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可以打下整个辽阔东亚的华夏大地,却没能打下跟满人近在咫尺的朝韩半岛跟中南半岛?

虾米689


不是“没能”,而是“不愿”。比起明朝,清朝在武功方面不只强大了一星半点——如果明朝建立的宗藩体系还大多停留在形式上,那清朝对其藩属国的控制力就强大了很多。虽然朝鲜依然沿用崇祯年号;虽然日本也提出了“华夷变态”,但对于清朝来说,入侵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实在是多此一举,因为人家已经自动归顺了。

题主先问了朝鲜半岛,就先说这个:我们只知道明亡后朝鲜不太看得起清朝,觉得自己是“小中华”,甚至一度还想出兵中原“反清复明”,但巨大的实力差毕竟还是让朝鲜人认清了自己。到了乾隆年间,清朝达到鼎盛,朝鲜人更加尊崇清朝,还现了“北学于中国”的北学派,这是从文化上认同清朝了。朝鲜一直向清朝进贡,起到近代日本侵略朝鲜时还要到北京探探口风,结束总理衙门回了一句“朝鲜虽隶中国藩服,其本处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中国从不与闻”,日本这才放心大胆出兵了。

之后是中南半岛。越南从明朝独立后几经转折,虽然也以“小中华”自居,但还是在阮惠时代乖乖跑到清朝求册封,“越南”二字,就是嘉庆帝钦定的。缅甸贡榜王朝与清朝曾经爆发过战争,但在乾隆年间还是向清帝国奉表纳贡,也成了藩属国。至于暹罗,其国王拉玛一世向清朝入贡,受封为暹罗国王……你不去打人家,人家自然称藩了,还有什么好打的?


隐语


这问题是不对的。1636年,皇太极就攻入朝鲜,次年朝鲜仁祖向清头像。从此,朝鲜成为清朝的属国,被迫断绝与明朝的朝贡关系。下图是1639年在朝鲜树立的大清皇帝功德碑,直接描绘了朝鲜仁祖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的场景。

于是问题是:清朝既然已经武力征服了朝鲜,为什么不直接统治呢?

这是许多原因造成的。

一是朝鲜半岛经济相对落后

。从耕地面积来讲,1635年实际耕种面积只有865,537结,约3000万亩,即30万顷(基于Hun-Chang Lee的研究)。看着不少,对比明朝的话,《明熹宗实录》所记明末农民大起义前夕的天启六年(1626年)数为744万顷。换句话说,朝鲜是明朝的二十五分之一,完全达不到明朝一个省的平均水平(史志宏《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耕地面积再估计》)。

换句话说,今天韩国看着比较有经济价值,这主要是60年代以后的结果。对于明清帝国来说,朝鲜半岛虽然不远,但也属于欠发达地区。如果纳入疆域,需要内地支援,没有直接经济价值。

二是当时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有些地方,即使贴钱也要占领下来,因为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朝鲜半岛不是这样,东面就是大海了。之前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惨败失国;1633年,德川幕府已经颁布了锁国令。换句话说,大海以东不构成任何威胁。

三是固有朝贡体系,朝鲜已经对清称臣,其实就是清的附属。清朝需要什么好处,直接问朝鲜国王要,成本比较低。试想,如果征服以后,直接统治这片土地,行政成本更高,财政上没有好处,战略上没有价值,绝对是赔本买卖了。


在野武將


清王朝入关后,不仅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政权与南明诸帝,还收服了漠北蒙古(外蒙古)、准噶尔汗国(新疆)、和硕特汗国(西藏),最终成为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那么,清朝为什么没有消灭与自己近在咫尺的李氏朝鲜呢?

