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滅劉氏家三族三萬餘人,究竟是為了何事?

用戶81763520682


這一看題目還怪嚇人嘞,漢武帝滅劉氏家三族三萬餘人,漢武帝劉徹是誰家的人?他自己就姓劉,而且是劉氏皇親國戚的總頭目,這一說殺的跟外人一樣,漢武帝殺劉氏宗族,打斷骨頭連著筋,好賴都是他們自己家的人!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按說漢武帝劉徹作為劉氏宗族利益的總代表,有維護劉氏宗族繁榮子嗣的責任,這搞了半天別人想做做不到的事情,全讓漢武帝這個自己人做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逼得漢武帝劉徹非得走這一步棋。

其實說“棋”聽不出來什麼,說是漢武帝劉徹走的一步“倔棋”,可能更能說明事情的原委,也就是說這事漢武帝劉徹但凡冷靜點或者說但凡聽勸,就是根本沒有的事情了,任性有人性的代價,更何況當時的漢武帝劉徹是一個任性的倔老頭,這事的起端其實還是人心惶惶的巫蠱之禍。

秦朝是一個迷信活動盛興的朝代,到了漢代其實也基本上還是如此,遇到什麼事情都是要祭祀行禮問問老天爺的,但是漢代與秦朝有點不一樣的是漢代的祭祀經唸的有點歪,用到了害人的途徑上。


比如說巫蠱之禍,主要就是通過針對性的對木偶扎針或繫繩子給別人找晦氣或者說害人的把戲,雖然這並不能給人帶來實質性的傷害,但給人在心理上帶來的壓力卻是巨大的,有人就拿這個害漢武帝,漢武帝肯定不幹。

而且當時的漢武帝已經是個耄耋老人,本來心裡就安全係數不高,太子劉據與他的很多政見相左也讓他甚是煩惱,因此但凡有借題發揮的機會,漢武帝可以說都不遺餘力的抓住了。

當他聽說“有刁民想害朕”的時候,就是當時宰相的兒子,還與公主私通,直接就把宰相連同他兒子都殺了,當然這還沒完,抓著瓜蔓往下薅,很快越牽連越多。

最為關鍵的是還把太子牽扯了進來,當時漢武帝到外面獨家,太子劉據在都城,不肯就服,太子弄了一班人,跟漢武帝的正規軍對打,當然太子敗了,跟著太子造反的人也紛紛被殺,其實這事前前後後殺了有十多萬人,遠不止題目所說的三萬人!


歷史三日談


漢武帝殺了30000多人的事件是巫蠱之禍,受此事件牽連的多達十萬人,可以說是漢朝最大的死人事件了。

別看漢武帝英明神武,創造了漢武盛世,那是他站在文景之治的肩膀上達成的,不過漢武帝時期的對外戰爭確實多,勝利的也多,所以漢武帝不可避免的膨脹起來

漢武帝有三個缺點,窮兵黷武、好色、長生不老。

窮兵黷武就不說了,發動了很多戰爭,雖然也開疆拓土,但是給老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沒能勞逸結合,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

長生不老是每個皇帝都希望能夠達成的,漢朝就他說了算,肯定想長生不老,所以這都是水中撈月,已經有秦始皇的先例了,漢武帝還是不死心的尋找長生之法,不是每個人都有孫悟空的運氣。

而好色不用說,每個皇帝都好色,不好色的皇帝那肯定是性取向有問題,漢武帝的後宮有多位佳人,沒女人的時候煩,女人多更煩,皇帝只有一個,為了獲得漢武的恩寵,後宮諸位妃子多邀請女巫入宮,試圖以巫術達到目標,同時對其所嫉妒者便施以巫蠱之術,一時間後宮迷亂,時有發生因後宮的巫蠱之事而牽連朝中大臣的事件。

而漢武帝現在已經年老昏庸了,已經步入年輕的時候那麼精力十足了,當時有人對丞相不爽,就告發了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巫蠱咒武帝,還與與陽石公主通姦,漢武帝收到消息,也沒有查實,這關係到他的性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

