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作者 / 坦克

2018年9月12日,一個普通的工作日週三。

然而下午開始,從微博卻突然有消息傳出:繼春節檔之前全面取消8.8、9.9元等超低價票之後,電影局準備從今年國慶節檔開始,全面取締票補政策,這意味著從2014年開始持續至今的票補即將全面消失。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瞬間,這則新聞刷遍了每個影視人的朋友圈。

一時間,大大小小各個媒體平臺都開始剖析這一政策,有的媒體認為這一政策會沉重打擊電商購票平臺,有的媒體認為這會讓發行行業重新洗牌,還有的媒體為這一政策鼓掌叫好,認為有利於未來電影市場的良性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票補的消失對於早已習慣低價買票的影迷觀眾、習慣宣發前期投入票補預算開排片的出品發行方來說,在短時間內都難以適應。

整整90天過去了,在這期間,已經有不少媒體默認票補已經消失了,彷彿他們從來不會看電影,不會打開貓眼淘票票驗證一下。

這個沒有任何明文文件下達的“政策”,真的得到貫徹了嗎?票補就真的那麼容易消失嗎?又一年春節檔即將到來,在下個月幾部大片開啟預售之前還會有新的政策推出嗎?情報君今天帶你一探究竟。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票補沒有消失

不過更隱蔽了

根據網傳的政策文件中所稱,票補禁令將在今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

但其實,無論是國慶檔、秋季檔,還是目前的賀歲檔,票補從來都沒有消失。國慶檔的《無雙》《影》《李茶的姑媽》《胖子行動隊》《找到你》五部電影,都在售票平臺有19.9元的特價票對外出售,甚至有些片子的特價活動從9月30日排到了10月7日。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三個月後,情報君打開貓淘兩款購票APP,發現即將上映的幾部賀歲檔熱門電影,仍然存在著大量票補活動,不僅有《葉問外傳:張天志》和《天氣預爆》兩部賀歲國產大片,就連《印度合夥人》和《網絡迷蹤》兩部進口電影也存在著19.9元特價票。甚至,如果購買了影城卡或者花唄電影卡,還可以買到13.9元或16.9元的更低價票。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但是,在APP界面上,貓淘還是明顯做出了改變。在新政下達之前,開機啟動廣告,以及主頁的滾動banner上,都會出現時下熱門影片特價活動的廣告界面,然而類似的廣告,在國慶以後,再也沒有出現。

可見,礙於政策壓力,售票平臺只是把票補的表面廣告去掉了。實際上,觀眾仍然能夠買到不少19.9的特價電影票。只是因為國慶檔以來,國產片大多表現平平,宣發費用配給較低,沒有像上半年的春節檔和暑期檔那樣開展大規模的票補活動,在表面上造成了“票補已經消失”的假象。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結算週期縮短

然而服務費並沒有下降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未來看電影是否仍有票補是最關乎他們切身利益的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伴隨所謂“票補禁令”下達的,還有其他兩個問題的新政。這些問題對於票務平臺來說,可能更為重要。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首先一點就是結算週期。在今年9月之前,貓眼平臺對於影城的票款,大多都是T+30的結算方式。也就是說,9月1日觀眾看的電影票錢,是要等到30天后的10月1日,才會由售票平臺支付結算給影城。之後影城才會再根據分賬比例,與中影對接結算。

這三十天看似不長,但是對於資金週轉並不充裕的影城或者小院線來說,卻極有可能是一筆續命錢。而對於票務平臺來說,每個月有十幾億元的票款可以晚30天結算,意味著也可以用這十幾億元幹一些別的事情,哪怕存到銀行裡吃利息,都有一百多萬的純利息收入。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所以,很多影城對貓眼的這種結算方式並不滿意。這也是萬達、大地、金逸、百老匯、華誼兄弟等院線或影院創建自家APP的原因之一。