事实上,清朝曾经两次对朝鲜用过兵(入关之前),但都是见好就收,没有彻底灭亡李氏朝鲜王朝。

一次是在1627年入侵朝鲜,目的是掠夺朝鲜物资;另一次则是在1636年,也就是用兵规模最大的一次,目的是逼迫朝鲜称臣,这次也就是朝鲜方面所称的“丙子胡乱”(骂清军为胡)。

在公元1636年,为了迫使朝鲜断绝和明朝的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派清将济尔哈朗等人固守沈阳,又派阿济格、阿巴泰等人扼守辽河阻击明军支援朝鲜,自己则亲率12万步骑入侵朝鲜。清军在进入朝鲜后,采取“避开坚城,长直驱入”的策略,先后击溃了朝鲜各路兵马,最终成功进围南汉山城。


与此同时,多尔衮也攻破朝鲜江华岛,俘虏了朝鲜的王妃、王子、宗室以及群臣家属。朝鲜的国王李倧在走投无路之下才出城投降,并脱去王服向清太宗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并承诺与明朝断绝关系,以示臣服。随后,清军才徐徐撤退,不过临走时还在朝鲜大肆掠夺、焚烧城郭,并逼迫数十万朝鲜的百姓背井离乡进入东北务农。

从此以后,清朝便全力与明朝交战,并未再大规模出兵讨伐朝鲜。而吓破了胆的李氏朝鲜王朝也从明的藩国变成了清的藩国,战战兢兢地奉清为宗主。不过,清朝之所以没有灭亡朝鲜,主要还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朝鲜地瘠民贫,人多地少,没有太多战略价值。对于清朝而言,富裕的关内和辽阔的蒙古高原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在农耕时代,朝鲜半岛土地贫瘠,战略地位也有限。

第二、满清入关以后,一直在忙于着手对付李自成、南明、准噶尔等势力,根本无心顾及微不足道的朝鲜。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只要达到朝鲜称臣的要求即可。


历史的荒野


不是不打,是不愿意去打。刚要去打,还没等打呢,人家就服了。还怎么打?要钱给钱,要美女给美女,还管够。朝鲜半岛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要耕地没有耕地,要资源没有资源。历代中央王朝都懒得搭理这个小小的半岛。辽朝,金朝,元朝时期,后金时期一直到清朝入关前期,朝鲜韩国每年都要向女真部落进献大量美女,少则1500人,多则数万,这都是有历史记载的。美女的要求是颜值漂亮,身材高挑,素质要高,进献之前要统一集结学习汉语言文字。因为当时清朝统治阶级都懂汉语。如果进献美女不达标,将被清朝官兵们蹂躏后退回,迅速重新进贡,直到清朝官兵们满意为止。大量朝鲜韩国美女被分给清军各族官兵,担任繁殖任务。这也导致了朝鲜韩国美女越来越少,稍微好点的都被当时中国政府征用了。以换取半岛政权的苟延残喘。最近几十年来,不需要向中国进贡美女了,一些朝鲜韩国美女可以在国内生活,不用担任给中国人繁殖后代的任务了。使得诸如韩国女子团体偶像组合,朝鲜牡丹峰女子团体组合等逐渐发展起来了。并且达到了一定数量。这也是清朝这个封建王朝留给我们当代中国人的一笔财富。


187591627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历朝历代中原王朝的对外防御方向:中国历代王朝,北部和西部,为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向北一般是战略防御方向;向西新疆(古西域)、中亚方向,历来是中原政权的主要战略方向,强盛时取攻势,衰弱时取守势;对朝鲜和越南,不折腾,让他们自生自灭;折腾时,等腾出手来,教训一顿,不作为战略重点。

东亚朝鲜半岛方向,因战略纵深不深,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经济落后,内战不止,对中央政权不会造成致命威胁,一般都是搞定了北部和西部之后,才腾出手来教训一下。历朝雄主: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高宗都曾对朝鲜大规模用兵,并且取得不错战绩,基本上把朝鲜打残了。但劳师远征,打仗是要花钱的,造成巨大财政负担,得不偿失。所以一般朝鲜不威胁东北边境,不捣乱,不会轻易大规模出兵征伐朝鲜。满清崛起之后,主要的战略目标是明朝,至乾隆,镇压各地叛乱之前,腾不出手来对没什么威胁,且称臣的朝鲜动手。嘉庆之后更是无力大规模远征朝鲜。

