣的商品是耳機,又不是電影,哪裡冒出來這麼多個D呢? 其次,不是重低音的耳機都是好耳機。很多小白總把“重低音”看做是優質耳機的標準,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對。有些劣質耳機故意把低音做的很突出,以此來掩蓋音質的缺陷。低音太重會有轟頭的效應,就是“嗡嗡”地震腦袋,長期戴這樣的耳機還會損傷聽力。還望各位謹慎選擇啊!

耳机怎么挑:耳机的花样“说辞”原来这么多?

6D重低音,那得多重啊……(截圖來自:天貓商城)

然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HiFi音質沒有那麼簡單就能得到。很多店家都把“HiFi”作為耳機的標籤,但真正的HiFi耳機不但對耳機單元的材質很有要求,耳機的調音以及線材的使用都是十分講究的。實際上大多普通耳機口中的“HiFi”,只是作為音質好的形容詞罷了。

寫在最後

耳機這類科技產品無疑是相當特殊而玄學的,無論耳機的參數數據多麼華麗,最終放在耳畔的聽感都是因人而異的華麗辭藻。這更令人難以判讀耳機的固有好壞了。

儘管各人有各人的聽感,耳機的選擇也呈現著多樣性。不過筆者做新手向的科普的目的,也是想讓大家在挑耳機的時候能辨明誤區,選到合適自己耳朵的好耳機。下期會詳細講聽感的各類概念,各位敬請期待!

最後的最後,給不知道買哪種的你推薦兩款性價比很高的耳機,如果你恰好想換一副耳機,就點進來看看吧!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