此外漢武帝不死心,命寵臣江充徹查巫蠱案,江充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恃寵而驕,又與太子劉據有矛盾,就趁這個機會陷害太子,太子非常害怕,為避免受制於人,遂起兵誅殺江充,這可了不得,即使太子是冤枉的也已經犯了皇帝的大忌,於是漢武帝派兵鎮壓,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

此時有些元老看不下去了,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衝動的漢武帝終於明白怎麼回事,原來是被江充利用了,於是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


歷史百家爭鳴


武帝劉徹暮年後,對強大的外戚集體衛氏頗為疑忌,衛青病逝後,武帝健康狀況出現問題,頭疼多夢,總是夢見有小木偶在夢中追殺自己,於是便找來巫師指點迷津,巫師以有人用傳自胡人的巫蠱之術謀害武帝為其解惑。

隨後有人揭發丞相公孫賀的兒子用巫蠱詛咒武帝,並且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原本追隨衛青南征北戰,衛氏外戚集團一直就讓武帝不安,這更加坐實了他的猜忌,於是將公孫賀父子下獄致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被株連致死。

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江充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太子性格寬厚溫仁,在治國方略上跟武帝一直有分歧,他主張對外休戰,與民休息。雖然他是從百姓福祉來看待這個問題,一向政治強硬、手段酷烈的武帝卻認為這是太子太過懦弱的表現。在強大的外戚集團環視下,武帝很是擔心太子將來能否撐得起大漢天下。所以武帝也有借巫蠱案打壓各政治勢力,為太子掃親障礙的考慮。

但是朝堂的大臣們卻認為武帝父子不和、有隙可乘。於是忠厚長者們就比較支持太子,但是那些心思狡詐的酷吏們就向著武帝。於是江充查來查去,就查到了太子頭上,以在太子宮中發現巫蠱汙衊太子。太子眼見巫蠱案牽連太大,武帝一路血腥屠殺從未手軟,包括自己的親姐姐都死於非命,慌張之下就命太子宮衛兵封鎖宮門殺掉了江充,可惜被一個隨行太監逃了出去給在外地度假的武帝報了信。

太子慌亂之下問計已經不得寵的皇后也就是母親衛子夫,衛子夫眼見女兒慘死,衛氏一門慘遭屠戮,太子擅殺江充,又有巫蠱嫌疑,以她對武帝酷烈無情的瞭解,認為太子難以倖免於難,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讓太子釋放囚犯,起兵造反。太子劉琚哪裡是叱吒風雲大半生的武帝的對手,很快兵敗出逃,最後全家被追兵殺死,衛子夫也自殺身亡。

這便是巫蠱案的全過程,後又懷疑丞相劉屈髦和貳師將軍李廣利參與策劃巫蠱案嫁禍太子,滅了他們三族,從發案到到結束,前前後後殺人三萬餘。殺的長安城血雨腥風,人人膽戰心驚。

巫蠱案其實只是漢武帝年邁多疑,神經衰弱,被臣下利用而製造出來的政治、人倫悲劇,其老年殺死了衛青的後代,自己的女兒、兒子、孫子,逼死了自己的皇后,最後終成他畢生之痛,至死不已。


謝金澎


漢武帝晚年滅了劉氏三族三萬餘人,表面上看是因為巫蠱之禍,但真實原因顯然沒有這麼簡單。所謂的巫蠱之禍,說穿了就是有人做了一個布娃娃,上面寫著劉徹的名字,然後被人天天用針扎,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扎小人,想以此來詛咒漢武帝早點死。但這種東西真的有用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漢武帝好歹也算是一代雄主,雖然作為古代人,有些迷信思想必不可免,但你要說他真相信這個東西會讓人死,那絕對不可能,否則他還費盡心思的攻打匈奴幹嘛,還不如直接做一大堆小人,上面寫上匈奴各個首領的名字,然後天天用針扎,這樣滅其匈奴來豈不更快更好!

事實上,漢武帝不僅不會相信這種扎小人會讓人死,更不會相信太子會做這種傻缺事情。道理很簡單,作為東宮太子,將來的一國之君,從小都是受到最好的教育,最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怎麼可能會相信這種東西有用?既然沒用,他又何必要用?否則不是給自己添麻煩麼?對於他而言,想要當皇帝,只有兩條路:一是老老實實不犯錯,等到武帝駕崩后皇位自然是他的;如果不想等,想要提前接班,那就只有第二條路,派人暗殺或者武力迫使劉徹提前退休。至於巫蠱這種行為,純屬沒事找事,給自己添堵!

