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创有哪些意义?

如果说一切都是错的


值得,非常值得!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物质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教育资源,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也将“环境创设与利用”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之一。这些都凸显出环境对促进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有相关的专家(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晏理、唐振宇)对幼儿园教师在环境创设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培养幼儿认知占80.2%,美化环境占66.7%,培养幼儿适应活动的需要占62.9%,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占61%,促进幼儿社会化占49.4%,其他占1.9%。”


然而,当今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重视物质环境创设而忽视精神环境创设、忽视环境创设中幼儿的主体性等,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协调好物质环境创设与精神环境创设的关系,创设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互动的幼儿园环境,加强教师环保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幼儿园能够顺应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与需要高质量的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引导幼儿在温馨、多元、合作、探究的环境中与环境有效互动,收获快乐与成功。


教书匠老杨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在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中单独作为一个模块独自分化出来,在考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哦~那么这部分的内容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与教育目的相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的,我们的环境创设的原则一定要和目标想匹配。我们应该把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隐藏在环境之中,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但是有些老师在创设环境时一味地追求美观、高档,却没有体现环境和教育目的一致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创设幼儿园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2.适宜性原则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个年龄班孩子的环境创设一定是不一样的,如小中大班幼儿的环境创设应有所差异。此外,即使是同一年龄班,不同幼儿发展水平不同。为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不仅要提供图书、绘本等材料,还需要丰富的玩教具等操作性材料。我们要因材施教。

3.幼儿参与的原则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挥幼儿的主人翁地位,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参与到环境创设的经验丰富的幼儿老师可能会在创设环境时,专门留一面主题墙,让幼儿将自己的绘画、手工作品等粘贴在主题墙上,从而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

这里的开放性原则是指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既要对园内的环境进行创设,还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创设。这个小知识点也很容易在单项选择题中出现,给我们一个例子让我们反选这是属于什么原则。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环境创设应该根据本园的实际经济条件和情况,因地制宜地来创设环境,避免出现盲目地进行环境创设,给园所的其他经济支出造成负担。不是所有的贵的就是最好的。

6.安全性原则

幼儿园是保教结合的教育机构,既要考虑幼儿的心理环境又要考虑孩子的身心安全。并且保育是教育的前提,这就要求在创设环境时充分考虑幼儿园的身心安全。如剪刀等锋利的用品不能够乱放,桌椅的棱角应用海绵做处理以免幼儿被撞伤,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保护幼儿的心理安全。以上就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啦,希望能帮助到你~


安徽中公教师考试


杨澜说“没人有义务去通过他邋遢的外表去看到他优秀的内在。”!环境美观、舒适才能带来好的心情,好的教育效果,在肮脏的如同垃圾堆的环境里,和在美观整洁的环境里教育出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