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征服者的力量在被征服的国家消耗殆尽,不得不离他而去。--驻阿苏军总顾问,加列耶夫大将


游击战与反游击战,是在战争史上延续了数千年的矛盾论。当占领军在占领区内遭到连续不断的突袭时,很多军队都用过焦土战术,或者说是三光政策。希望通过无差别打击来制造恐慌,瓦解敌军意志,消灭其经济基础与根据地。最终实现斩草除根式的清理。但效果如何,并不以其主观意志所决定。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是被讨论最多的例子之一。似乎拥兵百万的苏维埃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歼灭一个小国。只是苏联人太过文明,没有全力执行三光政策,才导致了最终失败。但仔细研究下阿富汗战争就能明白,肃清阿富汗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苏联根本没能力去彻底肃清整个阿富汗。

宝石、毒品与军阀的国度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阿富汗本身就是中亚的一个多山地区



在文章开头,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抵抗军的组织与经济体系。这将解释为何苏军血战10年,但游击队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兵员、财政去痛击侵略者。

人们总是喜欢把没接受过军校教育的游击队当成目不识丁、不懂打仗与管理的散兵游勇。但这一条并不适用于阿富汗的军阀们。这些游击队领袖在战争中建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指挥与经济体系,为抵抗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与兵力。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阿富汗出产着大量的青金石与绿宝石



抵抗军中最大的八党联盟,总部位于巴基斯坦。下设军事、侦查、情报、宣传、行政管理、法律、财政、医疗委员会,并在巴阿边境等诸多城市设立了分部。可以灵活、系统的指挥阿富汗境内的抵抗行动,整个体系都位于阿富汗境外。而抵抗军的领袖们也都财源广进,高效的管理着整个组织。

比如最大的抵抗军领袖,后来成为阿富汗总理的古尔别金•希克马蒂亚尔。他在打仗的同时,还经营着青金石、毒品、玻璃以及各种基金会生意,并投资股票,拥有着数量众多的境外账户。除此之外,他还通过向阿富汗难民出售药品、服装等渠道盈利,甚至能把死人的衣服扒下来卖钱。光在1987年3月一个月里,他的瑞士账户就入账24万美元。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后来当上总统的阿巴尼



另一位抵抗军领袖—布尔汉努丁•拉巴尼则更加传奇。如果不是爆发了战争,笔者甚至怀疑他会成为阿富汗的李嘉诚。早在1978年,他就是一位在穆斯林神学界享有盛名的教授与商业家。他经营的地毯与家禽养殖生意可以一年带来2000万巴基斯坦卢比的利润。随后他像其他军阀一样开始染指毒品与难民贸易,开始像印钞厂一样疯狂敛财。仅在1989年初的6个月时间里,他的账户里就有足足6亿巴基斯坦卢比!

当时的巴基斯坦卢比兑美元的汇率约为20:1,所以,他的存款就高达3000万美元。而这还只是存款,已经花出去的钱与总收入则难以考证。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阿富汗的民间武器作坊 可以生产AK47和RPG-7火箭筒



由于黑市价格五花八门,所以笔者也无法查证当时的武器价格。只能采用叙利亚战场上较高的价格计算:即一把AK价格1100美元,一把RPG火箭筒2000美元。

那么,光他自己就能采购3万把AK步枪或者1.5万把RPG火箭筒。考虑到有些AK只需要200美元,那么这个数字还会暴涨。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在阿富汗名声大噪的毒刺飞弹



1988年,美军采购毒刺导弹的单价约为3万美元,所以,他的钱还够买1000枚毒刺。要知道在1988年,抵抗军算上后勤等非作战人员的总数只有14万人,其中只有5万人较为活跃。所以只有8667具火箭筒与546套单兵防空导弹。当然,美国不可能无限制的提供毒刺,这个计算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抵抗军自身的财政情况。

除了富有商业头脑以外,抵抗军领袖们在外交与活动方面同样建树颇高。他们的联络与宣传活动为抵抗军建立了根据地和稳定的物资来源。上文所提到的拉巴尼掌握波斯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普什图语等诸多语言,在伊斯兰世界内与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埃及都有联系。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标志 曾经培训、援助抵抗军