我們再退一萬步說,假設太子真的在扎小人,但這又算多大的事情呢?又不會死人,即便是冒犯了皇權,頂多把太子廢了了事,為何要趕盡殺絕,砍了三萬多人!這不管怎麼看,裡面都有深層次的原因。

對於太子劉據而言,他是已出生就被立為太子,從小就是被當做是未來的國君來培養,所以他的嫡系班底是非常強大的,在加上衛青霍去病這層關係,太子從小就和衛霍兩家的軍二代們一起玩到大,可謂關係密切,在軍中也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對於這些軍二代官二代而言,他們肯定更希望太子早點接班,這樣才能更上一層樓。

再加上漢武帝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尤其是晚年讓李廣利出征,多次徒勞無功損兵折將,更是讓漢武帝的威望下降到了極點。一邊是老邁昏庸,行知將死的武帝老頭子,一邊是年富力強的中年太子,換做是誰,也要開始格外重視起太子來,至少在一些重大事件上不敢再得罪太子,因為誰也知道,這位太子在接著來的日子裡隨時都將登上皇位,現在得罪他,不是找死麼!

這一系列的種種,在漢武帝看在眼裡,心裡肯定有一種說不出的擔心,雖然說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前提必須要等到自己死後,很少有人願意提前退休,尤其是漢武帝這種有著強烈權力慾望的人,更不可能讓提前退休這種事情發生,更甚者,他都不允許這種事情有萌芽的機會,他可不想提前當唐高祖!

所以漢武帝決定借巫蠱之禍給太子一個警告,為什麼說只是一個警告呢,因為從後面漢武帝誅殺江充一夥,思念太子的行為看,他當時應該並沒想要剷除太子,最多就是想把太子身邊的勢力給削弱掉,所以巫蠱之禍一上來就是專門針對太子的嫡系人馬,尤其是衛霍兩家。

雖然漢武帝只是想敲山震虎,但一方面由於當時執行武帝命令的江充已經投靠在鉤弋夫人門下,所以他在打擊太子勢力時,會有預謀的下狠手;同時另一方面,太子並不知道武帝的真正意圖,看著江充不斷剪除自己的嫡系勢力,太子內心的恐懼也是可想而知,在他看來,這很有可能是武帝想要對自己斬草除根。這時候圍繞在太子身邊的官二代、軍二代們,肯定都會勸太子動手,就像後面李世民身邊的大臣力勸李世民殺李建成一樣,總之一句話,是對方不仁在先,咱們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百姓,只能奮起反抗!否則大家都沒好下場,還不如趁早散去!

最終,不管什麼原因,太子只能被迫倉促起兵,並和江充開始交戰。但這個消息傳到漢武帝的耳中後,事情的性質完全就變了樣,漢武帝內心肯定會想:好吧,你果然是想著要造反,還好老子下手早!接下來,漢武帝肯定會不遺餘力的對太子下死手,所以最終就是:原本一個個小小的巫蠱之禍,結果死了三萬多人,衛霍兩家基本都被剪除乾淨,皇后也收到牽連被迫自殺,太子被滅了三族,真慘!


我是趙帥鍋


漢武帝殺三萬人,滅劉家三族是巫蠱之禍。漢武帝之所大殺四方,尤其是誅殺丞相劉屈髦和貳師將軍李廣利得三族,在歷史記載中,是漢武帝為了給巫蠱之禍找到政治負責人,找替罪羊。

作為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漢武帝有超人的權術手段,但是到了晚年,劉徹也不免更加採集,迷信長生之道。劉徹早年經歷過一次巫蠱事件,即廢后陳皇后被廢的罪名就是搞這些迷信活動,在對匈奴作戰中,劉徹更瞭解到,巫蠱這事兒從胡人那兒傳入中原的,可能更可怕,尤其是對自己的統治和自己的長生不老大業都不利。

