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買車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我國將迎來30年來汽車銷量首次年度下滑!


為什麼我們不買車了?


12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全國汽車銷量255萬輛,同比下降13.9%,連續五個月同比下滑。1-11月,全國汽車銷量2542萬輛,同比下降1.7%。根據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預測,2018年汽車銷量增長率為負幾成定局,跌幅可能擴大至3%。


按理說,汽車是我國最大的實體經濟和極其重要支柱產業,汽車市場自30年前到現在一直都在上漲,總銷量鮮有下滑。如果汽車行業開始萎靡不振,將對中國的經濟形勢有著很大的影響。


人人都懼怕寒冬到來,而如今似乎暴雪之前的預兆。


為什麼我們不買車了?


對於車市是否見頂的問題,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指出,2019年汽車企業需要按“零增長”進行規劃,中國汽車市場應著手應對拐點。


進入調整期


2018年初,媒體對中國的汽車市場與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一樣消極的時候,市場反而給了一個驚喜,我們以為這片繁榮能繼續延續下去,因為上半年市場交出的整體數據仍算得上良好。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05.8萬輛和1406.6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2%和5.6%,銷量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了1.8個百分點。


但是下半年的第一個季度,尤其是“金九銀十”的首月9月,本是賣車的大好機會,但是車市傳出了一片衰聲。


為什麼我們不買車了?


我們都知道90後是目前市場消費的主力軍,但90後不同於80後、70後,90後不喜歡存錢。今年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56%的年輕人暫未開始儲蓄,開始儲蓄的44%的年輕人中,平均月儲蓄人民幣僅一千四百元。


除了上述原因外,在筆者看來,國內汽車銷量退熱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五點:


第一、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不完全成熟。在雙積分和國六法規面前,企業在抉擇,燃油車市場逐漸顯出退出歷史舞臺。新能源汽車又未完全成熟的青黃不接的時期,導致很多消費者在選擇時產生了疑惑:選擇燃油車不符合未來的發展主流,選擇新能源汽車的話,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又會為使用的便利性擔憂。此外,車企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消化渠道仍然處於摸索階段。


第二、自主品牌汽車品質越來越過硬,換車頻率降低,不斷衝擊著傳統的合資品牌市場。近幾年自主品牌的發展有目共睹,品質提升是自主品牌這幾年的主修課題,壞車率降低,使用率不斷提高,消費者換車週期更替變緩,所以車市沒有了此前的熱鬧。


第三、中國經濟增速從去年的6.9%下降至6.6%,人民幣的加速貶值,股市的持續下滑、家庭的高負債率,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消費降級影響深至吃、住、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變少、豐富便捷的出行方式讓買車從生活必需品降級為不那麼

必需


第四、作為汽車消費的主要群體,中國的年輕一代正在面臨高房價高物價低工資的生存環境。甚至出現“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那就乾脆不結婚”的潮流。對於在背有鉅額房貸的情況下,實在無力再償還車貸,即便購車優惠活動再誘人,都不為所動。


第五、購置稅優惠退坡及限號限行影響。過去城市由“夠堵才發達”流行變成“限購才發達”。原本享受生活樂趣的工具變成了一種奢侈,這個對於新晉的新北京人、新上海人等一批大批創業的人而言,很難獲得公正的道路通行權利,而原因僅僅是因為自己進入城市過晚或者年齡過低,這也無形中降低了購車慾望,而這也是為什麼共享汽車在一線城市“一車難求”的主要原因。


《汽車年輪》認為,車市的退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消費者、企業、還是行業或政策,不能歸咎於一個原因,但是老百姓是否買車跟錢包的厚薄有著最直接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