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塘口水草植種方法全攻略

有道是,養蟹必種草,種草要懂草,想問一下,老司機們,你們真的會服侍水草嗎?

俗話說:女人如花,男人似草,栽好 蟹塘水草不僅可增加溶氧、遮蔭降溫、提供餌料,而且能轉化有機物質、淨化塘口水質,為大閘蟹生長提供適宜的生態環境,高溫期有效降底水下溫差(5度左右,防止暈蟹,高溫熱障死),所以塘口水沉水草藻,是維持蟹塘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因素。

蟹農是草,學會種草,有草有花,養好蟹蝦,一起上路吧。

大閘蟹塘口水草植種方法全攻略

今天,我先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武器,為什麼,你家的草,無論是伊樂草,苦草,輪葉黑,金魚藻,一到7月,總愛浮塘,腐敗呢?,好吧,告訴你吧,估計,很多人想了很久了,根本找不出原因,我來說吧:

近年來,蘇南蘇北湖北等地養殖戶,基本上,塘口學會了種草、栽草了,但是,七月這個鬼門關很難過,大家知道真正的原因嗎?呵呵,答案五化八門,說的最多的,恐怕是一條,高溫敗草,煮死的。這條對嗎?,答案是:如果這個題為十分,那麼,僅僅可以得1分。有這個原因的成份,但是,這不是主要的。

因為目前養蟹的種草,有5-6種,只有伊樂藻在28C水溫後會自然老化,進入死亡期,其它本種土著草藻,不懼高溫,比如苦草,是喜高溫的。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你的逆自然的種植管理方式,我們知道,植物吸收營養的最直接方式是根系,所有的氨氮,無機鹽營養成份等,必須通過根系吸收,植物會長的茂盛,在土壤中的牢固性才會好,植物的莖葉,只是吸收太陽光,進行花合作用,把根吸收的氨基無基鹽與碳基結合產生生長能源。

然而,大閘蟹養殖過程中的種草,卻嚴重地違反了以上種草管理的原則,使用化肥,複合肥對沉水植物進行吊草,施肥,改變了沉水植物的生長特性,讓草藻用葉莖吸收水中的給入氨氮,無機鹽類,造成,水體汙染(三高水質,溶解氧過低二氧化碳高致PH值高酸,氨氮高,無機鹽高)。沉水植物根系嚴重退化,無法正常吸收土壤內的肥力,造成土壤底質無法自淨減汙,根系無法固定在土壤上,隨著植物株體的長大,體積茂盛,產生的浮力大增,浮出水面敗死,那當然是應該的。無論高溫與否,你的草不長壽,那是肯定的。高溫只是把問題具體化了,僅是個小幫兇而已,這個真正的凶神,應該是,化肥,複合肥,和你的不當管理方法。

你明白了嗎?七月死草,敗塘的老闆們?

找到了草養不好,種不起的原因,那麼我們再簡單地說一下怎麼用有效的辦法去處理這個問題呢?

答案在下面:

你必須學會種草,肥水的方法

1、自己製作發酵有機肥。具體辦法,已經說過了,這裡不羅絲了n。

2、在改好底質的l情況下,你要為沉水植物,菌蟲,螺絲,下好有機質基礎肥,保證長效有力.

3、改變肥水習慣,使用底汙染水體的生物活性有機肥,不能再用化肥了。

這些,希望你能認清,記得住,你信不信,是你的問題,反正我試過了幾年,經驗是錢買的教訓。

馬上塘口要栽種草了,接下來說說這幾種草的載種吧。

還是先從常用蟹塘水草介紹及種植管理方法扒起來吧。

養蟹先養水,養蟹先養草,對於蟹塘的水草你知道多少呢?各地,因生活習慣,語音的差異對水草的,叫法也不一,今天,我告訴你,什麼草在哪裡,怎麼叫。還有栽種和培養水草種植和管理的幾方法:

一、輪葉黑藻

俗稱燈籠薇,豬草,菹草,分粗葉,細種兩種,又叫沉落薇,金魚藻。它是大閘蟹喜食的沉水草藻,富含蛋白質,徵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江南人家,過去撈回家餵豬,所以有的地方叫豬草。