西南方向越南 :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小,一般都是主动对越南用兵,开疆拓土,赢多输少。明朝成祖(永乐皇帝)趁越南皇朝内乱之际,出兵占领越南,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进行直接统治。1428年,黎利击败明朝军队,自立为帝建立后黎朝,于是明朝从越南撤兵,并承认越南独立,这也是中国王朝最后一次直接统治越南。越南地形复杂,易守难功,没有绝对的实力,战争消耗不起,清朝吸取明朝教训,加之清朝时越南一直是清的小弟(藩属国),不会轻易(也没必要)对越南动手。

这两个小屁孩有一个共性,在中原王朝强盛时装怂(称臣纳贡),不装怂就自取灭亡;等中原王朝衰弱时搞事(闹独立)。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由于路太远,瘴疠施虐,一旦出事劳师远征,财政吃不消,造成统治管理成本太高,所以王朝一旦衰落就被迫放弃。清政府没有灭掉这两个国家也主要是这个原因吧。




淡定从容1314


我认为满人没有非要占领朝鲜是因为日本的缘故。朝鲜不是单纯一个朝鲜,它离日本很近,是中日共同势力范围。唐朝时打朝鲜日本就去帮忙。明朝时倭寇对中国都一直呈进攻状态,对朝鲜更是一度占领过,最后中国出重兵援朝,几场大战不分胜负,赶上日本国内丰臣秀吉死了,才从朝鲜撤兵。其实从明朝时日本就是一个可以和明对抗的强国。满清打朝鲜没出路。没油水不说,还马上会遇上资源少进攻掠夺性很强的日本。闹不好本土都保不住。所以以朝鲜为屏障保持东亚平衡是上策。

至于越南,本身国民就很善战难缠,地理位置上对满清来说也属于强弩之末了,明朝也没征服它,丛林战也不是满清擅长的,不打或者没拿下很正常。


生生不息710712


这个问题本来不想回到,但是楼上有个清吹非要说满清不是不能征服越南,而是不愿征服越南。实在太恶心,不得不回答一下。不能就是不能,瞎扯啥不愿。越南的热带丛林连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都受不了。何况古代军队。蒙古帝国那么强悍,不照样三次伐越失败。明朝短暂的征服越南,我觉得没啥吹的,因为在这之前越南首都已经被小小的占婆国攻陷了三次。胡季犛仓促篡权。得国不正,这才让明朝短暂占领越南。明朝时越南没有吞并占婆,还被占婆吊打。明朝打越南尚且很幸苦。到清朝时越南狭长的领土基本已经形成。乾隆十全武功里的平安南打的马马虎虎。只是换来西山朝的短暂朝贡,但是西山朝后来缺钱鼓励海盗抢钱捞外快。这就造成了后来嘉庆朝祸及闽越的艇匪之乱。清朝得了面子亏了个底朝天。把不能说成是不愿,是不是晚清被八国联军掉打,也要说成是老佛爷仁慈,不愿看八国联军输呀。


北漂叔叔


满人崛起和高丽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金史里就讲始祖函普高丽来。 而努尔哈次的上五代帖木尔是朝鲜国王李成贵的手下。 努尔哈次即受恩于当时的中国朝鲜族李成梁的帮助。 因此南汉山城后世子被带入沈阳,也是被满人保护的很好,而且,每当过年皇太极和多尔衮都常常秘密的私自慰问世子。

满人对朝鲜没有敌意,只是不想看到有血缘关系的朝鲜沉浮汉人,而把自己当北方的野狼犬。

皇太极三进高丽为的是降服而不是合并。 臣服就退出了。

大清建国后,朝鲜减少了朝贡,大清也默许了。

朝鲜半岛的历史就是这样,新罗的朴赫,高句丽的朱孟,百计国王都是出自吉林,黑龙江一代,但却仰慕中原汉文化,鄙视东北为北方野狼犬。

满清,前金看不惯的就是这个。


matuokin


凭借着铜墙铁壁般的山海关,满清的骑兵依然突破了关宁防线,扫荡了整个华北。后来南明小朝廷以为有长江,没想到也是被轻松突破。明朝后期的名将李定国,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将领,也无法抵挡满清的骑兵。从这些战役中可以看出来,满清的军事实力那是非常强悍的。