所以武帝對涉及巫蠱的案件處罰一向是隻有更重,沒有最重。

這是巫蠱事件的基本盤,即武帝到了晚年權力慾望更加強烈,操控臣子的手段更加高超,對於從精神和行動上的不軌更加警惕和嚴厲。

在政治背景上,當時西漢朝堂有兩件大事,第一是丞相公孫賀慢慢失勢。公孫賀早年是跟著衛青一起遠征匈奴的虎將,但是公孫賀聽到武帝任命自己為丞相也不免大哭,因為他知道前任幾個丞相沒有一個好下場,如此強勢的君主,怕呀。但是怕也得幹這個丞相。

另一個政治背景是,武帝用法嚴苛,重用酷吏;征伐匈奴,耗費民力巨大。

而他的太子劉據卻是個寬厚之人,常常以武帝重重判刑的人平反,並且太子本人十分反對長期用兵。自古年老的君主和壯年太子之間的關係就相當難處理,遇到漢武帝這種權力慾望強,又十分猜忌的郡主就更難。

而朝中嫉恨太子的人很多,他們常常詆譭太子,《治治通鑑》記載: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羽,故太子譽少而毀多。

這就證明,實際上武帝朝已經形成了派系,而漢武帝只要還在一天,就會繼續強勢主導自己的強勢政策。這時,有人告發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為巫蠱咒武帝,還說與陽石公主通姦,武帝聞聽大怒。公孫賀父子被下獄而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

重臣、皇族、前大將軍之子都被殺死,實際上這背後有著極為濃重的政治色彩,這些都是支持太子的人。公孫賀被殺之後,漢武帝找了個老實人來當丞相——劉屈髦,他知道這人還有些本事,但沒膽子和自己唱反調。同時命令江充繼續追查巫蠱。

這江充算是一朝權在手,就不顧一切的典型代表,得令之後的江充“將胡巫掘地求偶人,捕蠱及夜祠,視鬼,染汙令有處,輒收捕驗治,燒鐵鉗灼,強服之。民轉相誣以巫蠱,吏輒劾以大逆亡道,坐而死者前後數萬人。”

江充趁機打擊朝中的實力派,支持太子的人,別管是真的假的一律是屈打成招給個罪名就弄死,鬧得就越來越大,甚至小民之間都相互告發,前後被殺和牽連的人已經有數萬人。

漢武帝這時候倒沒覺得殺人多,還移駕甘泉宮,跑出去度假了。

而江充搞到了太子的頭上,太子劉據忍無可忍乾脆誅殺江充,趁機起兵,這時候是徵和二年。劉據帶兵進攻丞相府,劉屈氂引身逃跑,丟失左丞相官印。武帝聽聞消息之後非常憤怒,以為太子反叛,他命令劉丞相立刻平叛。

劉據的起兵理由是武帝病困甘泉宮,太子起兵誅殺奸臣,迎回皇帝。但劉丞相拿到的就是調兵虎符和聖旨了,太子則調集長安城內的囚徒和百姓組成軍隊。漢武帝則下詔徵發長安周邊的軍隊都歸劉丞相指揮。

都是劉家的人,就此打的不可開交,兩軍激戰數天,死傷數萬人,戰場上的血都流入了護城河。最終劉據的軍隊失敗,向南逃奔覆盎城門,逃出城去。既然兵敗,禍事不可避免,劉據很快就自殺了。

漢武帝大肆封賞這次平叛的功臣,而追隨劉據的大臣和將領又再次遭到滅族,就此太子一黨被徹底清除。

到這兒,因為這場大亂死傷已經超過十萬人。之後劉徹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甚至特意建了一座思子亭來悼念太子,又把皇孫重新詔入內廷。

劉徹逐漸明白,巫蠱這件大事兒,是自己幹錯了。這麼大的事兒,自然得有替罪羊吧!正在此時,丞相劉屈髦開始作死了。原來是貳師將軍李廣利有擁立自己的外甥成為新的太子的想法,請劉丞相幫忙,劉丞相滿口答應,開始策動這件事。

漢武帝晚年最在乎的就是廢立的事情,劉丞相這次是死催的,很快有人告發劉屈氂的夫人因為劉屈氂多次受到漢武帝譴責,而指使巫師在祭祀土地神時詛咒漢武帝,還說劉屈髦與李廣利共同禱告祭祀,想使昌邑王劉髆當皇帝。

