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降溫!這些病和天冷有關,我們的暖意提醒請收藏好!

天寒地凍模式開啟!大雪節氣一過紛紛揚揚雪花如約而至南京已全面開啟降溫模式!受雨雪影響,南京及周邊部分路段甚至已經採取了限速管制措施。是的,天真的冷了!厚衣服都準備好了吧大家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啊!

嚴寒模式下,暖心提醒來了》》》》

任性吃喝,小心消化道出血

幾天前,40多歲的王先生與朋友大吃火鍋,歡飲數杯,晚上回家之後就感到胃部飽脹,疼痛,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後疼痛減輕,但王先生卻嘔出血來,遂連夜趕往醫院,被醫生診斷為消化道潰瘍出血。

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焦建華主任醫師表示:在低溫的環境下,人體處於一種“應激狀態”,在神經系統主導下,體內多種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分泌異常,導致血管收縮,胃酸分泌增多,消化道潰瘍面加大加深,侵蝕周圍的血管,出現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像上文提到的王先生,平日就有些胃部不適、上腹脹、打嗝甚至偶爾會有胃疼,但並沒有引起重視,加上暴飲暴食、生活無規律,容易誘發消化道出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生命危險。

陡然降溫,小心鼻出血

現年60歲的陳大伯最近常流鼻血,以為是冬季氣候乾燥所致,可這幾天他夜裡睡覺時也能感覺鼻血淌出,不易止住,百般困擾下的陳大伯只好前來就診,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林子萍主任醫師表示: 鼻出血是最常見的人體出血,因為鼻腔中血管密佈,當外界空氣進出鼻腔,很容易就對鼻腔內“脆弱”的粘膜產生衝擊,引起粘膜糜爛就容易造成或輕或重的鼻出血。冬季空氣乾燥,取暖的同時要改善室內空氣乾燥狀況,也可以使用生理鹽水噴洗鼻腔。另外,中老年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並注意預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喜歡硬抗?年輕人成肺炎主力軍

22歲的小王到年底分外忙碌,這幾天公司承接了一個新項目,一連幾天都工作到凌晨。沒多久,小王開始咳嗽,最初他認為自己年輕沒當回事,但幾天後他發起了高燒,全身乏力,咳膿痰,被同事送到江蘇省人民醫院,經檢查,小王已經患上了“肺炎”。

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金宇醫師表示:有些年輕人平常感冒不注意,不吃藥也不治療,總覺得年輕身體好能拖則拖,結果久咳不愈或者發了高燒,才去就醫,其實健康人在受寒、淋雨、疲勞、醉酒及上呼吸道感染後,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也容易引起肺炎。尤其是20到40歲的青壯年,他們壓力大、久坐室內、缺乏運動、頻繁熬夜,導致身體素質差,一旦感冒,很容易拖延成肺炎。

渾身瘙癢,竟是寒冷性蕁麻疹

前不久,南京的王女士在寒風中站立了一會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回家後發現手臂、頭頸部居然起了密密的紅疹子,她嚇得趕緊到醫院就診。

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魯嚴教授表示:寒冷性蕁麻疹的發病率大約0.05%,主要表現暴露在寒冷條件下或者是進食了冷飲後,不同部位出現瘙癢及風團。皮損可以侷限於寒冷條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觸寒冷物體的部位,也可泛發,傷及口腔粘膜,甚至表現為頭痛,寒戰,腹瀉以及心動過速等。通常在進入溫暖的室內十分鐘或數小時後,風團可以自行消退,癢感也漸消。他建議有此類疾病史的患者做好禦寒工作,應避免寒冷北風直接刺激皮膚,同時還要避免進食寒冷的食物,有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雨雪路滑,摔倒骨折很危險

幾天前,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連續接到多位雪天路滑摔倒骨折的患者,骨科周煒副主任醫生表示: 兩位老人都是橈骨骨折,一位是因為外出買菜不小心滑倒,而另一位是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滑倒。隨後,醫生為其拍片檢查,兩位老人均接受了復位、石膏固定治療。周煒表示,雪天路滑,很容易出現滑倒摔傷的問題,特別是老年人往往因骨質疏鬆,平衡性、協調性、反應性都比較差,滑倒的一剎那反應慢而摔得較重,大多會造成骨折等嚴重後果,因此老年人雨雪天應儘量避免單獨出門。

漫漫嚴冬,關愛帕金森患者

冬天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好發的時節,同時也是帕金森病人的“冬天”。

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張克忠主任醫師表示:天氣轉冷,帕金森病人原本得到控制的震顫和強直可能又會復現,有些病人還會出現肌肉關節疼痛現象;加上天氣寒冷蔬菜品種有所減少,帕金森病人便秘症狀也會加重,而便秘是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張克忠說,帕金森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運動功能的慢性神經變性疾病,因此對帕金森的運動障礙症狀研究得非常深入和廣泛,但對其非運動症狀的認識卻比較薄弱,因此,對於加重症狀必須提前有所準備,安全過冬。

美麗“凍”人?這個病來找你

玲玲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冬天經常只穿一件薄的打底褲、短裙、短靴,前兩天,玲玲洗澡時發現自己的雙手背部出現了一些小小的紅斑,有的紅斑上面還有小水泡。不久後,小腿上也有類似的紅斑,並伴有輕微的瘙癢,經過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診斷,玲玲所患的是寒冷性多形紅斑病,江蘇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周炳榮副主任醫師表示:“寒冷性多形紅斑”是冬季較為常見的年輕女性易得的一種皮膚病,起病前常有病毒感染的病史,如感冒、發熱、單純皰疹等。除注意防寒保暖外必要時應查明病因,正對病因不同治療的方法也需應人而異,建議患者儘早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密切監測,高血壓患者安然越冬

天氣寒冷,又到了不少高血壓患者 “緊張” 的時刻。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錢衛衝主任醫師表示:冬季寒冷乾燥,皮膚、內臟小血管極易收縮,血壓容易升高。冬季血壓明顯高於炎熱的夏季,其中收縮壓變化最為明顯,平均相差為8到10 毫米汞柱。因此,冬季是心血管事件的高發季節,應密切監測血壓,遵醫囑適當調整藥物的劑量,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錢衛衝還特別提醒,不少人喜歡冬天多吃火鍋、肉類等,但高血壓患者建議減少鈉鹽、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限制飲酒。

寒潮來襲,小心腦卒中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卒中也將進入高發季節,不少老人中招,江蘇省人民醫院卒中中心近期也迎來了腦卒中患者的“爆棚”。據瞭解,腦卒中又稱為“腦血管意外”或“腦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環障礙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

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萬琪教授表示:中老年人由於生理功能減退,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應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更易發生中風,如有不適一定要儘快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