至于题主说到,没有征服朝鲜半岛那是不正确的。在明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皇太极就派军打过朝鲜,很明显,朝鲜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了,很快就大了败仗。这会儿他开始向明朝求助,很明显这会儿明朝都属于自身难保的境地,哪有力气救这位小兄弟呀。虽然当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打你的时候,明朝派出数万大军支援朝鲜,前前后后历时8年,最后保住了领土。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呀,这时候明朝只能给朝鲜精神鼓励了。

战场上不相信眼泪,没有明朝支持,朝鲜被迫承认了后金是自己的宗主国,然后切断了与明朝的朝贡关系。至此朝鲜正式被纳入了后金的朝贡体系里面。

之所以题主觉得后金没有征服朝鲜,是因为朝鲜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服饰和发型,或者使用的是明朝的年号。

这个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朝鲜确实对明朝有感激不尽之情,毕竟人家帮助他们完成了复国大业,而且给足了帮助。他们本身对于后金也没啥好感,在他们自己的史书上记载,都是把后金叫做蛮子,由此可见一般。

再者后金的主要目标是明朝的核心地带,他必须完成对这里的绝对征服,所以强制剃发易服。但是对于朝鲜只是一个附庸国而已,没有必要进行直接有效的统治,只要听话就成。所以朝鲜保留了自己的服饰。


嘉佳小博士


首先,一个古代朝代要考虑打下哪里,以便直接统治。第一、是否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第二是否有足够的资源。

那么我们分析清朝入关,先看他和谁打战,消灭了谁,又和谁妥协了。大体而言,消灭了这样一些势力,第一李自成张献忠等造反势力,第二是南明势力,包括郑成功后裔,第三,三藩等降清又造反的势力,第四、噶尔丹,第五,准格尔。还有零星的反清复明势力等等,这些都直接构成了对清朝的威胁。

其次,清朝早期,最大的妥协就是和沙皇俄国,它是因为威胁到清朝的老巢了。但是又是最终与其妥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因为第一是当时最大的敌人在南方,第二满清认为西伯利亚是苦寒之地。蒙古高原和西域才是北方的要害所在。

回到问题,补充一下,其实满清不仅没有攻打朝鲜、越南,更没有跨海去攻打东南亚,也没有声援那里的华人及华人政权,因为那时候,清朝认为没有什么利益,海外华人太多反而容易成为反清复明基地,故让其自生自灭,其实中亚也有国际希望加入清朝,也被乾隆拒绝。

再看看越南历史,

现代越南的国土面积只有33万平方公里,国土细长,有如天鹅脖子,濒临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人口9000万。光从地图上看似乎是一个小国。在古代的时候越南有雒越、交趾、安南等名称,仅指越南北部,那时候越南南部是属于民族宗教都不一样的“占婆”国。占婆最早信仰印度教,宋朝后信仰伊斯兰教。在赶走明朝军队后,越南南侵灭占婆,占婆成为越南南方的国土,越南又从高棉(柬埔寨)手里夺得湄公河三角洲,才有了今天的版图形状。

历史上越南北部长期处于中国的直接统治之下,长达1000年之久,史称北属时期,由于中原政权在此直接设立郡县,推广中原文化,与内地无异,所以又叫郡县时期。由于越南当地人多次反抗,所以中原的统治中间也有所中断。大体说来有四次北属时期:

第一次,从公元前111年西汉占领越南中北部设立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等行政区,到公元39年征氏姐妹领导的起义为止。

征氏姐妹

第二次,从公元43年西汉马援出兵平叛,杀死征氏姐妹重新设立郡县,到544年李贲起义称帝,设立万春国政权为止。

第三次,从公元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将刘方灭越南前李朝,此后越南北部在隋唐两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公元938年,吴权在越南北部建立政权(史称吴朝),第三次北属时期结束。

第四次又称安南属明时代,从1407年–1427年明朝对于越南的短暂直接统治。此后越南再也没有被中国直接统治过,仅作为中国藩属国存在直到被法国统治为止。

一、第一次白藤江之战

公元930年,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之际,南汉高祖刘龑试图统一交趾,抓获静海节度使曲承美,其部将杨廷艺打败并驱逐了南汉军队。7年后杨廷艺被部将矫公羡所杀,次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起兵,矫公羡向南汉求援。