漢武帝聞聽此言異常憤怒,當即把所有巫蠱之禍的鍋都甩給劉丞相,把劉屈髦定為大逆不道罪。之後劉屈髦被押在車上游街示眾,然後在長安東市腰斬,劉屈氂的妻子押赴華陽街斬首示眾。李廣利的妻子兒女也收捕入獄。李廣利聽到這個消息,投降了匈奴,其宗族全部被處死。

至此,這場大亂才算告一段落,前後死傷之慘,漢武帝的手段不可謂不狠辣。


歷史風雲錄


漢武帝劉徹被公認是一位雄才大略之君。細究史書我們會發現他生逢其時。他即位之時,漢帝國正處於上升期,前面文帝、景帝採取與匈奴和親、與民生息、韜光養晦之策,開創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不僅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也為劉徹鋪好了繼續發展的道路。以此為基礎,漢武帝剛一上位,就整飭軍武,攫拔年輕將領,以消除邊患,開疆拓土為己任,之後他發兵擊匈奴,進一步拓寬了大漢的版圖,應該說成就了一番大事業。當然,史家對他還有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另一類評價。

漢武帝年輕時就痴迷長生不老之術,到了晚年,就愈發沉溺其中難以自拔。史載,他曾在太始和徵和年間好幾次東巡,模仿秦始皇派徐福赴東海求取不死仙藥,企圖遇見傳說中的神仙。但神仙虛無縹緲,蹤跡難尋,漢帝國反而天災人禍不斷,五穀歉收,弄得武帝心煩意亂。

彼時年邁的武帝正寵幸鉤戈夫人,老夫少妻,漸覺精力不濟,病邪侵體,再加上因公孫賀案賜死了兩個親生女兒,更加心神不安,長此以往,精神愈發恍惚。一天在宮中午睡,突然夢到許多木偶小人,揮舞木錘擊打他,他驚出一身冷汗,被嚇醒後仍感心驚肉跳,久久無法恢復平靜。

恰在此時,江充求見。江充靠告密起家,心如蛇蠍,手段狠毒,深得武帝的青睞和信任。江充被武帝封為直指揮使,專門督查近臣以及宗室貴戚的過失。

武帝見了江充,告訴他自己夢境中的怪異驚悚場景,江充深諳其意,便趁機斷定是巫蠱所為。武帝篤信不疑,就派江充立即查辦此事。

江充為了諂媚武帝,邀功請賞, 派幾個胡巫(西域巫師)到處亂挖一氣,一旦在誰家挖出偶人,立即抓捕拷問。其實胡巫挖出來的木偶,都是江充唆使他們事先埋好的。江充用燒紅的烙鐵嚴刑逼供,逼官民承認詛咒皇帝,許多人熬刑不過,只得自誣供認 ,就這樣,前前後後共有數萬人被江充害死。

這時的江充勢焰熏天,在朝中無人敢惹。得勢的他開始考慮為自己留後路。江充曾經好幾次得罪太子劉據,害怕他繼位後展開報復,於是開始不擇手段的栽贓陷害太子。江充曾經彈劾過太子家人,而且他利用巫蠱大興冤獄,株連甚廣,許多人被冤殺,太子也很有怨言。江充知道,一旦太子上位,第一個被誅殺的定是自己,因此必須在自己當紅時整垮太子。

太子劉據是衛夫人(衛青之姐)所生,生性謹慎、敦厚,經常為人洗脫冤獄,因而頗有聲望。起初漢武帝很喜歡他,後來又覺得他才具平平,不像自己,開始不太滿意,多虧衛夫人提醒太子對武帝曲意奉承,這才沒有被廢黜。江充利用武帝矛盾心理,夥同黃門侍郎蘇文一起構陷太子。

小人最善察言觀色,更會利用人性的弱點。江充抓住武帝追求長生不老、迷信神巫的心理大作文章。他指使一個叫檀和的胡巫向武帝報告,說宮中有人下蠱,瘴氣瀰漫,如果不趕快清除,皇上的病就會越來越重,最後恐怕不治。武帝一聽就信之不疑,立刻命江充進宮挖偶人,清除蠱毒。

