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夏朝,真的存在嗎?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朝代歌我們一直耳熟能詳,夏朝也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古代王朝,曾被定義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但是現在很多國內外史學家卻都對夏朝的存在持懷疑態度,很多人都認為夏朝只是古人虛構出來的產物,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這樣一個朝代存在,這是為什呢?

傳說中的夏朝,真的存在嗎?

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初,我國傳統歷史學開始全面向現代科學體系轉向,其結果是誕生了以顧頡剛等學者為代表的“疑古學派”,認為中國的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古史”,因此有必要懷疑《史記》中《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等篇的記載。疑古學派對《史記》的懷疑使夏史的面貌撲朔迷離。顧頡剛先生因此主張要用“對遺址的發據工作”來檢驗古史的準確性。

傳說中的夏朝,真的存在嗎?

1959年夏,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一個超大型聚落遺址,這座遺址的現存規模為300萬平方米(推測至少還有100萬平方米的遺址因被河流切割破壞而消失)遠遠超過“龍山時代”的任何一個城邑(最大的“新砦”也只有100萬平方米左右)。這就是鼎鼎大名的“二里頭遺址”(約公元前1750年-前1500年)。

傳說中的夏朝,真的存在嗎?

但是這些遺址雖然能夠通過科學手段進行斷代,但是由於沒有充足的文字記載,誰也無法確定這就是史料記載中的夏朝遺蹟。其實商朝之前的文明我們已經挖出來好幾個了,比如說剛才提到的二里頭遺址或者仰韶遺址、龍山遺址等,但是這些遺址雖然能夠通過科學手段進行斷代,但是由於沒有充足的文字記載,誰也無法確定這就是史料記載中的夏朝遺蹟。說通俗一點,考古學的“夏文化”和歷史概念中的“夏朝”,能不能是一回事呢?怎麼就可以確定是一回事呢?

商周之後中國的歷史記載一直沒有中斷,所以這個時間段內挖出來的東西很輕鬆的就能確定屬於哪個時代,甚至還能確定到具體人物。但是由於上古文明沒有詳細的文字記載,我們中國境內也有很多文明走向消亡,沒有傳承下來,所以就算挖出來的東西確定出自商代之前,也不能確定就是夏的遺蹟。

傳說中的夏朝,真的存在嗎?

考古學的特點是“說有易,說無難”。歷史學家們出於嚴謹考慮,一直認為沒有考古印證的記載都存疑,所以夏朝是否存在成了史學界一大謎團。二里頭遺址的發掘者許宏先生曾說:在已被甲骨文證明了的殷王朝之前,是否存在可稱為王朝的王權和政體;如是,它是否可以稱為中國最早的王朝,其政體具有怎樣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特質。考古學可以充分發揮其特長之處,舍此無他。或許夏王朝的存在與否,並不是所要關心的關鍵所在,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這一時期社會發展的進程和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