大閘蟹塘口水草植種方法全攻略

在塘口種植時,為防止被蟹苗吃光,採用芽苞種植後先用網圍住,待大量生長後再將網撤掉。江南地區,湖北地方,一般芽苞播種,12月後期,元旦後到翌年3月,選擇晴天播種,(氣溫水溫大於10c)播種前板田加註新水10釐米,每畝種500-1000克〈注意,要當年產種子,陳年貨或者摻和了假芽種的貨,呵呵呵,髮根率很少),播種時應按行、株距50釐米,將芽苞5粒左右插入泥中,或者拌沙泥直接撒播。當水溫升至15攝氏度時,5-10天開始發芽。每三天根據長度,慢加塘口水位,一次2-5公分。

(1)斷莖栽種植時間及方法

野生湖蕩,外湖區的輪葉黑藻每年4-8月,處於營養生長階段,根尖插入水底泥中,3天后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買現貨,直接散塘,效果也剛剛的】

大量的野生新苗植株植株移栽:每年4月下旬—8月,均可種植,將輪葉黑藻植株切成10—15釐米的小段,每畝按50—100千克均勻拋灑,並使草莖部分入泥,保持水深15--20釐米,約20天后,基本能覆蓋全塘口板田,以後,可逐漸加深水位,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種植注意要點:圍欄保護,防止苗蟹進入種植區域,待水草滿塘時,方可撤掉圍欄,讓苗蟹進入。〈否則,會一塌糊塗的,苦白吃了〉

(2)日常管理

在低密度(1500只/畝以內,60頭春苗)的養殖模式中,輪葉黑藻可以作為蟹塘的主要水草,在春天必須圍欄保護種植,等到6月份中旬,水草滿塘後,方可撤掉圍欄,讓苗蟹進入。在以伊樂藻或苦草為主要水草的養殖模式中,適量(塘口3分之一)水域保護種植輪葉黑藻,可以起到在夏天淨化水質,保持水質清爽,達到保護伊樂藻或苦草的作用。,主要還是子螺的生存屏蔽保護場地。與螺絲共生共榮。

二、外來女神草-伊樂藻

源於南美洲的外來生物,自九十年代進入大中國,成為了大閘蟹的好夥伴了,它春季生長迅速,高溫期〈28度水溫以上)容易爛頭,如果是化肥當家,會突然間浮塘,一週內玩完。一般,冬季,清塘後前後種植,採用扦插的方法,40—50Kg/畝。下足基肥(這個是重點,如果你的伊樂草根長不好,來年會化讓你望草興嘆,何至如此的),點穴插入,或者挖坑壓土,以溝內雙坡水線下50Cm為主。板田少種植為宜。

大閘蟹塘口水草植種方法全攻略

(1)種植時間及方法

伊樂藻一般在當年冬季或者第二年春季種植,最好水溫在5℃以上。

作為主要水草的種草方法:按東西走向成排種植水草,每隔10米寬種10米寬的水草,每棵草與草之間的行距和間距均為0.6米,水草種植區域佔到池塘的20%面積。以溝內,或塘口深水處為主。

作為春夏季蔭庇過渡性水草的伊樂藻,在環溝中的種植方法:種植時,環溝上水10釐米,把伊樂藻剪成10-15釐米一根,一株15根左右,保持株距1—1.5米,行距2—2.5米。種完後上水至40釐米左右,隨後根據伊樂藻生長情況加水。

(2)該草2一9月份塘口日常管理

2月份,種植伊樂藻的塘口環溝水位不要超過60公分,太深,光照不夠,影響伊樂藻生長。5-6月份,伊樂藻快要長出水面時進行割茬,用專用推草刀按株距割掉草頭,留下15cm左右在水裡,基本上在高溫期前要割到2-3次,注意割下的水草視塘中伊樂藻覆蓋面積選擇是否就地栽種。平時注意觀察伊樂藻的生長情況,生長的過於旺盛,要及時撈取部分水草,防止高溫期大面積浮根腐爛,敗壞水質。在28度到來時,請大家一刀割,去二分之一,象群主踢人一樣,要乾的漂亮,才有希望。

三、苦草的種植

苦草俗名叫漂耳朵草、扁擔草、帶葉草。

春節後,塘口一般水溫回升至15℃以上時播種,先下足基肥,是必須的。每畝播種苦草籽100克(純黑子)如果包衣幹種2斤左右。播種前向塘口中加新水3-5釐米深,最深不超過20釐米(坂田)。選擇晴天曬種1-2天,然後浸種12小時,撈出後搓出果實內的種子。並清洗掉種子上的粘液,再用半乾半溼的細土或細沙拌種全池撒播。搓揉後的果實其中還有很多種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重要的事說三遍:種子在播種時請用催芽肥浸泡1天,提高出芽率,很關鍵哦)