江充拉大旗作虎皮,手持詔書,在宮裡到處挖蠱,在別處挖出的不多,唯獨在衛後、太子宮中挖出了許多木偶,特別是在太子劉據的東宮裡還掘出了咒符,江充不問青紅皂白,以此為證據,聲稱要上告皇上。

太子從未埋設偶人詛咒父皇,但見當場被挖出了許多木偶、咒符,百口莫辯,他深知武帝的脾氣,立即慌了手腳,束手無策,連忙召來太子少傅石德,向他問計。石德知道此事厲害,怕受牽連,就向太子獻策道:“丞相公孫賀父子和兩位公主就是受巫蠱之事牽連而被誅殺的,如今從你的宮中掘出了木偶咒符,即使明知是栽贓陷害,但也說不清楚了。如今唯一的辦法是抓住江充等人,弄清楚事實原委,再想法自救” 。太子認為江充手持皇帝詔書,不能擅自逮捕。石德勸道:“皇上臥病不能理事,奸臣一定是欺矇於他,如此胡作非為,你若不當機立斷,豈不是重蹈秦太子扶蘇的覆轍嗎”?太子深覺有理,就假傳聖旨,徵調禁軍,抓住了江充。蘇文等幫兇卻逃到了甘泉宮。

太子下令處決了為非作歹、肆意陷害的江充,將巫師檀和燒死,並派人通報衛皇后, 還打開武庫取出兵器,命人守住長樂宮門。

蘇文等人逃進甘泉宮,向在此養病的武帝報告說太子已經舉兵造反,江充已被他捉去。漢武帝雖然老病,但還算清醒,對蘇文說:“太子生變,恐怕是因為江充掘出蠱毒之事,快把他找來,我要當面問清楚”。使者在蘇文的授意下不敢去傳喚太子,只在宮外躲避多時,兜一圈後回來向武帝覆命道:“太子確實已經謀反,不僅不願意前來,還差一點殺了我” 。

武帝大怒,命丞相劉屈氂率軍抓捕太子。劉屈氂立刻發兵攻打長樂宮。太子再次慌神,又無法可想,只得再次假傳聖旨赦免牢裡的囚犯,再將他們武裝起來,由少傅石德率領,準備迎敵。

太子和丞相劉屈氂各自督軍血戰三天三夜,死傷無數,血流成河,仍舊無法分出勝負。第四天,武帝得知太子矯詔,滿朝文武們這才紛紛率兵幫助丞相,攻打太子,此刻坊間盛傳太子舉兵造反,形勢對他十分不利。太子見情況危急,又強徵長安百姓為其出戰,鏖戰了兩晝夜,被官軍擊潰,太子太傅石德被殺。

太子劉據攜兩子乘亂逃跑。武帝聽說太子潛逃,大發雷霆,他下令將守門官田仁處死,還逼殺了袒護田仁的御史暴勝,還將並未出兵協助、但和太子交好、私自受節的護軍使任安腰斬。武帝還未罷手,他收了衛後的印綬,逼其上吊自殺,衛氏一族全被誅滅,太子的嬪妃也全部被賜死,隨同太子謀反的東宮將吏也全部被處死。

太子逃到湖縣,藏匿在泉鳩裡,那裡的人們雖然收留了他,但卻異常貧困,無法供養他。不想走漏了風聲,地方官率兵前去捉拿他,將泉鳩裡團團包圍,太子見走投無路,便懸樑自縊而死。他的兩個兒子(武帝之孫)和泉鳩里人奮力抵抗,全部被殺。

漢武帝雖然惱恨太子,但未必想殺掉他,見他既已被殺,兩個孫子也死了,也不能再行反悔,只好照原來的許諾,厚賞了那些率軍圍攻泉鳩裡、緝拿太子的地方官。見這麼多劉姓子孫因太子巫蠱謀逆緣故被屠戮,武帝有所醒悟,他派人調查江充等人挖偶人一事,不久真相大白,原來是江充弄虛作假,栽贓陷害太子,為的是迎合自己。武帝暴怒,下詔將江家滿門抄斬。