战时的抵抗军也从这些国家获得了大量武器援助。仅在1989年上半年,抵抗军获得了400多枚反坦克导弹、450门迫击炮、超过39万发火箭弹以及400多万发机枪弹。这些物资主要是通过巴基斯坦和伊朗输入,然后再通过驮运队运入阿富汗。美国也在1989年提供了1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而埃及甚至能向抵抗军提供122mm火炮、火箭炮与防空导弹等武器。

尽管西方是抵抗军获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毒刺导弹造成了苏军航空兵极大的杀伤。但在毒刺进入之前的1984-1985年,抵抗军光用苏制“箭”2M防空导弹就发动了超过200次的袭击。而抵抗军在1988年所拥有的546套防空导弹里,只有约96套是毒刺。苏军前期损失的超过60%的米-24也都是高射机枪与高炮造成的。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苏制箭2防空导弹 性能不如毒刺 但在抵抗军中数量较多



所以,除了西方援助之外,抵抗军依然能靠伊斯兰世界去拥有一套完整的经济与物资体系,来发动一场长期战争。最关键的是,这些毒品种植地、工厂、训练营都位于国外或者苏军控制区以外的边境省份。苏军也曾试图对巴基斯坦境内的这些抵抗军基地发起轰炸,但结果是被巴基斯坦空军迎头痛击,反而成就了F-16的凶名。

值得一提的是,抵抗军们的主要兵员也是来自伊朗、巴基斯坦境内的阿富汗难民营,那里当时居住着500多万阿富汗人。这些难民除了早就流亡国外的人以外,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苏联扶持的人民民主党推行激进改革的产物。后者制造了大量流血惨案,让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国外。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 他同样是抵抗军的大后台之一



遭到入侵前的阿富汗反对党们也只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最大的反对党领袖希克马蒂亚尔和著名的马苏德之间也发生过争吵,闹得不欢而散。把他们团结成8党与7党联盟的,恰恰是苏联人的大举入侵。

也就是说,苏联人的干涉看似体现了大国强权,但实际上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难缠的对手。还为对手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让他们建立了自己打击范围以外的国外根据地。这种挖个坑来埋自己的事情,在现代外交史上也堪称奇观。可以说,这些举动让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就彻底失去了摧毁抵抗军兵源与经济的机会。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阿富汗难民营



群山间的绞肉机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正在集结的苏联摩托化步兵



介绍完了游击队,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阿富汗的战争局势。因为苏军和抵抗军的体量差距,让很多人误以为抵抗军是被动的一方,只能在狭小的根据地内苟延残喘。但这种情况其实从没存在过。

苏军在初期的入侵确实顺风顺水,迅速控制了坎大哈等重要城市。但这些城市本来就是苏联的友军-阿富汗政府军控制的。政府军中的很多高层军官曾在苏联学习。在阿明总统被刺杀后,都选择了望风而降。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在山间激战的苏联空降兵



所以,与其说苏军是征服,不如说是接管了这些城市。实际上在入侵的近3个月后,近卫第108摩步师才终于把抵抗军赶出了喀布尔的郊区,让集团军司令部不用再担心吃早餐的时候被袭击了。

到了1984年,抵抗军控制着70%的国土。其中包括全国3.3万个村庄中的2.2万个,完全控制了288个县乡中的76个,还有133个被他们部分控制,而此时的北约尚未开始大规模的开始援助。即使到了1988年,苏军总共发动了400多次大规模战役,但也只控制了68个县乡,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被抵抗军控制。哪怕是省会城市也只占领了81%,依然有数个省会没有攻占。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正在审问游击队员的苏军特种部队



尽管苏军拥有无与伦比的火力优势,可以在大规模战役中取胜,但也无法限制抵抗军的活动。1986年1-2月,苏军控制区内的行政中心遭到了132次袭击,而1987年同期遭到了692次袭击。针对苏军自身目标的袭击也在一年之内暴涨了3倍之多。同年4月,抵抗军甚至越过边境线,对苏联国土发动了袭击。

