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村“冒出”個綠水塘

南屯村“冒出”个绿水塘

“這水不斷地往外冒,顏色發綠,混著泥沙,要是汙染了村子的地下水該咋辦?”陂塘等微小水體水環境好壞事關居民生活,在這次黑臭水體殲滅戰中,陂塘也是排查整治的重點。近日,有群眾向本報反映,臨潼區任留街辦南屯村內,六組的農田裡“冒出來”個綠水塘,這處正在開挖的垃圾填埋場變成了汙水池塘,一個多月有餘無人問津。昨日上午,記者一行驅車來到南屯村一探究竟,在村內六組生產路旁的農田裡,看到一處大坑,坑中積水發綠透明度很低,在約10米深的地方有水不斷地從土層中滲流出。

“11月中旬,有人在村子裡開挖,我們幾次去問挖啥呢,對方只說是民生工程,給村裡挖一個垃圾填埋場。誰想這坑是越挖越大,現在這坑深也有10多米了,你看這水不斷地湧出來,發綠發黃,變成了一個混著泥沙的水塘子,實在是難看得很。”村民告訴記者。站在水體旁邊觀察,這個陂塘面積不小,約有50米寬、30米長,站在陂塘旁邊,可以聽到從塘南側不斷湧出來的水聲。“這水發綠、發黃,現在是冬天氣味不大,可到夏天該咋辦?”“俺村都是吃地下水,這坑裡的水往後再混著傾倒的垃圾,村裡吃水該咋辦?”

為何會有流水湧出?記者進一步採訪了村民,南屯村坐落在渭河以北地區,附近大部分村莊的飲用水源都是地下水,村民打井吃水,一般挖個10多米就有水湧出來。“陂塘旁邊原來有一個養豬場,這或許是這水發綠的原因。”村民說。

“在田裡挖個坑,用於掩埋生活垃圾。不僅如此,我們家裡吃的還都是地下水,環境不好了,飲水安全也成了問題。”採訪中,多位村民向記者表示心中的憂慮。

本月初市政府發佈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求,2018年底前,全面劃定城市藍線及河湖管理範圍,整治範圍內的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並對清理出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置,降低雨季汙染物沖刷入河量。規範垃圾轉運站管理,防止垃圾滲濾液直排入河。本報記者也將持續關注南屯村綠水塘問題,希望南屯村“冒出來”的綠水塘得到相關部門關注。

圖為南屯村六組田地裡挖出的水塘,顏色發綠混著泥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