(1)苦草種植時間及方法(細節很重要)

每年的2月到清明前後是苦草播種的主要時期,畝用種量2-3斤草籽(播種面積塘口的3分之一);播種前一天先曬草籽一天,接著,再浸泡1夜,挫出草籽,再用潮溼的細土拌種滿塘撒播,水位保持5—10釐米。

(2)2一9月份塘口日常管理

苦草幼苗期生長緩慢,為促進分櫱葉,控制營養生長,前期水位控制在30釐米以內;6--7月份,苦草進入快速生長期,這時水位逐漸加至70釐米以上。枯草喜高溫,七八月份生長尤其旺盛,一定要撈掉被螃蟹夾斷的枯草,以免敗壞水質。枯草覆蓋太密時,一定要用專門的割刀割出水中草間食路,以便螃蟹攝食,進出活動。

四、金魚藻

大吊薇,沉落薇來了,有誰在說他的壞話,我可不這樣認為。

每年5月份以後可將金魚藻全草移栽,讓其自然再生;每年12月份到翌年2月份可撈取帶冬芽的金魚藻灑入淺水中,4月份可萌發出新枝。

注意了:水草的栽培,2-3月栽種伊樂藻,35Kg/畝,2-5月分期播種苦草。在苗蟹生長的夏季階段,移栽金魚藻和輪葉黑藻,畝栽200Kg左右鮮草(其中金魚藻佔50%),在池塘水體中形成至少3種以上的水草種群。確保在養殖中後期水草覆蓋率55%左右,以便在夏季高溫時,使河蟹處在最適生長溫度25-28度,有效降低大閘蟹積溫,利於苗蟹的脫殼生長,同時提供適口的天然植物性餌料。又能為螺絲的生長創造條件。呵呵

最後,接下來扒一扒蟹塘水草管理常見兩大問題及解決方法,這個必須有,大家一定要認真地看看噢,一塘好蟹,一塘希望,就靠這個乾貨啊

蟹塘水草長勢較差,這個鬼出在哪裡?

主要原因:

1、蟹塘底質缺肥或水質過肥。蟹塘缺肥一般發生在苗蟹養殖前期,水溫較低,加之蟹塘投放了大量的螺螄,水質清瘦,特別是新開蟹塘與清淤後的蟹塘,熟土層淺、有機質少,水草難以生根生長;水質過肥,降低了池水透明度,影響水草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難以生長。這個問題,已經告訴你答案了,必須施足有機質底肥很關鍵。記好了,別到時抱佛腳,到時候,抱老婆腳,多是臭的。

2、清塘藥物過重或藥物使用不當。蟹塘一般用生石灰清塘,由於用量過大,藥性沒有完全消失;另外由於連續大量使用硫酸銅,造成水草的傷害。(這個必須想清楚,所以建議你買一個土壤pH值速測議,清塘時用多少石灰,你才真懂得的)

3、水草莖葉有附著物。由於水質較差,水草莖葉會附著大量的汙染物,鏡檢發現水草附著物為各種藻類、纖毛蟲和有機物,直接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導致水草萎縮甚至死亡。(蟲子也是個禍根)

這裡是基本解決方法。(這裡才是乾貨大賣貨啊,點個贊吧)

1、新開蟹塘與清淤後的蟹塘,要對蟹塘底部進行淺耕10-15釐米,通過10-15天的曝曬曝凍,形成熟土層,再施經發酵的有機肥100-150公斤/畝,然後上水種草。水質清瘦的蟹塘,可施經發酵的有機肥,加有一些黃腐酸鉀自由基伴肥150-100公斤/畝,將有機肥分成若干個小堆均勻分佈在蟹塘四周的板田淺水區蓋土,經常翻動,增加池水的肥度,促進水草的生長。對於水質過肥的蟹塘,一方面可採用換水或增加活螺螄投放量的辦法解決,也可以使用水質改良劑(沸石粉、硫代硫酸鈉、複合底改等),待水色好轉後再使用微生物菌徹底改善水質,增加池水的透明度,促進水草的光合作用。(一點小經驗,別看不起)

2、生石灰清塘的池塘需在藥性消失後種植水草,大量使用硫酸銅的池塘需及時換水,以降低池水中銅離子的濃度,減輕對水草的毒性。(這是摸索石頭過河時想出來的)