如果只看第40集团军参谋部的战报,会发现苏军在战斗中动辄以1敌50,甚至打出了1:144的交换比。但这些数据让苏军自己都感到怀疑,第40集团军作战处在核对之后,声称:

1.抵抗军不会把死伤人员留在战场上。

2.每场行动平均都要消灭15名叛乱分子。

3.但实际情报显示,大部分被打击的敌军集团通常损失都很少。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新闻发布会上的苏军第40集团军总司令 鲍里斯



不可否认,苏军取得过诸多大规模战役与清缴行动的成功。但1981年的抵抗军只有3.1万人,到了1984年就已经暴涨到了12万人。

坎大哈、帕尔万、卢格尔、库纳尔、楠格哈尔等省份都有数千人的抵抗军活动。即使是苏军心脏地带的喀布尔也有超过4000多人的抵抗军,其中就包括让苏军最为头疼的马苏德。

经过多年激战,抵抗军的装备水平也发生了质变和量变。1987年的抵抗军跟1985年相比,单兵导弹系统的数量暴涨了5倍,导弹发射装置提高了1.5倍、山地防空系统提高1倍、重机枪、火箭筒涨幅也达40~50%。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发起冲击的伞兵与BMD伞兵战车



如果苏军无限制的增兵,投入数百万兵力去清缴的话,那对苏军自己来说反而是灭顶之灾。苏军在战争中已经投入了超过60万兵力,有14453人阵亡,46万人伤病,伤亡率超过了70%。

因为糟糕的后勤,其中有115308人感染了肝炎、31080人感染了肠伤寒这些严重传染病。抵抗军对交通线的突袭让苏军损失了超过1万辆卡车与大量军用物资,保障机械化作战必要的燃料管线也经常被突袭,平均每天都要损失20~50吨,有时的损失会高达500吨。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绵延在山间公路的苏军装甲车队



1987年,抵抗军们甚至封锁了霍斯特市的交通线,让苏军只能通过空运去投送粮食。但抵抗军们的防空导弹也让空中运输都不再安全。苏军不得不发动了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交通干线”行动来解救霍斯特市。这次行动在后来还被拍成了著名电影《第九突击队》

虽然苏军取得了胜利,但这也仅仅是解除了霍斯特地区的交通中断而已。其他地区的苏军很多部队都无法储备足够的物资,部分部队的储备甚至远远低于标准。如果盲目增兵的话,那英勇的苏联红军可以考虑吃土打仗了。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战争中被摧毁的苏军坦克残骸



事实上,苏军与他的阿富汗盟友们,也曾经尝试过小规模的灭绝行动。比如在赫拉特起义中,政府军就屠杀了上万平民。被苏联人自己打死的阿明总统也是三光政策的忠实拥护者。苏军还曾动用化学武器、TOS-1火箭炮等武器对村庄进行过无差别轰炸。但都收效甚微,反而把抵抗军们越打越大。

苏联的高技术装备也出现过大量问题,大大降低了作战效率。比如因海拔太高,让直升机功率不足,很多米-24武装直升机都无法满载武器起飞。后来发明的助跑起飞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抵抗军防空能力的加强,让米-8等直升机尽量在夜间或者清晨行动。但苏军又缺乏夜视设备,导致打击和运输效率被降低。运输问题又让很多D-30榴弹炮等重型火炮难以被部署在山区战场上,大大抵消了苏军的火力优势。


永不为奴:苏联为什么不能在阿富汗搞三光政策?

阿富汗上空的米24武装直升机



除此之外,精确制导武器的缺乏也让苏军的打击效果很不令人满意。在9次潘杰希尔战役中,苏军甚至出动了图-16轰炸机去地毯式轰炸。可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把马苏德的根据地彻底破坏。

综上所述,苏军不仅没办法控制全部国土,就连控制大部分国土和全部城市都做不到。更别说什么深入到边境省份去三光抵抗军根据地,摧毁其经济与人口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动用核武器去三光阿富汗,仅仅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