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胃裡長了個拳頭大的“石頭”,醫生卻讓他回家喝可樂……

新華網 今天

小夥子肚子疼,醫師叫他喝可樂治病,靠譜麼?

小張(化名),是一名公司職員,今年30歲,近三天經常肚子隱隱作痛。

於是,他來到杭州市西溪醫院消化內科看病,消化內科醫生於是讓小張去做超聲檢查。超聲科主治醫師潘林給小張做了仔細檢查,發現小張的肝臟、膽囊等臟器都沒有什麼病變,他看了下腹腔,卻發現了一個“大傢伙”:在小張的胃裡有個5.5cm的石頭!

小夥胃裡長了個拳頭大的“石頭”,醫生卻讓他回家喝可樂……


圖片裡亮亮的一團就是胃結石這個“大傢伙”

5.5cm是什麼概念呢?成人握拳後拳頭最長的徑線一般也就6—8cm,也就是說小張胃裡有差不多拳頭大小的石頭撐在那裡,所以總是肚子疼。

根據經驗,潘醫生立馬問小張有沒有吃過柿子或者山楂,小張想了想前幾天確實吃了些“開胃山楂”,難怪之後就常常肚子不舒服。

這個大傢伙在肚子裡可不是個事兒呀,潘醫生建議小張胃鏡取石,但小張平時工作比較忙,又害怕胃鏡的難受,對胃鏡取石比較抗拒。

於是,潘醫生又向小張提到“可樂療法”。

那什麼是“可樂療法”呢?

潘醫生介紹,胃結石是因為進食某種物質後在胃內形成的石性團塊狀物。

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的似柚子。植物性胃石以柿子、山楂、黑棗引起居多,桔子、石榴等也可引起。這些水果(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實)鞣酸含量很高(我們吃生柿子時感覺澀就是鞣酸在作怪),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主要來源為:食物中的蛋白質、胃內消化酶、胃脫落上皮)結合成鞣酸蛋白質 ,很難溶於水,沉積在胃內,再與果膠及植物纖維等凝結成塊後,形成胃石。

可樂裡面的酸性物質可以跟植物性胃結石裡部分物質結合,破壞它的結構,將結石融化,國內外均有個案報道。但因為結石成分不一,療效差異較大,並且這種方式也存在風險,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是禁忌;當然同時需要和護胃的藥一起吃,如果出現腹痛持續不緩解甚至加重或者有其它新發的症狀還是需要及時到消化科就診。最終小張在消化科醫師的指導下還是選擇 “可樂療法”嘗試一下。

回去後在護胃藥的幫助下小張開始了“可樂療法”,他每天早晚各喝500ml可樂 ,兩天後,症狀就慢慢緩解了。

一週後找到潘醫生,複查超聲,果然胃裡的“大傢伙”不見了。


小夥胃裡長了個拳頭大的“石頭”,醫生卻讓他回家喝可樂……


一週後,胃裡都是水,空蕩蕩的,“大傢伙”消失了!

但潘醫生也提醒,即便是理論上有助於消融植物性結石,臨床上也不提倡這種“另類消石法”,主要原因是弊大於利。比如胃食管返流症、胃潰瘍和胃出血等胃部疾患患者不宜喝可樂;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糖尿病患者、痛風患者等也需要遠離這些飲料;還有胃結石在胃裡四處滾動,常常將胃壁損傷,造成胃潰瘍,而碳酸飲料又恰恰是胃潰瘍的禁忌,大口喝下去很容易造成胃穿孔。因此,這類治療必須到醫院,在醫生專業指導下進行。

潘醫生也告誡廣大市民朋友,“柿子、山楂形成胃石症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柿子和山楂裡有鞣酸,與胃酸一起作用,隨著胃的蠕動,和胃裡沒有消化的食物裹在一起,凝結成固體團塊,尤其是空腹食用時更容易誘發胃石症。簡單來說就是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切忌空腹食用,非空腹食用也要適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