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的砍式发球,为何总能让对手接不住?

用户68042581


首先,从旋转上讲,丁宁的发球,跟大部分运动员相似的是主要是以侧下旋或下旋短球为主,偶尔发侧上旋;

其次,从落点上讲,丁宁是左手握拍,站在一般人的正手位发球,所以他的发球落点以对手的正手位为主,偶尔会配合反手位或者中路,或者偷袭长球到对手的正手;

第三,也是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下蹲砍式发球,这类发球目前在女队当中(包括其他协会的女队员),丁宁是唯一一个,也是发的最好的,她经常会配合战术的运用,用在一些关键分上,不经常使用。

第四个,丁宁发球的抛球高度一直以来被诟病,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也时常收到裁判的警告和判分,2012年伦敦女单决赛就是因为发球被判分而发挥失常。

以上四点是我个人的见解。


一点说乒乓


丁宁啊,大家所熟知的,嗯,就是丁宁那独特的下蹲式发球。

现在来简单来说下:首先为何世界乒坛就只有丁宁才发下蹲式砍球。


原因嘛,第一,下蹲式砍球主要动作不如高抛式发球那么潇洒,所以很多人觉得有些别扭。

第二,下蹲式发球容易被裁判判罚发球高度不够。比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丁宁对战李晓霞。因为丁宁下蹲式发球高度不够,直接被裁判连续判罚两分。导致丁宁直接哭了。。。。

那是奥运赛场啊,结果可想而知。没办法,下蹲时候,你球又在往上抛,你人又在下蹲。那么,到底是有没有抛到16厘米以上呢?所以容易引起裁判判罚。


除此之外,丁宁是左手运动员,发下蹲式砍球,特别是发对手反手直线长球和正手短球很容易得分。第二个,还可以发反手的下蹲式砍球。嗯,就是用反面来发,两种旋转不一样。

嗯,现在来说下下蹲式砍球的好处:

一,首先可以发出,像逆旋转一样的球,砍下旋,砍上旋。

第二,容易吸引对手注意,然后发长球得分。特别是在业余球友比赛中,发对手反手砍上旋球,业余球友很难受。

对此,我建议业余球友,应该去加强下蹲式发球。嗯,很有效果!本人亲自实践!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或者关注我

整体来说,建议众业余球友。可以多去学习


乒乓球趣谈


丁宁的发球技术在当今女子乒坛中算是较为出众、也较为多元化的一个。

丁宁的发球方式有旋转、逆旋转等等,而且,下砍式的发球可以说是丁宁的看家法宝,也可以被称为“丁宁式的发球”,这一发球方式有一定的杀伤力,往往在比赛最被动的时候,丁宁就采用这种发球方式,之后就可以化险为夷。在当今乒坛上似乎只有丁宁采用这种发球方式。

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出高质量的球是成功得一分的一半功劳、高质量的发球可以令对手接发球、回球质量不高而马上采取进攻得分。

而丰富的发球方式可以令对手找不到固定的方向,同时也打乱对手的比赛节奏,一时旋转,一时逆旋转,一时下砍式发球可以迷惑对手,也同时影响对手的专注力与判断力,从而在比赛中获取主动。

举例说一说: 像刘诗雯这样的选手,心理素质较差的选手,如果一开始从发球上大量做文章,打扰她的节奏,刘诗雯虽然表面表露沉静,但实际她内心已经慌乱,这样比赛会容易得心应手。

下砍式的发球成了丁宁的发球标志。其实可以进一步考虑一下,随着乒乓球技术的进展,可以加入更多的新元素,发明一种上砍式的发球,这样的话,拥有上砍式加下砍式的发球方式可能会令丁宁继续笑傲乒坛。


ChenChaoYi


下蹲砍式发球是丁宁的一杀手锏,关键时候的得分手段,也是一种创新,我觉得值得肯定,随着国际乒联不断的更换比赛用球和器材,国乒的技术优势也在被削弱,我们的技术也需要创新,国乒的高手们在掌握前辈们先进技术后要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出现的伊藤的威胁已经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彷徨28480219


肯定是杀手锏级别的,正是因为其杀伤力极强,所以被对手研究,被裁判“判罚”,但我们不能因为偶被“判罚”就怀疑丁宁的砍发有问题,更不能因为少有的几次砍发失败,就担心“丁氏”发球过时了。


忆松1


她的下蹲砍式发球在关键时刻还是有一定杀伤力的。也是她获胜的最后手段。


油城平歌


非常有杀伤力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