3、水草莖葉有大量藻類及有機物,可用生物菌肥加伴有機發酵肥伴黃腐酸鉀肥2.5公斤/畝。活化後加水潑灑在水草上,效果較好;水草莖葉有纖毛蟲、藻類、有機物的,可用1毫克/升硫酸鋅+0.2毫克/升硫酸銅+0.1-0.2毫克/升強氯精全池潑灑,3天后用光合細菌為主導的複合細菌潑灑,有非常好的效果。(這個是被逼出來的辦法)

【蟹塘水草生長過旺】伊樂藻防控敗塘。

以伊樂藻為主的蟹塘,由於原塘或種植伊樂藻過多,池塘環境較好,生長旺盛,在5月至6月部分水草已露出水面,水草覆蓋率超過70%以上。(最後要注意的地方啊)

防控解決方法。對伊樂藻生長過旺的大閘蟹塘口,要分期分塊用拖刀將伊樂藻頭部割掉30左右釐米,每次割掉一塊佔蟹塘總面積的20%左右,並及時將割掉的水草撈出,每次割掉的水草面積不能過大,每次割草間隔時間不能過長或過小短,間隔時間應掌握在5天左右,這樣蟹塘環境在割草期間能夠保持相對的穩定,保證水草和苗蟹了在養殖期間能夠正常生長。(懶鬼,愛打麻將的你,千萬要抽時間幹這個。當然,你是大老闆,你可以僱人幹,一場麻將,可以僱N個小工,前題是,千萬別輸了)

大閘蟹塘口水草植種方法全攻略

【你特別要關注的江南地區蟹塘種植水草的三個關鍵點】

蟹塘種植水草的重要作用是作為養蟹老司機的你所熟知的,但是,在養蟹一年,這個漫長過程中水草往往會出現前期生長慢、中期生長旺(瘋長)、後期淨光光的現象,直接影響河蟹的生長和生存。基於此因,我最後強調這幾條,希望你能耐心看明白,記得牢

1、水草多品種是關鍵,不能只種一種草。

根據不同水草的生長特點進行多品種栽種,實現長短結合、優勢互補,確保水草均衡存塘,安全生長。常用的水草品種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等,其中任一品種都不宜單一種植養蟹,以防造成不良後果。(蟲害,災害,水害,請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藍中)

【伊樂藻】:生長早、生長快、淨化水質強,但易瘋長,不耐高溫,根系不耐土壤酸性,遇高溫易造成爛根爛葉而汙染水質,導致大閘蟹生病或泛塘。

【苦草】:發芽生長遲,使塘口前期無草。淨化水質強,河蟹喜食根莖形成大量漂浮草,撈草工作量大。

【輪葉黑藻】:晚春生長,生長慢,淨化水質好。但河蟹等水生動物特別愛吃,種後不長時間就被吃光,形成光禿塘。(易生白水蟲)

瞭解草種的優缺之後,我們應該按照上述各個品種的生長特點,以及我這幾年的實踐種草方法,總結了一套在塘口幾種水草適合的搭配比例:伊樂藻、苦草等佔水草總量的60%左右,其它水草或輪葉黑藻佔40%左右。

2、分畦間種

這種是日本混成旅的幹活,過去種草習慣於滿塘栽種、滿塘撒種。水草混合生長,形成早生草欺晚生草,速長草欺慢長草,且行船餵食或撈飄浮草不方便。分畦間種後不僅解決了這些問題,且有利於河蟹覓食和活動。具體方法,每畦栽種水草三行,行距為1.2米。例如:栽伊樂藻三行→留空幅2.4米→苦草撒種2.4米→留空幅2.4米→……再重複上述為第二輪迴。栽草行向與塘向垂直或平行,用繩子邊拉行邊栽種水草,省工而簡單。

3、疏密不均

通過分畦間種,並採取寬行窄距的方法,使水草存塘疏密不均,在行距1.5米的基礎上,栽草株距控制在0.5米左右。水草長成後,形成不同品種的水草帶和空白行,使塘口水草疏密不均。其好處除上面所說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在炎熱的高溫天中午高溫時,苗蟹會躲藏在水草密集區域的底部進行避暑。在炎熱高溫天中午12點到下午15點時水草密集的表層水溫高於無水草區的表層水溫,但底部水溫較涼(溫差5-7度),明顯低於無水草區的底部水溫。風力越小,水溫差越大。而空白水體行為接受風動增氧交換,接受陽光直射,促進水體增氧和良性循環提供水下生物各種氧需,達到生態平衡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