漢武帝晚年糊塗,其癥結在於寵信方士,痴迷巫術,妄想長生不老;又兼剛愎自用,戾狠猜忌。人性的貪婪是永無靨足、十分可怕的,做了九五之尊的皇帝仍嫌不足,還想得道昇仙,安享萬代之福。最終被奸人利用,禍及子孫。史載,因巫蠱之禍牽累,從帝都長安到各封國以及諸郡縣有數十萬人被株連,其中衛氏外戚被屠戮一空, 因此案而死者多達數萬人,其中有許多是劉氏子孫(有沒有三萬待考)。

據說,後來漢武帝對此事追悔莫及,在長安築了一座高臺紀念冤死的太子劉據,名曰“思子臺”。

【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


鐵馬冰河wu


電視劇中的漢武帝  毛澤東的《泌園春·雪》有名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意思是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及成吉思汗這五位帝王雄才偉略,堪稱中國歷史開天闢地之先驅。然而在五人當中,漢武帝劉徹卻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因為他早年的努力,創造了大漢民族一統天下的偉業,而在他的晚年,卻因為疑神疑鬼而滅了三族,這是怎麼回事呢?  西漢“文景之治”後,國家財力日漸雄厚,到了武帝時代,錢多到倉庫裡都放不下了。此時,漢武帝劉徹有了和匈奴開戰的決心和資本。再加上他的麾下集合了像衛青、霍去病、李廣這樣的一代英才猛將,更讓他有了對匈奴開戰,戰則必勝的信心。終於一戰於漠北,再戰於陰山,徹底將不可一世的匈奴打回了原始社會。社會各界對於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大加讚賞,劉徹自己也開始變得飄飄然了。他那疑神疑鬼的毛病開始顯現出來。  徵和元年,漢武帝夢中發現有人帶劍要行刺自己,待他醒來後,卻發現空無一人。但是,他認為做夢為實,於是下令內衛到處抓拿夢中行刺自己之人。正值有一地方惡霸上書,藉此機會誣告丞相公孫賀,說他的兒子和漢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意圖謀害武帝。漢武帝信以為真,不加勘察,即下令將公孫賀滿門抄斬,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女兒陽石公主。  然而此事並沒有完,惡夢連連的漢武帝始終堅信有人在幕後指使,派人到處抓捕所謂的兇手。終於逼得太子無法忍受,奮起反抗,事後兵敗被殺,連累皇后自縊。宮內宮外劉氏家族被牽連殺害者達三萬餘人,鮮血染紅了長安城,此次滅三族行動,完全是劉徹疑神疑鬼造成的,這也給這位偉人身下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恥辱印記。


抽的不是煙j是夢想


漢武帝劉徹晚年昏庸,都說虎毒不食子,漢武帝不僅將自己的兒子逼死,還逼死了皇后衛子夫,幾乎連自己家族的人也難倖免,朝中官員更是悉數被斬,在整個過程中有數萬人因此喪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

巫蠱之禍起因

巫蠱之禍最初是因為抓捕朱世安,未曾想朱世安在監獄中上書,聲稱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通姦,最主要的是還設巫蠱詛咒漢武帝,所謂巫蠱,也就是將人的生辰八字寫在紙上綁在一個布娃娃的身上,在用針扎,電視劇裡很多都有類似的情節。

漢武帝得知之後龍顏大怒,將公孫賀滿門抄斬,就連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青之子衛伉、李廣之孫李禹等人都被斬殺。

漢武帝為何要這樣做?

其實漢武帝是用巫蠱最擅長的人,他當年就是用這個手段對付陳皇后的,他也很清楚,巫蠱詛咒不死任何人,但是卻比殺一個人來的更容易,甚至可以牽扯到很多人。漢武帝在後世的評價也非常高,尤其是擊打匈奴一事,但同時漢武帝手段非常多,為了鞏固政權,犧牲的人也不在少數。

當時公孫賀一大家族被斬殺看似是因為巫蠱,實則有其他原因,要知道公孫賀跟隨漢武帝幾十年,女兒也非常瞭解自己,衛青的兒子和李廣的孫子也都是非常瞭解漢武帝的,他認為這些人都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必須除掉。