因此,將結算週期改為這條政策可以說對於影城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情報君採訪了多位影城經理,得知,在國慶之後,結算週期過長的問題的確已經得到了部分改善。

針對淘票票平臺,一直已經基本上可以實現實時結賬,並且可以直接將票款打入影城的支付寶賬戶。

而對於貓眼平臺的結算,雖然沒有達到像淘票票那樣速度,但是情況已經基本從月結,調整為了半月結,或者周結,根據院線和影城的不同,仍有些許差別。

另外一個新政強調的重點,就是服務費的價格。

誕生於2017年1月的服務費,全名為電商服務費,也即是電商平臺收取的線上購票費用。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在傳出的新政上,要求將服務費統一為2元,對比之前2-5元的服務費,可謂說是對電商平臺的又一個重大打擊。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但根據電影情報處統計,近三個月的服務費佔比,反而不降反增了。多家影城經理同時也表示,目前電商服務費,仍然基本都是3元,與新政傳出之前基本保持一致,並沒有改變。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三個月前的這個新政雖然沒有明文下達,但是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在結算週期縮短的問題上,兩大票務平臺已經基本在向新政要求的規則靠攏;在票補問題上,雖然19.9元的特價票仍然大量存在,但是兩家都保持著低調的作風,不再在各對外平臺上用低價票招人眼球;而在服務費價格這一問題上,仍然保持著基本3元的價格,並沒有統一下調為2元。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票補存在仍有必要

影市調控不能只靠政策

可以說,三個月前的所謂新政,招招都痛擊了兩大購票平臺的痛點。

如果失去了票補的紅利優勢,依託於貓淘電商平臺而逐漸壯大的貓眼、淘票票兩大發行公司,將不再具有先前的優勢,而像影聯、聯瑞等老牌傳統發行公司,則會更具行業優勢。

而結算週期和服務費下調,同樣對於票務平臺的盈利方式產生了限制。

也許,電影局的舉措是為了助推電影市場健康發展,有人反映票補平臺混亂,咱們就按步照班一步步的把它關掉,以絕後患。

但是,內地影市失去票補,就真的會逐漸讓市場正常嗎?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從今年國慶檔的表現來看,即使票補仍存,但是仍然較去年國慶大盤產生了20%的大幅下滑。而原本作為國產第四大檔期的賀歲檔,今年則正式淪陷,難以撐住排面。年度600億大關,仍然需要靠《毒液》《海王》等好萊塢大片來撐場才能最終達到。

可以預想到,如果沒有票補加持,明年春節檔即使擁有超過10部電影的匯聚,也難以再重現今年春節檔增長60%的盛況了。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電影局放出的消息,仍然處於觀察階段。如果國產片票房表現較優,就會逐漸採取取消票補的命令,而今年國慶檔的慘淡,也讓電影局的人認識到,貿然取消票補對於內地大盤的影響,哪怕這限令並沒有嚴格執行。

一方面想要取消票補,另一方面仍然害怕完全取消會導致大盤進一步下滑從而完不成政績,也導致了現如今電影公司對於影片“敢補而不敢言”的尷尬境地。

取消票補的這90天,你去過幾次電影院?


事實上,即使真的嚴格執行所謂的票補禁令,不少電影仍然會鑽空子進行二次票補的活動。據悉,淘票票平臺目前已經具有城市卡、88VIP全國卡、花唄電影卡等多種優惠模式。在本身就有影城卡的優惠力度下,觀眾購買不少影片的最終實際結算價格,實際上是會低於10元的,達到“限制票補令”之前的價格。

可以說,取消票補這樣一刀切的做法,對於目前的內地影市來說,仍然是不適用的。正如這兩年我們所經歷和看到的所有限令最終都沒有起到有效的效果一樣,大都禁令都會直接被更新的市場格局所打破。不知,極有可能在距離2018結束還有2-3天才完成年度600億大關長吁一口氣的電影局,再面對票補,是愛還是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