刘龑认为是天赐良机,于是决定再次出兵交趾,意图统一。任命了自己第9个儿子万王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还没有打仗,官先封好了。

刘弘操率领水军从下龙湾进入白藤江。白藤江是太平江的一条支流,从太平江分流之后注入北部湾的下龙湾,它是通往河内的门户。而下龙湾在今天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吴权

吴权这时在陆地上已经打败并杀死了矫公羡。他暗中下令在白藤江里树立木桩,并在木桩上包裹锋利的铁皮。然后在附近设下伏兵。

江水涨潮后,木桩被淹没。吴权立即带领水军向南汉水军挑衅后假装不敌退却,南汉水军不知有诈,到了吴军埋伏地点,假装退却的吴军反攻。退潮后江水变浅,木桩全部露出来水面,南汉大船被刺破底部,船沉兵败。伏兵四出,刘弘操阵亡。南汉军只好退兵。从此,越南走向独立的道路。

二、第一次宋越战争(第二次白藤江之战)

公元979年,在越南丁朝的时候,权臣黎桓等人扶持年幼的丁璿上位,并与太后杨云娥私通,自称“副王”摄政,一些官员不服黎桓专权,起兵伐黎,被黎桓打败。这时投奔占婆的丁朝驸马乘机鼓动占婆起兵攻打丁朝,但受台风影响失败身死。占婆是古代在越南南方的一个国家与越南北部的丁朝是邻国,越南北属的时候则与中国相邻。

越南史书中的第二次白藤江战役

次年,北宋听说越南丁朝(安南)内部发生了混乱,打算出兵统一安南。丁朝太后听到风声后,派黎桓带兵出征,结果“黄袍加身”一幕在越南重演,黎桓在部将拥戴下建立了前黎朝。

北宋大举进军前黎朝,侯仁宝、孙全兴率领宋军占领谅山,陈钦祚率领宋军在西结大败黎军,杀死2000多人,刘澄率领水军抵达白藤江。黎军在白藤江内设置无数木桩,阻止宋军前进。981年宋军在白藤江击败黎军。

然后侯仁宝率军继续前进,但是孙全兴在花步等待刘澄水军,拖延了70多天。宋军才继续前进。黎桓派使者诈降,宋军中计,没有足够防备,被黎桓偷袭,侯仁宝战死。其余宋军听到这个消息,率军撤退。黎桓乘机追击大败宋军。第一次宋越战争结束。

三、第二次宋越战争

越南强大起来之后,开始图谋进攻宋朝的广西。公元1075年,越南李朝派宦官李常杰和大将宗亶带领20万大军水陆并进,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宋越战争。

李朝军队一路旗开得胜,相继攻下钦州、廉州。8万大军围困了邕州,希望一鼓作气拿下邕州。这时邕州城内只有2800守军,知州苏缄临时从百姓中募兵1000多人,又组织敢死队在邕江上阻击李朝军队。

宋朝邕州知州苏缄

后来李朝军队用袋子盛泥土,堆积在城墙外,李朝军队由此登城。苏缄率众展开巷战,全家37人殉国。李常杰一怒之下下令屠城,拆毁城池。这次战争李朝一共杀死广西普通民众10万多人。

1076年宋军反击,李朝听说宋军大部队来,就释放了被俘宋朝军民,宋朝收复失土。乘机攻入李朝境内。不久退兵。宋军进入李朝之后,双方发生一些战斗。越南史书记载李朝在如月江、富良江打败宋军,与中国史籍记载不一致,中国史书没有提及白藤江战役。在战斗中,李常杰写了一首诗激励士兵: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估计很多网友也在有的新闻里见过。

越南民众胸前挂着李常杰的诗

李常杰迄今被越南当做民族英雄。一艘南越战舰就是以李常杰命名,南越被北越打败之后运载难民去菲律宾,此船为菲律宾所有。

三、黎利起事

1407年明朝灭越南胡朝,比照旧制恢复“交趾”的名称,并按照中国的制度设立行政区划,推广儒学。但是越南的内部反抗此起彼伏,明朝在越南的统治并不安宁。

1418年清化豪族黎利发动起义,号称“平定王”。1426年在崒洞之役中,黎利将计就计,打败了明朝征夷将军王通的军队。1427年,明朝派柳升增援,在支棱之役中又被黎利打败,柳升阵亡。王通被迫退出越南,越南重新获得独立,1428年黎利建立后黎朝。