隨後漢武帝藉機將此事放大,把矛頭指向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因為他們更加清楚漢武帝的事蹟,漢武帝的爪牙江充搜查了皇后衛子夫的寢宮以及太子的寢宮,發現裡面都有詛咒漢武帝的證據,然而漢武帝並沒有給劉據解釋的機會,直接發兵,太子劉據也只能被迫起兵,最後漢武帝直接下令:“捕斬反者,自有賞罰。以牛車為櫓,毋接短兵,多殺傷士眾。堅閉城門,毋令反者得出。”

這次直接殺了衛氏一門,還有朝中大部分官員,更多的是牽扯到了長安的居民,但凡直到事情真相的基本上被處死。接下來漢武帝一發不可收拾,他認為自己冤枉太子了,於是又找這些當時策劃巫蠱之禍的人以及鎮壓太子起兵的人做替死鬼,當時的江充被太子所殺,但是漢武帝依舊沒有放過,而是下令將江氏也來了個滿門抄斬,把蘇文燒死,凡是追殺太子的人全部滅族,丞相劉屈氂全家被殺無一倖免,李廣利全家也被處死,自己帶著七八萬兵馬投靠了匈奴。

漢武帝晚年可謂是幹了不少不得人心的事,之後留下來的全是那些侍臣,幾乎沒有可用之才,然而在這場鬥爭中,犧牲了數萬人,其中大多數都是長安百姓,很多人都是無辜受難,然而此時的漢武帝卻修建“思子宮”,又作“歸來望思子臺”表達自己的哀思,巫蠱之禍中喪生的人也就此作罷。

縱觀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唯獨這事一直被後人詬病,實在可惜。


羽評郡主


巫蠱之禍,帝王的忌諱。古今為帝王者皆有長生之願,然而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人終有一死,帝王也是常人不可能超越生死。

有人在背地裡要咒他早死當然作為君王是不可能輕易放過。

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還說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被下獄而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

劉姓受誅人數眾多是武帝用人不當,皇權作怪。才會出現江充等人利用查巫蠱一案陷害太子劉據,劉據受威脅迫不得已自保,武帝錯誤的以為劉據造反強力鎮壓。劉據兵敗自殺,太子身後擁護者眾多當然會有人許多人受誅連。

武帝后來明白過來才知太子被怨。

事情無法挽回,因此事受死者多為太子擁護者,所以太子與帝王之間有裂隙相互猜忌刀兵自然牽連甚廣。


豆本是豆


漢武帝晚年曾經因為巫蠱之禍殺了劉氏家族三萬餘人,尤其是誅殺丞相劉屈髦和貳師將軍李廣利得三族。

作為千古一帝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雖然有超乎想象的政治敏感性和帝皇權術手段,但處在那個封建迷信的時代,越是有權利的人更加對長生和巫蠱忌憚而好奇。漢武帝在早年時期曾經經歷過一次巫蠱事件,他對此忌憚很深,當時廢除了他曾經想金屋藏嬌的陳皇后。

再後來他不斷地和匈奴對抗時期,劉徹深處的位置使他更能明白的瞭解到巫蠱之術是從胡人那傳到中原,所以漢武帝對涉及巫蠱的案件處罰都十分嚴苛,幾乎打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由於在帝王這種環境下幾十年,漢武帝晚年的控制慾和權利慾望更加強烈,他對臣子的控制手段更加高明,從精神和行動上更加警惕和嚴厲。

在漢武帝晚年朝廷中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是丞相公孫賀慢慢失勢,他是衛青手下遠征匈奴的一員猛將。公孫賀此人不想被任命為丞相的,因為前幾任丞相沒有一個好下場,猛虎側榻豈容他人酣睡,丞相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表面看起來風光無比,但在封建社會時期官大一級壓死人,特別是你的頂頭上司是全天下最有權利的人。這時,有人告發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為巫蠱咒武帝,還說與陽石公主通姦,漢武帝聽完之後大怒,立即將公孫賀父子被下獄而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

其中有一個更深的聯繫是這些被誅殺的重臣、皇族、前大將軍之子,都是太子黨。漢武帝的寵臣江充趁機把太子黨屈打成招,前前後後被殺和被牽連的人已經有數萬。後來劉據的起兵,太子起兵誅殺奸臣,迎回皇帝。但劉據有漢武帝的聖旨,而太子則調級的事長安城內的囚徒和百姓,經此一役太子一黨被徹底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