黎桓

1431年,黎利接受明朝册封,越南成为明朝和清朝的藩属国。

四、第三次白藤江之战

元朝灭大理之后立即着手进攻越南陈朝。第一次元越战争发生在1257年,元军出师不利;灭南宋之后再度出兵,1284年元将脱欢抓获陈平重,陈平重称“宁为南鬼,不为北王。”,拒降而死。元军一度占据越南。

1287年元军再次进攻陈朝,陆军由脱欢率领,水军由乌马儿率领,齐头并进攻入陈朝境内,势如破竹。陈朝将领陈庆瑜屡战屡败,陈仁宗不满。不过运气的是,随后遇到了元军张文虎的运粮船,一番战斗之后,虽然双方损失相当,但是陈庆瑜洗劫了部分粮船,打击了元军。

被越南所灭的占婆国遗迹

第二次年,元军占领陈朝首都升龙。但是军民反抗激烈,同时天气炎热,粮草不济,元军打算焚毁升龙之后撤军。

陈朝主帅陈国峻得到消息之后,同样下令在白藤江中插下削尖的木桩,同样埋下伏兵,派人进攻又假装败退,剧情惊人相似,元军很多战船沉没。伏兵乘机用火攻,元军打败。乌马儿等被俘虏。

不过关于第二次白藤江之战,中国史书只字未提,越南的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则有记载了这件事;第三次白藤江之战,中国史书只字未提及白藤江三个字,同样是越南的史书《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了这件事,历次战争情节相似,所以也有人怀疑越南史书后两次的记载靠不住。

李常杰、陈庆瑜、陈平重三人成为越南史书上的“民族英雄”,凡是与抗中有关的将领,很容易成为越南的“民族英雄”,而其他的将领纵使战绩高出百倍,在越南也是默默无闻。1974年南越海军入侵中国西沙海域的陈庆瑜号、陈平重号、李常杰号都是以抗中将领命名的。

在近代历史上,越南同样彪悍,最著名就是与美国交手的“越南战争”。其实,从1858年法越战争开始到1989年中越边境战争结束,长达130年的岁月里,越南人参与的战争从未中断。先后交手的国家有法国、日本、美国、南越、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老挝、柬埔寨、中国、泰国等国家的士兵交手国,所以越南也自诩自己是最能打仗的国家。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越南历史上桀骜不驯,直接统治收益也不大,不如让其作为藩属国存在。

另一个是朝鲜。朝鲜北部古代曾长期在中原政权及高句丽的统治之下,而且朝鲜半岛地势三面环海,对于农耕时代的外来力量而言,易守难攻。

现代的朝鲜/韩国发轫于朝鲜半岛南部,也是逐步向北扩张的。汉武帝曾经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汉四郡,本来汉人逐步增加,汉文化也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司马懿把辽东公孙政权灭了之后,杀了大量的官员,并把汉人内迁,改变了民族结构,使得少数民族的高句丽坐大几百年,对中原构成威胁。

直到唐朝灭了高句丽,中原势力再度回到朝鲜半岛,但是新罗扩张的意愿很强烈,而百济旧臣民与新罗是同宗,他们更愿意做新罗的“中原”而不是大唐的“边陲”。再者新罗也没有对唐朝构成致命性威胁,故大唐也没有彻底灭新罗的意愿。

元朝的时候,倒是征服了朝鲜半岛,并作为攻打日本的跳板,不过中原反元势力起来的时候,高丽立即反叛了。明朝建立之后,主要威胁也是北方蒙古势力。这样朝鲜作为独立政权长期存在却未对中原构成威胁,到了清朝,也就没有动力消灭朝鲜政权了,仅作为藩属国。

等清朝后期袁世凯等人意识到可以把朝鲜作为行省的时候,列强已经进来,博弈之下无奈没有实施。最终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